search;
上官若秋其實是個挺苦命的人,她並不是劉氏的女兒,而是前上官老太爺同一個妾室的庶出女兒。那小妾在生了上官若秋之後便很快撒手人寰,上官若秋在上官府的日子其實同她在白府的日子有些相似,都是仰着嫡母鼻息討生活的,所以上官若秋便養成了個唯唯諾諾、膽小甚微的性子。
好在沒了那小妾,上官若秋又是女兒,劉氏同秦氏相差無幾,爲了自個的顏面,在明面上也並未太過苛待上官若秋,上官老太爺去世的早,上官若秋的婚事便是劉氏一手操辦的。
不過,劉氏膝下無女兒,上官若秋便是一枚她藉着姻親的關係鞏固上官家勢力的棋子,故此,劉氏爲上官若秋的親事也算是費了些心思,最後,選定了家世同上官家相當的淮南荀家。
荀家說起來比起上官家還要家史源遠,是淮南一帶極有名望的書香門第,一門裡也曾出過些朝廷要員,家裡的姑娘也曾出過極受寵的妃嬪,不過這些光耀的事情是發生在上個朝代的,也就是在大秦以前的周朝,自周朝被大秦滅掉之後,荀家也隨之沒落了,直到如今的皇帝登基之後,荀家因機緣巧合之下扶助過當今皇帝登基,因此而重獲榮寵,漸漸的興盛起來,而荀老爺也入朝爲太師,成了太子和諸位皇子的先生,又兼修“史鑑”,更獲皇帝的重用,而荀家便也因此炙熱一時,成爲瑞陽城裡新興的名門望族。
再加上荀家年輕一輩的子嗣,荀斌,年紀輕輕,才華橫溢,非但在天臨書院裡獲得他所在一屆的最優生,更在金鑾殿裡答皇帝所問之時對答如流,並且思路新穎,故此使得龍心大悅,當即金口玉言,賜他了禮部侍郎的頭銜,官拜三品。
不得不說,劉氏是個頂有眼力的人,瞧出了荀家的前途無量,便將上官若秋給荀斌說了親,卻是沒想到荀斌一見上官若秋便一見鍾情,兩家便這麼一拍即合,很快給兩人辦了親事。
誰也不曾想,好景不長,荀斌得了惡疾英年早逝,荀老爺悲傷過度,也鬱鬱而終,荀家失去了這兩個頂樑柱,即便有皇帝的照拂,可卻依舊很快頹敗下來了。
按說,荀家也曾沒落許久,如此的由高到低的勢頭也不是沒有經歷過,應該不至於太過不適應纔是。可是人卻真實有固有的劣根性,即便曾緊衣縮食許久,可畢竟榮耀一時,這一榮耀,荀家的人便再也過不回以前的苦日子了,偏生除了荀斌之外,荀家另一個兒子荀武卻是個不學無術的蠢材,除了尋花問柳,外加賭博喝酒之外,什麼都幹不了。
再加上荀老爺取得幾房妾室,以及妾室生下的幾個女兒,各房一見荀家的頂樑柱倒了,便無一不爲自己搜刮財產,荀老夫人年紀大了,又接連經歷喪子喪夫之痛,對於家裡頭這些偏房做的事情,也懶得過問,便如此,偌大一個荀家,很快便被掏成了個空殼子。
上官若秋念在荀斌的情分上,一直對荀老夫人十分照顧,可荀老夫人卻並不領這個情分,只因有人跟荀老夫人說過,荀家會生此變,皆因上官若秋命數太硬,剋夫克公,荀老夫人喪夫喪子之痛無處發泄,便藉着這話,將上官若秋當成給她帶來所有災難的罪魁禍首,哪能給她好臉色看呢。
對荀老夫人的責罵,上官若秋一直咬牙忍着,只因她不願離開荀家,不願離開荀斌待過的地方,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下了黃泉,這靈位還能同荀斌擺在一起,在陰曹地府裡同他繼續做夫妻。
可荀老夫人的憤怒越來越盛,再加上荀家的一干妾室貪圖上官若秋的嫁妝,明着搶不到,暗地裡便伺機陷害,詆譭上官若秋不檢點,與下人私通,讓荀老夫人不問青紅皁白便讓下人將上官若秋趕了出去,上官若秋在府門外跪着求了一日一夜,荀家的大門也再沒開過,若非上官若秋的貼身丫鬟回上官家將這事告訴了上官狄,恐怕上官若秋一條命,便跪死在了荀家的大門口。
上官狄一怒之下將上官若秋接回府中,自此,上官家同荀家便從姻親成了世仇,此後便勢不兩立,很快,上官狄當了當朝丞相,荀家悔之晚矣。
自從上官狄當了丞相之後,荀家的人便經常伺機接近上官若秋,或找人遞信,或明面上找人遞拜帖,想求得上官狄的原諒,接上官若秋回去,可上官狄雖說是個文官,可脾氣火爆又護短至極,怎能讓妹妹再回火坑裡去,因而荀家來的人便都被上官狄一個不落的打了出府,即便是荀老夫人親自出面,上官狄也未曾給過好臉色,一來二去,荀家沒得臉,便四處傳上官狄和上官若秋的流言蜚語,詆譭上官狄和上官若秋的名聲,氣的上官狄火冒三丈,將上官若秋的嫁妝全都連搶帶收的奪了回來,荀家失了這些,便更加快了沒落的速度。
而這件事上最大的苦主上官若秋,卻一直念着荀斌的情分上,不忍哥哥將荀家逼上絕路,爲了這事上官狄同上官若秋也漸漸生分了,而劉氏,本就只是將上官若秋當個棋子,如今這棋子廢了,她能讓她回上官家住着已經不錯了,還指望她對上官若秋有多好。
得罪了上官狄,又不得劉氏的待見,上官若秋在上官家的日子過得比未出嫁之前還要艱難,再加上身心俱疲,這身子也越發的羸弱,上官狄諸事纏身,只當她抑鬱成疾,只吩咐謝氏和下人好生照料她,時間長了,也漸漸忘了這個妹妹的存在,謝氏所不曾短了她吃穿,可卻也未曾照拂她半分,府裡的下人也慣是見風使舵的,瞧着上官若秋不受待見,對她的態度便也可想而知了。
此次上官若秋也不知如何知曉上官狄今日會來劉氏這裡,便接着請安的由頭撐着病體過來,卻是爲了荀家如今的獨子荀武向上官狄求情的。
原來,荀武這一次捅了個大簍子,醉酒鬧事,竟然當街非禮月氏國的郡主,也就是越安訫,被越蒼穹一紙訴狀告到了皇帝那裡,皇帝一怒之下將荀武關進了天牢,以破壞兩國邦交爲由擇日問斬,荀家爲了這事,再次找上了上官若秋,而上官若秋一念到荀武是荀斌唯一的弟弟,便無法放任荀武不管,於是再次爲了荀家的事情求上了上官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