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九連山已毀,白青鋒帶她走的是九連山東邊的一座山脈,名爲斯塔奇山脈,這座山脈一半在赤奴國境內,一半在大秦國境內,山脈連綿,與九連山相鄰,比起九連山卻奇險不少。
白青鋒一路揹着白紫鳶,也並不說太多話,眼看天色暗下來,山路越發難行,白紫鳶伏在白青鋒背上都覺得腰痠背疼,整個身子因爲不敢太過放鬆反倒疲累的有些麻木。白青鋒雖然沒說什麼,可白紫鳶還是看到他額上已經泌出了越來越多的汗水。
禁不住開口道:“爹爹,天色已晚,咱們還是找個地方休息一夜,明日再趕路吧。”
白青鋒腳步停下來,微微彎腰,將她從自己背上放下來。
白紫鳶趕緊溜下來,不着痕跡的跺了跺已經發麻的腿。這小動作還是被白青鋒察覺到了,輕皺起眉問:“光顧着趕路了,差點忘了你這樣的姿勢也不舒服,怎麼樣,沒事吧?”
白紫鳶沒怎麼聽過白青鋒這樣關切的話語,一時間有點不是很適應,不甚自然的笑了笑道:“爹爹揹着我走了這麼久,定然累了吧,我被揹着若是還喊累,豈不是太不懂事了。”
白青鋒目中有些笑意,擡頭看看天色,眉頭緊皺。
白紫鳶知道他急着趕回京城,恨不得晝夜不停才行,眼前的情勢也的確容不得耽誤片刻,她尋思片刻道:“眼下形勢緊張,大哥和墨容他們都身在險境,的確不能耽誤時間。千魂在夜裡也能視物,由他在前面領路,咱們繼續趕路如何?”
對於水千魂能在夜裡視物這一點白青鋒是知道的,只是他和水千魂兩個大男人倒是無所謂,可白紫鳶身子不好,又是個女孩子,連夜趕路的確有些太緊張了。
正猶豫着,白紫鳶又道:“爹爹方纔也說過,翻過這座山便到了阮城境內,到了那裡便有驛站提供馬匹,便能加緊時間趕路了。這座山瞧着至多也就兩個多時辰就能越過去,我沒什麼要緊的,咱們繼續趕路便是。”
白青鋒這纔不猶豫了,點頭應了。
水千魂在前領路,白紫鳶由白青鋒繼續揹着,三人繼續趕路。
一路無話,兩個多時辰之後果然到了阮城,三人直奔驛站借了馬匹和馬車,白紫鳶不會騎馬,只好乘馬車前行。
一路車馬不停,在第二日的正午終於趕到了瑞陽城,可此時的瑞陽城卻讓白紫鳶驚得合不攏嘴。
瑞陽城的城門外,大批的難民排着長長的隊伍涌入瑞陽城中,守門的軍士阻攔不住,城門外已然是一片混亂。
白青鋒皺着眉下了馬,白紫鳶也扶着水千魂的手從馬車上下來。
難民涌入城中,守門的將士阻攔不住,只欲關了城門,城門內京師府尹趙中正已經領着巡防兵趕過來支援了,抓了幾個鬧騰的最兇的難民,場面纔算是控制下來。
難民瞧着這情形,纔不敢繼續硬闖,就地坐在城外,一時間哭號聲,喝罵聲,亂糟糟的,場面悲慘又混亂至極。
白青鋒皺着眉上前,那府尹一見白青鋒,登時驚得瞪大了眼,急急忙忙彎腰行禮:“下官京師府尹趙中正,見過白大將軍。”
白青鋒沉聲問:“怎麼這麼多難民,那裡發了災嗎?”
趙中正一臉的驚詫,難以置信道:“白將軍不知道嗎,九連山地震,連帶着周遭五個城都受到了波及,山火更是燒了十多個村莊,這五個城臨近九連山旁的淮江,地震引發了江水猛漲,淹了五座城池,這難民便一路從淮江趕到了瑞陽城。這五個城的府尹連同沿路的驛站竟沒有一個上報京城的,這難民就好像是一夜之間突然冒出來的,下官也是剛剛接到消息,才趕過來阻攔的。”
趙中正已經一腦門子汗了,要讓這些難民涌進了京城,別說他這頂烏紗帽了,就是這條小命也得交代了。
白青鋒一聽這事同地震有關,面色微變,回頭看了一眼還在不斷增多的難民,神色越發難看。回頭向趙中正道:“先攔着吧,難民入城瑞陽城必定大亂,不過也不能不管不顧,你還是趁早稟報陛下,擬個妥善的法子安頓這些難民,否則難民一旦暴動,只怕你這巡防兵也攔不住。”
趙中正趕緊點頭謝了,讓開路讓白青鋒和白紫鳶三人進了城。
進城之後,白青鋒面色猶豫,一方面擔心白紫鳶私自出府,回府會被上官家的人責備,一方面又着急進宮面聖,趕緊把九連山發生的事情稟報給皇帝。
白紫鳶自然知道他思慮些什麼,便開口道:“爹爹進宮面聖要緊,紫鳶自行回去便是,上官府是紫鳶如今的家,紫鳶應付得來的,爹爹不必擔心。”
白青鋒猶豫了片刻,開口道:“要不然你先回咱們家,等我面聖之後,再差人送你回去,否則你一個姑娘家離府兩日,若是沒些說辭,被責難倒是其次,對你的名聲也不好。”
白紫鳶卻不想去白家看秦霜翎的臉色,婉言謝了白青鋒,只道自己應付得來,用不着如此麻煩。
白青鋒似也知道她不願見秦氏,便只能應了,讓她先回上官府,待他面聖之後自會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差人告訴上官狄和劉氏、謝氏等人。
白紫鳶目送着白青鋒離開,也不着急回府,同水千魂先去了鳳凰樓。
鳳凰緊張了兩日,見她回來,面色有些激動。
對於鳳凰和白天寧的事情,白紫鳶還是稍稍心存芥蒂的,不過見她是真心實意爲她的安危緊張,心裡便稍稍釋懷了。鳳凰和白天寧的事情她不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可是對於他們兩人她都是相信的,所以,這件事總有水落石出的一日,眼下暫且放下便是。
問了鳳凰才知道,自九連山地震,五萬大軍一夕之間隕滅之後,京城裡是動盪不堪的。
三皇子生死未卜,二皇子的黨羽在朝堂上一邊哀慼,一邊藉機邀功請旨,打壓三皇子的勢力,與此同時迅速策反三皇子的支持者,拉攏他們加入他們的陣營。
皇帝一下子折損了五萬大軍,又痛失愛子和愛將,聽了這消息便吐血昏倒了,這幾日一直未見好轉,京城裡的大小事務以及諸多國事,已然已經由二皇子接管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