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5 不如降黃巢

上官婉兒最終還是沒有向神皇陛下坦陳,一番說辭將這疑問搪塞過去。

她不是貪求永安王這一首聯絕詩名,只是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一開始沒有向女官們說清楚,沒想到發生這種餘波,如果要講清楚,還不知要費多少脣舌。而且在場女官諸多,未必人人坦蕩、與人爲善,無謂因此勾動陰祟脣舌。

神皇對此也並未窮作追究,眼下的她正值人生最關鍵時刻,抽出時間來饗宴新舊女官,已經是難得的恩賞犒勞這些肱骨幫手,轉頭還有朝野諸多事務要操勞,自不會對宴席上一兩首閒趣小詩念念不忘。畢竟詩作再怎麼出色,也沒有《慈烏詩》所蘊含的那種特殊的政治意義,不值得再作牽掛。

上官婉兒匿下此事,但也不好就此當作無事發生。她不好往仁智院走動太勤,而且因爲被神皇評判自己詩作大不如永安王,一時間也羞於相見。

心內暗忖良久,上官婉兒覺得還是要有所表示,趁着職務之便,藉着封贈曾參的餘韻,派人往仁智院送去一些儒義典籍,其中便夾雜着《文選》之類的詩文彙集,希望永安王能受教前人、更益詩才。

雖然神皇的點評讓她心中略生挫敗之感,但一首詩的失手、又不是在她擅長的領域之中,也並不因此就覺得低人一等。

才情天生,學養卻需要經年的積累,永安王有這樣的稟賦,上官婉兒覺得若不培養髮掘出來,實在有些可惜。至於對自己竊詩的歉意,自然也藏在這一點用心中,羞於直言,希望永安王能有領會體諒。

上官婉兒送書之舉,太妃房氏大爲感動,親筆回信道謝。

一家人幽居禁中,朝不保夕,房氏雖然也出身名門,但現實處境已經讓她心力交瘁,對子女教養難免疏忽,心中也因此不乏愧疚。

遷居仁智院後,家人處境有所改善,特別幼子巽奴經歷奇異,性情大改,甚至讓房氏生出家事有人分擔的感覺,因此對於子女的教育也真正重視起來。

收到上官婉兒的贈書,房氏便讓人將子女召來,指着那些書卷正色道:“你們父親即便不言顯貴出身,也是朝野鹹稱的博學才盛之人。生爲人子,絕不可因自身的淺薄累及先人的名譽,爲人譏笑。厄難纏身,唯以自強,之後每日都要在此學經,如果學的不好,便是不孝!”

房氏語調頗爲嚴厲,面前四名子女,李光順只是恭謹應是,其他三個聞言後則是臉色一苦,特別李守禮已經忍不住捂臉哀嘆:“每天拘在院舍,生人不見幾個,閒樂都是無聊,娘娘何苦爲難!”

小女郎李幼娘不敢違逆娘娘,只用頭拱着近來好感大生的李潼,希望這個越來越有主見的三兄能夠說服娘娘,讓他們免於每天習文練字的辛苦。

至於李潼,每天分析局勢、思忖出路都累得頭大,更沒有心思每天埋首紙堆。

但是對於房氏的這一點想法,他倒很贊同,少男少女精力旺盛,不學習就要惹是生非。特別李守禮這個活寶,隨着近來飲食越好,每天在院舍間上躥下跳,甚至作死到爬牆頭張望仁智院外禁衛值守的千步閣廊橋,看得李潼心驚肉跳,生怕哪天一支流矢飛來,射死這個精力過剩的小子。

本着死道友不死貧道的想法,李潼反手按住李幼娘髮絲順滑的頭頂,正色道:“家風在於謹學,人不學不立,纔不養不彰,娘娘安排學業,我是完全贊成。只是娘娘也知我……唉,溫故雖可知新,但總也比不上從新求索。”

“三郎不必隨學,但每日需作一策。”

家無夫主,房氏便是主母大家長,講到家教問題,那是不容置疑的,瞪了叫苦不迭的李守禮一眼,轉又對李潼說道。她是深信李潼魂遊,也不覺得自己的教育能比亡夫更好,但也好奇李潼學識如何,還是佈置下了家庭作業。

李潼聞言頓覺頭大,如果房氏考校他的詩才,他能每天不帶重樣的屢出佳篇,可是讓他每天作策,那真是要了老命。

漢代察舉需經策問,把政事、經義問題寫在簡策上讓人作答,後世逐漸定型便成一種固定文體稱爲策文,也就是古代的議論文,對人的綜合素質有着很全面的考驗。

李潼有大學專業的積累,漢賦駢文、散文筆記之類名言警句倒是能順手拈來,制策不難,或是唬不住真正的大學問家,但應付一下嫡母房氏也不難。

但難就難在,他能記住的古文那必是能夠經得住千百年歲月洗練、震古爍今的名篇,怕是一不小心就樹立起高山仰止的形象,突破房氏的認知極限。

但見房氏神態肅穆,並不給他拒絕的餘地,李潼也只能硬着頭皮答應下來。本來想以普通人的身份跟你們相處,換來的只是懷疑,算了,不裝了,攤牌了,我就是才華與顏值並存的狀元之才!

房氏坐言起行,當即便屏退室中閒雜人等,展開了教學,教的是《禮記》,並給李潼佈置作業,可以自由抽題試策,用屏風給他單獨隔出一片區域,就在房中完成。

李家子弟學識其實也並沒有那麼不堪,在李潼所接收的記憶中,他們的啓蒙都由亡父李賢負責,哪怕最無心於學的李守禮,基本的識文斷字還是能做到的。

拋開悽慘的際遇,李賢絕不僅僅只是一個只懂得鬥雞走狗的紈絝,特別在當上太子後其所主持的《後漢書》註釋,擁有着很高的學術水平,雖然主體由諸學士完成,但李賢作爲主持者同樣功不可沒。章懷注哪怕到了後世,仍然具有研究採用的價值。

原本歷史上李守禮作爲李賢碩果僅存的兒子,大難不死後苟延殘喘,銳氣全無,醉生夢死,更被時流譏笑門風敗壞,大失乃父之風格,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

以往只是故事,如今卻身臨此中,李潼也不願見兄弟再放縱自己,哪怕不能成爲什麼世道表率,基本的素質還是應該保持。

李潼獨坐房中一角,一邊搜腸刮肚翻撿腦海中古文功底,一邊聽着房氏在外講學,偶爾透過屏風縫隙看一眼神情呆滯的李守禮,不免莞爾,自覺也是一種奇特體驗。

古代女人在理學昌盛、徹底淪爲家庭附庸之前,無論社會地位還是家庭地位都非常的重要。

這種地位的獲取,倒跟眼下女主當國的政治現象無關,後世多有田園女權讚頌武則天,但其實武則天本身還真的不是什麼女權主義,她是一個典型的封建帝王思維,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還刻意壓制女人在社會中的權益保障。

女人地位的獲取,一者在於本身經濟地位的獨立,唐人有厚嫁之風,大凡稍有家底的人家,在女兒出嫁的時候一定要準備一份看得過去的嫁妝,以此來增加女兒在夫家中的話語權。

在一些唐人筆記中,不乏有女人因沒有妝奩而嫁不出或者遭到夫家怠慢的事蹟。即便不談財產的分配問題,這種態度也說明對女性的尊重,將女兒視作正式的家庭成員,而不是賠錢貨或是待價而沽。

另一方面,就在於女人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性,主母的地位既有道德保證又有法律保障,寵妾滅妻甚至將姬妾扶爲正室,既會遭到道德非議,還會觸犯相關律法。

也正因此,明清之後再觀前世婦女爭取自己合法權益的行爲,將之蔑稱爲妒婦,這其實是一種男權企圖擺脫維繫正常家庭關係的思想作祟。

當然女人如果太強勢,家庭關係也不正常。且不說眼下的武則天與之後的中宗皇后韋氏,房玄齡的吃醋夫人外,還有一樁軼事。

唐末宰相王鐸,南下防備黃巢亂軍,赴任之際將夫人留在長安,只攜帶姬妾隨行。結果夫人氣勢洶洶南來問罪,王鐸驚慌詢問幕僚:黃巢漸以南來,夫人又自北至,旦夕情味,何以安處?幕僚戲言不如降黃巢。

這自然只是戲說,王鐸也沒有投降黃巢。但言談間已經將夫人與兇名赫赫的黃巢並論,可見王鐸也是的確懼內。

這種家庭關係自然不正常,但也只是異數,故事如果不獵奇那就沒有傳播的價值。其實大多數唐人家庭關係,還是比較正常的。

像眼下房氏教育子女,也是女人在家庭中所擔任的重要角色。史上不乏名人喪父,被孤母教養成才的例子,可見女人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唐中後期講人生大幸是娶五姓女,除了五姓世家所擁有的社會名望之外,優良的家風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特別李唐皇室家教一言難盡,娶公主就意味着一個定時炸彈,日常驕橫摩擦還是小事,不定什麼時候就遭殃。在上層婚姻圈子中,更反襯出來五姓女的可貴。

娶妻求賢淑,誰也不希望家裡日常供奉一個活祖宗。宗室女子雖然尊貴,但卻是下下之選。那麼家風嚴謹又具有社會名望的五姓女,自然就成了求婚的上選。

0117 權門惡事0465 大事將興,和氣無存0549 昭德強悍,羣相喑聲0819 西康善土,地上佛國0860勢有強弱,絕不待斃0331 自視甚重,目人爲輕0484 潞王自退,雍王歸宗0966 皇朝養士,恩出光祿0374 左千牛衛大將軍0165 一日三敕,高授麟臺0240 少陵原逢故0364 魏公點撥,鄭姝齊聚0107 坊居閒趣0158 親席乏人,王能補此0658 蕃女東來,元振愁計1016 逝者難追,頻念傷神0790 孝傑一生,唯恐負義0844 紅顏一笑,豪擲千金0287 靈前敲詐0989 重修故道,參天可汗0114 友誼的河0433 代王威重,徇私竊功0800 西歸祭祖,開元啓新0400 主動出擊,意在狄公0709 貪生知懼,自入彀中0219 雲橫秦嶺家何在0413 良辰嘉緣,鬼魅難阻0292 留財不留人0402 好長生者,必重醫卜0293 大王英明,後事暢想0967 學士思苦,有家難歸0970 商賈多金,先割爲敬0396 何患無勢,轉瞬即來1050 亂社稷者,罪惡滔天0167 唐家氣數,應在大王0580 犯我疆土,片甲不留0638 關山阻遠,憑書寄意0107 坊居閒趣0635 諸情不協,國事維艱0334 巽郎勤勉,鞠躬盡瘁0993 情緣玄妙,知錯難改0705 亂起宸居,妖氛再興0507 中軍議事,諸將思歸0052 大酺獻樂0822 名爲主上,實是傀儡0416 此夜良宵,身心俱付0038 水漲船高0663 郭某詭論,誠能亂事0900 蕃國勢壯,公主長榮0380 監守自盜,軍器可圖0295 無妄之災0289 竇七入彀0277 官拜司禮,攸宜託財0837 若不歸坊,家恐不家0798 持符膺命,以安社稷0673 胡酋不恭,恃寵而驕0539 既難爲敵,投身爲用0691 伯玉氣象,一代先河0433 代王威重,徇私竊功0198 寸微靈光,日月照拂0213 珠玉散盡,只爲彰才0115 倩女幽魂0572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0929 忠勤王命,嫉惡如仇0298 坐地抽利,更勝劫掠0012 耶耶的召喚0718 賣主求榮,所得必豐0723 長安坊居,大戶不易0080 豬狗之才0146 好狗戀舊槽0311 分權不可,集權應當1048 飛禽傷谷,囤積必刑0276 欺人勢弱,彰其兇惡0604 諸胡聚首,桀驁伏誅0769 我之所在,鼎之所在0286 竇七暴斃0921 御駕親征,收復青海0866 諸子不才,不可付事0544 先王仁義,前緣早定0988 典刑在德,不唯輕重0058 薛師懷義0096 勇宦楊思勖0229 心似雙絲網0684 此身若遣,永匿江湖0186 上錯花轎嫁對郎0970 商賈多金,先割爲敬0782 無米難炊,四面追贓0761 迎駕不犒,易幟勤王0385 名門遺珠,唯王賞識0787 背棄宗廟,大惡難恕0314 枝冠漸茂,迴護近人0013 王的起居日常0875 賞心悅目,開胃加餐0888 一藤之瓜,優劣分明0904 口嫌體正,從良實難1047 奪河據蜀,進退有據0755 權出於我,當重其位0935 蕃主東來,天威制裁0476 十道使者,保三爭四0968 滿城珍寶,聚此一戶
0117 權門惡事0465 大事將興,和氣無存0549 昭德強悍,羣相喑聲0819 西康善土,地上佛國0860勢有強弱,絕不待斃0331 自視甚重,目人爲輕0484 潞王自退,雍王歸宗0966 皇朝養士,恩出光祿0374 左千牛衛大將軍0165 一日三敕,高授麟臺0240 少陵原逢故0364 魏公點撥,鄭姝齊聚0107 坊居閒趣0158 親席乏人,王能補此0658 蕃女東來,元振愁計1016 逝者難追,頻念傷神0790 孝傑一生,唯恐負義0844 紅顏一笑,豪擲千金0287 靈前敲詐0989 重修故道,參天可汗0114 友誼的河0433 代王威重,徇私竊功0800 西歸祭祖,開元啓新0400 主動出擊,意在狄公0709 貪生知懼,自入彀中0219 雲橫秦嶺家何在0413 良辰嘉緣,鬼魅難阻0292 留財不留人0402 好長生者,必重醫卜0293 大王英明,後事暢想0967 學士思苦,有家難歸0970 商賈多金,先割爲敬0396 何患無勢,轉瞬即來1050 亂社稷者,罪惡滔天0167 唐家氣數,應在大王0580 犯我疆土,片甲不留0638 關山阻遠,憑書寄意0107 坊居閒趣0635 諸情不協,國事維艱0334 巽郎勤勉,鞠躬盡瘁0993 情緣玄妙,知錯難改0705 亂起宸居,妖氛再興0507 中軍議事,諸將思歸0052 大酺獻樂0822 名爲主上,實是傀儡0416 此夜良宵,身心俱付0038 水漲船高0663 郭某詭論,誠能亂事0900 蕃國勢壯,公主長榮0380 監守自盜,軍器可圖0295 無妄之災0289 竇七入彀0277 官拜司禮,攸宜託財0837 若不歸坊,家恐不家0798 持符膺命,以安社稷0673 胡酋不恭,恃寵而驕0539 既難爲敵,投身爲用0691 伯玉氣象,一代先河0433 代王威重,徇私竊功0198 寸微靈光,日月照拂0213 珠玉散盡,只爲彰才0115 倩女幽魂0572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0929 忠勤王命,嫉惡如仇0298 坐地抽利,更勝劫掠0012 耶耶的召喚0718 賣主求榮,所得必豐0723 長安坊居,大戶不易0080 豬狗之才0146 好狗戀舊槽0311 分權不可,集權應當1048 飛禽傷谷,囤積必刑0276 欺人勢弱,彰其兇惡0604 諸胡聚首,桀驁伏誅0769 我之所在,鼎之所在0286 竇七暴斃0921 御駕親征,收復青海0866 諸子不才,不可付事0544 先王仁義,前緣早定0988 典刑在德,不唯輕重0058 薛師懷義0096 勇宦楊思勖0229 心似雙絲網0684 此身若遣,永匿江湖0186 上錯花轎嫁對郎0970 商賈多金,先割爲敬0782 無米難炊,四面追贓0761 迎駕不犒,易幟勤王0385 名門遺珠,唯王賞識0787 背棄宗廟,大惡難恕0314 枝冠漸茂,迴護近人0013 王的起居日常0875 賞心悅目,開胃加餐0888 一藤之瓜,優劣分明0904 口嫌體正,從良實難1047 奪河據蜀,進退有據0755 權出於我,當重其位0935 蕃主東來,天威制裁0476 十道使者,保三爭四0968 滿城珍寶,聚此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