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收復五原郡

魁頭將與高順使者簽訂的協議公佈於衆後,迅速穩定了軍隊官兵的情緒,特別是原來和連大王的那一萬騎兵,成爲魁頭的堅定支持者。

有了大漢的支持,魁頭信心十足,準備發動對步度根的進攻。

高順接到使者的彙報,心中大喜,立即做出部署。

首先命令田豐加快進軍速度,趁虛儘快收復五原郡,務必俘虜五原郡的全部鮮卑人。

其次,命令呂布和關羽所轄的四萬軍隊駐紮在廣牧城,浮橋都已經打好,做好隨時進入朔方郡黃河北岸的準備。

此路軍隊以關羽爲主帥,呂布爲輔助。

關羽與呂布也進行過多次切磋,關羽的武力值爲98,呂布的武力值爲99,雙方激鬥百餘回合,關羽才逐漸落入下風。

呂布暗歎冠軍侯、廣年侯怎麼收攏了這麼多武力強橫之人?不過,他看到關羽所轄的騎兵,與他的狼騎衛的實力不相上小,心中多少找到了一點安慰。

高順承諾呂布,勝利之後允許他的軍隊在朔方郡劫掠三天,戰利品歸呂布所有,呂布對此非常高興,又是一次發財的良機。

田豐第一次接到命令後便要求文丑、顏良等人率領大軍前往咸陽城與他會和,第二次接到高順的命令後便直接出兵。

由於提前得知五原郡的鮮卑人防守空虛,田豐用兵不再小心謹慎。

部隊分成七隊,田豐率領一萬騎兵和裴元(裴元紹)的陷陣營官兵搶佔九原縣城,作爲大本營。

文丑率領一萬騎兵迅速西進,直奔黃河東岸,沿河佈防,堵住鮮卑人西撤的道路。

顏良、張飛、李肅、許林和薛銀,每人率領六千騎兵分赴五原郡各地,俘虜所有的鮮卑人,繳獲他們的財富。

文丑已是太守官職,對戰功的渴望沒有諸人那麼強烈,所以田豐把沿河佈防的任務便交給了他。

高順所轄的官兵,在對異族作戰中取得連續的勝利,從沒有失敗過,現在一次出動五萬騎兵,士氣更加高漲,勝利對他們來說垂手可得。

對李肅來說,這裡是他的家鄉,是他生長的地方,收復五原郡是他的夢想。

文丑、許林和薛銀,去年收復雲中郡,沒有撈到一點戰利品,讓他們非常失望,今年務必要有所補償。

張飛和顏良在寧城待煩了,純粹是手癢的難受,殺戮蠻夷,是他們最願意幹的事情。

邑落中的青壯已被抽走,剩餘的老弱病殘又豈是大漢邊軍的對手?五原郡的鮮卑人被大漢邊軍分部落包圍,膽敢反抗者殺無赦,剩餘之人自然就老實了,乖乖的按照命令,拉上帳篷、物資,趕着牛羊馬匹駱駝等牲畜,向就近的縣城遷移,集中居中,好處是現在是秋季,野外還有牧草,牲畜不至於餓死,且還有鮮卑人提前收割的牧草,作爲冬季的飼料,爲漢軍省事不少。

這些鮮卑人與大漢接觸百年,曾有多次投降於大漢的經歷,知道他們只要不反抗,大漢是不會將他們全部殺戮的,只會換個地方讓他們定居,在實力衰弱的時期,投降大漢未必不是一條自保之策,他們現在非常順從,使得大漢官兵管理起來特別容易。

不費吹灰之力就收復五原郡,且繳獲豐富,只是牛羊馬匹等牲畜便超百萬只,令衆人大喜;更讓他們高興的是,俘虜的鮮卑人超過十萬,其中少女的數量不少,可以解決大批單身官兵的個人婚姻問題。

田豐也沒相當會這麼輕鬆的收復五原郡,隨即重新調整防禦,並做好戰鬥準備,可隨時能向朔方郡的鮮卑人出擊。

五原郡地處陰山之南,西至黃河,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佔領了這裡,便能保住雲中郡、定襄郡等地的安全,且這裡土地肥沃,屬於沖積平原,從山上下來的溪水和環繞半圈的黃河,爲當地提供了便利的灌溉條件,宜農宜牧,佔領了這裡,可大大的削弱鮮卑人的戰爭潛力。

步度根現在非常難受,傳來的消息皆是壞消息。

南面是魁頭的軍隊,實力與他相當;東面沿黃河佈防的是大漢的五萬邊軍;東南方向,黃河以南的廣牧縣,還有四萬漢軍在虎視眈眈;他的兵力對付一方還顯緊張,面對三方的進攻他智謀再高都無能爲力,巧婦難爲無米之炊。

估計五原郡的鮮卑邑落都已被漢人控制,他的心在滴血,那可是他的部民和原來和連大王部落的子民,若是官兵知道他們的家屬被大漢邊軍劫持,他們能否依然聽從他的命令?

大漢邊軍太狡猾了,這麼久以來,一直潛伏不動,趁他們空虛,突然出動五萬大軍,雷霆一擊,讓他毫無反抗之力,連反應的時間都沒有,五原郡已被大漢收復。

在步度根看來,即便沒有魁頭的造反,這次鮮卑人也會遭受大漢邊軍猛烈打擊,只是損失不會這麼嚴重。

該死的和連,死了都不讓大家安生,步度根不住的詛咒着。

現在讓步度根騎虎難下,與魁頭合作,可暫時自保,可是他已失去所有的部民,魁頭能與他合作嗎?即便合作,等擊退漢軍後魁頭能放過他?

若是不與魁頭合作,兩人繼續對抗,一定會讓大漢坐收漁利,甚至會將他們全部殲滅。

他該何去何從?

步度根思前想後,感覺只有逃離這是非之地纔是保全實力的唯一辦法,遠離大漢邊軍,遠離危險。

趁還沒有被合圍,立即帶領現有的騎兵和俘虜的魁頭和扶羅韓部落的部民,至於他與和連的部民,現在只能捨棄了,只要有這十多萬部民在,就能穩定騎兵的情緒,發展幾年,他依然能把部落發展的比以前更加強大。

若是現在不立即逃走,等魁頭的軍隊圍上來,別說帶領部民逃走了,就是他現有的騎兵也很難逃走。

主意已定,步度根立即召集各萬夫長、千夫長以及隨軍薩滿、貴族等協商逃離之事。

衆人也感覺到了事情嚴重性,本部落的子民被大漢劫掠而去,以他們現在的實力是無法搶回的,若是有了魁頭和扶羅韓的部落子民,也能補充他們的損失,衆軍官、貴族皆痛快的接受了步度根的意見。

衆人認爲步度根說的對,現在即便與魁頭暫時聯手,也不能從大漢邊軍中搶回他們的家屬,且還會被魁頭逐漸吞併,他們這些人甚至會性命難保,還是先保住到手的利益爲重;等發展出強大的實力後,再回來尋大漢報仇也不遲。

步度根對大家的態度非常滿意,讓他放心了,於是向衆人承諾,魁頭和扶羅韓部落的部民和牲畜等到時候會分發給大家,使得衆人對步度根忠心耿耿;步度根一直有很好的信譽,衆人相信他絕不會食言。

於是步度根發佈命令,馬上遷移。

第551章西北攻略第572章出擊漠北第102章代郡局勢第78章邊郡現狀第590章滅門司馬家第71章鐵血軍師第329章意外投降第487章佔領會稽郡第565章出征前的準備第240章高順心思第70章屠殺俘虜第21章憨厚的戈虎第533章胡軫投降第623章戰領阿拉伯行省第634章分封諸國第25章搬遷葫蘆谷第288章強攻縣城(上)第534章佔領荊北第289章強攻縣城(下)第311章鮮卑南下第634章分封諸國第624章建立埃及帝國第649章皇帝的決定第629章戰爭將起第430章趙雲結婚(上)第174士族陰謀第573章飲馬北海第517章兵圍袁術第146章人員分工第645章大獲全勝(上)第340章志才之謀第53章再次升級第114章商人蘇雙第204章家中鉅變第349章公孫瓚的煩惱第430章趙雲結婚(上)第547章徐盛無奈投降第395章狡猾的公孫瓚第150章甄家資敵第621章重建安息帝國第69章甕中捉鱉第147章冀州老將第557章收復酒泉郡(上)第274章華佗到來第464章董卓以退爲進第380章歷山大學第345章政治交易第406章招安黑山軍(下)第522章佔領豫章郡第618章戰爭再起第108章長吏獻策第181章張讓獻策第255章安置奴隸第222章寧城事務第154章張牛角降第349章公孫瓚的煩惱第410章精明的戈母第286章強勢呂布(六)第525章高順新計劃第49章王允之計第148章蘇雙拜主第356章戲志才之謀(上)第350章酸棗會盟第378章合縱連橫第452章沮授的狠辣第216章相互算計第163章孤立廣宗第226章收復定襄第38章游擊戰術第568章馬踏西域(上)第152章大水淹城(三更)第386章高順陽謀第175章高順封侯第77章獵殺鮮卑第25章搬遷葫蘆谷第254章戰後獎賞第467章陶謙心思第60章登記戶籍第296章房良改革第120章呂布決定第363章聯盟解散第74章處理內奸第461章高順的腹黑第44章匈奴反應第445章趙雲施政(上)第548章奈何造化弄人第568章馬踏西域(上)第392章李儒的陽謀第196章高順辭官第149章張寶之憂(三更)第408章收服趙雲第113章張飛心動第246章徐晃出兵第442章趙雲的建議第268章斬殺柯最第336章軍政調整第651章支持道教第601章麴義反叛第334章收復朔方郡第631章匈奴現身
第551章西北攻略第572章出擊漠北第102章代郡局勢第78章邊郡現狀第590章滅門司馬家第71章鐵血軍師第329章意外投降第487章佔領會稽郡第565章出征前的準備第240章高順心思第70章屠殺俘虜第21章憨厚的戈虎第533章胡軫投降第623章戰領阿拉伯行省第634章分封諸國第25章搬遷葫蘆谷第288章強攻縣城(上)第534章佔領荊北第289章強攻縣城(下)第311章鮮卑南下第634章分封諸國第624章建立埃及帝國第649章皇帝的決定第629章戰爭將起第430章趙雲結婚(上)第174士族陰謀第573章飲馬北海第517章兵圍袁術第146章人員分工第645章大獲全勝(上)第340章志才之謀第53章再次升級第114章商人蘇雙第204章家中鉅變第349章公孫瓚的煩惱第430章趙雲結婚(上)第547章徐盛無奈投降第395章狡猾的公孫瓚第150章甄家資敵第621章重建安息帝國第69章甕中捉鱉第147章冀州老將第557章收復酒泉郡(上)第274章華佗到來第464章董卓以退爲進第380章歷山大學第345章政治交易第406章招安黑山軍(下)第522章佔領豫章郡第618章戰爭再起第108章長吏獻策第181章張讓獻策第255章安置奴隸第222章寧城事務第154章張牛角降第349章公孫瓚的煩惱第410章精明的戈母第286章強勢呂布(六)第525章高順新計劃第49章王允之計第148章蘇雙拜主第356章戲志才之謀(上)第350章酸棗會盟第378章合縱連橫第452章沮授的狠辣第216章相互算計第163章孤立廣宗第226章收復定襄第38章游擊戰術第568章馬踏西域(上)第152章大水淹城(三更)第386章高順陽謀第175章高順封侯第77章獵殺鮮卑第25章搬遷葫蘆谷第254章戰後獎賞第467章陶謙心思第60章登記戶籍第296章房良改革第120章呂布決定第363章聯盟解散第74章處理內奸第461章高順的腹黑第44章匈奴反應第445章趙雲施政(上)第548章奈何造化弄人第568章馬踏西域(上)第392章李儒的陽謀第196章高順辭官第149章張寶之憂(三更)第408章收服趙雲第113章張飛心動第246章徐晃出兵第442章趙雲的建議第268章斬殺柯最第336章軍政調整第651章支持道教第601章麴義反叛第334章收復朔方郡第631章匈奴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