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戲志才之謀(下)

雍州異族衆多,混亂不堪,這明顯是董卓想甩擔子,並讓高順背上一個沉重的包袱。

衆人都看出來了,不過這是董卓堂堂正正的陽謀,高順不得不接。

現在的問題是如何整頓雍州,這麼遠的距離如何調動軍隊?調動多少軍隊?如何保證後勤物資?

戲志才和郭嘉心煩,高順心情也不好。

雍州所佔地盤巨大,高順不忍捨棄,且佔領這裡,便能對涼州形成包圍和威脅;美中不足的是太偏遠了,即便物資充足,也很難運達,且當中還間隔着夏郡(北地郡北部,寧夏平原)的匈奴人;派自然人去,高順怕不好控制,派合成人去,現在又人手短缺;讓他非常爲難。

還有就是道路的選擇,本來從夏陽城經安定郡到蕭關的道路已修好,這是原先高順計劃佔領河西四郡的後勤補給通道,現在讓給了董卓,若是繼續從這條道路補給物資,相對簡單,不過易受董卓控制,萬一被他卡斷補給,河西四郡將非常危險。

於是高順先找李強和馬貴前來協商。

李強沒有任何意見。

馬貴的意見是由他前往雍州任職州牧,並建議修通從膚施經奢延縣到富平縣的道路;從地形上來看,這條道路基本沿河而行,比較好修,且能保證水源。

富平縣故城地處黃河東岸,可以以黃河爲界,黃河以西做爲匈奴左賢王部的牧場,黃河以東作爲北地郡的地盤,收回富平縣故城作爲物資中轉基地。

高順暫時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採納修路和收回富平縣故城的建議,卻不能放馬貴前去雍州,這裡非常需要他,不能離開。

至於選派雍州牧的人選,馬貴又建議由沮授和麴義前往,由審配接替沮授現在的位置。

所調兵力,沮授可帶走三萬騎兵,到達雍州後可再招募,只需多派遣軍官前往便可;沮授現在所管轄的五萬多騎兵,皆爲涼州人士,比較適應雍州氣候。

高順隨後又召集戲志才、郭嘉等人協商。

戲志才雖然心情不好,不過他已經對這個問題進行了詳細的思考。

高順首先把他與李強和馬貴討論的問題講述一遍。

戲志才贊同修路的方案;他知道高順財大氣粗,並不差錢糧,若是修通道路,能大大加強對雍州的統治,現在不修,此後也會修的,既然如此,不若在中原大戰前便修通到雍州的道路,保持邊疆的穩定,且這也能滿足當初高順佔領四方,圍堵中原的方案。

對收回富平縣故城,戲志才非常支持,富平縣四周爲沖積平原,可在那裡安置軍隊和百姓,防備匈奴左賢王部威脅到交通線的安全。

至於修路地點,戲志才建議從奢延縣西的鹽池,直達眴卷縣(後世的中寧縣),避開富平縣,這樣的話雖然修路難度增加了,不過距離更短,且遠離匈奴牧場,更加安全。

高順點頭應允,這個方案比他與馬貴等人的辦法要好,考慮的更周全。

對於派沮授爲州牧,戲志才強烈反對,感覺大才小用,對於雍州的發展,他並不着急,只需先進駐武威郡,控制烏鞘嶺,便可切斷涼州金城方向羌胡叛軍對河西四郡的威脅。

烏鞘(shāo)嶺位於甘肅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中部,屬祁連山脈北支冷龍嶺的東南端;爲隴中高原和河西走廊的天然分界。也是半乾旱區向乾旱區過渡的分界線,也是東亞季風到達的最西端。東西長約17公里,南北寬約10公里,主峰海拔3562米,年均氣溫-2.2℃,志書對烏鞘嶺有“盛夏飛雪,寒氣砭骨“的記述,是古絲綢之路上河西走廊通往長安的重要關隘。

掌控武威郡後,再慢慢的向西部三郡滲透,這樣的話,既不違背朝廷命令,又不用對現在的部署做大的調整。

基於以上原因,戲志才建議,由程武做爲涼州牧,各郡派駐太守和都尉,協助程武工作。

通過這麼長時間的接觸,戲志纔對程武的能力已比較全面的瞭解,相信程武絕對能勝任雍州牧之職。

高順想了一下,有程立在,程武比較容易控制,且就任雍州牧,就當做是對他鍛鍊,便採納了戲志才的這個建議,派程武前往雍州。

對抽調三萬騎兵,戲志才非常不滿,這樣的話,就無法對董卓關中地區保持兵力上的絕對壓制。便建議道:“主公,不若從匈奴單于和左賢王部各抽調一萬騎兵,左賢王部的騎兵跟隨程州牧前往雍州,匈奴單于的一萬騎兵歸廣年侯管轄,可駐高奴和膚施等地;這樣的話,程州牧僅從沮軍師處帶走一萬沒有家口的騎兵便可,這樣的話,方便他們在雍州落戶安家;沮軍師處也比較容易補充一萬騎兵。”

高順感覺一萬騎兵兵力太少,至少要湊夠兩萬騎兵,到達雍州後再就地招募;衆人皆接受這個折中方案。

最終決定,從沮授處抽調一萬五千騎兵,從田豐等處抽調五千單身的涼州籍騎兵。

根據戲志才的意見,對於行政區劃,對河西四郡和兩屬國保持不變;對部分北地郡和安定郡的地盤,以及武威郡黃河以東的地盤,合爲安北郡,郡治設在眴卷縣。

眴卷縣地處黃河南岸,爲東西狹長的黃河沖積平原,南接同心縣和三水縣;佔領這裡,便可切斷羌人和匈奴人的聯繫,向西可方便到達武威郡郡治姑臧城。

這個地點是戲志才精心選擇的,不過,眴卷縣被廢棄日久,現在還是羌人的牧區,必須將羌人驅逐走,並好好的建設一番才能發揮他的巨大軍事價值。

這樣的話,雍州下轄五郡兩屬國。

基於以上原因,戲志才建議,每郡都尉先分配兩千騎兵;程武親自掌握一萬騎兵和一萬匈奴騎兵,至於兩個屬國的兵力,只能穩定武威郡、張掖郡和酒泉郡後再從當地招募。

對於中郎將、別部司馬和軍司馬等軍官的安排,戲志才和郭嘉一致建議選派年輕小將前往,作爲對他們的鍛鍊,且雍州戰局即便不利,也影響不到中原的大局。

高順採納這個建議,便派張遼爲中郎將,高覽作爲他的副手,協助州牧程武管理軍隊。

至於戰術安排,則是逐步進行,先建立安北郡,後接管武威郡,待穩定後逐漸接管其它郡國。

戲志才考慮的這麼仔細、全面。高順非常高興,全部採納戲志才的建議,並由戲志才、郭嘉和程武全部負責此事的調遣和運作。

雍州之事處理完畢,不過戲志才感覺被董卓算計了,心中還憋着一肚子火,決定對董卓實行小小的懲罰,給其一個深刻教訓,避免其以後心存僥倖心理。

第258章王越到來第350章酸棗會盟第521章孫策遇刺身亡第323章平定豫州第398章公孫瓚的崛起(上)第315章聯合呂布(下)第327章程武之策第151章囚禁甄家第191章張讓詭計第594章施壓高順第565章出征前的準備第389章孫堅的反擊第343章呂布殺丁原第425章接管廣陵郡(下)第160章驚喜連連第497章佔領漢中郡(上)第545章徐盛斬樂就第27章悠閒生活第215章徐榮拜主第432章陳宮來訪第631章匈奴現身第450章黃衍之策第611章高順的新計劃第640章寒冬對峙第250章大兵壓境第438章招降之策第68章圍敵練兵第545章徐盛斬樂就第29章匈奴來襲第371章憋屈的董卓第427章笮融再叛(下)第528章曹操的決定第147章冀州老將第579章李傕、郭汜之亂第347章繁忙的高順第359章魏續的選擇第589章南下航海第216章相互算計第278章蠻夷使者第556章羌漢談判(下)第420章魯肅的山寨第546章孫權軟禁劉備第396章陰險的袁紹第586章高順論天下(上)第79章薛銀歸心第99章杜邊歸來第364章智者雲集第304章視察轄區第267章陷陣營出擊第145章喜獲兩郡195高順面聖第254章戰後獎賞第252章攻城妙計第463章益州使者第495章接收徐州第16章技驚四座第506章秘密協議第126章異族之戰第131章徐晃到來第503章憤怒的董卓第61章抓捕內奸第560章董卓病死第370章審配的強勢第508章大敗高幹第495章接收徐州第301章高順得子第459章中原鉅變第12章滿載而歸第555章羌漢談判(上)第391章強硬的王朗第244章田豐之策第404章招安黑山軍(上)第618章連升六級第188章高順進京第359章華雄發威(上)第483章黃祖投降第160章驚喜連連第99章杜邊歸來第438章招降之策第587章高順論天下(下)第121章張讓之憂第138章幽州出兵第596章劉協妥協第475章董卓出兵第449章馬超拜師第605章離開前的準備(中)第394章劉繇的崛起第330章胡漢對峙第96章呂布基情第301章高順得子第470章孫堅出擊第286章強勢呂布(六)第640章寒冬對峙第294章合圍之勢第571章西域大都護府第527章呂布出馬第604章離開前的準備(上)第239章鮮卑內亂第207章杜邊送禮第494章潛伏三年
第258章王越到來第350章酸棗會盟第521章孫策遇刺身亡第323章平定豫州第398章公孫瓚的崛起(上)第315章聯合呂布(下)第327章程武之策第151章囚禁甄家第191章張讓詭計第594章施壓高順第565章出征前的準備第389章孫堅的反擊第343章呂布殺丁原第425章接管廣陵郡(下)第160章驚喜連連第497章佔領漢中郡(上)第545章徐盛斬樂就第27章悠閒生活第215章徐榮拜主第432章陳宮來訪第631章匈奴現身第450章黃衍之策第611章高順的新計劃第640章寒冬對峙第250章大兵壓境第438章招降之策第68章圍敵練兵第545章徐盛斬樂就第29章匈奴來襲第371章憋屈的董卓第427章笮融再叛(下)第528章曹操的決定第147章冀州老將第579章李傕、郭汜之亂第347章繁忙的高順第359章魏續的選擇第589章南下航海第216章相互算計第278章蠻夷使者第556章羌漢談判(下)第420章魯肅的山寨第546章孫權軟禁劉備第396章陰險的袁紹第586章高順論天下(上)第79章薛銀歸心第99章杜邊歸來第364章智者雲集第304章視察轄區第267章陷陣營出擊第145章喜獲兩郡195高順面聖第254章戰後獎賞第252章攻城妙計第463章益州使者第495章接收徐州第16章技驚四座第506章秘密協議第126章異族之戰第131章徐晃到來第503章憤怒的董卓第61章抓捕內奸第560章董卓病死第370章審配的強勢第508章大敗高幹第495章接收徐州第301章高順得子第459章中原鉅變第12章滿載而歸第555章羌漢談判(上)第391章強硬的王朗第244章田豐之策第404章招安黑山軍(上)第618章連升六級第188章高順進京第359章華雄發威(上)第483章黃祖投降第160章驚喜連連第99章杜邊歸來第438章招降之策第587章高順論天下(下)第121章張讓之憂第138章幽州出兵第596章劉協妥協第475章董卓出兵第449章馬超拜師第605章離開前的準備(中)第394章劉繇的崛起第330章胡漢對峙第96章呂布基情第301章高順得子第470章孫堅出擊第286章強勢呂布(六)第640章寒冬對峙第294章合圍之勢第571章西域大都護府第527章呂布出馬第604章離開前的準備(上)第239章鮮卑內亂第207章杜邊送禮第494章潛伏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