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促進發展

高順隨後又頒佈文官的退休年齡,太守一級的退休年齡定爲55歲,令很多人不滿。

不過現在州郡級官員大部分爲高級文官,那些不滿的人只是少數,起不到決定作用,這件事情也很過被廣大官員所接受。

同時,高順也提前了官員出仕的年齡,30歲之前便可出仕。

在用人上,也逐漸向制度化靠攏,比如李強的兒子是衆人後輩中年齡比較大的,年滿20歲之後,選擇從軍,也是從小兵做起。

典韋的兒子典滿,未滿20歲,看着憨厚,但是爲人精明,緊盯世子,堅持做世子的護衛,後來已混到屯長級別。

關羽和褚燕的兒子年齡較大,也都是從底層做起,沒有了他們父輩一來就身居高位的機會,現在大都做到軍侯一級。

後輩中位置較高的,僅有程武和賈穆兩人,皆爲刺史之位,這屬於當時特殊原因所致。

世子比較特殊,在18歲便已加冠,成婚,隨後被高順安排到周飛手下做文官,先從縣主薄幹起,典滿則擔任了縣尉。高順不敢大意,爲世子配備了強有力的護衛,四屯陷陣營士兵,一部曲高級騎兵和一部曲高級步兵。

孔融對此頗有微詞。

高順美名其曰爲鍛鍊,且規定,此後他的兒子,皆從縣主薄一級幹起。

此舉堵住了衆多文人的不滿之情。

話說天下穩定,邊郡平安,只有朝廷之人在痛苦掙扎,很多大臣被生活所迫,只得在長沙城外開荒種地,斯文掃地。

伏完貴爲皇帝的老丈人,爲朝廷的處境痛心不已,爲了朝廷的未來,開動腦筋,想出各種辦法,最終,還是決定向皇帝建議,採取最傳統的辦法,聯姻,不過聯姻的對象卻難以合適。

皇帝的兒女年齡都太小,即便與高順的子嗣聯姻也太小。

伏完便大膽的建議,由劉協娶高順的女兒,並冊封爲貴人,若是高順與皇帝陛下成爲姻親關係,定會善待朝廷,定不會取而代之了。

他的建議一提出,便遭到衆人的反對,連劉協都感覺荒謬。

禰衡破天荒的把這條消息傳回鄴城。

別說高順不同意,就是手下衆將官也不同意。

想象歷史上,曹操把三個女兒嫁給了劉協,高順可沒這麼大的魄力,每個子女都是他的心頭寶貝;想來,他還是沒有做梟雄的潛質,若是沒有了解歷史發展趨勢的優勢,若是沒有系統的幫助,他絕無今天的成就。

對於伏完的建議,高順一笑置之,隨後,他又把全部的精力放到了農業建設上。

那時候的農業生產極爲落後,高順在中原地區興修水利,推行精耕細作,輪耕,精選種子等措施,收到很好的效果。

又推廣土豆種植技術和棉花培養技術。

早在漢代,甚至更早以前,車師國便有種植棉花的歷史,只是量非常少;中原地區此前也有棉花,只是當做花卉,用來觀賞,不知其用途,一直到幾百年後皆如此。

當時的漢字中只有帶“絲”字旁的“綿”,而無帶“木”字旁的“棉”,這個字是高順首創。

在車師國的民衆被遷移到冀州之後,他們所在的居住地,便成了高順推廣棉花的首選之地。

車師國衆人對棉花的稱謂爲白疊子;產出後,車師衆人大爲震驚,所產出的白疊子與他們所種植的差距很大。高順估計,他們此前所種植的棉花是應該是從波斯傳來的印度棉或者非洲棉,產量低,棉絨短,且不易與種子剝離,在西域乾燥的氣候下,棉絨易斷,只能紡織成很厚的粗布。

而高順所提供的種子所產出的棉花,棉絨長,產量高,且棉絨與種子容易剝離;他估計,應該是雜交過後的品種。

高順讓高級工匠把大彈弓等工具傳授給車師人,幫助他們改進紡織機,這使得車師人家家戶戶種植棉花,家家戶戶有紡織機,用織造的布匹換成錢,再購買他們的生活之需,生活水平比在車師國的時候大幅度提高,他們現在對高順不僅沒有怨恨之意,而充滿了感激之情,令他們脫離了那裡嚴酷的生活環境。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周圍村民見車師人種植棉花收入頗豐,家庭婦女在閒暇之餘紡線織布也能獲得許多收入,使得他們爭相效仿,這可比當初高順推廣的時候簡單多了。

高順感嘆,百姓如流水,重在引導,而不是強迫,否則將適得其反。

傳播速度之快,令高順動容,僅三年時間,冀州、幽州、幷州、青州和兗州,幾乎村村都有種植棉花的百姓,幾乎家家百姓家中都有紡線機和織布機。

百姓又多了一生存之道。

加上高順壓低了棉花價格,棉衣、棉被成了百姓普遍的禦寒之物,棉布的銷量已佔據麻布的三分之一還多。

高順又在琢磨千層底布鞋和棉鞋,使用最便宜的材料,製作最耐穿的鞋子,讓大部分百姓擺脫冬天穿草鞋的困境;現在即便生活條件好了,但是冬季,還是有大量的百姓穿不上鞋子,腳都凍裂了,讓人心疼。

他前世生活在城市,對於千層底布鞋,只是聽說過,卻沒有見過,對製作過程更不瞭解,只得與衆位夫人一次次的試驗,衆夫人在家內無事,也願意陪高順做試驗,這可是接近高順的好機會,獲得高順好感的好機會。

高順相信,等棉衣、棉鞋等普及開來,便是他開發平州之時,這能大大擴大漢人向北部寒冷地區的擴張。

百姓的智慧是無窮的,高順的試驗品在外露面,引得百姓和商家效仿,他們開動腦筋,所改良出的鞋子,比高順等人的試驗品更加結實、耐穿、美觀。

很多百姓因此喜極而泣,他們也能穿上便宜實惠的鞋子了,大多數母親所做的第一雙鞋子都是爲孩子做的,其中包含的是濃濃的母愛。

高順又讓人做出了後世的褲子、襯衣等,在家穿着,輕鬆無比;高順便贈送外人一些,方便傳播。

體會到後世之物的好處,且高順最近事情較少,便每日尋思改良物件,以至於鄴城成爲時尚之地,每有新物件的出現,很快就傳向四方。

比如現在所有的官府官衙,已全部改爲桌子和椅子,辦公效率大增;連學校都配備的都是高桌高椅;略微富貴一點的百姓,也都開始在家中置辦桌椅爲主要傢俱;獨輪小推車,像曲轅犁一樣,也成爲百姓家最普遍的生產工之一。

牀也成爲百姓家普通的傢俱,當然,北方寒冷地區,還是以火炕爲主。

到興平十四年春,世子已提升到縣令,同年誕下一子,高順非常高興,爲其取名高弘燾。

並制定了二十個字的輩份排序:弘德嘉常敬,裕瑞照恆祥,英祺盛永錫,綿毓源兆繼。

高順對兒子非常滿意,決定明年將其招回,留守鄴城,作爲對他的鍛鍊;而高順也可以放心的出去走走了,李強等人在家早就憋壞了。

比如開發南中,只有他帶着系統人員前去,纔是安全的,否則,很容易被那些土著偷襲,而他去的話,有系統地圖,又不用攜帶後勤輜重,那就簡單多了。

第296章房良改革第214章佈局遼西第66章夜襲敵營第542章南部局勢第232章皇家婚姻第192章盧植做媒第625章建立西魏帝國第49章王允之計第8章巨大的收穫第217章圍困柳城第187章收服典韋第348章馬貴的建議第136章張角計劃(二更)第521章孫策遇刺身亡第378章袁術的選擇第625章建立西魏帝國第104章搬遷郡治第352章袁紹謀劃第68章圍敵練兵第140章首戰大捷(下)第70章屠殺俘虜第265章一觸即發第641章慘烈的攻城戰第211章移民定襄第105章整頓軍隊第31章戰後總結第322章呂布出兵第476章孫堅戰死(上)第170章強勢黃巾第46章曹性到來第442章趙雲的建議第572章出擊漠北第537章馬日磾反叛第237章劉宏怒火第315章聯合呂布(下)第490章再佔兩郡第345章政治交易第432章陳宮來訪第212章偷襲鮮卑(上)第595章高順妥協第419章精明的魯肅第640章寒冬對峙第391章強硬的王朗第39章巴豆立功第305章沮授拜主第12章滿載而歸第525章高順新計劃第503章憤怒的董卓第304章視察轄區第519章孫策以退爲進第18章縣長來訪第447章爲難的馬騰第52章馬邑縣長第207章杜邊送禮第189章拜訪何進第172章周倉出使第487章佔領會稽郡第300章趁火打劫第405章招安黑山軍(中)第644章勝負已分第90章馬貴彙報第294章合圍之勢第193章高順要求第381章青州人才第345章政治交易第426章笮融再叛(上)第440章趙雲選兵第212章偷襲鮮卑(上)第156章養寇自重第394章劉繇的崛起第44章匈奴反應第206章亂點鴛鴦第82章張讓心思第159章意外之喜第502章益州矛盾第462章高順的計劃第215章徐榮拜主第558章收復酒泉郡(下)第417章再見王越第567章班超後人第122章大將雲集第640章寒冬對峙第134章再次招兵(四更)第180章發展商業第643章佯裝被圍第559章經營敦煌郡第239章鮮卑內亂第46章曹性到來第633章滅亡羅馬帝國第341章謀誅宦官第315章聯合呂布(下)第591章伏完的籌劃第473章劉表援兵第121章張讓之憂第619章和談第515章世人的選擇(下)第346章權傾朝野第359章華雄發威(上)第292章勸說徐和第134章再次招兵(四更)
第296章房良改革第214章佈局遼西第66章夜襲敵營第542章南部局勢第232章皇家婚姻第192章盧植做媒第625章建立西魏帝國第49章王允之計第8章巨大的收穫第217章圍困柳城第187章收服典韋第348章馬貴的建議第136章張角計劃(二更)第521章孫策遇刺身亡第378章袁術的選擇第625章建立西魏帝國第104章搬遷郡治第352章袁紹謀劃第68章圍敵練兵第140章首戰大捷(下)第70章屠殺俘虜第265章一觸即發第641章慘烈的攻城戰第211章移民定襄第105章整頓軍隊第31章戰後總結第322章呂布出兵第476章孫堅戰死(上)第170章強勢黃巾第46章曹性到來第442章趙雲的建議第572章出擊漠北第537章馬日磾反叛第237章劉宏怒火第315章聯合呂布(下)第490章再佔兩郡第345章政治交易第432章陳宮來訪第212章偷襲鮮卑(上)第595章高順妥協第419章精明的魯肅第640章寒冬對峙第391章強硬的王朗第39章巴豆立功第305章沮授拜主第12章滿載而歸第525章高順新計劃第503章憤怒的董卓第304章視察轄區第519章孫策以退爲進第18章縣長來訪第447章爲難的馬騰第52章馬邑縣長第207章杜邊送禮第189章拜訪何進第172章周倉出使第487章佔領會稽郡第300章趁火打劫第405章招安黑山軍(中)第644章勝負已分第90章馬貴彙報第294章合圍之勢第193章高順要求第381章青州人才第345章政治交易第426章笮融再叛(上)第440章趙雲選兵第212章偷襲鮮卑(上)第156章養寇自重第394章劉繇的崛起第44章匈奴反應第206章亂點鴛鴦第82章張讓心思第159章意外之喜第502章益州矛盾第462章高順的計劃第215章徐榮拜主第558章收復酒泉郡(下)第417章再見王越第567章班超後人第122章大將雲集第640章寒冬對峙第134章再次招兵(四更)第180章發展商業第643章佯裝被圍第559章經營敦煌郡第239章鮮卑內亂第46章曹性到來第633章滅亡羅馬帝國第341章謀誅宦官第315章聯合呂布(下)第591章伏完的籌劃第473章劉表援兵第121章張讓之憂第619章和談第515章世人的選擇(下)第346章權傾朝野第359章華雄發威(上)第292章勸說徐和第134章再次招兵(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