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以退爲進

步度根爲人狡猾,懂得變通。

現在漢軍強盛,中部鮮卑便是前車之鑑,他絕不會與漢軍硬拼。

草原部落崇拜狼性,便學習狼的特性,耐心是最必備的,可耐心與敵長時間的周旋,尋得良機,一擊而中,迅速斃敵。

沒有部民的拖累,步度根決定撤出雲中城,向西而去,若是漢軍追趕,必然會拉長輜重運輸線,他可實行迂迴、偷襲漢人輜重運輸隊的靈活策略,逼退漢人。

當初鮮卑大王檀石槐便利用此辦法多次擊敗漢軍的進攻。

步度根把軍隊一分爲二,一部分在副將的率領下前往咸陽城駐紮,作爲他的接應;咸陽城離稒陽縣不足百里,更易得到魁頭的支援。

他親率一半的騎兵在荒於水西岸隱蔽,等待最佳攻擊機會。

從五原郡向雲中城運輸輜重的路途太遠,此舉後撤,減輕了後勤壓力,形勢對步度根非常有利。

文丑通過斥候得知,鮮卑大部隊已撤出雲中城,向荒於水西部撤去,他心中大致洞察了步度根的想法,與他的計劃一樣,都想引敵出洞,擇機消滅對手,現在就看誰更耐得住。

不過這正合文丑的意圖,穩打穩紮,逐城推進的戰術。

於是傳令許林帶領五千騎兵佔領沙陵縣城,不得命令不得出擊;派薛銀帶領本部人馬進駐雲中城,並清繳兩河之間的鮮卑斥候。

反正他已是雲中郡太守,對虛名看的不是很重,便把收復雲中城的榮譽讓給了薛銀,收復沙陵城的榮譽讓給許林。雖然是收復兩座空城,意義卻不同凡響。

薛銀被感動的熱淚盈眶,盼了這麼多年,終於實現他夙願了。

隨後文丑派出幾屯騎兵清掃白渠水以東的地盤,務必清除隱藏的鮮卑斥候;並讓許福帶領本部人馬前往東北部的北輿、武泉、原陽、定襄等縣巡防,務必保證側翼的安全,避免鮮卑人迂迴側擊,威脅到輜重和後路的安全。

長時間沒有放牧,草原上牧草茂盛,極易躲藏鮮卑斥候,派出的騎兵只得小心的觀察、搜索。

文丑不急於進攻,先穩定好當前佔領的地盤,鞏固、修繕現有的城池,保證後勤物資運輸道路的暢通。

文丑留下一個部曲的騎兵駐守成樂縣城,隨後帶領所轄騎兵和麴民的攻堅營進駐雲中城。

穩定荒於水以東的防禦,清繳完鮮卑斥候以後,文丑開始考慮進攻計劃。

斥候傳回大量的信息,河西僅有鮮卑騎兵四千餘人,文丑決定以優勢兵力圍殲之。

漢軍長時間的不進攻,讓步度根等待的非常不耐煩。十月的天氣,在雲中郡已很冷,需要穿棉衣了,而鮮卑騎兵還是單衣單褂,飲食供應也不充足,士兵日子非常艱難,已產生了很大的怨氣。

步度根已有撤軍之意。

漢軍則是生活在城池內,有房屋擋風遮雨,還有厚厚的棉衣禦寒,飲食也非常豐盛,生活過的非常不錯,士氣高漲,都想在接下來的戰爭中斬獲鮮卑人的首級,獲得豐厚的賞賜,以便舒坦的過年。

而此時,文丑已做好全面進攻的準備,斥候已確定步度根大營的位置。

十月十四日,晚,明月高懸,照的大地非常明亮,非常適合夜行軍。

官兵迅速架好浮橋,騎兵部隊在午夜時分渡過荒於水,拉開了圍殲步度根的序幕。

許林是從河的下游渡過的,他的任務是迂迴到步度根的後方,切斷他逃逸的道路。

文丑帶領大軍從雲中城的西部渡河;隨行的有薛銀和徐震;徐震是跟隨高順最早的人,很得高順信任,文丑必須給予立功的機會。

只留下麴民和他的攻堅營留守雲中城。

本來薛銀建議讓許林去突襲咸陽城,避免那裡的四千鮮卑人逃逸,被文丑否決了,傷敵十指,不如斷其一指。

步度根也非易與之輩,在大營的前部,每隔十幾裡便安排一支秘密部隊,還有數量衆多的斥候,共同監視漢軍大部隊的動向。

在凌晨後,步度根安排的斥候已偵查到漢人大軍的行動,並被迅速彙報給步度根。

鮮卑人在草原上生活這麼久,生存環境非常惡劣,早就鍛煉出非常警覺的特性,大量騎兵行動,他們在幾十裡外便能靠地面的震動判斷出敵軍的多少以及速度。

得到彙報,步度根心中大喜,漢軍終於分兵作戰了,且還派出一支小部隊,想繞到他的身後,真是作死的行爲。

立即召集官兵,連夜出發,迅速向西北方向退去。步度根準備避開文丑的大軍,重點打擊許林的五千騎兵,然後撤向咸陽城,繼續拉長漢軍的後勤補給線,擇機再戰。

步度根在這裡這麼久的時間,已對地形非常熟悉。

派出小股騎兵,前往許林軍隊的畢經之處設置陷馬坑和絆馬索等;他親率大軍在合適的位置埋伏起來,等待漢軍的到來後,向漢軍的側腰部發動猛攻,爭取一舉擊潰漢軍陣型。

漢人斥候也不是吃素的,很快便偵查到鮮卑人設下的陷阱,在損失幾人後果斷撤退,返回大部隊向許林彙報。

許林接到彙報,立即改變原定行軍路線,繼續向西迂迴,躲開了被伏擊的險境;並派人向文丑彙報他的行蹤,以及鮮卑人有可能設伏的情報。

步度根一計不成,還有被漢軍包圍的危險,不敢怠慢,立即率軍向西南撤退,若是將許林的這股小部隊逼到咸陽城,那便可裡外夾擊,將之消滅;或者將他們逼迫到黃河岸邊與之決戰。

步度根非常自信,感覺在茫茫平原上的野戰中,他的四千騎兵絕對能完勝漢人的五千騎兵。

雙方騎兵有非常大的差異,漢軍騎兵皆一人一馬,而鮮卑人皆一人雙馬,百夫長和千夫長皆一人三馬,漢軍的戰馬雖比鮮卑人的戰馬優異,無奈長距離行軍還是不如鮮卑人的速度快。

很快,步度根跑到了許林的前面,列好陣型,等待着許林的到來。

斥候很快將消息反饋回來,許林命令部隊停止前進,作爲誘餌吸引住鮮卑騎兵,並立即派人將消息彙報文丑,希望文丑快速前進,迂迴到鮮卑騎兵的背後,合圍鮮卑人。

文丑得知消息,便快速向許林所在的方向靠攏,即便不能圍殲鮮卑騎兵,也不能讓許林身處險境。

地面劇烈的震動,步度根猜測漢軍大部隊將要到來,現在若是進攻許林的小股部隊,將會陷入混戰,漢人大軍會趁勢將他們包圍。

步度根經過慎重考慮,決定撤兵,他不敢以身試險。

鮮卑騎兵情緒煩躁,現在打又不能打,撤又不順利,身上寒冷,肚子飢餓,太讓人難受了。

步度根下令撤退回咸陽城,衆鮮卑人非常支持,在他們看來,草原之大,何處不能容身?何必與漢人死命抗爭?這可不符合當初檀石槐大王的戰術。

鮮卑人撤退,文丑非常惱怒,於是決定一路緊追,畢其功於一役,一定要收復雲中郡全境。

步度根很快偵查到漢軍有近兩萬的騎兵,不敢硬拼,即便有咸陽城的庇護也不安全,於是急令咸陽城的駐軍做好撤退準備,爭取儘快與稒陽縣的魁頭會和。

文丑白忙活一陣,沒有斬首一位鮮卑人,收復雲中郡的喜悅已被沖淡。

命令許林爲西部都尉,率領五千騎兵駐守咸陽,他則率領部隊返回雲中郡。

第446章趙雲施政(下)第248章關羽出兵第652章一晃十年第37章再戰匈奴第647章滅亡鮮卑第309章嫁禍袁家第186章程立拜主第300章趁火打劫第475章董卓出兵第209章烏桓之戰第521章孫策遇刺身亡第603章高順的狠辣第535章連弩發威第645章大獲全勝(上)第565章出征前的準備第344袁家謀劃第336章軍政調整第387章劉備的選擇第214章佈局遼西第133章拜見刺史第136章張角計劃(二更)第355章李儒之謀第475章董卓出兵第637章新計劃第417章再見王越第8章巨大的收穫第136章張角計劃(二更)第460章郭嘉的野心第622章進軍埃及第49章王允之計第419章精明的魯肅第364章智者雲集第157章鉅鹿對峙第433章公孫家族第418章高手史阿第527章呂布出馬第633章滅亡羅馬帝國第484章袁術南渡第473章劉表援兵第398章公孫瓚的崛起(上)第63章萬事俱備第306章高順遇刺第332章大獲全勝第59章高順買官第484章袁術南渡165章救援北海第489章劉繇的抵抗第60章登記戶籍第652章一晃十年第640章寒冬對峙第10章瘋狂殺戮(下)第630章征伐歐洲第511章公孫瓚來投第228章暴亂四起第129章鐵匠鄭財第114章商人蘇雙第230皇帝謀劃第63章萬事俱備第17章縣長的心思第330章胡漢對峙第4章規劃未來第451章宗建之憂第22章高手在民間第104章搬遷郡治第389章孫堅的反擊第327章程武之策第402章水軍改革第121章張讓之憂第403章軍校建設第203章聯姻郭家第623章戰領阿拉伯行省第371章憋屈的董卓第529章大戰將起第116章關羽認主第470章孫堅出擊第472章進退兩難的孫堅第389章孫堅的反擊第147章冀州老將第549章統一江北第3章悲慘的村民第161章張角後事(上)第150章甄家資敵第434章狡詐的昌豨第143章皇帝決定(三更)第537章馬日磾反叛第451章宗建之憂第131章徐晃到來第614章連滅四國第547章徐盛無奈投降第134章再次招兵(四更)第543章劉備逃跑第225章李肅來投第11章初次升級第447章爲難的馬騰第211章移民定襄第67章騎兵出戰第465章高順勉爲其難第511章公孫瓚來投第125章鮮卑動態第601章麴義反叛
第446章趙雲施政(下)第248章關羽出兵第652章一晃十年第37章再戰匈奴第647章滅亡鮮卑第309章嫁禍袁家第186章程立拜主第300章趁火打劫第475章董卓出兵第209章烏桓之戰第521章孫策遇刺身亡第603章高順的狠辣第535章連弩發威第645章大獲全勝(上)第565章出征前的準備第344袁家謀劃第336章軍政調整第387章劉備的選擇第214章佈局遼西第133章拜見刺史第136章張角計劃(二更)第355章李儒之謀第475章董卓出兵第637章新計劃第417章再見王越第8章巨大的收穫第136章張角計劃(二更)第460章郭嘉的野心第622章進軍埃及第49章王允之計第419章精明的魯肅第364章智者雲集第157章鉅鹿對峙第433章公孫家族第418章高手史阿第527章呂布出馬第633章滅亡羅馬帝國第484章袁術南渡第473章劉表援兵第398章公孫瓚的崛起(上)第63章萬事俱備第306章高順遇刺第332章大獲全勝第59章高順買官第484章袁術南渡165章救援北海第489章劉繇的抵抗第60章登記戶籍第652章一晃十年第640章寒冬對峙第10章瘋狂殺戮(下)第630章征伐歐洲第511章公孫瓚來投第228章暴亂四起第129章鐵匠鄭財第114章商人蘇雙第230皇帝謀劃第63章萬事俱備第17章縣長的心思第330章胡漢對峙第4章規劃未來第451章宗建之憂第22章高手在民間第104章搬遷郡治第389章孫堅的反擊第327章程武之策第402章水軍改革第121章張讓之憂第403章軍校建設第203章聯姻郭家第623章戰領阿拉伯行省第371章憋屈的董卓第529章大戰將起第116章關羽認主第470章孫堅出擊第472章進退兩難的孫堅第389章孫堅的反擊第147章冀州老將第549章統一江北第3章悲慘的村民第161章張角後事(上)第150章甄家資敵第434章狡詐的昌豨第143章皇帝決定(三更)第537章馬日磾反叛第451章宗建之憂第131章徐晃到來第614章連滅四國第547章徐盛無奈投降第134章再次招兵(四更)第543章劉備逃跑第225章李肅來投第11章初次升級第447章爲難的馬騰第211章移民定襄第67章騎兵出戰第465章高順勉爲其難第511章公孫瓚來投第125章鮮卑動態第601章麴義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