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滅亡匈奴

沮授的策略與戲志才和賈詡的策略相左,他希望在幷州和平州的協助下,先滅亡匈奴人。

而戲志才和賈詡極力反對,擔心因此造成羌人的恐懼,增加平定西平郡的難度。

不過以高順的記憶,匈奴殘部在五胡亂華中造成的破壞無以復加,而羌人各部落間關係不密切,一直未形成有效的、統一的管理模式,在五胡亂華中的影響較小,便同意了沮授的意見,先滅亡匈奴人。

這令戲志才和賈詡非常不理解。

高順還特別指示,對匈奴單于、左賢王和右賢王,以及他們的家人,要一個不剩的送到鄴城,那怕追到天涯海角,花費無數代價,也不能走失一人。

這更令衆人不解,爲什麼匈奴人已經很乖巧了,而高順對他們還有這麼大的仇恨。

此時的南匈奴實力衰弱,自從高順停止對匈奴人每年上億錢的年俸,南匈奴便走上了衰敗之路。

原來的右賢王部已反叛,被高順勢力擊敗,遠走塞外,其中酒泉和敦煌兩郡就留有大量的匈奴人繼續與漢人戰鬥,這大大的減弱了南匈奴的整體實力。

即便南匈奴部落的人,也因高順勢力一直用高薪吸引,不斷徵兵,而使部民數量不斷減少。

這些被徵士兵,享受與漢人同樣的薪俸,若有戰功,賞賜豐厚,還分配有良田和房屋,他們逐漸把家屬接走,脫離了部落;這些日與漢人相處日久,逐漸習慣了漢人的生活方式,與漢人聯姻,逐漸融入漢人之中,對艱苦的部落生活已不再留戀。

而留在部落的匈奴人,要麼是身體條件較差,達不到漢人騎兵的要求,要麼是貴族或者貴族的嫡系,享受一定的權力,不願意離去;不過部民數量日漸減少,他們的生活已非常困難。

後來,高順令他們移居原北地郡北部的河套地區,水草雖然豐茂,但是地盤太小,不足以養活這麼多的部衆,匈奴貴族趁機霸佔肥美的牧場,也影響了部民對單于的忠心而紛紛離去。

現在南匈奴官兵僅有兩萬餘人,各王、萬夫長統轄僅有千多人,實力大不如前。

南匈奴單于於夫羅死後,其弟呼廚泉就任匈奴單于。

於夫羅有兩個兒子,長子劉豹任左賢王,次子劉去卑任右賢王。

歷史上,劉豹和劉去卑的子孫在五胡亂華中先後各自建立國家,他們殘暴不仁,給漢人帶來了沉重的災難;只有呼廚泉被曹操扣押在鄴城,脫離了部衆,其子孫泯滅於歷史的塵埃中。

高順吸取教訓,指示沮授,務必把南匈奴貴族全部收押,打破其現有的部落管理模式,打散其部民,分散於漢民之中,逐漸融合。

沮授先是從匈奴部落調兵,支援涼州徐榮的戰場,爲此,他許下了豐厚的回報。

呼廚泉單于沒有懷疑,盡最大努力,派出五千騎兵協助作戰。

平州軍師陳宮率領中郎將薛銀等人,率領大軍駐守臨戎縣和三封縣,切斷了匈奴人北歸的道路。

中郎將司馬俱駐守朔東郡朔方城;中郎將赫昭前往上郡佈防;中郎將宋憲率軍前往西河郡佈防;關羽更是帶領一萬騎兵到達奢延縣駐紮,離南匈奴大營近在咫尺。

徐榮率涼州的官兵守住匈奴人西逃之路;張濟主動請戰,進駐賀蘭山以西地區。

麴義派胡軫進駐安北郡富平城,與南匈奴人的牧場隔河相望。

周飛的官兵前往北地郡和安定郡佈防,並在蕭關集結騎兵,隨時出擊。

調動如此多的軍隊,對匈奴部落實行鐵臂合圍,令他們插翅難逃;衆人對高順如此興師動衆,極爲不解,高順笑而不語,絕不解釋。

隨後,沮授派出使者,前往南匈奴駐地廉縣。

決定雙方關係和態度的,在任何時候都是實力。

大兵壓境,令南匈奴上下極爲恐懼和不解;他們上百年來對大漢朝廷非常忠心,後來對高順勢力更是百依百順,爲什麼高順受封魏公後突然對他們用兵?

他們的實力如此贏弱了,爲什麼魏公依然不放過他們?

漢軍只是包圍了他們,而沒有發動進攻,讓他們稍稍安心。

有人最先想到的是逃跑,可是大部分匈奴貴族已習慣了漢人的生活方式,不願意再回草原上過窮苦的日子,想象現在鮮卑人的下場就令他們感到恐懼,與漢人斷絕了貿易,遠逃陰山以北,連食鹽、布匹、綢緞、美酒都沒有,鐵器更是少的可憐,那樣的日子還不如死了算了。

再說了,他們能不能逃出去尚未可知,他們的斥候已發現賀蘭山以西的漢軍,他們已被四面包圍。

這時,沮授的使者到達了廉縣,雙方立即展開談判。

匈奴人急於解開心中的疑問,而使者的話卻令他們更加迷惑。

使者毫不客氣的說道:“諸位,不要問爲什麼了,我也不知道爲什麼,這是魏公的命令。”

“那魏公欲如何對待我們呢?”單于問道。

使者道:“單于和左右賢王皆封爲縣侯,每年享受兩百萬錢的薪俸,去鄴城居住;其他各王、各萬夫長,享受鄉侯待遇,前往長安城居住,每年享受五十萬錢的薪俸;千夫長享受關內侯待遇,每年十萬錢薪俸;並且各賜宅院、奴僕等,確保諸位無後顧之憂;至於部民,魏公定會妥善安置,諸位莫要擔心。”

這個待遇已是超出他們的預計,不過卻失去了自由,失去了部民,他們的部落從此將消亡,他們將是匈奴的罪人,衆人權衡不定。

單于非常不甘心,便問道:“能不能採取烏桓人的辦法,我們匈奴人依然聚族而居,實行軍戶制度?”

使者道:“哈哈,大王考慮的周全,其實我們魏公也是這麼考慮的,就是想對閣下的部民實行軍戶管理制度;不過軍戶的單位比較小,僅留百夫長管理便可,鄉里條件較差,諸位還是去鄴城或者長安居住纔好。”

衆人無奈,只得接受高順的安排。

這一代的南匈奴單于和左右賢王性格贏弱,高順並不擔心,高順擔心的是他們的後輩;其實高順的顧慮是多餘的,環境造就人,若是沒有那個混亂的環境,漢人內部先亂起來,也不至於產生五胡亂華之事,匈奴後輩之能泯於歷史。

衆官兵見和平解決匈奴人,他們失去了建功立業的機會,皆非常失望。

高順得知消息大喜,隨之拿出巨資安置匈奴人;並藉機調整佈防,將關羽調回鄴城駐紮;周飛趁機接管河東郡防務;馮勇接管上黨郡防務,此後上黨郡歸司隸校尉管轄,增加中央的安全性。

從此,匈奴人徹底消失於歷史,西逃的匈奴人也終將被其他民族所融合。

第214章佈局遼西第514章世人的選擇(中)第87章士族發難第239章鮮卑內亂第484章袁術南渡第605章離開前的準備(中)第114章商人蘇雙第312章和連斃命第604章離開前的準備(上)第174士族陰謀第381章青州人才第408章收服趙雲第100章出發赴任第346章權傾朝野第53章再次升級第331章先登出擊第379章新建水軍第482章魯肅的強勢第358章討要賈詡第151章囚禁甄家第394章劉繇的崛起第193章高順要求第653章再次出海第240章高順心思第52章馬邑縣長第189章拜訪何進第536章張繡投降第19章訓練護村隊第25章搬遷葫蘆谷第403章軍校建設第229章高順謀劃第216章相互算計第593章劉協的決定第435章高傲的關羽第7章初次殺戮第568章馬踏西域(上)第182章三郡烏桓第239章鮮卑內亂第476章孫堅戰死(上)第615章貴霜帝國的使者第641章慘烈的攻城戰第617章征伐非洲第614章連滅四國第466章挺進中原第382章諸人論政第25章搬遷葫蘆谷第308章一網打盡第469章荊揚水戰第363章聯盟解散第557章收復酒泉郡(上)第435章高傲的關羽第135章鄒靖來投第247章匈奴出兵第555章羌漢談判(上)第108章長吏獻策第68章圍敵練兵第316章收復五原郡第506章秘密協議第588章謠言四起第256章各方反應第519章孫策以退爲進第616章閃電戰第545章徐盛斬樂就第52章馬邑縣長第503章憤怒的董卓第124章匈奴備戰第436章涼州局勢第499章劍門天下險第183章佈網待敵第119章徐晃發威第68章圍敵練兵第620章薩珊王朝覆滅第233章蔡邕來訪第24章系統升級第327章程武之策第542章南部局勢第175章高順封侯第403章軍校建設第388章貪心的曹豹第330章胡漢對峙第277章天使到來第615章貴霜帝國的使者第313章鮮卑內亂第485章高順南下第307章引蛇出洞第582章武舉考試第269章論功行賞第177章平定冀州第536章張繡投降第414章魯肅之謀第398章公孫瓚的崛起(上)第393章幸運的劉備第593章劉協的決定第199章田豐之計第477章孫堅戰死(下)第569章馬踏西域(下)第156章養寇自重第61章抓捕內奸第129章鐵匠鄭財第31章戰後總結
第214章佈局遼西第514章世人的選擇(中)第87章士族發難第239章鮮卑內亂第484章袁術南渡第605章離開前的準備(中)第114章商人蘇雙第312章和連斃命第604章離開前的準備(上)第174士族陰謀第381章青州人才第408章收服趙雲第100章出發赴任第346章權傾朝野第53章再次升級第331章先登出擊第379章新建水軍第482章魯肅的強勢第358章討要賈詡第151章囚禁甄家第394章劉繇的崛起第193章高順要求第653章再次出海第240章高順心思第52章馬邑縣長第189章拜訪何進第536章張繡投降第19章訓練護村隊第25章搬遷葫蘆谷第403章軍校建設第229章高順謀劃第216章相互算計第593章劉協的決定第435章高傲的關羽第7章初次殺戮第568章馬踏西域(上)第182章三郡烏桓第239章鮮卑內亂第476章孫堅戰死(上)第615章貴霜帝國的使者第641章慘烈的攻城戰第617章征伐非洲第614章連滅四國第466章挺進中原第382章諸人論政第25章搬遷葫蘆谷第308章一網打盡第469章荊揚水戰第363章聯盟解散第557章收復酒泉郡(上)第435章高傲的關羽第135章鄒靖來投第247章匈奴出兵第555章羌漢談判(上)第108章長吏獻策第68章圍敵練兵第316章收復五原郡第506章秘密協議第588章謠言四起第256章各方反應第519章孫策以退爲進第616章閃電戰第545章徐盛斬樂就第52章馬邑縣長第503章憤怒的董卓第124章匈奴備戰第436章涼州局勢第499章劍門天下險第183章佈網待敵第119章徐晃發威第68章圍敵練兵第620章薩珊王朝覆滅第233章蔡邕來訪第24章系統升級第327章程武之策第542章南部局勢第175章高順封侯第403章軍校建設第388章貪心的曹豹第330章胡漢對峙第277章天使到來第615章貴霜帝國的使者第313章鮮卑內亂第485章高順南下第307章引蛇出洞第582章武舉考試第269章論功行賞第177章平定冀州第536章張繡投降第414章魯肅之謀第398章公孫瓚的崛起(上)第393章幸運的劉備第593章劉協的決定第199章田豐之計第477章孫堅戰死(下)第569章馬踏西域(下)第156章養寇自重第61章抓捕內奸第129章鐵匠鄭財第31章戰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