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軍戶編制

有了難樓大王的應允,軍司馬萬鴻提出把義從騎兵的徵兵數量提高到2000人。

長吏顧同笑道:“公正,你有沒有想過,兩郡烏桓一共有多少部民?有多少青壯?兩郡的烏桓部落人口總和也就三萬人,全部青壯不滿五千;要是短時間內徵兵兩千,他們不會反對,但是軍師的意思是這些騎兵的家屬必須接受收編,組建新的邑落,這樣的話他們的部落還剩幾人?所以他們肯定不會同意的。”

萬鴻有些尷尬,他想了一下後說道:“要不趁這次徵兵之機,把代郡和雁門郡的烏桓人全部收編?”

“如何收編?”

萬鴻堅定的說道:“將他們的貴族全部除掉,把他們的青壯全部徵召入伍,把他們的部民打亂重編爲新的邑落,每什爲一邑落,以後受護烏桓校尉府管轄,減少他們的稅收,每月還有薪俸,這比他們承受貴族的壓迫強多了,我想他們肯定會同意的。”

“呵呵,公正的想法很好,咱們還是先向軍師和校尉請示一下再議。”

在校尉府大堂,高順聽完萬鴻的設想,感覺這是一個好辦法,但是目前還不適合,於是說道:“我目前的目的是以穩定爲主,藉機發展自身實力,否則也不會與烏桓人進行貿易,這可是資敵行爲啊。至於公正的策略,確實很好,只是時機不對,不過不要氣餒,先與烏桓各部落的部民打好關係,消除他們的疑慮,取得他們的信任,這樣明年再實行這個辦法的話就沒有多少阻力了。”

聽到高順的話,萬鴻有些失望,不過軍師的辦法也不錯,現在先交好烏桓人,明年再實施的話就容易多了。

高順繼續說道:“既然難樓大王同意咱們徵兵兩千,那咱們就不需要與各部貴族過於客氣了,在給他們好處的同時,態度要強硬一些。我決定了,把徵兵數量略作調整,代郡班氏縣的無臣氏部落、代郡北平邑縣的普廬氏部落,雁門郡的能臣氏部落,只要願意參加義從軍的,只要合格,就全部錄用,這些義從騎兵歸萬司馬統領;代郡北部都尉和中部都尉把各自轄區內的零散邑落各收編爲1屯,組建的騎兵由他們分別統領,這些參加義從騎兵的家屬按照以前議定的辦法執行,每什編爲一個邑落。”

長吏反駁道:“軍師,以咱們提供的良好待遇,肯定能把他們強壯的烏桓男子全部徵召來,使得部民對烏桓貴族的依賴降低、關係疏遠,烏桓貴族肯定會對校尉府產生仇恨,我擔心後果是把烏桓貴族推到難樓大王的懷抱,對我們非常不利,要是這樣還不如趁機將他們全部除去爲好。”

“以前不是也徵召過烏桓騎兵義從嗎?怎麼咱們徵召就產生仇恨了?”高順不解的問道。

顧長吏解釋道:“軍師,以前徵召騎兵義從,只管飯,沒有薪俸,戰後朝廷根據戰果和繳獲,給他們的貴族好處,與咱們的徵召不一樣。”

高順明白了原因,接着上次的話頭說道:“我也想把那些烏桓貴族除去,我擔心觸動難樓的利益,要是他反叛的話,對我們非常不利。”

“軍師毋須擔憂,這些部落與難樓的關係並不密切,只要藉口得當,難樓爲了自身既得利益肯定不會反叛。要是取消或者減少部民的的稅收,騎兵義從肯定會與校尉府站在一個立場上;不過前提是軍師有把握在三年之內消滅難樓,否則等難樓做強了,他肯定會來報仇,搶回這些烏桓邑落。”

高順心想,要是這樣的話,便一勞永逸的解決掉代郡和雁門郡的烏桓部落,於是說道:“好,那就想辦法除掉各部的貴族,然後打亂部民,重新編制。”

萬司馬說道:“軍師,我都想好了,以校尉府的名義,召集各部貴族前來議事,然後將他們關押,咱們便能順利收編各部。”

“好,你的辦法不錯,新護烏桓校尉上任,邀請他們前來祝賀,說的過去。”高順突然想到明朝軍戶的管理模式,於是接着說道:“烏桓義從的家屬以後便作爲軍戶,伍長、什長和都伯實行繼承製度,每戶必須出一名騎兵,其餘家屬中的青壯爲餘丁,騎兵義從犧牲、受傷或者年老後餘丁頂替;每兩位都伯的騎兵組成一屯,三屯組成一曲,設軍候,每軍候配一吏員,協助管理文案和物資以及騎兵的家屬,騎兵外出征戰的時候吏員留守;第一年有每人有10天的假期,兵齡每增加一年,則假期增加一天。”

萬鴻問:“軍師,難道不把他們的青壯都編入軍隊?”

“公正,要是全部編入軍隊,騎兵便會擔心他們家屬的安危,而無心征戰;在危機四伏的邊境之地,必須留下一些青壯讓他們自保,且要顧及烏桓人的繁衍問題,同時也爲咱們暫時守衛邊境。”

顧長吏說道:“軍師,您的辦法非常好,這樣的話將非常便於我們的管理,且能讓烏桓人對我們忠心耿耿;不過若是實行繼承的話,兵員素質會越來越差,我建議改爲三年一競爭或者五年一競爭。”

高順笑道:“這只是目前的計劃,目的是讓他們產生新的既得利益者,保持烏桓人的穩定,這樣他們才能對咱們忠心,五年之後的事情誰能說的清楚?”

“軍師,既然這樣的話,咱們承諾3年內免稅,且可以與我們低價交易糧食和布匹等;兵齡每增加一年,年假增加2天,這樣的話他們更有盼頭;將會對我們更加忠心耿耿。”

高順非常高興,這長吏智力雖說不高,他卻對烏桓部落的情況非常熟悉,且老奸巨滑,善於揣摩人心,於是說道:“好,這件事情便以顧長吏爲主,公正、子逸等人配合;若有需要,可申請調動許司馬的騎兵協助,若騎兵還不夠,可申請調動代郡兩都尉所轄的騎兵。”

“是,軍師,謝謝軍師支持。”有授權,有支持,且給予部下很大的信任度和自由度,這樣的領導部下都會喜歡。

道人縣以東的陽原盆地和高柳城所在的陽高-天鎮盆地,以及宣化盆地,則是高順計劃安置明年黃巾軍的地盤。

顧長吏和萬司馬,對當地烏桓部落非常熟悉,沒有辜負高順對他們的期望,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便完成了對三大部落的整合,並在各部落部民面前,將部落大人、家屬以及其嫡系人員全部斬首,震懾了烏桓人。

同時,把部落整編,進行競爭,很多小帥和部落勇士成爲可以繼承的都伯、什長和伍長,成爲新的既得利益者,有了他們的支持和擁護,烏桓部落局勢迅速穩定下來。

由於採取免稅3年以及很高的騎兵薪俸,部民對這種模式全部由當初的觀望轉變爲支持。

三部烏桓的實力,超出高順等人的估計,高順臨時命令,各曲改爲4屯。

3部各留408軍戶,超出編制的軍戶,以及雁門郡零散的烏桓邑落,被分到代郡中部都尉和北部都尉轄區,與本轄區原有的零散邑落混編,各組建了4屯騎兵義從,騎兵由都尉直接管轄,兩個新成立的部落被命名爲忠漢氏部落和漢臣氏部落。

沒有成爲軍戶的烏桓人大約有3000多人,被分到代郡各縣鄉,與漢民以鄰而居。

代郡和雁門郡的烏桓部落,由原來的3部,擴爲5部,削弱了原來各部的實力,便於控制;且每部烏桓部落內部分成8個豪帥,各管轄5個邑落,使得他們的力量更加分散。

高順在5個部落各任命了一位吏員,全面負責烏桓人的管理事務,平時組織餘丁進行軍事訓練,並在鮮卑人入侵的時候組織餘丁進行反擊;同時組織餘丁每月前往代王城領取騎兵俸祿一次。

第497章佔領漢中郡(上)第86章劉宏決定第641章慘烈的攻城戰195高順面聖第88章張讓發威第142章來勢兇猛(二更)第238章收復定襄郡第464章董卓以退爲進第329章意外投降第319章就任州牧第106章寧城改革第345章政治交易第132章穩定後方第575章呂布的決定第564章秦關投降第399章公孫瓚的崛起(下)第488章上虞朱家第376章劉岱殉國第99章杜邊歸來第135章鄒靖來投第475章董卓出兵第228章暴亂四起第519章孫策以退爲進第23章戈虎拜師第531章配合默契第84章朝堂爭議第7章初次殺戮第76章首次出塞第447章爲難的馬騰第291章周飛新政第434章狡詐的昌豨第91章擴編騎兵(上)第558章收復酒泉郡(下)第192章盧植做媒第213章偷襲鮮卑(下)第209章烏桓之戰第160章驚喜連連第236章強硬態度第557章收復酒泉郡(上)第576章李儒被殺第134章再次招兵(四更)第494章潛伏三年第639章最後的決戰第10章瘋狂殺戮(下)第51章高順賜字第273章何進思變第329章意外投降第295章臧霸請降第538章劉備崛起第30章痛擊匈奴第274章華佗到來第33章震驚四方第6章葫蘆谷第591章伏完的籌劃第425章接管廣陵郡(下)第639章最後的決戰第299章以退爲進第537章馬日磾反叛第577章呂布逃跑第537章馬日磾反叛第210章斬殺難樓第275章黃忠拜主第368章憋屈的呂布第368章憋屈的呂布第202章再見張遼第90章馬貴彙報第98章安排就緒第382章諸人論政第639章最後的決戰第465章高順勉爲其難第302章又是一年第9章瘋狂殺戮(上)第231章高順賣馬第266章瘋狂殺戮第315章聯合呂布(下)第551章西北攻略第422章接收五縣第358章討要賈詡第316章收復五原郡第108章長吏獻策第618章戰爭再起第617章貴霜帝國降服第402章水軍改革第112章張飛醉酒第590章滅門司馬家第152章大水淹城(三更)第246章徐晃出兵第123章積極備戰第84章朝堂爭議第147章冀州老將第481章新設三郡第253章羌人投降第215章徐榮拜主第281章強勢呂布(一)第339章兩人拜主第328章安定郡局勢第516章裝備連弩第366章郭嘉之策第185章斬丘力居第385章狡猾的陶謙
第497章佔領漢中郡(上)第86章劉宏決定第641章慘烈的攻城戰195高順面聖第88章張讓發威第142章來勢兇猛(二更)第238章收復定襄郡第464章董卓以退爲進第329章意外投降第319章就任州牧第106章寧城改革第345章政治交易第132章穩定後方第575章呂布的決定第564章秦關投降第399章公孫瓚的崛起(下)第488章上虞朱家第376章劉岱殉國第99章杜邊歸來第135章鄒靖來投第475章董卓出兵第228章暴亂四起第519章孫策以退爲進第23章戈虎拜師第531章配合默契第84章朝堂爭議第7章初次殺戮第76章首次出塞第447章爲難的馬騰第291章周飛新政第434章狡詐的昌豨第91章擴編騎兵(上)第558章收復酒泉郡(下)第192章盧植做媒第213章偷襲鮮卑(下)第209章烏桓之戰第160章驚喜連連第236章強硬態度第557章收復酒泉郡(上)第576章李儒被殺第134章再次招兵(四更)第494章潛伏三年第639章最後的決戰第10章瘋狂殺戮(下)第51章高順賜字第273章何進思變第329章意外投降第295章臧霸請降第538章劉備崛起第30章痛擊匈奴第274章華佗到來第33章震驚四方第6章葫蘆谷第591章伏完的籌劃第425章接管廣陵郡(下)第639章最後的決戰第299章以退爲進第537章馬日磾反叛第577章呂布逃跑第537章馬日磾反叛第210章斬殺難樓第275章黃忠拜主第368章憋屈的呂布第368章憋屈的呂布第202章再見張遼第90章馬貴彙報第98章安排就緒第382章諸人論政第639章最後的決戰第465章高順勉爲其難第302章又是一年第9章瘋狂殺戮(上)第231章高順賣馬第266章瘋狂殺戮第315章聯合呂布(下)第551章西北攻略第422章接收五縣第358章討要賈詡第316章收復五原郡第108章長吏獻策第618章戰爭再起第617章貴霜帝國降服第402章水軍改革第112章張飛醉酒第590章滅門司馬家第152章大水淹城(三更)第246章徐晃出兵第123章積極備戰第84章朝堂爭議第147章冀州老將第481章新設三郡第253章羌人投降第215章徐榮拜主第281章強勢呂布(一)第339章兩人拜主第328章安定郡局勢第516章裝備連弩第366章郭嘉之策第185章斬丘力居第385章狡猾的陶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