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收復酒泉郡(下)

歷史上,黃家有多人因桀驁不馴被官府忌憚而被殺,先有黃昂殺太守而造反,黃昂被殺後,黃華又繼續造反,後因恐懼而投降。

今世,由於高順的原因,涼州沒有歷史上那麼混亂,所以,黃家非常慎重,凝聚家族之力才造反,勉強控制酒泉郡,使得黃家內部更加團結,一致對外。

衆人智商、能力差距很大,所以反應各不相同,有人只知咒罵,有人建議向西撤退,以玉門關防禦漢軍的進攻,有人建議求救於敦煌郡大族,並與之結成同盟,共同對付官府,割據西北;當然,也有人建議投降官府,保持家族昌盛。

族長黃儁見衆人態度迥異,很難達成一致意見,只得獨斷專行,以族長大權命令諸人行事。黃儁年齡已大,更是老奸巨滑,一切出發點皆以家族爲重;他看出了官府收復河西四郡的決心,也知道官府現在的實力,只是輕易投降,多年的努力化爲泡影,心有不甘,最終決定分批行動。

於是黃儁分別接見諸人,做出不同的安排,一方堅決抵抗,若是事不可爲,可死戰,也可撤往敦煌,或者逃往西域;一方則投降官府,爲家族留下昌盛的種子。

兩方的領頭人分別爲黃昂和黃華;黃昂耿直,黃華狡猾,族長對兩人的性格瞭然於胸,如此安排能最大限度的發揮他們的長處,對家族最爲有利。

徐榮看問題自然比程武更加長遠,他不僅要收復酒泉郡,而且要收復敦煌郡,讓西域諸國前來朝拜。

所以一邊準備軍事進攻,一邊派人秘密前往敦煌郡,分別聯繫索家、陰家、宋家、氾家、曹家等敦煌大族,官府對他們以往行徑既往不咎,希望他們投靠官府,合圍酒泉郡,此所謂遠交近攻;否則的話,等大軍到來,絕對要殺他們雞犬不留。

漢時,敦煌郡已有衆多的沙漠,非常乾旱,每個綠洲都有一強大的家族駐守、經營;家族衆多,心思不齊,更容易策反。

這些大族不僅在敦煌郡有影響,在酒泉郡也有很大的影響力。

徐榮現在的大軍完全可以平推酒泉郡和敦煌郡的土豪,只是他更希望用主公高順一貫的辦法,花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利益,保持實力,才能更好的震懾西域諸國。

爲了配合各處的策反,給西部兩郡的豪族施加壓力,徐榮令大軍齊聚觻得、昭武兩縣,隨後令曹仁進駐敦煌郡會水縣,韓遂進駐敦煌郡表氏縣,令韓遂通知羌人起事。

羌人從南部山區出兵,佔領樂涫縣,中郎將馬騰前去接管,羌人隨之沿南部山區,向西部的延壽縣進軍。

羌人豪帥爲了能滿足漢人官府的要求,允許他建立羌人道,不顧及部民的傷亡,拼命進攻,延壽縣很快便被攻克。

此時,郡內其他被黃家壓制的小土豪和遊俠見有機可趁,便組織隊伍,對抗黃家。

漢朝是遊俠橫行的時代,任俠之風四處興起,楊阿若就是當時西涼有名的少年遊俠。楊阿若雖然武藝高強,性格火暴強狠,但卻長的十分俊美,屬於那種“見之如好婦,奪之如猛虎”的類型,在西北的少數民族羌胡人中間有很高的威望,董卓進軍洛陽前,曾經要召納他進入帳下,但他卑薄董卓的爲人,嚴辭拒絕了。

自持實力不夠強大,楊阿若組織胡人和小土豪,佔領了酒泉郡西北的沙頭縣。

敦煌幾家大族見漢軍來勢兇猛,便組建聯軍,搶在楊阿若之前佔領酒泉郡的幹齊縣。

至此,對黃家已形成合圍之勢。

羌人造反,小土豪作亂,黃家見大勢已去,便立即行動;家族一分爲二,黃華帶領部分家族成員留守酒泉郡治,準備投降官府;黃昂帶領部分家族成員隨匈奴人向西撤去,不過他們沒有在玉門關停留,而是沿大道一直向西,穿過敦煌郡,前往西域。

他們確信,他們雖然不能力敵官府,卻能憑藉他們現有的實力,在西域佔有一席之地。

楊阿若佔領的沙頭縣和敦煌聯軍佔領的幹齊縣皆沒有敢出城攔截,眼睜睜的看着他們離去;他們能靠堅持防守,卻不敢與匈奴人進行野戰。

程武感覺徐榮的考慮比他更長遠,對用兵更勝一籌,不僅能順利收復酒泉郡,敦煌郡也可一起收復;他對高順更是佩服,先解決匈奴人,後解決羌人,河西問題迎刃而解,若是早有此形勢,或許他也能完成對河西四郡的收復。

黃昂離去後,黃家族長黃儁自殺身亡。

黃華立即按照族長的遺命,派人前去聯絡官府之人,宣佈投降。

徐榮派高覽前去接管酒泉郡郡治以及黃華所控制的縣城;派馬騰接管羌人佔據的延壽縣,派韓遂和曹仁接管沙頭縣和幹齊縣,至此,酒泉郡被完全收復。

徐榮立即向周飛和沮授彙報,並建議撤掉張掖居延屬國和武威屬國。

張掖屬國和武威屬國,皆爲安置投降的匈奴人而設,後來,他們隨匈奴右賢王部一起叛亂,現在兩屬國的匈奴人被殲滅,或者逃往,匈奴人的實力大減。

武威屬國收復的早,現在已行郡縣制度;張掖屬國收復較晚,還沒進行調整,只是把大草灘從屬國中劃出,建立了軍馬場。

於是,徐榮又建議,把張掖屬國的居延縣改爲居延羌人道,安置投降的羌人,爲漢人守邊。

待徐榮到達酒泉郡郡治福祿縣,任命楊阿若爲酒泉郡的西北都尉,駐守沙頭城,並將他的功績上報周飛和沮授;並把黃華等人遣送長安城,至此,黃家在酒泉郡的勢力煙消雲散,黃家的資產也成了官府的資產。

隨之,徐榮督促韓遂和曹仁進軍敦煌郡。敦煌郡大族已歸服官府,只是去接收便可。

從敦煌郡傳回的消息令徐榮大喜,黃昂出了酒泉郡,進入敦煌郡,沿途沒有受到攻擊,非常順暢,便按照族長之命除掉匈奴諸王,收編匈奴部民;羌、氐、鮮卑等族的士兵感到恐懼,便聯合匈奴部民造反,殺死黃昂以及黃家衆人,然後四散逃離,有些人投靠西域,有的些人投靠鮮卑,有些漢人向敦煌郡投降;這省去了徐榮聯合西域諸國共同打擊黃昂的麻煩。

不過接下來的事情卻令徐榮非常爲難,韓遂和曹仁彙報,敦煌郡適宜耕作的沙洲皆被大族佔據,而百姓無立錐之地,此爲西北最大的不安定因素。

敦煌郡是經營西域諸國的橋頭堡,地理位置非常關鍵,若是地方被大族把持,將非常不利於他進軍西域的計劃,這沖淡了徐榮收復酒泉郡的喜悅,他該如何經營敦煌郡?

第26章商業發展第29章匈奴來襲第215章徐榮拜主第470章孫堅出擊第67章騎兵出戰第529章大戰將起第300章趁火打劫第584章稅賦改革第246章徐晃出兵第336章軍政調整第381章青州人才第527章呂布出馬第450章黃衍之策第233章蔡邕來訪第164章抵達青州第520章劉曄步步爲營第313章鮮卑內亂第285章強勢呂布(五)第220章見公孫瓚第38章游擊戰術第402章水軍改革第231章高順賣馬第472章進退兩難的孫堅第265章一觸即發第353章袁隗之策第241章養寇自保第153章圍點打援第596章劉協妥協第86章劉宏決定第451章宗建之憂第469章荊揚水戰第449章馬超拜師第353章袁隗之策第397章韓馥讓豫州第580章衆人的心態第425章接管廣陵郡(下)第27章悠閒生活第200章到達寧城第318章低調生活第44章匈奴反應第457章一戰成名第370章審配的強勢第126章異族之戰第227章拜會郭縕第381章青州人才第217章圍困柳城第51章高順賜字第652章一晃十年第358章討要賈詡第435章高傲的關羽第2章喜獲系統第584章稅賦改革第611章高順的新計劃第526章佔領洛陽第141章收服兩將第360章華雄發威(下)第415章幷州大族第31章戰後總結第256章各方反應第612章新建六王國第54章馬邑密謀第457章一戰成名第468章收復金城郡第454章憋屈的韓遂第609章再次升級第461章高順的腹黑第1章穿越漢末第340章志才之謀第410章精明的戈母第446章趙雲施政(下)第589章南下航海第464章董卓以退爲進第220章見公孫瓚第49章王允之計第389章孫堅的反擊第109章難樓狂喜第185章斬丘力居第352章袁紹謀劃第211章移民定襄第383章聯姻諸葛家第407章招安黑山軍(終)第500章進軍巴蜀第46章曹性到來第206章亂點鴛鴦第610章國內情況第408章收服趙雲第113章張飛心動第451章宗建之憂第370章審配的強勢第568章馬踏西域(上)第45章戰後安排第274章華佗到來第420章魯肅的山寨第624章建立埃及帝國第652章一晃十年第22章高手在民間第353章袁隗之策第395章狡猾的公孫瓚第639章最後的決戰第606章離開前的準備(下)
第26章商業發展第29章匈奴來襲第215章徐榮拜主第470章孫堅出擊第67章騎兵出戰第529章大戰將起第300章趁火打劫第584章稅賦改革第246章徐晃出兵第336章軍政調整第381章青州人才第527章呂布出馬第450章黃衍之策第233章蔡邕來訪第164章抵達青州第520章劉曄步步爲營第313章鮮卑內亂第285章強勢呂布(五)第220章見公孫瓚第38章游擊戰術第402章水軍改革第231章高順賣馬第472章進退兩難的孫堅第265章一觸即發第353章袁隗之策第241章養寇自保第153章圍點打援第596章劉協妥協第86章劉宏決定第451章宗建之憂第469章荊揚水戰第449章馬超拜師第353章袁隗之策第397章韓馥讓豫州第580章衆人的心態第425章接管廣陵郡(下)第27章悠閒生活第200章到達寧城第318章低調生活第44章匈奴反應第457章一戰成名第370章審配的強勢第126章異族之戰第227章拜會郭縕第381章青州人才第217章圍困柳城第51章高順賜字第652章一晃十年第358章討要賈詡第435章高傲的關羽第2章喜獲系統第584章稅賦改革第611章高順的新計劃第526章佔領洛陽第141章收服兩將第360章華雄發威(下)第415章幷州大族第31章戰後總結第256章各方反應第612章新建六王國第54章馬邑密謀第457章一戰成名第468章收復金城郡第454章憋屈的韓遂第609章再次升級第461章高順的腹黑第1章穿越漢末第340章志才之謀第410章精明的戈母第446章趙雲施政(下)第589章南下航海第464章董卓以退爲進第220章見公孫瓚第49章王允之計第389章孫堅的反擊第109章難樓狂喜第185章斬丘力居第352章袁紹謀劃第211章移民定襄第383章聯姻諸葛家第407章招安黑山軍(終)第500章進軍巴蜀第46章曹性到來第206章亂點鴛鴦第610章國內情況第408章收服趙雲第113章張飛心動第451章宗建之憂第370章審配的強勢第568章馬踏西域(上)第45章戰後安排第274章華佗到來第420章魯肅的山寨第624章建立埃及帝國第652章一晃十年第22章高手在民間第353章袁隗之策第395章狡猾的公孫瓚第639章最後的決戰第606章離開前的準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