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昌邑之戰

兗州的情報傳到高順處,包括房良的請示信件也到達冀州,請示是否支援兗州刺史劉岱的求援,如何對待董卓的朝廷軍?

高順與戲志纔等人碰頭協商。

戲志纔對當前兗州亂局非常滿意,這正是他和郭嘉所期盼的局面,此舉可逼迫高順提前入住中原,便對高順笑道:“哈哈,主公毋憂,咱們沒有準備好,其他諸侯更沒有準備好,現在開戰,咱們佔據的優勢更大,所以我支持廣平侯支援刺史劉岱的求援。”

馬貴看出高順不想採納戲志才的建議,便建議道:“主公,咱們不救援刺史劉岱的話,是否可以佔據魯國呢?現在那裡被賊寇佔據,誰都顧不上平叛,咱們出兵,合情合理,且魯國地處,青州、兗州、豫州和徐州的中心位置,戰略位置太過重要,此乃天賜,不可不取。”

郭嘉道:“孟珍所言不差,若是咱們不救援刺史劉岱,兗州之戰必然精彩,豫州衆人爲外力所迫,肯定會放棄內耗,團結起來,一致抵禦朝廷軍隊,最可能的結局便是對峙,相互消耗,我們只需佔據魯國,坐看風景便可。”

李強道:“好啊,佔據魯國,可四面出擊,當然,也可能受到四面攻擊,若是如此,便把魯國作爲主戰場,與諸侯拼消耗,對我們最有利。”

高順想了一下後說道:“朝廷與豫州各軍對峙,拼消耗,對我們最爲有利,我們只需選擇旁觀便可;命令廣平侯,由太史子義氣搶佔魯國。”

“是,主公。”戲志才應下,隨後給房良回信,下達高順的命令。

董卓的軍隊沒有攻擊投靠高順的四郡國,高順的兵馬也未影響他佔領兗州戰爭,董卓和李儒才稍稍放心,現在他們可不希望與高順發生正面衝突,只需高順不插手中原事務,讓他們有整合中原勢力的時間和機會,待平定中原各州後,再與高順對決。

於是,李儒代替董卓下達了加快攻擊速度,儘快佔領三郡的命令。

濟陰郡的張寵太守,見朝廷軍隊攻勢兇猛,提前帶領軍隊和家屬逃往昌邑城,與刺史劉岱會和。

刺史劉岱非常高興,城內軍民信心大增,堅決抵禦朝廷軍隊的進攻。

朝廷軍隊對兗州和豫州的瘋狂劫掠,已令兩州百姓膽寒,令他們不得不拼死抵抗。

呂布一路勢如破竹,在強大軍勢的威逼下,要麼守軍望風而逃,要麼開門投降,一路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牛輔遇到的情況類似;很快,兩軍在昌邑城外會和,卻遇到了劉岱的抵抗。

別駕王彧向劉岱建議道:“明君,朝廷軍隊皆來自涼州,兇殘弒殺,城內軍民必會拼死一戰;不過涼州軍以騎兵爲主,適合機動、野戰,不適合攻城,我們只需堅守,讓衆人看到希望,便會有援軍到來。”

劉岱非常失望的說道:“衆人皆害怕涼州軍的強大,連廣平侯都拒絕了我們,還會有誰來救援我們呢?”

別駕說道:“明君毋憂,豫州各軍在野戰中不敵涼州軍,他們只會抵禦,不敢進攻,不過徐州刺史陶謙手下卻有一支勢力強大的騎兵,我們必須派人前去求援,要是我們被滅了,下一步受到朝廷打擊的便是豫州和徐州,他們不會不明白的。”

劉岱苦笑道:“徐州刺史陶謙與朝廷關係不清不楚,剛剛結束朝廷命令,前去攻擊袁術,豈能爲了咱們與朝廷對戰?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啊,誰也不願意趟這渾水。”

別駕信心十足的說道:“哈哈,明君,若是刺史陶謙不來救援咱們,咱們便以利益誘導公孫瓚,讓其率兵前來救援咱們。”

“如何誘導?”

別駕王彧說道:“明君,我們已經失去幾郡,我們可以承諾公孫瓚,若是擊退朝廷軍,陳留郡和濟陰郡可任由他選擇一郡做太守。”

劉岱心情大震,公孫瓚沒有地盤,屈居在小沛,肯定不願長期受陶謙節制;而陳留郡和濟陰郡已被朝廷佔領,即便送給公孫瓚,也是無本買賣;且周邊敢與涼州軍進行野戰的軍隊,只剩下公孫瓚的騎兵了。

於是,在加緊防守的同時,派人潛出城,分別聯繫陶謙和公孫瓚前來救援。

接到李儒的命令,牛輔和呂布加緊攻城。

牛輔人多,負責進攻西門和南門;呂布人少,負責進攻北門;留出東門,讓劉岱有機會逃跑,避免他們困獸猶鬥。

城內準備充足,連續進攻五日,牛輔和呂布損失慘重,卻沒能攻下昌邑城。

昌邑城的守軍傷亡不小,但是城池猶在,且對敵人進行了狠狠的打擊,士氣非常高;劉岱也親臨城牆,爲官兵打氣鼓勁,太守張寵更是吃住皆在城牆上,衆人誓與城池共存亡。

牛輔和呂布派騎兵對守城的人進行弓箭射擊,他們皆爲箭術高手,比守城官兵居高臨下的威力都大,這給劉岱造成了大量人員傷亡。

隨着時間的推移,局勢對劉岱一方越來越有利。

房良雖然不進攻朝廷軍,卻不阻礙他對昌邑城的支援,他最樂意看到雙方拼消耗了。

爲了讓劉岱能堅持的更久,房良做出決定,讓任城國相鄭遂擇機、暗中支援刺史劉岱,同時,向昌邑城內派去了十多位創傷醫,幫助救助負傷的官兵。

任城國相鄭遂此前與刺史劉岱的關係非常好,雖然他慶幸投靠了青州牧,不過大義所在,他還是非常樂意支援劉岱的,且有房良撐腰,他不再懼怕董卓軍隊的威脅;此舉也可以減少他對兗州刺史劉岱的愧疚之情。

隨着任城國相鄭遂的援助物資不斷進入昌邑城,昌邑軍民對堅守昌邑更加信心十足。

任城國相鄭遂對昌邑城的援助,皆打着高順商隊的旗號,高順與各個諸侯都有商業貿易,對所有的諸侯都非常重要,誰也不敢進攻高順的商隊,否則,若是高順中斷貿易,對他們來說是個非常大的損失。

對於青州對昌邑城的援助,牛輔和呂布都裝作沒看見,他們可不敢引起與青州的矛盾,否則太師不會饒過他們的。

連續一月都沒有攻克昌邑城,牛輔的內心非常煩躁,官兵的士氣也降低很多;時間已是五月底,氣溫炎熱,軍營內傷兵哀嚎,每日都有大量傷兵死去,這對士氣的打擊是很大的。

而呂布卻動了心思,不再努力攻城,每日只是做做樣子,他可不希望把官兵皆消耗在攻城中,失去了士兵,他呂布的價值就降低了,現在有佔領館陶城的功勞,已令他非常滿意了。

昌邑之戰,對涼州軍是個很大的打擊;對袁紹等人來說,卻看到了希望,涼州兵馬野戰厲害,攻城戰卻不敢恭維。

第630章征伐歐洲第418章高手史阿第118章遭遇刁難第556章羌漢談判(下)第215章徐榮拜主第218章攻心戰術第364章智者雲集第518章袁術之死第621章重建安息帝國第147章冀州老將第319章就任州牧第508章大敗高幹第66章夜襲敵營第346章權傾朝野第433章公孫家族第283章強勢呂布(三)第406章招安黑山軍(下)第584章稅賦改革第106章寧城改革第161章張角後事(上)第405章招安黑山軍(中)第606章離開前的準備(下)第605章離開前的準備(中)第566章結親孔融第402章水軍改革第582章武舉考試第467章陶謙心思第239章鮮卑內亂第411章趙雄的建議第561章交州士燮投降195高順面聖第80章完全歸心第204章家中鉅變第573章飲馬北海第338章戲志才和郭嘉第56章接風洗塵第486章黃巾再起第542章南部局勢第424章接管廣陵郡(上)第383章聯姻諸葛家第172章周倉出使165章救援北海第119章徐晃發威第4章規劃未來第273章何進思變第425章矛盾加劇第324章政治鬥爭第648章勝利迴歸第344袁家謀劃第249章巨大收穫第355章李儒之謀第332章大獲全勝第387章劉備的選擇第609章再次升級第621章重建安息帝國第161章張角後事(上)第263章擴大商貿第587章高順論天下(下)第214章佈局遼西第641章慘烈的攻城戰第372章天下大亂第633章滅亡羅馬帝國第319章就任州牧第205章超級忽悠第64章敵人到來第477章孫堅戰死(下)第145章喜獲兩郡第56章接風洗塵第414章魯肅之謀第218章攻心戰術第474章孫堅的應對第601章麴義反叛第31章戰後總結第86章劉宏決定第452章沮授的狠辣第637章新計劃第414章魯肅之謀第37章再戰匈奴第271章鮮卑動態第158章張角出逃(三更)第177章平定冀州第249章巨大收穫第189章拜訪何進第175章高順封侯第493章高順的迷茫第370章審配的強勢第321章呂布崛起第448章馬騰投靠第466章挺進中原第83章王允籌劃第605章離開前的準備(中)第331章先登出擊第388章貪心的曹豹第579章李傕、郭汜之亂第240章高順心思第84章朝堂爭議第105章整頓軍隊第80章完全歸心第265章一觸即發
第630章征伐歐洲第418章高手史阿第118章遭遇刁難第556章羌漢談判(下)第215章徐榮拜主第218章攻心戰術第364章智者雲集第518章袁術之死第621章重建安息帝國第147章冀州老將第319章就任州牧第508章大敗高幹第66章夜襲敵營第346章權傾朝野第433章公孫家族第283章強勢呂布(三)第406章招安黑山軍(下)第584章稅賦改革第106章寧城改革第161章張角後事(上)第405章招安黑山軍(中)第606章離開前的準備(下)第605章離開前的準備(中)第566章結親孔融第402章水軍改革第582章武舉考試第467章陶謙心思第239章鮮卑內亂第411章趙雄的建議第561章交州士燮投降195高順面聖第80章完全歸心第204章家中鉅變第573章飲馬北海第338章戲志才和郭嘉第56章接風洗塵第486章黃巾再起第542章南部局勢第424章接管廣陵郡(上)第383章聯姻諸葛家第172章周倉出使165章救援北海第119章徐晃發威第4章規劃未來第273章何進思變第425章矛盾加劇第324章政治鬥爭第648章勝利迴歸第344袁家謀劃第249章巨大收穫第355章李儒之謀第332章大獲全勝第387章劉備的選擇第609章再次升級第621章重建安息帝國第161章張角後事(上)第263章擴大商貿第587章高順論天下(下)第214章佈局遼西第641章慘烈的攻城戰第372章天下大亂第633章滅亡羅馬帝國第319章就任州牧第205章超級忽悠第64章敵人到來第477章孫堅戰死(下)第145章喜獲兩郡第56章接風洗塵第414章魯肅之謀第218章攻心戰術第474章孫堅的應對第601章麴義反叛第31章戰後總結第86章劉宏決定第452章沮授的狠辣第637章新計劃第414章魯肅之謀第37章再戰匈奴第271章鮮卑動態第158章張角出逃(三更)第177章平定冀州第249章巨大收穫第189章拜訪何進第175章高順封侯第493章高順的迷茫第370章審配的強勢第321章呂布崛起第448章馬騰投靠第466章挺進中原第83章王允籌劃第605章離開前的準備(中)第331章先登出擊第388章貪心的曹豹第579章李傕、郭汜之亂第240章高順心思第84章朝堂爭議第105章整頓軍隊第80章完全歸心第265章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