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大結局

幾百年時間匆匆而過,李強和馬貴兩人也離去了;高順令人繪製了他們十一人的畫像,並製作了塑像,成爲道教衆多神仙中的新成員,也成爲世人祭拜的對象。

漢人在這個世界上佔統治地位,其他民族成爲被奴役的對象;消除了異族對漢人的威脅,越過了五胡亂華這段悲慘的歷史階段,高順已無所牽掛了,年齡越大,剩下的只有無限的孤獨。

從地圖上看,美洲三個王國依然存在,幾乎戰領了後世美國的全部,加拿大的南部和墨西哥的北部,他最終還是放棄了去南美洲看看的打算。

他早已把安慶城等地盤皆歸還給了朝廷管轄,各個名山大川也歸還給了朝廷,高順搬到海南島去居住,朝廷順水推舟,便把海南島送給了高順。

在後世的三亞和海口等地,他建立了港口和碼頭,環島修築了七座縣城,內陸修築了四座縣城,並修築了環島馬路和軌道路連接各城。

這十一座縣城,全部用李強等人的表字命名的,作爲對他們最後的懷念。

他在五指山建立了道教宮殿,作爲他的住所,儘量避免對朝廷和地方的影響。

高順成爲漢人的傳奇,不僅是因爲他的豐功偉績,更因爲他的長壽;基於人們對長壽的崇拜和渴望,每年前往五指山拜訪的人絡繹不絕。

五指山成爲新的道教聖地之一,道教成爲世界上唯一的宗教,其他宗教皆已失去羣主基礎而滅絕了。

而海南島迅速發展成爲漢人的聖地之一,繁華程度遠超洛陽、安慶等地,島上的人口超過三百萬。

海南島上豐富的物資,更促進了航海業的發展,與臺灣和南洋諸王國的貿易非常繁榮。

高順之所以如此發展海南島,就是希望如同安慶城一樣,爲魏國皇室增加一條生路,若是大陸不可守,可退居海南島,至於能發揮多大的作用就不好預料了。

由於高順早就統一了度量衡,統一了金幣和銅錢,使得各王國間的貿易非常順暢。

幾百年過去,各個王國間也出現了非常大的分化,發展速度最快的便是他當初最看好的,處於後世南非所在地的華夏帝國,他們憑藉豐富的礦產資源,組建了實力強大的軍隊,不斷向外擴張地盤,捕獲了大量的奴隸從事種植業、開礦和冶煉。

在南亞建立的南漢國和西涼國等三個王國的發展最令高順不滿,他們人口衆多,農業非常發達,但是除此之外,卻沒有令高順滿意的地方,特別是軍隊的戰鬥力嚴重退化。

高順估計是他們的位置決定了他們的性格,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李強的孫子李文德在後世德國的地盤上建立的德國,他們至今仍然崇尚武力,軍隊規模龐大,實力也很強大,軍人在那裡是最受崇拜的職業之一。

德國的手腕也不失圓滑,北部的蠻夷成爲他們豢養的牲畜,他們會每年去俘獲一定數量的奴隸,並儘量避免殺戮,若是蠻夷遇到災難時候,甚至主動與那些蠻夷貿易,讓他們度過難關。

後世菲律賓所在地上建立起來的東洲國,在高順搬遷到海南島後更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不僅戰領了主島上的全部地盤,南部的諸多島嶼已被他們納入治下。

且東洲國的發展,又帶動南部的漢融、漢帝等小王國的發展;加強了南魏洲諸多王國與魏國的連續。

巴布亞島上新建的四個王國,成爲漢人王國中出售奴隸最多的王國。

通過發達的航海業,幾乎所有的漢人王國皆被緊密的連接在一起,漢語成爲唯一的語言,漢字成爲唯一的文字。

讓高順欣慰的是,這些國家暫時沒有發生戰爭,皆相處的非常友好,至於他之後的事情,就不是他所能控制的了,即便發生戰爭也很正常,優勝劣汰同樣存在於族羣內部,只有相互競爭,才能促進漢人社會的發展。

高順回想一生,讓他最得意的是和平接管了大漢的天下;讓他內疚的是那些文臣武將,利用優勢接收了他們,卻很少有給他們建功立業的機會。

高順之所以如此,只是避免他們加入其他勢力,增加相互之間的殺戮,同時他也不希望滅掉士族之後而培養出更多更大的士族,所以當時他們的官職幾乎皆爲中郎將。

不管是關羽、張飛,還是趙雲、許林,他們的後人皆在幾輩之後成爲普通的百姓。

此後建立諸多王國,國王也是從他的後輩以及李強等人的後輩中選擇的,這也讓田豐、沮授等人的後輩失望。

高順感覺,沒有出現大士族,是他對漢人最大的貢獻之一,也是保證漢人幾百年平穩的關鍵原因。

即便是皇子的後代,在五代之後也成爲普通的百姓,同樣需要參加文舉或者武舉考試纔有出仕的機會。

高順感覺他另外值得欣慰的是,滅除了匈奴、鮮卑等草原遊牧民族對漢人的威脅,此後也沒有發展出柔然、突厥等民族,他所留下的丁零和堅昆兩族,幾百年來受到嚴格的限制,部落實力不僅沒有增強,還衰落了不少,部民不足此前的一半。

而高順刻意留下的東北的胡人,已退縮到外興安嶺生活,他們成爲漢人秋獵和春獵的目標,高順不知道此舉是福是禍,事後他們能否發展出更強大的草原遊牧民族?再次威脅到漢人的安全。

爲此,他專門與一幫工匠研究出了火藥和各類青銅、鐵炮,並作爲嚴密的技術,將所有的文件和工匠送給皇室;連同三千噸級的戰船製造技術也送給皇室,並嚴令,不到危機時刻,皆不得動用。

在高順判斷,他生命即將終結的時候,如同李強等人,把空間戒指送給了皇室,作爲家族傳承的信物。

現在空間戒指成爲金黃色,看外表的話古樸典雅;李強等人去世之後,空間戒指便失去了應有的功能,連高順都無法使用,僅僅是一枚外觀好看的戒指。

最後,高順所能做的,便是給皇室留下了大量陷陣營官兵,讓他們承擔起保護皇室的重任,至於保護魏國再延續多少代,也不是他能控制的。

根據時間判斷,大約已到歷史上的隋、唐、五代之後了,而各類技術的發展,卻遠超宋,很多地方已與明朝類似了,而漢人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口,已超過八億,讓高順特有成就感。

回望一生,高順已無遺憾。

高順在大量人員的見證下安詳的閉上了雙眼。

幾乎所有王國皆派太子或者皇子前來祭拜。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67章騎兵出戰第270章闕居請降第614章連滅四國第466章挺進中原第25章搬遷葫蘆谷第274章華佗到來第250章大兵壓境第57章張遼現身第620章薩珊王朝覆滅第194章盧植獻計第84章朝堂爭議第92章擴編騎兵(中)第513章世人的選擇(上)第560章董卓病死第261章低調結婚第559章經營敦煌郡第45章戰後安排第345章政治交易第18章縣長來訪第548章奈何造化弄人第641章慘烈的攻城戰第499章劍門天下險第582章武舉考試第445章高順心思第259章低調過年第225章李肅來投第556章羌漢談判(下)第361章潘鳳陣斬華雄第326章沮授出兵第201章系統升級第496章大戰將起第472章進退兩難的孫堅第183章佈網待敵第303章商業調整第361章潘鳳陣斬華雄第90章馬貴彙報第376章劉岱殉國第520章劉曄步步爲營第549章統一江北第476章孫堅戰死(上)第589章南下航海第575章呂布的決定第191章張讓詭計第434章狡詐的昌豨第433章公孫家族第304章視察轄區第302章又是一年第335章再次升級第640章寒冬對峙第113章張飛心動第618章連升六級第327章程武之策第507章豫州之戰第378章袁術的選擇第131章徐晃到來第10章瘋狂殺戮(下)第253章羌人投降第607章離開第494章潛伏三年第575章呂布的決定第491章新收四將第146章人員分工第653章再次出海第258章王越到來第146章人員分工第151章囚禁甄家第89章高順歸來第42章縣長心思第142章來勢兇猛(二更)第622章進軍埃及第412章再見萬年公主第349章公孫瓚的煩惱第622章進軍埃及第568章馬踏西域(上)第363章聯盟解散第193章高順要求第461章高順的腹黑第284章強勢呂布(四)第463章益州使者第468章袁術出兵第256章各方反應第241章養寇自保第166章卜己敗逃第473章劉表援兵第530章成廉投降第564章秦關投降第299章以退爲進第240章高順心思第464章董卓以退爲進第485章高順南下第327章程武之策第220章見公孫瓚第268章斬殺柯最第298章文丑出兵第441章趙雲發威第384章徐州密約第102章代郡局勢第477章孫堅戰死(下)第509章步兵對戰騎兵第636章危險的美洲之行
第67章騎兵出戰第270章闕居請降第614章連滅四國第466章挺進中原第25章搬遷葫蘆谷第274章華佗到來第250章大兵壓境第57章張遼現身第620章薩珊王朝覆滅第194章盧植獻計第84章朝堂爭議第92章擴編騎兵(中)第513章世人的選擇(上)第560章董卓病死第261章低調結婚第559章經營敦煌郡第45章戰後安排第345章政治交易第18章縣長來訪第548章奈何造化弄人第641章慘烈的攻城戰第499章劍門天下險第582章武舉考試第445章高順心思第259章低調過年第225章李肅來投第556章羌漢談判(下)第361章潘鳳陣斬華雄第326章沮授出兵第201章系統升級第496章大戰將起第472章進退兩難的孫堅第183章佈網待敵第303章商業調整第361章潘鳳陣斬華雄第90章馬貴彙報第376章劉岱殉國第520章劉曄步步爲營第549章統一江北第476章孫堅戰死(上)第589章南下航海第575章呂布的決定第191章張讓詭計第434章狡詐的昌豨第433章公孫家族第304章視察轄區第302章又是一年第335章再次升級第640章寒冬對峙第113章張飛心動第618章連升六級第327章程武之策第507章豫州之戰第378章袁術的選擇第131章徐晃到來第10章瘋狂殺戮(下)第253章羌人投降第607章離開第494章潛伏三年第575章呂布的決定第491章新收四將第146章人員分工第653章再次出海第258章王越到來第146章人員分工第151章囚禁甄家第89章高順歸來第42章縣長心思第142章來勢兇猛(二更)第622章進軍埃及第412章再見萬年公主第349章公孫瓚的煩惱第622章進軍埃及第568章馬踏西域(上)第363章聯盟解散第193章高順要求第461章高順的腹黑第284章強勢呂布(四)第463章益州使者第468章袁術出兵第256章各方反應第241章養寇自保第166章卜己敗逃第473章劉表援兵第530章成廉投降第564章秦關投降第299章以退爲進第240章高順心思第464章董卓以退爲進第485章高順南下第327章程武之策第220章見公孫瓚第268章斬殺柯最第298章文丑出兵第441章趙雲發威第384章徐州密約第102章代郡局勢第477章孫堅戰死(下)第509章步兵對戰騎兵第636章危險的美洲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