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捐錢百萬

回到府裡,劉華便已等候二人,待聽到伏完與曹破石之事後,臉色一變,口中不斷辱罵曹節等人,畢竟其父桓帝對宦官不薄,未想換了皇帝,這些人先是要對自己伯父劉悝下手,現在又直接欺辱夫家不其侯府,臉色鐵青,十分氣憤。

伏完看了劉華臉色,知曉妻子心情,立即勸道:“陛下今日改任了吾爲中散大夫,汝進宮哭訴想必定會治閹宦之罪。”

劉華聽後稍安,問明兩人覲見皇帝事情後,看了眼自己這性子寬厚的丈夫,心裡暗歎父皇給他選的夫君尚好,就是真的太天真了,一點變通都不知,自己那皇帝堂弟只是欣喜檀奴早慧,並不是真的徹底信任你這個堂姐夫,相對於宦官,你除了是親戚外真的什麼也比不了。

寬厚,說明良善脾氣好,但也可說是性子猶豫,不愛惹事,兩漢天子十分愛女兒,選駙馬,除了外貌才學品德外,還要看夫家脾氣,害怕女兒受苦,所以公主下嫁既是榮耀,又是悲劇,因爲多數公主都驕縱,如同後世妻管嚴一樣。

稍久,劉華才說道:“恐吾進宮,陛下亦不會懲罰曹破石。”語氣委婉,但聽者都知她意思,小皇帝護短,可不會因爲此事就幫你這親戚。

伏完大恐,他這個儒生對於朝堂險惡真的一點不知,本以爲曹破石天子家奴,自己再怎麼樣也是皇帝親戚,竟然還要恭敬於他,羞辱出去便無事了,只是聽劉華一說,才知道自己想差了,一時之間也無言語。

屋內氣氛凝重,伏泉見此說道:“大人伯母稍待,小子觀陛下今日言語,還是對吾侯府看重爾,就不知大人是否解陛下之意?”

伏完問道:“有何意?”

“臨走時,陛下希望伯父朝堂上多加勤勞,伯父可深究乎?”

伏完不以爲意道:“中散大夫論議政事,國家多事之秋,陛下只希望吾多加理事爾。”

“大人且聽小子言,宮中有傳聞,陛下喜錢財,而大災之後,國庫空虛,今向陛下獻納捐集資之策,雖此計可成,但朝堂之中卻需有人帶頭,方可行事。大人尚未爲陛下近臣,吾觀陛下之意,期大人於朝堂中率先捐財,若不是,天子如何會使大人於其左右?”

“既如此,朝堂之上吾便捐萬錢。”

伏泉回道:“大人若無進取之心,萬錢確是足以。”

“此話何說?”

“萬錢捐出足可夠一般小民一戶一年有餘,可卻不會得陛下之心,陛下喜錢財,出宮前殷切叮囑大人,在小侄看來,是暗示大人帶頭多捐,令其生利。”

“怎會如此?”伏完臉色一驚,他不信皇帝心機如此之深,更不信自己這侄子能比自己更能揣摩聖心。在他看來皇帝已經傳旨尚書檯了,只待議政朝會結束,明旨下發,自己便要成中散大夫了,皇帝怎麼會出爾反爾呢?

伏完不信,自有人信,劉華知道皇帝堂弟的脾氣,要知道兩漢的天子有幾個是說話算話的,就是她父親桓帝玩弄朝臣,掀起黨錮有哪一樣是有良心的?

劉華不容置疑道:“夫婿後日朝會議政,當自先出錢百萬。”

“這……”

伏完話還未落,劉華便大喊道:“吾意已決,休得再提。”話語說完,嚇得伏完趕緊閉嘴,長公主之雌威渾然盡顯,觀其樣子,可知以往家中誰人主事。

到了飯食時候,劉華又恢復往常夫唱婦隨的樣子,伏泉隨着兩個堂弟行禮後,纔在伏完的允許下,跪坐進食。看着一副氣容有度,話語深沉的從父,以及旁邊劉華不問世事的樣子,若不是記得先前他被劉華命令的樣子,還真以爲這侯府是他做主呢?

兩日後,天氣尚晴,因朝廷旨意未下,伏完還是一身輔國將軍的朝服入宮朝會。漢代的朝會分爲朝賀,議政兩種。朝賀是在節日等特殊時節召開,議政是屬於議事比較普通,漢代五日一朝,今日便是朝會日子。

既是朝會,伏泉無官職當然難以參加,劉華早上也不知去哪,家中無人看管,樂得自在,因他喜歡清靜,便於書房習字。

最後一筆寫罷,舒了口氣,伏泉看着絲帛上自己工整寫下的楷體字,因前世父母少年時候爲他報了書法班,一直學習顏體,倒也小有所成。記得前段時間伏完考究諸子弟時,見了伏泉所書讚歎不已,雖感覺其不與此時流行,但未加責難,反而勸導他細心研習,他日所成必不下於杜公崔公。

當時伏泉聽後,初時極爲震驚,以爲伯父在開玩笑。杜公是杜度,崔公是崔瑗,兩人都是東漢章草盛行以來,有名的大書法家。後來想想也就釋然了,東漢時候流行草書,尤其章草,倒不是其它字體不好,只是暫時沒有大家出現。楷書集大成者也得等到鍾繇以後,而自己後世練的可是顏真卿的顏體楷書,他與柳公權並稱“顏柳”,有“顏筋柳骨”之譽,離現在起碼還有幾百年,現在提前出世,不震驚世界成爲書法大家還能怎樣?不過伏泉知曉自己,書法也就比平常好些,真要成大家,卻是差了不是一點半點。

雖然不以爲意,但是字該練還是要練的。看了一眼自己自己手中的白色絲帛,發覺寫的不錯,便不打算洗了。

其實紙張最早在西漢時代就應該出現了,至少也有二百多年曆史,可惜一直不太實用。雖然有幾種可以書寫的紙張,但是種類不僅有限。價格也貴得離譜,性價比明顯偏低,還不如絹帛來得實用,畢竟絹帛可以洗乾淨再用,紙張可沒有這個功能。

當然了,這應該是權貴人家該操心的事,普通人多數還在尋求溫飽,哪有閒錢去用絲帛?只能自己拿根樹枝在地上練習寫字,不過這還得有個前提,你得會寫字才行。

雖然東漢時期,自光武中興以來,注重文教,太學生人數至多時有三萬逾人,但是這其中出身寒門的卻不算多,與東漢數千萬百姓的數量比起來,有些小巫見大巫了。

眼看日頭近中,家中蒼頭便前來賀喜。蓋因朝會之中,伯父伏完出盡風頭,不僅率先捐錢,而且捐了百萬,引得衆臣側目,又有伏泉治瘟之功加持,可謂滿朝皆驚。其後賞賜也是其叔侄較好,伏完正式改任中散大夫,伏泉也被賜了童子郎。

第一百六十六章 四世出了六位三公第六百六十三章 兵權必須要爭第六百八十五章 山國消息第八十三章 斬袁赦 天下乃安第三百九十二章 國之肱骨第二百八十二章 他日必生亂事第三百三十七章 陛下可知零陵太守楊璇誰人也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仲直主祭祀第四百二十二章 校獵伊始聞白鹿第三十二章 伏子全一豚犬耳第三百六十二章 以土爲糧第五百一十六章 土地女人孩子缺一不可第三百八十一章 吳起之才第五百零一章 張然明兵敗如山倒第九十八章 亡命第五百六十一章 蛾賊軍勢雲泥別第五百三十七章 非太平道乃在朝堂第六十章 揭過第五百二十五章 漢騎應從天上來第五百七十八章 張讓委屈王允將罪第三百五十八章 今夜何處不失眠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漢郡武庫第八十一章 請兵擊鮮卑第五百一十七章 歸去蜀中還諸事第二百零二章 施計誘蠻伏殺之第十七章 捐錢百萬第一百六十七章 激烈和保守的政治手段第五百四十三章 曹魏最大之功臣第二百七十九章 天下出聖人第六百三十八章 出兵戰南匈奴第一百四十一章 胡不歸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戮征服第四百六十一章 努力共功名第三百一十五章 可識得皖縣喬公第三十三章 殺人第三百五十章 必可一戰而定賊軍第六百二十六章 此非善人所爲也第六百六十九章 掃定南匈奴屠各第六百七十四章 監者瀆職第一百二十二章 令支潛行第兩百零一章 直搗閬中第六百三十六章 流失悲劇張燕死第一百六十一章 蘇不韋怒審解縣第二百九十二章 推翻大漢 以造盛世第四百三十八章 僕不仕也第二百八十一章 抑制邪教第一百一十九章 城樓危如卵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州叛軍尚有後手第三百零八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四百七十四章 馬壽成偏師往援第一百七十八章 欠了人情必要還第四百一十四章 舊友再聚知北伐第六百二十章 臧霸投誠 西域之爭第三百一十五章 可識得皖縣喬公第六百六十一章 形勢變了人皆自私第三百零九章 太守已至第六百一十二章 一日復隴西第一百八十八章 來撈軍功鍍金的第二百九十章 張魯來捉包第三百一十九章 苦也第六百一十四章 各自出招餘後手第五百一十九章 黨錮解袁紹出第一百七十一章 雌雞一唱天下白第五百六十一章 蛾賊軍勢雲泥別第一百五十五章 勿使何家立足於朝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戰將至血腥起第二百四十四章 懷孕的女人最可怕第五百八十八章 必令涼州成赤地第五百四十二章 隔牆有耳遇二才第一百零六章 激將第六百一十章 又是一年不穩事第十四章 考校第十五章 朝堂募捐第一百五十四章 西邸與祀第五百八十九章 是宦官的人又如何第九十一章 幷州第六百四十五章 劉備求職第五百零七章 萬戶陽都侯第四百四十七章 被桑椹幹摸黑的袁紹第三百三十五章 政治妥協第二百零三章 莫要負隅頑抗第七十八章 袁何之謀第四百三十二章 明裡北地羌亂第三百九十章 臥虎第三百九十七章 西邸問對第三百六十三章 一路南行路崎嶇第二章 伏完第一百九十一章 檄文討賊板楯蠻第二十一章 旨意不妥第五百五十七章 幽涼之黃巾爭第二百七十一章 西北家族靠軍功第六百四十章 胡狗安敢欺吾第一百九十九章 何不直入閬中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里奇襲終得手第三百六十八章 終是屠城顯本心第五百四十三章 曹魏最大之功臣第五百零九章 最軟蛋的綠帽男第三百八十九章 儒家兩面第一百一十二章 守城初戰第二百五十二章 白虎主殺伐
第一百六十六章 四世出了六位三公第六百六十三章 兵權必須要爭第六百八十五章 山國消息第八十三章 斬袁赦 天下乃安第三百九十二章 國之肱骨第二百八十二章 他日必生亂事第三百三十七章 陛下可知零陵太守楊璇誰人也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仲直主祭祀第四百二十二章 校獵伊始聞白鹿第三十二章 伏子全一豚犬耳第三百六十二章 以土爲糧第五百一十六章 土地女人孩子缺一不可第三百八十一章 吳起之才第五百零一章 張然明兵敗如山倒第九十八章 亡命第五百六十一章 蛾賊軍勢雲泥別第五百三十七章 非太平道乃在朝堂第六十章 揭過第五百二十五章 漢騎應從天上來第五百七十八章 張讓委屈王允將罪第三百五十八章 今夜何處不失眠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漢郡武庫第八十一章 請兵擊鮮卑第五百一十七章 歸去蜀中還諸事第二百零二章 施計誘蠻伏殺之第十七章 捐錢百萬第一百六十七章 激烈和保守的政治手段第五百四十三章 曹魏最大之功臣第二百七十九章 天下出聖人第六百三十八章 出兵戰南匈奴第一百四十一章 胡不歸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戮征服第四百六十一章 努力共功名第三百一十五章 可識得皖縣喬公第三十三章 殺人第三百五十章 必可一戰而定賊軍第六百二十六章 此非善人所爲也第六百六十九章 掃定南匈奴屠各第六百七十四章 監者瀆職第一百二十二章 令支潛行第兩百零一章 直搗閬中第六百三十六章 流失悲劇張燕死第一百六十一章 蘇不韋怒審解縣第二百九十二章 推翻大漢 以造盛世第四百三十八章 僕不仕也第二百八十一章 抑制邪教第一百一十九章 城樓危如卵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州叛軍尚有後手第三百零八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四百七十四章 馬壽成偏師往援第一百七十八章 欠了人情必要還第四百一十四章 舊友再聚知北伐第六百二十章 臧霸投誠 西域之爭第三百一十五章 可識得皖縣喬公第六百六十一章 形勢變了人皆自私第三百零九章 太守已至第六百一十二章 一日復隴西第一百八十八章 來撈軍功鍍金的第二百九十章 張魯來捉包第三百一十九章 苦也第六百一十四章 各自出招餘後手第五百一十九章 黨錮解袁紹出第一百七十一章 雌雞一唱天下白第五百六十一章 蛾賊軍勢雲泥別第一百五十五章 勿使何家立足於朝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戰將至血腥起第二百四十四章 懷孕的女人最可怕第五百八十八章 必令涼州成赤地第五百四十二章 隔牆有耳遇二才第一百零六章 激將第六百一十章 又是一年不穩事第十四章 考校第十五章 朝堂募捐第一百五十四章 西邸與祀第五百八十九章 是宦官的人又如何第九十一章 幷州第六百四十五章 劉備求職第五百零七章 萬戶陽都侯第四百四十七章 被桑椹幹摸黑的袁紹第三百三十五章 政治妥協第二百零三章 莫要負隅頑抗第七十八章 袁何之謀第四百三十二章 明裡北地羌亂第三百九十章 臥虎第三百九十七章 西邸問對第三百六十三章 一路南行路崎嶇第二章 伏完第一百九十一章 檄文討賊板楯蠻第二十一章 旨意不妥第五百五十七章 幽涼之黃巾爭第二百七十一章 西北家族靠軍功第六百四十章 胡狗安敢欺吾第一百九十九章 何不直入閬中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里奇襲終得手第三百六十八章 終是屠城顯本心第五百四十三章 曹魏最大之功臣第五百零九章 最軟蛋的綠帽男第三百八十九章 儒家兩面第一百一十二章 守城初戰第二百五十二章 白虎主殺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