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遼國變故

韓慶雄,已故武寧侯韓令坤之子,襲父爵,當年因怒殺人獲罪,在洛陽引起了一場風波,轟動一時。

殺人當死,無論貴賤。當時,爲了給韓令坤留下一脈香火,也給求情的趙匡胤一個面子,劉皇帝意旨,壓後韓慶雄伏法時,讓他留個種。

於是,韓慶雄得以做了個風流鬼,臨死之前,在獄中積極造人,經過一番努力,送入獄中取種的兩個女子都懷上了,然後就是等待“摸獎”。

當年冬,韓慶雄就押赴刑場執行死刑了。而他的遺腹子,在劉皇帝去歲出巡之後,相繼誕生。先出世的是個女娃,所幸運氣不錯,第二個是男丁。

根據當初劉皇帝的詔意,此子可承襲韓家的爵位與財產,如今,既然請命,劉皇帝自然不會食言,也沒有設置阻礙的意思。

這本就是一個賭博的選擇,韓慶雄賭對了,得以保留韓令坤一脈的香火,劉皇帝也就認可這個結果。

......

隨着劉皇帝的意志傳達開後,行營也就緊鑼密鼓地準備着起駕事宜,然而,他西巡再度受到了阻礙。這一回,不再是內部原因,行營隨衆也不敢反對。

行在內,劉皇帝正在看望郭寧妃,在冬季的耕耘之下,寧妃有孕了。武德使李崇矩匆匆來見,當聽到他的來意,劉皇帝削着梨皮的刀子不由停了一下,問:“遼國有變?什麼變故?”

李崇矩瞟了一下寧妃,見狀,郭寧妃很識趣地起身,溫聲道:“官家若欲聽政,妾當迴避!”

“不必!”她這樣反應,劉皇帝反倒要大度些,示意她坐下,把去皮的梨切瓣,親自給寧妃餵食,同時向李崇矩打手勢:“但講無妨!”

聞令,李崇矩不再遮掩,神情嚴肅地說道:“變故應當發生在去歲冬末,遼主率百官祭天,當日設宴,飲酒連夜。然而,就在次日,遼主行營,突然戒嚴封鎖,匆匆返回上京臨潢府。

其後,臨潢府全城戒嚴,禁止出入。臨潢府都知,察覺此事不尋常,不敢怠慢,立刻發動密探,打聽消息。

得知,不只是臨潢府戒嚴,對外交通道路,同樣嚴密封鎖,遼國皇宮更是戒備嚴密。遼上京內外包括殿帳、宿衛在內所有軍隊,也全部齊整裝備,氣氛空前嚴肅。

同時,自臨潢府有大量的信使派出,分往遼國各地......這些徵兆,極其不尋常,因而受情報,臣立刻前來稟報!”

“何止是不尋常啊!遼國怕是發生大事了!”聽其言,劉皇帝神情也跟着嚴肅起來了,面露沉思,問道:“消息屬實嗎?”

“探事不敢輕慢疏忽,也是幾經刺探,損失了不少秘間,方纔確認!並且輾轉多地,通過秘密渠道,才這些消息傳回國內!”李崇矩爲麾下背書,態度鄭重。

此言落,劉皇帝再度陷入思考,以他的嗅覺,當然察覺到此事的特殊,但是,李崇矩彙報的,都是一些表象,並沒有確鑿實錘,遼國究竟出現了什麼變故,仍未得知。

但也正因如此,才更讓人上心。要知道,武德司、軍情司在遼國內部的間諜埋伏,已然經營了近二十年,過去也刺探出了不少隱秘,傳回了大量有價值的消息。但是,像此番這般,摸不到一點實質,可見事情之嚴肅,情況之特殊。

“守則,你主管武德司多年,見慣了消息情報,尤擅分析,你給朕說說看,遼國上京這些許異常舉動的背後,究竟是何原因?究竟出了什麼變故!”劉皇帝終於動了,繼續喂寧妃梨肉,還在她紅潤的脣上颳了刮。

聞問,李崇矩沉默了,平靜的面龐上也透露着遲疑。大部分時候,武德司收集到的情報信息,都由他與僚屬分析梳理後,再呈報劉皇帝。但這一回,他只是將上京的情況做了一次彙總,顯然,他也是有些拿不準的。

但劉皇帝直接發問了,他也不好不給出想法,因此,思忖片刻,拱手道:“陛下,臣只能根據已知消息,略加揣測!”

“揣測又何妨礙!說說你的想法!”劉皇帝回頭,坐正了身體。

李崇矩拱手道:“陛下,遼國已然有近十年沒有出現如此異狀了!上京內外,無不嚴肅。前一次,已是遼國內亂之時了,此次嚴重緊密,比之更甚。臣以爲,這恐怕是遼國再度發生內亂抑或政變了!”

“是嘛!”劉皇帝只是輕輕地點了點頭。

見狀,李崇矩又道:“不過,臣以爲,此事仍舊難料,雖然各種徵兆如此,但......”

“有什麼想法,直接講明,不必吞吞吐吐!”劉皇帝吸了口氣,平靜地說道。

“遼主秉政近二十載,其內部發生的叛亂不可甚數,但沒有任何一次成功,都被其平滅。如今,他在遼國根基深厚,權威日盛,軍權、政權牢牢掌握在手中,對宗室潛懷異志者也始終戒備。在這種情況下,若說有人能夠政變成功,臣又覺得可能不大!”

“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遼國好酒輕慢,也許此次就是疏忽了,爲人所趁呢?”劉皇帝淡淡一笑。

李崇矩搖搖頭:“倘若真有人反叛,以遼主的根基,與對遼國軍政的掌控,事後的情形進展,絕不至此,只怕早有人舉起勤王誅逆的大旗了!臣觀上京情形,一舉一動,都在求穩,封鎖消息,以定局面,臣不相信,遼國有人能夠在政變的情況下,這般掌控遼國朝局!”

“那你說說看,到底是怎麼回事?”對李崇矩的分析,劉皇帝顯然是認可的。

沉吟少許,深吸了一口氣,李崇矩道:“情況不明,臣實不好輕下判斷,但可以確定的是,遼國必定發生了重大變故,大漢不可等閒視之啊!”

“是啊!”劉皇帝站起身來,嘆了口氣,悠悠說道。

“這已經是快一個月前的事情了吧!”劉皇帝突然問。

“相隔甚遠,交通不便,再兼遼國的封鎖,差不多!後續當還有進一步的消息傳來!”李崇矩說道。

踱了幾步,劉皇帝突然擡手:“一個月前的事情,朕何需在此費神猜測!倘若遼國大變,也不知如今是什麼情況了!”

劉皇帝的目光投向東北方,黝黑的眼神中盡是波瀾,有種想要投向數千裡之外臨潢府的衝動。良久,劉皇帝吩咐道:“傳令下去,讓遼國內的密探都動起來,監視其一舉一動,朕要隨時瞭解其事態!”

“是!”李崇矩拱手應命,匆匆而去。

“官家!”郭寧妃走到一臉沉思狀的劉皇帝身邊,輕聲喚了句。

回過神,看着也已步入熟女年紀的寧妃,劉皇帝苦笑道:“郭寧啊,我想西巡一趟,親眼見見玉門、陽關,還真是不容易啊!”

“因爲遼國的事?”郭寧好奇地問道。

劉皇帝搖了搖頭,說道:“早在去歲受阻於嚴寒,逗留涼州,我就有所預感。如今時過兩月,春暖花開,本欲繼續西行,這不,變故來了......”

“遼國不是情況不定嗎?”

劉皇帝把手中梨心啃了一圈,說道:“武德司的消息無誤的話,遼國必然發生劇變了,遼國若有變,大漢必須得有所應對,我這西巡,還能繼續下去嗎?”

“收拾收拾吧,準備東歸了!”劉皇帝嘆道。

接下來的一兩日間,來自遼國的情報消息,可以說是接踵而至,雖然仍舊沒有確鑿的消息,但其事態描述,則更加詳細形象,讓人不得不上心。

開寶八年正月十八日,劉皇帝下詔,鑾駕起行還京,走得乾脆,走得迅速,沒有任何耽擱......

第227章 強勢破城第65章 選擇第495章 市場的形成第38章 湖南無戰事第127章 冬至宴3第137章 後宮那點事第345章 剝削者第1684章 西州盡復第19章 用兵籌劃,自此而始第9章 王峻歸來第1721章 再沒有比飽暖更真實的了第151章 我,慕容彥超,委屈第2089章 太宗篇36 新時代下的大漢(上)第310章 海路主將第92章 欒城之戰(4)第101章 梁山觀政第7章 小張探花第264章 強硬的道理第10章 磨刀霍霍向荊湖第402章 這事沒完第471章 另起爐竈第103章 缺少一個系統的李從益第341章 實在是敵軍不中用第211章 太子掛帥第314章 門庭若市第73章 安東大開發4第106章 東京朝堂的反應第151章 聽政2第250章 幼年太子不容易第1746章 需要個說得過去的理由第80章 一意孤行第382章 朕知道你們不滿第173章 日常第436章 真實而殘酷第146章 到了還得親征第398章 換個思路第14章 大論世宗篇41 帝國之法第343章 逐漸窒息的局面第380章 開寶第459章 擺爛的李國舅第304章 過去的三年第118章 蒲陰第103章 王昭遠的見解第488章 真實半島史話終 極限第301章 武德使愈不自安第266章 蜀廷的爭執第294章 唐粵問題第59章 不知死第433章 韜光養晦第165章 天子的態度半島史話終 極限第256章 遼帝的決斷第2144章 世宗篇19 英雄遲暮第157章 河東風雲(4)第81章 暴躁的耶律德光第256章 進擊的蜀軍第1714章 百姓苦第121章 大朝第293章 北伐的尾聲2第420章 老年喪子第83章 抉擇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聲音第184章 心照不宣第251章 蜀中流言第301章 藩臣離京第428章 用心第1736章 試炮第269章 先鋒慕容承泰第108章 戛然而止第93章 升遷第231章 全國大水第428章 用心第143章 許州將吏爲之一空第216章 下詔北伐第309章 江淮將帥第11章 大典日第435章 完美的宰相世宗篇34 由“勞務輸出”引發(等待更新)第307章 老馬將軍值得重任第61章 南北之爭第12章 如此安慰第118章 棉第213章 帶着歡呼啓程第84章 無法遏制的猜忌之心第78章 南北併發第319章 稅制的考量,二治山陽第145章 糜爛的同化政策第264章 更有楊業在後頭第172章 更像打仗來的第192章 再得兩子第428章 用心第291章 酬功第342章 殺肥第97章 再臨六合第111章 武德司如此,皇城司何如?第8章 瓊林宴第394章 永遠在猜忌的路上第252章 面聖
第227章 強勢破城第65章 選擇第495章 市場的形成第38章 湖南無戰事第127章 冬至宴3第137章 後宮那點事第345章 剝削者第1684章 西州盡復第19章 用兵籌劃,自此而始第9章 王峻歸來第1721章 再沒有比飽暖更真實的了第151章 我,慕容彥超,委屈第2089章 太宗篇36 新時代下的大漢(上)第310章 海路主將第92章 欒城之戰(4)第101章 梁山觀政第7章 小張探花第264章 強硬的道理第10章 磨刀霍霍向荊湖第402章 這事沒完第471章 另起爐竈第103章 缺少一個系統的李從益第341章 實在是敵軍不中用第211章 太子掛帥第314章 門庭若市第73章 安東大開發4第106章 東京朝堂的反應第151章 聽政2第250章 幼年太子不容易第1746章 需要個說得過去的理由第80章 一意孤行第382章 朕知道你們不滿第173章 日常第436章 真實而殘酷第146章 到了還得親征第398章 換個思路第14章 大論世宗篇41 帝國之法第343章 逐漸窒息的局面第380章 開寶第459章 擺爛的李國舅第304章 過去的三年第118章 蒲陰第103章 王昭遠的見解第488章 真實半島史話終 極限第301章 武德使愈不自安第266章 蜀廷的爭執第294章 唐粵問題第59章 不知死第433章 韜光養晦第165章 天子的態度半島史話終 極限第256章 遼帝的決斷第2144章 世宗篇19 英雄遲暮第157章 河東風雲(4)第81章 暴躁的耶律德光第256章 進擊的蜀軍第1714章 百姓苦第121章 大朝第293章 北伐的尾聲2第420章 老年喪子第83章 抉擇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聲音第184章 心照不宣第251章 蜀中流言第301章 藩臣離京第428章 用心第1736章 試炮第269章 先鋒慕容承泰第108章 戛然而止第93章 升遷第231章 全國大水第428章 用心第143章 許州將吏爲之一空第216章 下詔北伐第309章 江淮將帥第11章 大典日第435章 完美的宰相世宗篇34 由“勞務輸出”引發(等待更新)第307章 老馬將軍值得重任第61章 南北之爭第12章 如此安慰第118章 棉第213章 帶着歡呼啓程第84章 無法遏制的猜忌之心第78章 南北併發第319章 稅制的考量,二治山陽第145章 糜爛的同化政策第264章 更有楊業在後頭第172章 更像打仗來的第192章 再得兩子第428章 用心第291章 酬功第342章 殺肥第97章 再臨六合第111章 武德司如此,皇城司何如?第8章 瓊林宴第394章 永遠在猜忌的路上第252章 面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