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冬至宴3

節鎮之後,諸宰、大臣、禁軍將帥及勳貴依次向帝后敬酒,帝后自是善應之。劉承祐基本上都是淺嘗輒止,意思一下,左右都是喝得氣氛,感覺到位即可,還沒人敢多權他酒。即便如此,也是幾杯酒下肚,面露醺態。

淮陽王劉承勳也主動上前,先敬太后,再劉承祐與大符。

“二哥,嫂嫂,臣弟敬你們!”

開府沒多長時間,但劉承勳已有不小的變化,畢竟“獨立”了。正處於變聲期,聲音有些難聽,不過稚嫩的氣息掩飾不住。

劉承祐朝他示意了一下,兩兄弟對飲,放下杯子劉承祐仍不忘教育:“朕允你出宮開府,是對你寄與厚望的,好讀書,勤習武,李崧他們都是當世賢才,切莫輕之,肆意妄爲。朕會抽時間,是要考察你課業!”

“是!”

素來敬畏這個兄長的緣故,劉承勳聽着劉承祐的話,很認真,點頭應之,不過聽到最後一句,小臉上難免苦意。這段時間,他在李崧等僚佐的監督下,可難過得很,雖然出宮,竟比起宮內還受約束。

不過同樣的,劉承勳也沒有似在宮中之時,那般不着調,這讓暗中關注着的劉承祐很滿意。

在旁,李氏見着這副“兄友弟恭”的場面,慈和的面容間,流露出很明顯的欣慰之色。

“二郎,我精力不濟,先行回宮了。”眼看差不多了,李氏主動對劉承祐道。

聞言,劉承祐觀察了太后兩眼,見她確實一副不甚酒力的樣子,恭敬地禮送之,吩咐內侍將她照顧好。

“娘子,陪我去給衆卿敬敬酒!”太后離開後,劉承祐招呼大符。

大符自然樂意,婉然而應,執杯隨駕。瞥了高氏一眼,貴妃見到了,玉面之間雖然帶着笑意,卻不那麼自然了。平日裡或許感觸還沒那麼深,但在這等重要場合,皇后與嬪妃之間的地位差距顯露無疑,即便平日劉承祐對二女是雨露均沾。

興致正高的劉承祐自然不會去顧忌的他如今唯一嬪妃的心思,同大符一道,自宰臣開始,挨個兒敬。

首先便是王章,這是整個朝堂之上,唯一一個被劉承祐當工具人使的大臣,注意到王章冠下兩鬢泛白的髮髻,劉承祐語氣誠摯道:“自晉陽始,王卿便秉掌財賦,數年如一日,未嘗廢怠。朕卻邊患,平內叛,養軍民,亦仰賴卿籌措供給之功,朕以此杯,聊表敬謝之意!”

“謝陛下!謝聖人!”王章身佝着,一口飲盡,很感動的樣子。

“楊卿親承顧命,輔佐於朕,處置國政,安撫人心,致條務通達,機理不紊,卿之功苦,朕亦銘記於心!”對楊邠,劉承祐仍舊抱以和顏悅色。

雖然,一直以來,劉承祐都深惡楊邠的傲慢,不識大體,目無君上,但對其政功,卻沒有否認的意思。

這大概是劉承祐頭一次如此坦誠對他表示讚譽,楊邠也有些意外,注意着天子嘴角咧開的笑容。對君側的皇后看都沒看一眼,木然地站了一會兒,方纔稍顯遲鈍地舉杯,仍顯矜持:“臣身受先帝知遇之恩,所爲之事,只盡職以報罷了。”

楊邠的話,就透着一個意思,他是爲了報劉知遠之恩。

有的時候,當真不知道楊邠在面對劉承祐時,那固執的倨傲究竟來源於何處,又或者已形成習慣,難以改變了。

不過,到如今的地步,劉承祐已直接忽略,淺酌一口,便離開。倒是跟在一旁的大符,臉色微微變了下之後,方纔恢復和煦的笑容,只是鳳目,稍冷地看了慢悠悠坐下的楊邠一眼。

不動聲色,劉承祐走到郭威與王峻面前,二臣同時持杯站起以應。

身邊候着兩名內侍,張德鈞親自拿着瓶酒壺斟酒。劉承祐則看着郭、王二人:“近來整軍之事,多累二卿操勞推進,將心穩定,士無怨艾,卿等功勳卓著。朕謹以此酒,拜謝!”

“陛下言重了!”郭威如常,保持着謙恭的姿態。

王峻倒是帶有傲色,坦然接受劉承祐的讚譽,不過還算給面子,笑對。

接下來便是馮道等宰相以侍衛、殿前兩司的將帥以及那些節度,其他人可沒有資格接受天子的親自敬酒,劉承祐也沒有那麼多精力與酒力。

即便如此,劉承祐還是同大符,一齊向與宴的禁軍諸軍高級軍官敬了杯,這算是對軍隊的優待與重視。

此次冬至宮廷聚宴,前期籌備的時間雖長,但正宴並沒有持續太久,除了皇帝講話比較重要之外,無非吃喝,樂舞是大部分人都欣賞不來的,而喝酒,終究是在宮內,豈能真正放肆。

前後也就不到一個半時辰的功夫,約在戌時初刻的時間,隨着劉承祐簡單地發表了幾句結束語,與後、妃一同退席之後,乾祐年來大漢朝第一次大規模的宮廷御宴,宣告結束,在使者、衛士的引導下,有序告退。

宮娥打着花燈,內侍相隨,前後甲士策衛,劉承祐與大符夫妻倆相偎着,信步走在殿廊之間。風呼嘯得吹,一時間都沒有說話。

遙望宮外,劉承祐泛着醉意的面龐上浮現出些許迷離,他似乎能聽到東京城中,官吏軍民,同慶節氣的輕鬆氛圍。即便,過了今夜,該苦得的日子,還得再過下去。

“陛下,衆臣已散去,國舅正在派人收拾殘藉!”一名宦官匆匆跟了上來,在張德鈞耳邊嘀咕了一句,由他彙報。

“嗯!”劉承祐只輕輕應了聲。

住步,劉承祐伸了個懶腰,打了個呵欠,一口白汽溢出。扭頭看着大符,暈黃的宮燈光芒顯得有些曖昧,照在他的皇后臉上,那浮着的些許酒意,使得美人少了幾分平日的端莊,笑容之間,憑生出幾分豔色。

劉承祐毫不避忌地摟過大符,引得她輕呼一聲,幾乎貼着她的臉,問道:“你笑什麼?”

大符縮在劉承祐懷裡,水汪汪的眼睛望着他:“難得見官家有似今夜這般,釋然的笑容。”

“哦?”劉承祐微微訝異,下意識地擡手在自己面頰上摸了一圈。

又輕鬆地笑了笑,劉承祐道:“走,去坤明殿!”

劉承祐顯然是打算與皇后深入交流一番,可是大符卻搖了搖頭:“官家今夜,還是去瑤華殿吧。”

聞言一愣,劉承祐鬆開大符,認真地打量着她,兩眼中帶着好奇。

【領現金紅包】看書即可領現金!關注微信.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金/點幣等你拿!

大符溫雅一笑,說道:“今夜,相伴君前,妾已然滿足了。”

把男人往外推,大符這賢惠的模樣,讓劉承祐心裡更加觸動,賢后就是這樣的麼......

第231章 遼軍的反擊第352章 十萬漢師圍金陵第99章 北巡結束第144章 兩個選擇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115章 困獸之鬥第129章 割地、稱臣、納貢第424章 年命不永第58章 正面互懟第96章 壽春城內第192章 姑藏城頭感慨多第222章 閹宦之慮第58章 火神澱之亂第177章 耶律妃第140章 大獲全勝第365章 邊事結論第98章 灰溜溜地滾回去第2章 皇帝不好做第132章 進宮第2097章 太宗篇44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中)第485章 老皇帝:查一查是否有問題第309章 衡釀第96章 李少遊的新去向第452章 終罷西征第1745章 東京大爆炸第286章 進兵方略第140章 殺心大起第1739章 受刺激的十三皇子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200章 禦敵第221章 成長的王彥升第483章 南巡第133章 西征!第59章 病榻陳情第175章 被刺激到的遼帝第2050章 最後的旅途21第210章 一錘定音的人第104章 駕臨歷城第346章 底層第167章 先震後蝗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認可第9章 寫得不錯!第241章 至此戰罷第33章 有人想腐蝕孫將軍第387章 契丹終被打回原形第51章 耿淑妃薨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第87章 欒城之戰(1)第34章 亡國之族第113章 希望渺茫第116章 涼甘瓜沙第179章 榆林楊重貴第151章 廣政殿議第258章 遼河戰役,高奏凱歌第397章 指點第1809章 餞行第405章 楊呂覲見第58章 郭威又病了第68章 二次北巡第474章 立場第212章 開寶北伐第233章 王使君在泗州第108章 樞密院內第2198章 仁宗篇15 統治中堅第41章 小風波第73章 解決第136章 太子的認識第153章 楊業戍代第55章 乾脆的勝利第298章 王著罷相第444章 揣測者第158章 劉昉的下一步工作安排第2049章 最後的旅途20第446章 流光園第437章 改變的契機第188章 邊將離京,再獲一子第130章 蒼山洱海第361章 安東國第14章 大論第90章 老將可用第2133章 世宗篇8 走進新時代第139章 王昭遠:此乃戰機第295章 北伐的尾聲4完結感言第18章 詔議國策第313章 晉王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結論第93章 完了第1714章 百姓苦第76章 太子還京第5章 春闈第186章 賜死第1781章 危險往往來自背後第60章 皇后進言第118章 考慮結束戰爭第59章 明貶實升第1767章 心頭髮慌第214章 正在準備整頓朝綱的耶律賢第157章 《刑統》將成第270章 騷擾,進攻
第231章 遼軍的反擊第352章 十萬漢師圍金陵第99章 北巡結束第144章 兩個選擇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115章 困獸之鬥第129章 割地、稱臣、納貢第424章 年命不永第58章 正面互懟第96章 壽春城內第192章 姑藏城頭感慨多第222章 閹宦之慮第58章 火神澱之亂第177章 耶律妃第140章 大獲全勝第365章 邊事結論第98章 灰溜溜地滾回去第2章 皇帝不好做第132章 進宮第2097章 太宗篇44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中)第485章 老皇帝:查一查是否有問題第309章 衡釀第96章 李少遊的新去向第452章 終罷西征第1745章 東京大爆炸第286章 進兵方略第140章 殺心大起第1739章 受刺激的十三皇子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200章 禦敵第221章 成長的王彥升第483章 南巡第133章 西征!第59章 病榻陳情第175章 被刺激到的遼帝第2050章 最後的旅途21第210章 一錘定音的人第104章 駕臨歷城第346章 底層第167章 先震後蝗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認可第9章 寫得不錯!第241章 至此戰罷第33章 有人想腐蝕孫將軍第387章 契丹終被打回原形第51章 耿淑妃薨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第87章 欒城之戰(1)第34章 亡國之族第113章 希望渺茫第116章 涼甘瓜沙第179章 榆林楊重貴第151章 廣政殿議第258章 遼河戰役,高奏凱歌第397章 指點第1809章 餞行第405章 楊呂覲見第58章 郭威又病了第68章 二次北巡第474章 立場第212章 開寶北伐第233章 王使君在泗州第108章 樞密院內第2198章 仁宗篇15 統治中堅第41章 小風波第73章 解決第136章 太子的認識第153章 楊業戍代第55章 乾脆的勝利第298章 王著罷相第444章 揣測者第158章 劉昉的下一步工作安排第2049章 最後的旅途20第446章 流光園第437章 改變的契機第188章 邊將離京,再獲一子第130章 蒼山洱海第361章 安東國第14章 大論第90章 老將可用第2133章 世宗篇8 走進新時代第139章 王昭遠:此乃戰機第295章 北伐的尾聲4完結感言第18章 詔議國策第313章 晉王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結論第93章 完了第1714章 百姓苦第76章 太子還京第5章 春闈第186章 賜死第1781章 危險往往來自背後第60章 皇后進言第118章 考慮結束戰爭第59章 明貶實升第1767章 心頭髮慌第214章 正在準備整頓朝綱的耶律賢第157章 《刑統》將成第270章 騷擾,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