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永遠在猜忌的路上

“都說皇城司的密探,上至王公,下及市井,此言果然不假,你手下的眼線,都安排進秦王府了......”

以一個稍顯慵懶的姿態躺在椅子上,劉皇帝目光斜視, 平靜的語氣透着些複雜的意味,似是驚奇,似是感慨,讓恭立其側的張德鈞有些不自在。

“皇城司一切都按照官家的意志行事,小的們始終牢記,官家若是覺得不合適, 便把人撤出來!”小心加謹慎,張德鈞卑恭地說道。

張德鈞進宮在劉皇帝面前刷存在感,已然堅持了半年多了,此番亦然,向劉皇帝彙報着皇城司下屬們刺探的西京朝野內外輿情。

而此次,張德鈞彙報的,卻是秦王劉煦府上的一些動靜,具體所指,乃是劉煦接見了其表兄耿繼勳,這並不出奇,經過一番思祥,劉煦還是把耿繼勳調回京城。而惹得皇城司眼線注意的是,兩人關起門來私談許久,只是未曾探明具體密議內容。

看張德鈞這又緊張又忐忑的模樣,劉皇帝面露微笑,語氣也緩和了些, 說道:“不必,朕並非要責你, 你對朕的忠心, 朕明白, 你辦事積極周到,朕同樣清楚!”

“官家聖明!小的多謝官家信任!”張德鈞立刻做出一副感懷不已的模樣。

打量了他兩眼,劉皇帝輕嘆一聲,道:“朕只是要提醒你,朝廷自有法度,做事積極認真值得肯定,然行事還需按照規矩來,不要肆無忌憚。

朕可聽說了,你皇城司的屬下們,平日裡多有放肆,恣意妄爲!朝野內外,對你們不滿的,可不是一個兩個。

朕信任你,也願意庇護你,但是,倘若犯了衆怒,做下什麼不可挽回的事,屆時就是朕有意維護,也未必保得住你!

聽說你收了四個義子,頗爲倚重,個個是皇城司的幹吏,可惹了不少非議。朕自然不在乎那些謠言中傷,但你們平日爲人處事,還當保持一些敬畏......”

劉皇帝輕飄飄一番話,張德鈞卻聽得冷汗淋漓,垂着頭,聲音都透着點激切:“官家關懷,小的感激涕零,官家教誨,銘記於心,小的定然會好生約束下屬,不使他們肆意妄爲,觸犯國家法紀,定不使官家爲難!”

看張德鈞這賭誓一般的言辭,劉皇帝露出了一點認可的笑容,表情也變得和煦起來:“朕沒有怪罪於伱的意思,你們是朕的爪牙耳目,自古以來,這樣的差事都是惹人非議的,並不好做,朕能理解。不過朕的提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你自己把握好分寸!”

“是!小的明白!”張德鈞甚至有些不敢去擦拭額間的汗漬。

“還有一點,你要給朕牢牢地記住!秦王,終究是朕的兒子,是大漢的親王!”劉皇帝語氣轉厲。

“是!”張德鈞本能般地佝身答道,心臟也急促地抽搐幾下,他哪裡不明白,自己此番似乎拍到馬蹄子上了。

“你去吧!”

等張德鈞滿懷憂慮、面露反思退下後,劉皇帝再度恢復了從容平靜,雙目中的凌厲也趨於平靜。

喦脫默默地恭候在側,一張老臉上,涌現出少許的遲疑,眼睛朝着張德鈞離去的方向看了看,又落到劉皇帝身上,很快垂下頭。

劉皇帝與張德鈞的對話,他全部聽在耳朵裡,以其精明,當然聽得出,劉皇帝是在敲打張德鈞。作爲宮廷內部,唯一能夠與之相抗衡的宦官,張德鈞吃了掛落,喦脫心裡自然有種幸災樂禍的感覺。

而喦脫猶豫的,則是要不要趁機再給張德鈞上上眼藥。喦脫表情雖然沒有什麼變化,但劉皇帝就像一頭嗅覺奇敏的猛獸,突然扭頭,盯着他:“你似乎有話要說?”

聞言,喦脫一個激靈,稍微瞥了劉皇帝一眼,嚇得趕忙垂下頭:“沒,沒,小的無話可說!”

“可朕看你,似乎欲言又止啊!”劉皇帝坐了起,玩味地注視着喦脫:“你有什麼想法,還要瞞着朕嗎?”

只是一個動作,喦脫似乎感受到了方纔張德鈞面臨的壓力,在劉皇帝的目光下,支吾兩句,一時不知如何接口。

“與皇城司有關?”劉皇帝又問:“說來聽聽,正好,朕也想了解,在你們眼中,皇城司是怎樣一種形象!”

一句話,幾乎把喦脫逼到死角,遲疑幾許,微拱手,喦脫表情鄭重,聲音低沉,說:“官家,皇城司在京中,聲名很盛,無人不知,無人不憚,幾乎無孔不入。聽說,不只是王公大臣之家,就是東宮之中,也有他們的眼線......”

言罷,喦脫就閉口了,默默等候劉皇帝發言,而他明顯感覺到,伴隨着此言,殿中的空氣都彷彿凝滯了一般,氣氛變得壓抑起來。

“哦!”沉默了下,劉皇帝發聲了,目光並沒喲從喦脫身上挪開,而是好奇道:“你是如何知道的?莫非,東宮之中,也有你的眼線?”

這話可就有些誅心了,喦脫頓露惶恐,差點沒當場跪下,趕忙道:“小的哪有這個膽子,做那逾越之舉。只是,小的身爲內侍行首,宮中從不缺流言,難免聽到些風聲......”

喦脫這個解釋,有些難以站住腳,但是,劉皇帝也沒有深究的意思,只是淡淡道:“那你還是耳聰目明啊!”

“小的得幸伺候官家,隨時聽候吩咐,自然需要耳目清明些!”喦脫惶恐之中,帶有少許尷尬。

關於這倆太監之間的不對付,劉皇帝自是洞若觀火,也是他樂見其成的,也明白,喦脫縱然不敢在東宮埋伏手腳,皇城司中有些眼線,卻也不奇怪。

想了想,劉皇帝收回那壓迫力十足的目光,揚手道:“你做自己本職工作即可,不該管的事,不要過問!”

“是!”喦脫也終是鬆了口氣,當即應道。

一股苦澀的感覺在心頭盤旋,適才他還在對張德鈞幸災樂禍,與之相比,自己似乎也沒有什麼好得意的。

在喦脫心緒艱難平復的同時,又聽得劉皇帝幽幽嘆道:“這個張德鈞,東宮之中都敢埋伏眼線,那朕身邊呢?”

聽此言,喦脫直覺雞皮疙瘩都要起來了,內心中油然而生惶恐,然而冷靜下來,卻有一種莫名的喜悅,皇帝這顯然對張德鈞也有看法了。

不過,聰明的喦脫,並沒有再貿然開口,甚至連表情都沒有任何變化,彷彿沒聽到劉皇帝的嘀咕一般,只是暗自回味着劉皇帝的話。

而劉皇帝對張德鈞的態度,自然同樣是複雜的。要說意見一點沒有,顯然也是不可能,連李崇矩那般勤懇安分,都不得不主動請辭,以避災禍,何況張德鈞。

張德鈞的優勢在於他是太監,是劉皇帝身邊出去的奴僕,但是,畢竟掌握是皇城司這樣的特務機構,以劉皇帝多疑,怎麼可能付以完全信任。

至少“宦官亂政”這個警示,偶爾也會盤旋在劉皇帝腦海的。何況,張德鈞掌握皇城司,也有十多年了,並且由他一手建立並發展壯大的,哪怕他表現得再恭順忠誠,劉皇帝的猜忌之心都不會消卻,反而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越發深重。

而皇城司在東宮安排眼線的事情,劉皇帝一方面是同意的,因爲他需要有一個秘密的瞭解太子動向的渠道,另外一方面,也難免忌憚張德鈞這宦官肆意逾越。

有些矛盾,但事實就是如此!

或許,皇城司也該有所改變了?劉皇帝腦海中不禁冒出這樣的想法。

第43章 事畢第247章 留給遼陽的時間不多了第66章 陷河陽第358章 劉家的天下第32章 天子上門第265章 秦鳳既定第344章 王師已過大江來第15章 漸不自知第125章 周家有女呼娥皇第291章 和議達成第168章 塞上風光半島史話終 極限第203章 勝利的意義第36章 激戰三江口第147章 德勝渡第92章 欒城之戰(4)第303章 趙普北上第137章 整編事第458章 小器、雍王進言第95章 玩陰謀第188章 後續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67章 劉煦娶親世宗篇28 朝暉之城,老年白龍第287章 反擊從野狐嶺開始第508章 最後的旅途7第336章 怪圈第11章 大典日第225章 恩愛與恩典第59章 不知死第106章 敲打第10章 王峻也不容易第145章 非常之事第34章 三次鐵離之戰第145章 策勳御宴第206章 武德司獄第493章 御前的表演第2057章 太宗篇4 最後的告別半島史話·話說林邑第163章 第三次北巡第208章 君臣密議第73章 趙大已在軍中第39章 長沙第204章 事態擴大第171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2第21章 黃袍加身第112章 幸災樂禍第1678章 保守與擴張第81章 下蔡大捷第261章 優勢太大,底氣太足第353章 楊城大捷第140章 殺心大起第74章 契丹高麗之事第286章 宗室第394章 永遠在猜忌的路上第229章 血戰錦州第239章 進退第300章 靈州換任第294章 唐粵問題第78章 安東這地不簡單第139章 王昭遠:此乃戰機第190章 熱情相待第111章 棉稻,後疾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417章 輕狂淺談兩點第119章 節度進京第82章 瓦橋關淺談兩點第393章 錢去哪兒了世宗篇39 寇準罷相第3章 不宜擴大第377章 南洋攻略第93章 完了第442章 金玉滿倉,堆積如山第33章 真正目的第41章 卷甲入城第193章 楊邠案(1)第111章 武德司如此,皇城司何如?第231章 遼軍的反擊第347章 割韭菜第226章 馮道請辭第33章 真正目的第153章 亂事終不可免第181章 父子夜談第12章 如此安慰第1677章 軍議與戰爭利器第405章 即將中落的二十四臣之家第320章 蠻瑤歸服第113章 希望渺茫第322章 土司制與遼使第202章 錢糧百萬計第180章 賞功第427章 饒樂國的困境第80章 進攻第271章 再度上演檀州事第223章 滑州河防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135章 最後的堅守世宗篇51 皇太孫
第43章 事畢第247章 留給遼陽的時間不多了第66章 陷河陽第358章 劉家的天下第32章 天子上門第265章 秦鳳既定第344章 王師已過大江來第15章 漸不自知第125章 周家有女呼娥皇第291章 和議達成第168章 塞上風光半島史話終 極限第203章 勝利的意義第36章 激戰三江口第147章 德勝渡第92章 欒城之戰(4)第303章 趙普北上第137章 整編事第458章 小器、雍王進言第95章 玩陰謀第188章 後續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67章 劉煦娶親世宗篇28 朝暉之城,老年白龍第287章 反擊從野狐嶺開始第508章 最後的旅途7第336章 怪圈第11章 大典日第225章 恩愛與恩典第59章 不知死第106章 敲打第10章 王峻也不容易第145章 非常之事第34章 三次鐵離之戰第145章 策勳御宴第206章 武德司獄第493章 御前的表演第2057章 太宗篇4 最後的告別半島史話·話說林邑第163章 第三次北巡第208章 君臣密議第73章 趙大已在軍中第39章 長沙第204章 事態擴大第171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2第21章 黃袍加身第112章 幸災樂禍第1678章 保守與擴張第81章 下蔡大捷第261章 優勢太大,底氣太足第353章 楊城大捷第140章 殺心大起第74章 契丹高麗之事第286章 宗室第394章 永遠在猜忌的路上第229章 血戰錦州第239章 進退第300章 靈州換任第294章 唐粵問題第78章 安東這地不簡單第139章 王昭遠:此乃戰機第190章 熱情相待第111章 棉稻,後疾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417章 輕狂淺談兩點第119章 節度進京第82章 瓦橋關淺談兩點第393章 錢去哪兒了世宗篇39 寇準罷相第3章 不宜擴大第377章 南洋攻略第93章 完了第442章 金玉滿倉,堆積如山第33章 真正目的第41章 卷甲入城第193章 楊邠案(1)第111章 武德司如此,皇城司何如?第231章 遼軍的反擊第347章 割韭菜第226章 馮道請辭第33章 真正目的第153章 亂事終不可免第181章 父子夜談第12章 如此安慰第1677章 軍議與戰爭利器第405章 即將中落的二十四臣之家第320章 蠻瑤歸服第113章 希望渺茫第322章 土司制與遼使第202章 錢糧百萬計第180章 賞功第427章 饒樂國的困境第80章 進攻第271章 再度上演檀州事第223章 滑州河防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135章 最後的堅守世宗篇51 皇太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