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宗室

在崇政殿,劉承祐沒有處理什麼政務,而是小憩了一會兒,沐浴一場,洗去身上的風塵與疲憊,而後才前往萬歲殿。

說是家宴,那就一個外人也沒有,都是劉家人,男男女女、大大小小近四十人,囊括了劉承祐、劉承勳以及鉅鹿郡王劉承贇這三兄弟。

雖不如皇兄一般子嗣繁多,這三年間,雍王劉承勳似乎也打開了封印一般,添了兩子一女。至於鉅鹿王劉承贇,雖然是高祖劉知遠的養子,但從血脈上來說,也是皇室近親,一直以來,都比較安分,劉承祐對他也不錯。

七年前,因爲其生父、太原王劉崇的事情,劉承贇曾爲其求情,後來,在劉崇病故後,心中不安,爲消除皇帝心中可能的猜忌之心,又自請貶謫。劉承祐同意了,把他外放,這些年,歷任鄧州、陳州、汝州,任上沒有什麼突出的政績,但也中規中矩,安分守己,從無逾越,官聲也不錯。

當然,被調回東京,也是劉承祐所首肯的,這也是多年之後,劉承祐再度見到劉承贇。人發福了許多,顯然日子過得還算滋潤。

“你那舅哥如何,他第一次來朝,遠來是客,又是親戚,可別怠慢了他!”三兄弟聚在一塊兒,劉承祐問劉承勳。

隨着年齡閱歷的增長,劉承勳也是越發有氣度了,聞問,笑應道:“既是家事,又是國事,我豈會、豈敢怠慢了他!只是我這個舅哥,心中忐忑,幾度向我打聽,朝廷對吳越的態度,此番北伐大勝,讓這些藩屬,都甚爲不安啊!”

劉承祐則問:“那你是如何回覆他的?”

劉承勳道:“沒有陛下的首肯,我豈敢貿然回之,只是安撫,讓他放寬心,吳越對朝廷一向恭順,大漢也不會虧待錢氏的!”

“很好!”劉承祐露出了點笑容。沒有就此多說什麼,但對於這個嫡親弟弟的成長表現,還是很滿意的。

“贇哥,此番回京,就在東京住下吧,朕給你找了個新差事!”劉承祐又對劉承贇道:“宗正卿職有缺,你如今是皇室之長,就由你擔着吧!”

劉承贇如今已有三十八歲了,就劉承祐這一輩來說,確實以他爲長。不過,聞其言,劉承贇踟躇了下,拱手應道:“陛下,如論宗室之長,臣可不敢當!”

從其語氣中,劉承祐聽出了些許其他意味,不由看着他。劉承贇倒是一臉坦然,直接開口,向他求情起來。他是在爲皇叔劉信說話,雖然在血統上,劉信不算皇室嫡親,但在輩分上,大漢還活着的宗老中,劉信是除了慕容彥超之外最高的。但是,慕容彥超雖被呼爲皇叔,但他終究不姓劉。

至於劉信,從當年許州案發起,已經在睿陵守了整整十年的陵了。一晃就是十年,陵前的圈禁生活,是十分煎熬的,聽說,劉信有兩個兒子病死了......思之,也頗使人憐。

前些年,像太后,其他外戚,時而也會向劉承祐提起赦免之事,即便不完全寬恕,也可以換個環境好些的地方安置,終究是宗室長輩,不好如此虐待,但都被劉承祐託詞拖過去了。而因爲對皇叔劉信過於嚴厲,也使得劉皇帝在此方面,遭到了一些非議。畢竟,當下之人的價值觀擺在這邊。

時間,是一劑良藥,十年過去,已經沒有多少還記得,當初劉信在許州做了怎樣的惡事,鬧得如何天怒人怨,哭聲盈野,罵聲載道。即便是許州的百姓,如今都過着自己的小日子,大抵也沒有人還牢記着當初的刻骨銘心。

劉承祐也一樣,他也無法再回憶起,當初在瞭解劉信在許州的暴虐行徑後所產生的那種憤怒以及欲殺之而後快的衝動。即便再度翻看一番案擋,他的心也是波瀾不驚的。

對於劉信,如果要赦免,也只是劉承祐一句話的事情,並且,不會引起什麼異議,甚至會有人稱讚他的大義滅親之後的寬厚仁慈。

然而,如果早幾年,劉承祐或許念頭一轉就同意了。但到如今,情況又不一樣了,在他看來,劉信粗鄙殘忍,性格之中就帶着暴虐,十年的苦難,不一定會磨平他的棱角,反而可能加劇他的仇恨心理。

尤其是,在他兩個兒子,先後在睿陵去世的情況下,劉承祐會想,如果赦免了劉信,他會不會採取什麼報復手段。畢竟是宗老,大漢皇叔,劉承祐不願意在此事上,再平添曲折波瀾。

是以,對於劉信,在劉承祐心裡,只有一個結局,那就是幽禁到死。沒錯,劉皇帝的心眼,有的時候,還是很小的。當然,他這種考慮,是無法拿到檯面上來說的,有妨他的聖明。

想了想,劉承祐說道:“劉信有幾個孫兒,幾歲了?”

不明其意,劉承贇答道:“回陛下,得序齒者,只餘二人,一男一女,男七歲,女五歲!”

“年紀不小了啊!”劉承祐眉頭稍微皺了下,略作猶豫,吩咐道:“傳諭睿陵,將此男女,送至東京,就由贇哥你撫養吧!”

聽這麼個命令,劉承贇愣了一下,體會了一番,方纔明白,這,算是劉承祐對劉信一家最後的“寬待”了。心中微嘆,劉承贇拱手應命:“是!”

“贇哥,你可要好好教導他們,萬不能重蹈其祖父之覆轍!”劉承祐又叮囑道。

“是!”劉承贇默然,同時,心中暗下決定,不再於劉皇叔事上進言了。

但是,皇叔的事不再說,兄弟的情,卻忍不住想再提一下。劉承贇注意了一下皇帝表情,見他並沒有囿於此節,心情不錯的樣子,於是又道:“陛下既以我爲宗正,那宗室之務,可容臣發言?”

訝異地瞥了他一眼,劉承祐當即道:“那是自然!”

皇帝這麼一保證,劉承贇當即道:“陛下,臣回京之前,收到了劉均的信,堂兄弟們,已經困居洛陽快七年了,生活日漸拮据。陛下你看,是否讓他們爲朝廷出點力,辦點事?”

“朕所賜者,都是膏腴沃土,偌大的莊園,還養不活他們?”劉承祐這麼回答道。

當初,因爲河東之事,劉崇一家子,都被安排在洛陽,讓他們讀書耕田,修生養性。劉崇活着的時候,他兒子們還算安穩,待其死,矛盾就慢慢出現了。

在劉崇一脈勢盛時,這些人,也都是意氣風發,作威作福。如今,給他們一點地,讓他們讀書耕田,哪裡是能熬得住的。

沒有其他收入來源,又不善經營田地,僅靠着劉崇留下的一些家底,哪裡支撐得住消耗。並且,兄弟之間也漸生齟齬,作爲長兄的劉承均,也壓不住。

說實話,劉崇的兒子中,最安分要屬劉承均與劉承銑這二人了。其他人,過不了苦日子,或多或少,都表露出了一些對皇帝以及朝廷的怨言。

此時,劉承贇爲他的親兄弟們求情,劉承祐的心思也是有些不定。不過,略加考慮,還是決定,鬆一鬆,至少,劉承贇的面子,還是要給點的。

於是,劉承祐說道:“諸兄弟中,唯均、銑二人,可付職分,朕會令吏部安排的!”

“謝陛下!”對此,劉承贇已經滿意了,也不敢奢望更多,當即拜謝。

第359章 上元之夜第283章 降將第353章 聰明的張德鈞第94章 好不容易下定決心第104章 餓狼相爭第427章 晉王要做忠臣第2113章 康宗篇5 反擊開始第122章 相互誅心第70章 同州之戰第376章 降臣紛來第5章 王樸走了第1章 自閉少年劉承祐第2116章 康宗篇8 侯府鍵政第137章 迂迴之師第2142章 世宗篇17 理藩院事第380章 投漢第328章 改革深入第432章 人事大權第365章 看衰第52章 巫宦之國第131章 和議達成第1700章 本州無罪第350章 隱退陳情第11章 大典日第248章 劉皇帝的小本本第416章 面試第1716章 共治時代第121章 道士第129章 割地、稱臣、納貢第210章 一錘定音的人第180章 賞功第2113章 康宗篇5 反擊開始第10章 老將出馬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131章 和議達成第66章 這個冬季不尋常第1813章 雍王不當這出頭鳥第457章 粉飾一二第64章 和約是拿來撕毀的第2116章 康宗篇8 侯府鍵政第110章 西南將帥第1781章 危險往往來自背後第2105章 太宗篇52 臨淄王第192章 再得兩子第438章 與太子的牽涉第450章 殺一皇親第222章 青史留名之宴第133章 延禧驛第472章 一山豈能容三虎第1794章 魏王回來了第1章 何謂開寶第6章 遺奏十條第289章 大漢宰相不好做第106章 陳覺怯戰觀成敗第515章 最後的旅途14第77章 劉知遠終於動了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第194章 蕭護思眼中的強漢第253章 運籌千里王樞密第1701章 浮出水面世宗篇47 封禪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第130章 監察系統的變動第146章 近親通婚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第43章 東京聲色第103章 強勢、陰謀第462章 一地雞毛第287章第123章 孔氏之疑第2061章 太宗篇8 公國第147章 德勝渡第427章 晉王要做忠臣第469章 四大改造、營所改革第325章 裁判下場第53章 改國號,去帝位,稱臣修貢第116章 滿朝震動仁宗篇6 王安石在此第1698章 做賊心虛第293章 北伐的尾聲2第124章 幽燕事了(續)第69章 “鐵桿”盟友先掉鏈子第130章 監察系統的變動第214章 股肱之臣、肺腑之言第146章 黃羊平第1726章 民何以安?第2115章 康宗篇7 太后太妃第205章 既往不咎第208章 獄吏之貴第128章 開寶宰相之死第1784章 結束與開始第2112章 康宗篇4 安樂皇帝第178章 頭腦清醒的乾祐帝第45章 心情不佳劉皇帝第485章 老皇帝:查一查是否有問題第466章 經濟制裁第51章 該當有所“表示”第322章 土司制與遼使第335章 高麗服軟了第19章 趙匡贊北上
第359章 上元之夜第283章 降將第353章 聰明的張德鈞第94章 好不容易下定決心第104章 餓狼相爭第427章 晉王要做忠臣第2113章 康宗篇5 反擊開始第122章 相互誅心第70章 同州之戰第376章 降臣紛來第5章 王樸走了第1章 自閉少年劉承祐第2116章 康宗篇8 侯府鍵政第137章 迂迴之師第2142章 世宗篇17 理藩院事第380章 投漢第328章 改革深入第432章 人事大權第365章 看衰第52章 巫宦之國第131章 和議達成第1700章 本州無罪第350章 隱退陳情第11章 大典日第248章 劉皇帝的小本本第416章 面試第1716章 共治時代第121章 道士第129章 割地、稱臣、納貢第210章 一錘定音的人第180章 賞功第2113章 康宗篇5 反擊開始第10章 老將出馬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131章 和議達成第66章 這個冬季不尋常第1813章 雍王不當這出頭鳥第457章 粉飾一二第64章 和約是拿來撕毀的第2116章 康宗篇8 侯府鍵政第110章 西南將帥第1781章 危險往往來自背後第2105章 太宗篇52 臨淄王第192章 再得兩子第438章 與太子的牽涉第450章 殺一皇親第222章 青史留名之宴第133章 延禧驛第472章 一山豈能容三虎第1794章 魏王回來了第1章 何謂開寶第6章 遺奏十條第289章 大漢宰相不好做第106章 陳覺怯戰觀成敗第515章 最後的旅途14第77章 劉知遠終於動了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第194章 蕭護思眼中的強漢第253章 運籌千里王樞密第1701章 浮出水面世宗篇47 封禪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第130章 監察系統的變動第146章 近親通婚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第43章 東京聲色第103章 強勢、陰謀第462章 一地雞毛第287章第123章 孔氏之疑第2061章 太宗篇8 公國第147章 德勝渡第427章 晉王要做忠臣第469章 四大改造、營所改革第325章 裁判下場第53章 改國號,去帝位,稱臣修貢第116章 滿朝震動仁宗篇6 王安石在此第1698章 做賊心虛第293章 北伐的尾聲2第124章 幽燕事了(續)第69章 “鐵桿”盟友先掉鏈子第130章 監察系統的變動第214章 股肱之臣、肺腑之言第146章 黃羊平第1726章 民何以安?第2115章 康宗篇7 太后太妃第205章 既往不咎第208章 獄吏之貴第128章 開寶宰相之死第1784章 結束與開始第2112章 康宗篇4 安樂皇帝第178章 頭腦清醒的乾祐帝第45章 心情不佳劉皇帝第485章 老皇帝:查一查是否有問題第466章 經濟制裁第51章 該當有所“表示”第322章 土司制與遼使第335章 高麗服軟了第19章 趙匡贊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