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1章 太宗篇8 公國

暖室之內安靜了下來,除了簾幕在清微風吹拂下發出的點點響動,幾乎沒有其他聲響。能夠陪王伴駕,對李宗愷本是一件榮幸之事,說誇張點甚至能徹底奠定他在李家的地位,然而此刻,他的心裡只有忐忑,肅穆着一張臉躬立在側,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別人不知道李少遊的身體狀態如何,李宗愷可是清清楚楚的,嚴格地說,這就是欺君,並且基本瞞不住人。若是被陛下當場戳破,那可如何收場,欺君傲上的罪名,便是壽國公也難以承受。

相比於李宗愷的憂慮不安,作爲老子的李少遊則穩得多,淡定地躺在那兒,又淡淡然地注視着劉暘,沒有一點慌張,當然那病態之狀也基本消失了。

至於劉暘,則一副很認真的模樣,三指搭在李少遊脈搏上,甚至閉上眼睛仔細感受,畫面幾乎禁止,只是偶爾手指頭動彈一二。

差不多過了一刻鐘之後,劉暘睜開了眼,偏過頭,有些故弄玄虛地拖着調子道:“壽公此疾……”

“莫非老臣病已入膏肓??”李少遊頓時道:“陛下不妨直言!”

劉暘擺擺手:“不論病情輕重,這尋醫問藥,首在查找病因,對症下藥,予以根除。以朕之見,壽公此疾有些特殊,特殊就特殊在,並非身體之恙,而是心疾!”

聽皇帝如此說,又迎着他玩味的眼神,李少遊嘆了口氣,苦笑道:“陛下慧眼如炬,老臣不勝欽佩!只是,如陛下所言,這名醫良藥易取,心藥難得啊!”

劉暘注視着李少遊,語調依舊輕鬆,但表情已然嚴肅了些:“朕這裡有一副心藥,不知對壽公是否有用?”

“宮中多奇珍,老臣這是要大開眼界了!”

劉暘淡淡道:“侍中、同平章事,加開府儀同三司,如何?”

“老臣年邁不堪,且愚鈍庸碌,如何擔當宰相重職?”李少遊徑直搖頭。

“尚書令給了呂端,已然委屈壽公!”劉暘想了想,這麼說道。

李少遊當即道:“國家公職,量才錄用,而非量人!承蒙陛下厚愛,然老臣有自知之明,實難稱宰相之職,陛下不需爲難!”

劉暘凝眉,沉吟少許,又道:“內閣大學士,晉爵壽陽郡王!”

這一份“厚恩”砸下來,李少遊是真有些懵了,驚悚之餘,迅速恢復冷靜,嚴肅地道:“請陛下勿復此言!陛下有關懷老臣之心,感激莫名,然老臣何德何能何功,敢僭居王爵?”

李少遊態度決絕,爲此甚至把身體撐了起來,而劉暘則在仔細審量了他一會兒後,悠悠說道:“壽公之功,何以酬之?”

“老臣只是做了些應盡之義,陛下實無須掛懷!”李少遊也沉默了下,緩緩道來:“如欲酬賞,先帝已然賞賜過了,老臣別無所求!”

聽其表態,劉暘眼神中閃過一抹深思,良久,與之對視了會兒,忽然笑了:“政事堂還少一尊席位,壽公若不屈就,朕又要傷神了!”

“陛下過譽了,大漢人才濟濟,足可供陛下取用!”李少遊停頓了下,又道:“如若陛下憐老臣過去微薄苦勞,定要賞賜,就給一些黃白之物吧!老臣子嗣衆多,供養不易,就厚顏求賞了”

聞言,劉暘嘴角稍稍綻開,以一種玩笑的語氣,道:“壽公這是想學王翦啊!”

李少遊立刻應道:“老臣何人,豈敢同一代名帥相提並論!”

“壽公不必自謙!幹祐二十四臣,至此僅餘公尚存,世所景仰,如何比不得?”劉暘輕嘆道,稍作琢磨,便十分嚴肅地說道:

“聽詔!壽國公李少遊,盡忠皇室四十六載,勞苦功高,國之棟樑,着加太傅銜、賜金百斤、銀千斤,另封北金洲地二十萬頃!”

注意着劉暘的表情,李少遊心知這是皇帝最終的決定了,因此沒有在故作矜持地推辭,直起身,於榻上伏拜道:“老臣拜謝陛下隆恩!”

“免禮!今日,就到這兒吧!”劉暘擺擺手,站起身,看着依舊跪伏在榻上的李少遊,意味深長地道:“壽公且安心養病吧!”

言罷,轉身便去。李少遊見狀,趕忙再拜,高聲道:“恭送陛下回鑾!”

“不送!”劉暘揚揚手。

屋內,一直到確認聖駕離去了,跪着的父子倆方纔起身,互相對視一眼,都長長地舒了口氣。還不待開口說些什麼,公府內各房,李少遊的那些子子孫孫、妻妻妾妾一併涌了進來,偌大的空間竟然還塞不下。

迎着一雙雙殷切的目光,李少遊頓時斥道:“都擠在這裡做甚?哪兒來的回哪兒去,別影響老夫養病!” 一干人雖有不甘,卻也實在不敢逆李少遊之意,只能委委屈屈、戀戀不捨地離開了。

房間雖然再度空了下來,但李少遊似乎有些不喜那被污濁的空氣,想了想,衝李宗愷吩咐着:“陪爲父出去走走吧!”

“是!”李宗愷心中正有疑惑,對此請,自說樂意之至。

父子倆在才泛着一層淺淺綠意的庭院小徑中信步而遊,在得到允許後,李宗愷終於開口詢問:“陛下明顯欲犒勞父親護還梓宮之功,父親何故多番推卻?”

“你覺得那是功勞嗎?”李少遊偏過頭,嚴肅地盯着兒子。

李宗愷面上一凜,垂下頭道:“只是爲父親感到可惜罷了!”

“可惜什麼?不能封王?”

李宗愷倒也沒有那麼天真,但名利權勢在前,心中也難免多一分奢望,道:“那宰臣之職呢?以父親之能望,難道還不能在政事堂有一席之地?”

李少遊聞言笑了笑,淡淡地問道:“你可曾想過,皇帝若有意委我爲相,爲何不在大典之日宣佈?”

“這”李宗愷不由陷入思考,沉吟少許,遲疑道:“那陛下此來,所謂何事?”

“給老夫診病啊!”李少遊擡手指了指自己,有些無奈地道:“這病倒也把我裝進去了!”

“父親是陛下臨走前的吩咐?”李宗愷想到了什麼。

“咱們這位新皇啊,固然一向寬厚待人!”李少遊背過手,仰望着頭頂淡藍的天空,長嘆道:“然而,若是有人覺得可以欺之以方,那可就太愚蠢了”

李少遊這話明顯意有所指,還不待李宗愷想出個所以然,便又聽老父吩咐着:“陛下所賜北金洲土地,安排些人出海經營墾殖吧,各房子弟若有意,大加支持!”

“是!”李宗愷立刻應道,但轉念一想,又不禁提出疑問:“人員安排,問題想來不大,各房兄弟子侄總還是有些人願意出海闖蕩的。只是,陛下所賜,只說土地二十萬頃,但具體何方何向,卻沒說明!況,北金洲乃是齊王封地.”

感受到李宗愷的顧慮,李少遊一臉的輕鬆,呵呵說道:“齊王總是要回京弔祭的,路程再遠,也該到了。待其還京,拿着賜封金冊去找齊王即可!”

“齊王殿下能樂意嗎?”

“你以爲這些海外封國,僅靠分封的國王、軍隊以及那些散漫的商民就能發展得起來嗎?”李少遊幽幽道:

“實話實說,對於先皇推動的海外封國,我實則也是心存疑慮,不甚看好的,即便眼下,也是如此。原因無他,得不償失,以先皇之政,再豐厚的家底,也遲早會被拖垮!南洋戰事至今還在持續,一日不息,那麼國家便要流一日的血。

依新皇爲政之風,必然不會坐視此等情況,必將有所動作,只是時間早晚罷了。就是有朝一日,陛下降詔取締封國,都不是沒有可能!

不過,今日陛下對我李氏之封賞,卻讓老夫窺到了另外一種可能!

先帝能封王國,那今上就能封公國、侯國、伯國!大漢道州之外諸國,若僅是天家、皇室對異域的宰分,那麼支持者有限,然若把勳貴們綁上戰船,一併發力,那未來如何發展,就難說了”

對老父這番分析,李宗愷聽得目瞪口呆,很多事情,換個角度看待,真就有種豁然開朗之感。

一股異樣的情緒在胸中激盪,過了一會兒,穩住心神,拱手向李少遊道:“父親見識深遠,兒欽佩之至!”

“欽佩什麼?我只隨口一提罷了!”李少遊隨口說道:“陛下的心思,豈是這般容易揣測的?”

“倒是你,似乎很希望老夫的猜測能夠成真啊!”李少遊盯着李宗愷,呵呵道。

李宗愷明顯被噎了一下,然而注意到老父親那玩味的眼神,拜道:“便是在海外,能有一塊封地,對於李氏家族而言,也是意義非凡!何況,有這幾十年的積累,南洋也非全然當年那等不毛之地,還是有可取之處,尤其是北金洲.”

“看看吧!”見其反應,李少遊又呵呵道:“連你都動心了!大漢的功臣勳貴們,能持心不動者,能有幾人?”

“做好準備吧!把金洲的封地,變成大漢帝國第一個公國.”

第2078章 太宗篇25 皇帝難欺第230章 壓力都不小第170章 全線動員第58章 當太子與首相共同針對第59章 皇帝與太子第30章 湖湘之治第86章 活下來,就是名將第274章 打女真、室韋還是沒問題的第77章 渦口之戰(1)第386章 蕭卿,起來吧第24章 人事調整第200章 天子的態度第161章 二郎,我恐命不久矣!第66章 陷河陽第351章 滿朝之中,只此一人第79章 勢孤危第147章 許州事了(2)第373章 開寶九年已過半第498章 六十年來第一遭第135章 韜光養晦第60章 狠狠敲打第71章 兵臨壽春第197章 決斷!第118章 考慮結束戰爭第39章 大舅哥與小姨子第469章 四大改造、營所改革第277章 軍政安排第27章 大漢二十三道第27章 郭威病了第189章 趙大述職第273章 蕭思溫跑了第1766章 噩耗連連,皇后病危第9章 寫得不錯!第168章 忠奸難辨第98章 追捕第209章 劉皇帝腦子還是清醒的第119章 回京第49章 欲收其精兵,先收其匠器第96章 戰損與戰果第207章 燕王心跡第138章 從長計議第339章 走向“詞帝”之路第2113章 康宗篇5 反擊開始第248章 耶律屋質真正的建議第146章 到了還得親征第291章 酬功第69章 “鐵桿”盟友先掉鏈子第461章 癲狂?第264章 更有楊業在後頭第393章 錢去哪兒了第436章 真實而殘酷第20章 威臨荊南第49章 求援第57章 父子雙相位,一門兩國公第112章 整風第375章 由創業走向守業第219章 八月戰爭第156章 朝廷新局面第351章 林邑國第464章 甘州楊氏仁宗篇3 歐陽大家第111章 暫息伐蜀之心第309章 衡釀第1749章 調教契丹第1674章 爆發第1752章 放手第1710章 趙普的辭呈第1788章 議點正事第152章 壓抑的成都第100章 關中蜀亂第235章 難以樂觀第298章 對党項策第1732章 劉皇帝的反應第159章 政事堂中的平衡第161章 蜀人填湘第148章 再去一臣,繼任人選第346章 文人風骨第18章 輕取江陵2第65章 制舉進展第224章 攻略方向第374章 推倒重來第64章 楊業卻敵第33章 西巡結束第52章 巫宦之國第210章 第三任武德使第128章 蜀中亂象第246章 目標八寨第40章 潞州三傑第149章 河東巡撫第128章 治安問題第499章 有些事從未改變第202章 百草口之戰第55章 燕王病故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彈開始第1章 何謂開寶第487章 “驚喜”第408章 兄弟之間第1690章 拼圖第172章 太子妃
第2078章 太宗篇25 皇帝難欺第230章 壓力都不小第170章 全線動員第58章 當太子與首相共同針對第59章 皇帝與太子第30章 湖湘之治第86章 活下來,就是名將第274章 打女真、室韋還是沒問題的第77章 渦口之戰(1)第386章 蕭卿,起來吧第24章 人事調整第200章 天子的態度第161章 二郎,我恐命不久矣!第66章 陷河陽第351章 滿朝之中,只此一人第79章 勢孤危第147章 許州事了(2)第373章 開寶九年已過半第498章 六十年來第一遭第135章 韜光養晦第60章 狠狠敲打第71章 兵臨壽春第197章 決斷!第118章 考慮結束戰爭第39章 大舅哥與小姨子第469章 四大改造、營所改革第277章 軍政安排第27章 大漢二十三道第27章 郭威病了第189章 趙大述職第273章 蕭思溫跑了第1766章 噩耗連連,皇后病危第9章 寫得不錯!第168章 忠奸難辨第98章 追捕第209章 劉皇帝腦子還是清醒的第119章 回京第49章 欲收其精兵,先收其匠器第96章 戰損與戰果第207章 燕王心跡第138章 從長計議第339章 走向“詞帝”之路第2113章 康宗篇5 反擊開始第248章 耶律屋質真正的建議第146章 到了還得親征第291章 酬功第69章 “鐵桿”盟友先掉鏈子第461章 癲狂?第264章 更有楊業在後頭第393章 錢去哪兒了第436章 真實而殘酷第20章 威臨荊南第49章 求援第57章 父子雙相位,一門兩國公第112章 整風第375章 由創業走向守業第219章 八月戰爭第156章 朝廷新局面第351章 林邑國第464章 甘州楊氏仁宗篇3 歐陽大家第111章 暫息伐蜀之心第309章 衡釀第1749章 調教契丹第1674章 爆發第1752章 放手第1710章 趙普的辭呈第1788章 議點正事第152章 壓抑的成都第100章 關中蜀亂第235章 難以樂觀第298章 對党項策第1732章 劉皇帝的反應第159章 政事堂中的平衡第161章 蜀人填湘第148章 再去一臣,繼任人選第346章 文人風骨第18章 輕取江陵2第65章 制舉進展第224章 攻略方向第374章 推倒重來第64章 楊業卻敵第33章 西巡結束第52章 巫宦之國第210章 第三任武德使第128章 蜀中亂象第246章 目標八寨第40章 潞州三傑第149章 河東巡撫第128章 治安問題第499章 有些事從未改變第202章 百草口之戰第55章 燕王病故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彈開始第1章 何謂開寶第487章 “驚喜”第408章 兄弟之間第1690章 拼圖第172章 太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