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6章 民何以安?

第1726章 民何以安?

狹窄的街巷,擁擠的屋舍,破爛的篷寮,腐爛的茅頂,污水橫流的路面……

牲畜的糞便,人的尿跡,隨處可見,空氣中瀰漫着令人作嘔的氣味。

中心坊街上,有商戶,有民舍,有小兒逐鬧,也有煙火氣息,路人行色匆匆少有停歇,角落處也有乞丐行討,甚至於一些低矮民房前還有流鶯在攬客。

劉暘就這麼站在街上,表情略顯陰沉,臉色十分難看,甚至於,有些無所適從。放眼四望,所觀所見,哪有開寶盛世的光景,貧窮、混亂、骯髒之景象,以一種最直觀的模樣呈現在他眼前。

這樣的情景,不得不說,讓劉暘心頭有些堵得慌,十分難受。開寶盛世,一貫給他的印象,是河清海晏,物阜民豐,國富民強,但恰恰在這京畿之內,在天子腳下,也有這種貧苦交集的地方。

當年,開封新建之時,是何等的宏偉壯觀,光鮮亮麗。作爲天下數一數二的雄城,一直以來,開封都是國家強盛、百姓富足的象徵,滿朝上下都以此爲榮,就是劉暘心中,也始終帶有一份自豪。

然而,這樂安坊內的情形,使得那散發着大漢榮光的一層僞裝,被無情撕碎,血淋淋地把那些被人忽視又或是不願面對的真實一面,擺在面前,其深刻慘痛,直入骨髓。

大漢的問題,又何止西北胡亂、民亂,也絕不獨此一例。讓劉暘有些惱怒的,是這些情況,從來沒有人向他彙報過。

他主政多年,也自認勤懇,在劉皇帝的影響下,也素來關注民生,但如今看來,還是太少,視野還是太狹窄了,就連天子腳下,尚有如此難看的一面,何論偌大天下。

朝堂之上,倒也不純是報喜不報憂,然而,大多放在“國家大事”上,實在沒有多少人,有多少精力,放在小民疾苦上。

調子唱得再高,政治再正確,對小民的關注,終究是有限的。窺一斑而見全豹,東京尚且如此,其他地方,也實在不必抱有太多樂觀。

“爹爹!”

袖腳被拉了拉,劉暘回了神,低頭一看,劉文濟正掩着鼻子,望着自己,顯然有些難以忍受縈繞鼻尖的難聞氣味。顯然,對於劉文濟而言,這樣的狀況,是從來沒有遇到過的。

“把手放下!”不知爲何,劉暘心中生出了少許怒氣,斥道。

劉文濟嚇了一跳,只覺此時的爹爹有些可怕,趕忙把手放下,話也不敢說了。見狀,劉暘深吸一口氣,有些語重心長地道:“你聞貫了家中的花蜜芬芳,自然受不了這些污穢氣息。但是,這些氣味,你必須得聞一聞,你只是難受一時,忍忍也就過去,而生活在這坊內街上的百姓呢,他們去要長年累月地忍受.”

劉暘說的這些,劉文濟自然不大明白,但見父親說得嚴肅,還是乖巧地點點頭,接下來,只是被劉暘牽着手,默默地跟着,即便臭味揮之不去,鞋袍都弄髒了,也再無怨言。

穿街而過,又在坊內兜轉幾圈,劉暘終於停下了腳步,站在一棟民房前。炊煙正裊裊上升,稻米的香氣稍稍沖淡了空氣中異味,透過敞開的門戶,能夠望見裡邊擁塞的佈局,人不少,但活動着的多爲老弱婦孺,丁壯男人,大抵都出去賺錢謀生了。

正欲開動腳步,入內拜訪一番,體察民情,街巷拐角處傳來一陣動靜。遠遠望去,那是一場鬥毆,準確地來講,那是三個人正在毆打一名青年,拳打腳踢,下手極狠,嘴上謾罵不斷,被打之人,除了發出幾聲慘叫哀嚎之外,就是抱頭縮身,忍受這欺凌。

跟着父親身旁,劉文濟也不免受這動靜吸引,好奇地張望,看清情況,下意識地縮到劉暘背後。劉暘則輕輕摸了下劉文濟腦袋以作安撫,面色嚴肅依舊,對於這樣的情況,已經沒有多少怒火,只是平靜地看着。

街巷兩邊,也有不少居民探出頭來,但也只是張望,並沒有人站出來阻止,這種潑皮鬥毆,無賴欺人,似乎早已習以爲常。小民自有生存之道,事不關己,難以承受的麻煩,也絕不輕易招惹。

身邊的護衛,早早地圍了上來,王約早察覺到太子敗壞的心情,此時終於開口道:“殿下,此地魚龍混雜,爲免不測,還是暫且離開吧,小的派人去解決此事!”

“解決?”聞言,劉暘頓時反問道:“伱要怎麼解決,救得了那一人,救得了這整坊的百姓?”

“這是大漢所有,開封府所轄的裡坊?”

顯然,劉暘是在自問,也是在自省。

不過,劉暘終究是心慈之人,沒有一直沉浸在傷懷之中,見那些人還不罷手,仍在拳腳相向,還是派衛士上前阻止。

未及成行,又有幾個人冒了出來,黑色制服打扮,是巡街的差役。領頭的是一名看起來就比較粗豪的漢子,顯然,聞聲而來。

差役的反應也很乾脆,也不叫止,幾個人衝上去,便把打人的三人擊打,緊跟着就是一頓毒打,不只拳腳,手中的佩刀也用上了,刀鞘也不敢部位,狠狠地衝那三人身上招呼。

更淒厲的慘叫聲在這街巷間響起,一直到打累了,領頭的差官方纔踩着其中一人,氣喘吁吁,惡狠狠地道:“爲何鬧事打人?”

身上那層黑皮,就是權力的象徵,極具威懾。不敢與差役對視,畏懼地道:“這小子,欠債不還.”

聞言,差官頓時衝頭先被打人之人道:“爲什麼不還錢?”

那人已然鼻青臉腫,氣息也顯得十分微弱,卻不敢不答話,小聲道:“小的沒錢!”

差官又粗暴地踹了帶頭的無賴一腳,冷冷地道:“官府的規矩,爾等是不放在眼裡了?我早早地告訴過你們,不要惹麻煩,爾等是想去大牢裡,還是想充入刑徒營?”

“不敢,小人不敢!”聽此言,領頭的無賴連連搖頭告饒。

見狀,差官這才挪開踩在他胸膛的腳,冷冷道:“你們有什麼恩怨,我不管。但我再警告你們,都給我安分些,不要自找麻煩!”

“是!是!”

“熱鬧都看夠了?都給我散了!”環視一圈,差官又朝周邊呵斥道,探出的腦袋像觸電一般迅速地縮了回去,並且關門閉戶。

教訓了一頓,逞足了威風,差官似乎也滿意了,招呼着下屬,慢悠悠而去。幾名手下,還鬆了鬆手腕,似乎沒打過癮。

那幾名無賴,狼狽起身,哪怕身上疼痛難止,也還不忘擺出卑微的姿態,恭恭敬敬地送行。待差官走遠後,領頭之人,又用力地踹了還躺在地上的“欠債者”一腳:“都是你這廝,害我挨一頓打!把他帶走!”

兩名手下,也不解氣地各自給了其人一腳,將之架起,四道人影,很快消失在街角。

劉暘站在遠處,將事情的經過盡收眼底,一直到街巷間空無一人,仍舊站在那兒,不懂分毫,隨從們都下意識地低頭,不敢多嘴。

劉暘並不是個易怒的人,但此時此刻,胸膛之中卻充斥着一股怒火,良久,問王約:“此地是安民坊吧!”

“回殿下,正是!”王約幾乎縮着脖子答道。

“民何以安?”

第250章 幼年太子不容易第198章 遼國變故第295章 北伐的尾聲4第60章 “暴斃”第166章 石熙載的施政理念第333章 養子、南征在即第392章 搶救一下第201章 擎天保駕之臣第274章 厚葬之第76章 效郭威戰法第342章 殺肥第165章 天子的態度第154章 南唐來使1第476章 內外黨同第115章 冬月第139章 衆臣拾柴第434章 還得是王禹偁第293章 生於憂患第469章 四大改造、營所改革第268章 一城,一戰第103章 缺少一個系統的李從益第73章 道府之爭第167章彈冠相慶第59章 明貶實升第248章 兩戰破寨第181章 東河村之戰第186章 賜死第89章 安南冬歸人第89章 談話第1701章 浮出水面第435章 還是比爛的時代第133章 納了第348章 老皇帝第433章 聖訓第85章 善後爭議第336章 怪圈第39章 濮州案(2)第64章 和約是拿來撕毀的第417章 慶典一般的刑場第2052章 回京第256章 遼帝的決斷第48章 瑤蠻的格局第241章 至此戰罷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層第1686章 雍王回京第2076章 太宗篇23 進入深水區的稅改第333章 養子、南征在即第1744章 此路不通第96章 壽春城內第2126章 世宗篇1 誰繼大統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179章 長教訓第227章 席捲半島第458章 小器、雍王進言第1745章 東京大爆炸第275章 令人絕望的未來第330章 最後一次東進第94章 寬仁的處置第332章 廣德殿婚宴第267章 親赴雲州第463章 當朝也有棄用的人才第71章 北齊鎮第113章 必成大器第16章 異見第273章 蕭思溫跑了世宗篇31 建隆六年·漢伊六次大戰第446章 流光園世宗篇51 皇太孫第9章 啖耳將軍亦回京第2069章 太宗篇16 聽哥一聲勸第15章 襄陽第88章 皇長孫出世第1698章 做賊心虛第276章 玉如意第1674章 爆發第275章 當與衆樂第2146章 世宗篇21 康王絕唱第1675章 血戰第2117章 康宗篇8續 家族大棋第330章 黨侯並不傻第107章 練將如礪劍第87章 秋後算賬第124章 辭表第26章 潘美守城第 283章 皇帝還朝第47章 高麗定安之事第426章 仍在進步的太子第1707章第50章 打他一仗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頓第112章 幸災樂禍第77章 安陽之殤第364章 漢宮之內第244章 邊帥變動第375章 少林寺第428章 趙王的新任命第199章 潞州來客第175章 在滑州第338章 爭執第128章 東路進展
第250章 幼年太子不容易第198章 遼國變故第295章 北伐的尾聲4第60章 “暴斃”第166章 石熙載的施政理念第333章 養子、南征在即第392章 搶救一下第201章 擎天保駕之臣第274章 厚葬之第76章 效郭威戰法第342章 殺肥第165章 天子的態度第154章 南唐來使1第476章 內外黨同第115章 冬月第139章 衆臣拾柴第434章 還得是王禹偁第293章 生於憂患第469章 四大改造、營所改革第268章 一城,一戰第103章 缺少一個系統的李從益第73章 道府之爭第167章彈冠相慶第59章 明貶實升第248章 兩戰破寨第181章 東河村之戰第186章 賜死第89章 安南冬歸人第89章 談話第1701章 浮出水面第435章 還是比爛的時代第133章 納了第348章 老皇帝第433章 聖訓第85章 善後爭議第336章 怪圈第39章 濮州案(2)第64章 和約是拿來撕毀的第417章 慶典一般的刑場第2052章 回京第256章 遼帝的決斷第48章 瑤蠻的格局第241章 至此戰罷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層第1686章 雍王回京第2076章 太宗篇23 進入深水區的稅改第333章 養子、南征在即第1744章 此路不通第96章 壽春城內第2126章 世宗篇1 誰繼大統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179章 長教訓第227章 席捲半島第458章 小器、雍王進言第1745章 東京大爆炸第275章 令人絕望的未來第330章 最後一次東進第94章 寬仁的處置第332章 廣德殿婚宴第267章 親赴雲州第463章 當朝也有棄用的人才第71章 北齊鎮第113章 必成大器第16章 異見第273章 蕭思溫跑了世宗篇31 建隆六年·漢伊六次大戰第446章 流光園世宗篇51 皇太孫第9章 啖耳將軍亦回京第2069章 太宗篇16 聽哥一聲勸第15章 襄陽第88章 皇長孫出世第1698章 做賊心虛第276章 玉如意第1674章 爆發第275章 當與衆樂第2146章 世宗篇21 康王絕唱第1675章 血戰第2117章 康宗篇8續 家族大棋第330章 黨侯並不傻第107章 練將如礪劍第87章 秋後算賬第124章 辭表第26章 潘美守城第 283章 皇帝還朝第47章 高麗定安之事第426章 仍在進步的太子第1707章第50章 打他一仗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頓第112章 幸災樂禍第77章 安陽之殤第364章 漢宮之內第244章 邊帥變動第375章 少林寺第428章 趙王的新任命第199章 潞州來客第175章 在滑州第338章 爭執第128章 東路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