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蕭護思眼中的強漢

氈帳之中,三名遼國重臣對座胡牀,飲酒吃肉,共論對漢事務。

“曾記得,應歷初年,我奉詔南下開封,與南朝共商彌兵議和之事。那時,世宗不幸,崩於亂賊之手,陛下初立,逆叛方平,而因我朝精銳南下,一意伐漢,南朝亦針鋒相對,陳兵布衆,修甲屯糧,河北州縣,軍衆北移,絡繹不絕,糧械轉運,塞斷路途。

然不論那時南朝如何調兵備戰,我都不曾畏懼過,然如今的中原漢朝,北駐軍隊,日加削減,北向喊殺之聲不復,卻更令我感到驚悸!”蕭護思喝了口酒,開始說起他使漢的感想。

“聽起來,蕭樞密此次使漢之旅,感慨甚深啊!”耶律屋質舉酒相敬,開口道。

“有些事情,耳聞終究不如目睹,只有親自走一遭,方纔知曉今時的漢國,究竟何等情狀!”蕭護思應之。

再飲而盡,緩緩敘來:“如今的南朝,在我看來,就像一頭暫時收斂起鋒芒的猛虎餓狼,凝目假寐,但暗中一點也沒有放鬆磨礪其爪牙。只待其掃平南方,必然將其惡爪獠牙轉向大遼。

如今,南朝駐於河北的兵馬,不下三萬之衆,皆遣良將鎮守統馭,裁減老弱,留其精銳,歲月操練,不曾廢怠。又有陳留王安審琦總帥,那安審琦年歲雖高,卻是沙場宿將,一生戎馬,鮮有敗績,非易與之敵。

若再加上燕軍及河東的漢軍,燕代以南的漢、燕佈防軍隊,長年不下六萬之衆。這些年,南朝屢屢動兵,討擊諸方,對於北面軍隊,卻從來沒有動用過,並時而輪換,以精兵充實諸關!

由此可見,漢國君臣對我朝的戒備與防禦是何等嚴重!”

蕭護思的敘說,讓耶律屋質與蕭海璃表情都肅重起來,這些情況,他們並不是一無所知。這些年漢遼之間也算交流不斷,邊市貿易頻繁,在這個過程中,大漢不曾放鬆對遼國的關注,遼國又何曾放鬆過對於大漢軍政的刺探。有的事務,是無法徹底隱藏的,尤其大漢軍隊、邊備的建設,很多情況都是擺在明面上,用以震懾遼國。

耶律屋質說:“南朝這些年,軍力已然十分強大了啊!”

蕭護思頷首,以一種忌憚的語氣說:“如今南朝的精銳軍隊,當在二十萬上下,而這些漢軍,都是經過十年間續統一戰爭而成長起來,戰鬥經驗不俗,其戰力即便與我大遼虎師相較,只怕也不會差到哪裡出去。而在這十年中,漢軍中也涌現出了大量的將帥之才,壯士豪傑,多善加委用。

並且,漢主改革兵制,選練精兵,收繳兵權,將軍隊置於其掌控中。相比於此,則更令人忌憚,數十年來,南朝內亂不休,論及對軍隊的掌控能力,未有超過今日之漢主者。

有整個國家及幾十萬軍隊供漢主統籌調用,其所能爆發的戰爭實力,遠比二十萬精兵,更值得警惕。

取淮南、收荊湖、平川蜀,除了奪取城池、土地、財富,還獲取了至少八百萬的丁口。非我危言聳聽,這麼多人,只要運用得當,加上中原、河北本有的底蘊,其武裝百萬大軍,也不是沒有可能......”

聽其言,蕭海璃忍不住嘆道:“千百年來,南朝爲人所畏懼的,除了那龐大富庶的國土,就是這些難以消耗完的人口、錢糧啊!”

蕭海璃的語氣中,流露出了一種望洋興嘆的意思,即便今時,論及人口、經濟,大漢已經可以吊打是遼國了。但國家實力的比拼,又不止於此。

契丹立國之初,人口約以200萬,那時已是統一契丹諸部及征服塞北諸族的結果,對於一個遊牧政權而言,不算少了。其後,兼有渤海、燕北之地,前後發展了四十多年,一直到耶律璟統治的當下,也就350萬人左右,這也就是大漢的五分之一。

當然,對於一個農獵結合,半遊牧半封建的帝國而言,靠着這樣的人口實力,也是足以和大漢扳扳手腕的,也可以徵調武裝起一支滿足與大漢對抗的大軍。

是故,對於南朝大漢,耶律屋質他們,忌憚有之,慎重對待,卻也不至於畏懼。

“南朝應當組織不起百萬大軍,即便能,以其明智,想來也不會爲之。畢竟打仗,可不是人多就行的!”耶律屋質冷靜地評價道:“我大遼亦有民數百萬,軍三十萬,足以敵之!”

蕭護思點了點頭,繼續道:“此番我自河北南下,其上百州縣,數百萬民,顯然已恢復了發展,人心已然安定。我所過處,其鄉里之民,多於農閒,聚衆操練,習練武藝。其地方州府官吏,亦不斷修復溝渠,疏浚河道,往來南北的官商民船,成千上萬,遮天蔽日。而通過運河,南朝可以將河南地區的軍隊、錢糧、軍械,順利北調,直抵北關,甚至達幽州......”

“南朝開封,比之七年前,亦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城郭足足擴大了數倍,人口幾達百萬,萬商雲集,百業興旺,車船牛馬,不絕內外。其國力之富強,肉眼可見。

其大修都邑,興建官署、倉場、營廨,使開封成爲世間最爲雄偉壯麗的城池,然而皇城宮室,卻未有大改,我入漢宮,猶可見當年熟悉景象,諸多翻新維持的痕跡明顯。”

“由此可見,漢主絕非一般帝王,堪稱雄略明君,其所圖者,必在大業,這樣的人,對大遼而言,過於危險。

太宗皇帝當年得以滅晉,卻也因晉帝石重貴昏聵,貪圖享受,而不能治國經武。今時之漢皇,比之當初的晉帝,就猶如展翅雄鷹比矮腳草兔,有天壤之別。”

“而南朝文武,不乏良臣,君臣相宜,上下一心,共謀治安,法度嚴明,內外奉之,其政治之清明,朝政之穩定,也開新一代面貌,遠非前代之混亂可相提並論。”

“其國慶之日,典禮之盛,更遠超想象,党項、吐蕃、回鶻、大理、高麗等勢力,皆攜禮慶賀。我見漢帝高居崇元大殿,接受萬衆朝拜,就像面對一輪凌駕天地之間的大日,光芒萬丈,奪目而不敢直視。”

“我遊開封,除目見其民生富庶之外,更感驚奇的是,其升斗小民,販夫走卒,都在議論攻取江南,統一南方之事。其人心依附,民志所向,已是萬衆一意。

可以想見,南朝的國家大略,仍在削平江南猶存的貳叄小國,並且已然進展到最後階段。一旦讓其完成最終的統一,那麼大遼將面對一個解決了方面之憂,近乎完整的中原帝國。

屆時,大遼將是南朝漢國最直接的敵人,他們也將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大遼身上。倘若面對那等局面,即便以大遼如今的實力,也是不容易應付的......”

蕭護思唾沫橫飛,將他使漢的見聞與個人感想理解悉數敘來,一直到口乾舌燥了,方纔停下。而聽其所述,在場的兩名遼國重臣,心情則更加沉重了,這是種憂國憂民的意識。

“不過七八載,南朝已然強大至斯?”耶律屋質喟然一嘆。

蕭護思所言,側重於大漢國力的強大,尤其是軍事實力的提升,雖然言辭描述中,有種盛讚過譽的誇張感。這纔多少年,南朝能強大到這個地步?

當然,因蕭護思素來謹言慎行,能讓他把話說到這個份上,毫不掩飾驚忌的情緒,也可見今時之南朝的可怕。

雖則不知道南朝的實際情況與蕭護思口中的強漢有多少出入,但有一點耶律屋質與蕭海漓都是承認乃至確信的,南面的大敵已然強盛起來,並且很可能在不遠的將來,向大遼露出獠牙。

而這樣的情況下,大遼該如何應對?他們需要認真反覆地思量考慮,然後給皇帝給出正確的意見。

但是,不管如何,席間的酒肉,似乎不那麼香了......

第146章 近親通婚第336章 怪圈第150章 聽政第231章 主動調整第364章 漢宮之內第321章 瑤女第68章 心寒不心寒?第410章 槍打出頭鳥第165章 安排,又去一宿將第414章 到此爲止第279章 中路軍之失第282章 善後之議第114章 欲謀大功第121章 招降納叛第463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安西第461章 癲狂?第49章 欲收其精兵,先收其匠器第432章 今非昔比第51章 郭氏父子第64章 楊業卻敵第261章 冒進追擊第196章 開寶八年第153章 削藩第328章 決議橫涉流沙第102章 攻心疲敵第31章 議治湖湘第93章 噩耗連連第109章 太后崩逝世宗篇23 官錢糧鹽第278章 給老大一個機會第369章 功臣宿將第269章 愛將第126章 第一個被殺的宰相第219章 不踏實的劉皇帝第152章 失意政客第88章 皇長孫出世第84章 滅佛伊始第206章 癥結難以解決第427章 饒樂國的困境第335章 改到自己頭上第2126章 世宗篇1 誰繼大統第202章 錢糧百萬計第22章 “鄭州站”第139章 衆臣拾柴第287章 趙普使蜀1第472章 一山豈能容三虎第1749章 調教契丹第166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第1783章 戴孝入碎葉第318章 碩果僅存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355章 韓熙載準備好了第2193章 仁宗篇10 帝國的政治生態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315章 趙匡義有個大膽的念頭第168章 執迷不悟第1699章 整飭西北第22章 “鄭州站”第164章 壽陽郡公的憂患意識第270章 城上城下第116章 涼甘瓜沙第1725章 見微知著第114章 大朝會第501章 最後的旅途1第378章 東水門外第371章 殺,不殺?第341章 實在是敵軍不中用第351章 林邑國第338章 澄心堂內心惶惶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第82章 矛盾第47章 誘其北上第321章 合理避稅第206章 武德司獄第26章 新政與人事第391章 大漢第一將帥第491章 區區九品,亦敢通天第153章 削藩第20章 屯務廢改第212章 慕容皇叔問事第431章 花蕊夫人之殤第322章 真正引以爲豪之處世宗篇23 官錢糧鹽第239章 南口大戰8第376章 拷問第82章 矛盾第287章 趙普使蜀1第355章 特殊的行狩第2048章 最後的旅途19第1675章 血戰第30章 韓通與向訓第32章 太子的安排第234章 王公勤勉第156章 朝廷新局面第114章 欲謀大功第201章 擎天保駕之臣第82章 遼營之中的暗流第26章 郭樞密過相州第38章 濮州案(1)第438章 抗洪救災年
第146章 近親通婚第336章 怪圈第150章 聽政第231章 主動調整第364章 漢宮之內第321章 瑤女第68章 心寒不心寒?第410章 槍打出頭鳥第165章 安排,又去一宿將第414章 到此爲止第279章 中路軍之失第282章 善後之議第114章 欲謀大功第121章 招降納叛第463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安西第461章 癲狂?第49章 欲收其精兵,先收其匠器第432章 今非昔比第51章 郭氏父子第64章 楊業卻敵第261章 冒進追擊第196章 開寶八年第153章 削藩第328章 決議橫涉流沙第102章 攻心疲敵第31章 議治湖湘第93章 噩耗連連第109章 太后崩逝世宗篇23 官錢糧鹽第278章 給老大一個機會第369章 功臣宿將第269章 愛將第126章 第一個被殺的宰相第219章 不踏實的劉皇帝第152章 失意政客第88章 皇長孫出世第84章 滅佛伊始第206章 癥結難以解決第427章 饒樂國的困境第335章 改到自己頭上第2126章 世宗篇1 誰繼大統第202章 錢糧百萬計第22章 “鄭州站”第139章 衆臣拾柴第287章 趙普使蜀1第472章 一山豈能容三虎第1749章 調教契丹第166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第1783章 戴孝入碎葉第318章 碩果僅存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355章 韓熙載準備好了第2193章 仁宗篇10 帝國的政治生態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315章 趙匡義有個大膽的念頭第168章 執迷不悟第1699章 整飭西北第22章 “鄭州站”第164章 壽陽郡公的憂患意識第270章 城上城下第116章 涼甘瓜沙第1725章 見微知著第114章 大朝會第501章 最後的旅途1第378章 東水門外第371章 殺,不殺?第341章 實在是敵軍不中用第351章 林邑國第338章 澄心堂內心惶惶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第82章 矛盾第47章 誘其北上第321章 合理避稅第206章 武德司獄第26章 新政與人事第391章 大漢第一將帥第491章 區區九品,亦敢通天第153章 削藩第20章 屯務廢改第212章 慕容皇叔問事第431章 花蕊夫人之殤第322章 真正引以爲豪之處世宗篇23 官錢糧鹽第239章 南口大戰8第376章 拷問第82章 矛盾第287章 趙普使蜀1第355章 特殊的行狩第2048章 最後的旅途19第1675章 血戰第30章 韓通與向訓第32章 太子的安排第234章 王公勤勉第156章 朝廷新局面第114章 欲謀大功第201章 擎天保駕之臣第82章 遼營之中的暗流第26章 郭樞密過相州第38章 濮州案(1)第438章 抗洪救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