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圖謀西南

bookmark

上元節過後,女學便已重開經筵講席,只是因着春祭和陽信公主大婚,斷斷續續的講講停停,待得清明過後,貴女們的課業方纔逐漸恢復正常。

博士館內,卓文君正自閱看貴女們的功課,薄薄紙頁在書案上疊作厚厚一摞。這些文章已由專掌辭賦授業的博士批閱過了,卓文君作爲博士僕射,只是偶爾爲之加註評鑑。

“清明時節雨紛紛,東市行人慾斷魂;借問火鍋何處有,百姓遙指海底撈。”

卓文君看得阿嬌的四行散句,無奈的搖頭苦笑。

海底撈是甚麼,卓文君還是知曉的,見得北闕甲第的肥羊火鍋城火爆異常,皇室實業已將火鍋的買賣推向關中乃至中原各郡縣,面向庶民的火鍋食肆稱爲海底撈,東市三坊皆有開設。

卓王孫昔日陪卓文君進京赴任時,就曾在東市吃過海底撈火鍋,吃完自是讚不絕口。後來他得了官身,又特意與卓文君到北闕甲第的肥羊火鍋城吃過數次,味道其實差不多,無非多幾分臉面。

這功課本是讓貴女們寫篇應景辭賦,不求甚麼華麗大賦,好歹也應多寫辭句,偏生阿嬌就只寫了四行散句,授業博士礙着她的身份和脾性,又不敢下筆重批,篇末唯一字批語,“可”。

卓文君對這類四行散句並不陌生,她有着皇后屬官和博士僕射的雙重身份,有幸得入宮內蘭臺閱看典籍,見過不少未及雕版列印的書籍,多是太子詹事府送去的,其中便有此類形制的散句,詩體喚爲絕句,多爲五言絕句與七言絕句。

這絕句頗似樂府短章,卻更爲精煉,又不似駢句般有嚴格的對仗。

絕句看似字少,卻能敘事完整,還頗有意境,卓文君是極爲欣賞的。

但正因如此,要寫出好的絕句,文采及閱歷皆需有渾厚底蘊,遠超阿嬌此時的文力。

“首句大善,尾句卻不合情應景,行人該是尋酒解寒解愁。顯見乃未及深思既生搬硬套之舉,差!”

卓文君毫不留情的揮毫批註道。

可想而知,阿嬌見得這等批註後何等哀怨,卻又不好向卓文君發飆,趕巧隔天便是沐日,便入宮尋了太子劉徹訴苦。

劉徹接過一瞧,不禁失笑:“嗯,你這不是絕句,是俗句俚語,走街串巷的賣油郎都能寫。”

“……”

阿嬌鼓着腮幫子,嬌嗔道:“那甚麼辭賦寫着煩人,不寫又要遭旁的貴女恥笑,爲之奈何?”

“這有何難?憑着那些貴女的眼界見識,寫出的辭賦無非是些傷春悲秋的無病呻吟。寫文章當是興之所至,有感而發,底蘊不深,文華未斐時,還是寫些散文的好。”

劉徹從書室翻出幾本散文集,遞給她道:“好生看看,給那些博士和貴女們灌些心靈雞湯,就足以應付了。”

阿嬌疑惑道:“心靈雞湯?”

“你看完就明白了,今後便依着裡頭的文章寫,擔保你那文君先生給你批個大善。”

劉徹並未多做解釋,又勉勵阿嬌幾句,便是將滿心不甘情不願的小蘿莉送走。

若非看到卓文君的批註,劉徹險些忘了卓王孫數日前已是返京,因近來諸事繁忙,故而未及宣他入宮。

劉非此時尚在江都國處置吳地世家,卓王孫的官位又低,無法主動入宮求見,此時怕是正焦急的等着太子劉徹傳召,好向他覆命呢。

劉徹忙是讓內侍宣卓王孫入宮,復又命近侍李福親自去羽林校營,讓羽林右監倉素帶兩位曾帶隊測繪西域地形圖的羽林將官前來。

公孫賀正領着兩千羽林衛輔助橫波將軍,全力整頓豫章水師;羽林左監又領百餘羽林衛在與秭歸項氏周旋,此時留在長安的羽林衛人數太少,不虞使用啊。

倉素領着李鬆和趙立入書室覲見時,太子劉徹正用軟尺比對着桌案上的地形圖,圖上僅有劉徹依據後世地圖描出的大概地形,儼然便是雲貴高原,大漢將那方地界喚做西南夷。

倉素等人正待行禮拜見,劉徹已擺擺手,出言問道:“此時長安校營中尚有多少可用的人手?”

倉素沉吟片刻,答道:“日前已遣一屯將士前往遼東,此時營中除卻諸曹及役兵,正式入籍的羽林衛不足四屯,且多爲將官。”

劉徹微是頜首,虎賁和羽林早爲日後的擴編做着準備,刻意對許多適格的老兵進行將官培訓,合格後便會拔擢官階,故而將官的比例比尋常漢軍校營要略微高些。

“你二人如今皆爲軍候,仍只統率一屯之兵?”

劉徹對李鬆和趙立並不陌生,二人皆是羽林校中出類拔萃的將官,立下過累累戰功。

“是!”

二人忙是躬身應道。

“你二人從遺孤內院的軍事學院中各挑五十名學員,混入各自麾下的老兵中,做好前往西南夷測繪地形圖的準備。”

劉徹思索片刻,即是下令道:“此番去西南夷應不似在河西走廊那般兇險,到得那方地界,先學些巴蜀方言,扮做漢商進入夜郎和滇地即可,權當讓新徵募的羽林衛練練手,不必急於求成,萬事以將士的性命爲重。”

“諾!”

二人自是應諾,他們也是從新兵成長起來的,沒少受軍中前輩關照,定會照看好新兵。

“嗯,倉素留在長安,再挑四百軍事學員,帶入羽林校營慢慢教導吧。”

劉徹復又道,李鬆和趙立先挑走的百名學員自會是學業和訓練中最優秀的,都是將官的苗子,還得增編些底層士兵才行。

佈置完羽林擴編之事,劉徹便喚三人靠前,指點着地形圖爲他們講解需重點測繪之處,且不時用炭筆在圖上描繪標註。

約莫半個時辰後,內侍才領着卓王孫前來覲見。

劉徹宣其入內,不待他見禮,便是問道:“此番押回多少夜郎奴隸?”

卓王孫忙是答道:“回稟殿下,下官此番往來倉促,只向夜郎國買到五千餘口奴隸,且多爲滇地蠻夷。”

劉徹微是頜首,卓王孫所謂的滇地並非指後世雲南,而是滇人之地,或可稱滇國。

滇人組成類似烏桓諸部的部族聯盟,不同之處在於烏桓諸部選不出個王者,滇人最大的部族首領卻是建立了鬆散的政體,自號滇王,或許這就是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最大的區別了。

滇國位於夜郎國之南,東側與南越國接壤。滇國再往南,便是立國已近四百年,幅員遼闊的哀勞國。

通往身毒的隱秘商道極有可能在滇國境內!

劉徹看向桌案上的地形圖,夜郎商人要從後世的藏地通往身毒,幾乎是不可能的,唯有從滇國和哀勞繞路到後世的東南亞,再轉而西行。

劉徹擡眸看着卓王孫,出言問道:“你押回的奴隸都與皇室實業交割了麼?”

“江都王此時不在長安,下官着實不知如何處置那些奴隸,皆暫且命人看押在長安縣郊。”

卓王孫唯恐太子怪罪他辦事不利,硬着頭皮戰戰兢兢道。

“很好,稍後你領他們三人去挑些夜郎和滇國的奴隸,剩下的孤王會讓長沙王執手令去與你交割,務必照章辦事,錢奴兩訖,別讓爲皇室實業辦事的巴蜀商賈們賠了貲財。”

劉徹瞧出他的畏懼,不由好笑,擡手拍拍他的肩膀,勉勵道:“此番做得不錯,繼續好生辦差,朝廷和孤王皆不會虧待你的。”

“謝殿下!”

卓王孫眼神大亮,仿似看到官途順暢無阻,忙是躬身由衷道謝。

劉徹復又笑道:“待奴隸交割完畢,你暫且無需回返巴蜀,留在長安,給他們講解些西南夷的風土民情及行商之道。”

“啊?”

卓王孫望向那三個目銳如隼的玄衣少年,他經商多年,閱人無數,自是瞧出三人皆是殺過人的,且爲數定然不少,身上端是戾氣難消。

要教他們操持商賈之事,還不得活活賠掉血本?

卓王孫面色訕訕,頗有些手足無措,不知是否該向太子殿下諫言,不是甚麼人都適合做買賣的。

劉徹瞧出他的遲疑,卻不多做解釋,扭頭向李鬆和趙立道:“你二人挑選出新兵後,領麾下將士向他多多請教,待得立夏再隨他前往巴蜀與夜郎國的邊市,學着做上半年的買賣,再用大漢行商的身份緩緩滲透進夜郎國和滇國。”

“諾!”

二人躬身應諾。

卓王孫這才聽出個大概,原來他們乃是軍中細作,肩負着軍務的。

“你若將他們教導好,待得大功告成之日,孤王給你加官進爵。”

劉徹曉得對付卓王孫這種出身商賈的官迷,直接言明利益交換最是方便快捷,也最能讓其竭心盡力。

卓王孫果是喜不自禁,慨然領命,心道便是自家在夜郎國的產業全砸進去,也得將這些細作給託成西南夷中最有身份的漢商。

劉徹頗是滿意他的態度,復又向他詢問通往身毒的隱秘商道。

卓王孫雖是曉得確有這條商道,卻又知之不詳。

劉徹倒也沒甚麼可失望的,反是愈發確認這商道是在滇國境內,故而在夜郎國有諸多產業的卓王孫纔會不知其所在。

第五百四十章 鳳翔珠寶第八百一十五章 匈奴陷陣第七百章 注輦歲贈第五百二十五章 賊子就擒第五百六十八章 塞北烏桓第六百七十一章 水師整軍第二百一十七章 待汝尋仇第二十二章 軍法組織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雪過後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線出擊 第四百九十章 全境禁毒第五百八十二章 身毒禁海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備戰第七百五十七章 四大重工第三百零四章 雍涼乳業第四百三十五章 鮮卑南遷第四百一十一章 劉乘飛天第七百四十二章 去病基友第六十九章 微服私訪第四百七十四章 諸般遷調第三百七十六章 皇后有孕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安四月第七十四章 工業血液 第三百六十八章 蠢萌白羆第四百三十二章 夙願得償第一百六十六章 帝國郵政第九十章 火燒密林 第四十六章 工業模式第一百五十一章 掙錢差事第一百零六章 播下種子第四百九十三章 月氏借道第四百五十章 公孫裂變第一百三十六章 喪鐘敲響第三百四十四章 河灘登岸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皇訓子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神文明第九十二章 帝國物流第四百四十八章 有限戰爭第二百八十一章 實地考察第二百二十二章 血洗漠南第三百六十二章 作壁上觀第二百二十三章 攻守應對第七十二章 艾格連鎖 第二百七十四章 凜冬戰事第六百三十七章 鐵道竣工第三百六十七章 治理南越第三百九十五章 處置薄氏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逆差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裝戰船第八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零一章 簡單粗暴第五百六十七章 北粟南稻第六百六十四章 雙擁基金第二百八十一章 實地考察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登門第六百五十七章 有所隱患第五十九章 艾格服飾第一百三十六章 喪鐘敲響第一百八十章 太學老者第五十八章 皇家馬場 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安公主第七百三十一章 漢帝之謀第六百六十章 貴女求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募民屯田第三百一十一章 長安械鬥第一百零五章 樑王劉武第三百六十七章 治理南越第七百零二章 廣設書院第十章 天上人間第三十一章 特種作戰 第二百七十六章 陽春徐來第六百四十三章 帝皇心術第五百零七章 罌粟之島第二百八十章 出巡武威第五百零八章 沐王出巡第三百五十三章 議定發兵第十六章 仁孝家宴 第二百三十五章 青黴藥膏第七百五十七章 四大重工第一百七十二章 免除鹽稅第八十二章 先鋒叛逃第六百八十章 母子論理第六百零二章 借刀殺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梟首腰斬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歸化第六百四十四章 宮邸女學第七百九十一章 放眼漠北第七百五十章 大浪淘沙第五百三十一章 袍澤重見第三百四十章 經濟作物第五百八十六章 馳道驛站第二章 吳楚之亂第四百三十四章 發條玩具第七百零五章 羅馬權鬥第五百七十八章 賭賽開局第七百八十二章 安息貴女第四百六十一章 直流電機第二百章 水戰操演第一百八十九章 孔僅入士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雪過後
第五百四十章 鳳翔珠寶第八百一十五章 匈奴陷陣第七百章 注輦歲贈第五百二十五章 賊子就擒第五百六十八章 塞北烏桓第六百七十一章 水師整軍第二百一十七章 待汝尋仇第二十二章 軍法組織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雪過後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線出擊 第四百九十章 全境禁毒第五百八十二章 身毒禁海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備戰第七百五十七章 四大重工第三百零四章 雍涼乳業第四百三十五章 鮮卑南遷第四百一十一章 劉乘飛天第七百四十二章 去病基友第六十九章 微服私訪第四百七十四章 諸般遷調第三百七十六章 皇后有孕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安四月第七十四章 工業血液 第三百六十八章 蠢萌白羆第四百三十二章 夙願得償第一百六十六章 帝國郵政第九十章 火燒密林 第四十六章 工業模式第一百五十一章 掙錢差事第一百零六章 播下種子第四百九十三章 月氏借道第四百五十章 公孫裂變第一百三十六章 喪鐘敲響第三百四十四章 河灘登岸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皇訓子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神文明第九十二章 帝國物流第四百四十八章 有限戰爭第二百八十一章 實地考察第二百二十二章 血洗漠南第三百六十二章 作壁上觀第二百二十三章 攻守應對第七十二章 艾格連鎖 第二百七十四章 凜冬戰事第六百三十七章 鐵道竣工第三百六十七章 治理南越第三百九十五章 處置薄氏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逆差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裝戰船第八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零一章 簡單粗暴第五百六十七章 北粟南稻第六百六十四章 雙擁基金第二百八十一章 實地考察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登門第六百五十七章 有所隱患第五十九章 艾格服飾第一百三十六章 喪鐘敲響第一百八十章 太學老者第五十八章 皇家馬場 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安公主第七百三十一章 漢帝之謀第六百六十章 貴女求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募民屯田第三百一十一章 長安械鬥第一百零五章 樑王劉武第三百六十七章 治理南越第七百零二章 廣設書院第十章 天上人間第三十一章 特種作戰 第二百七十六章 陽春徐來第六百四十三章 帝皇心術第五百零七章 罌粟之島第二百八十章 出巡武威第五百零八章 沐王出巡第三百五十三章 議定發兵第十六章 仁孝家宴 第二百三十五章 青黴藥膏第七百五十七章 四大重工第一百七十二章 免除鹽稅第八十二章 先鋒叛逃第六百八十章 母子論理第六百零二章 借刀殺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梟首腰斬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歸化第六百四十四章 宮邸女學第七百九十一章 放眼漠北第七百五十章 大浪淘沙第五百三十一章 袍澤重見第三百四十章 經濟作物第五百八十六章 馳道驛站第二章 吳楚之亂第四百三十四章 發條玩具第七百零五章 羅馬權鬥第五百七十八章 賭賽開局第七百八十二章 安息貴女第四百六十一章 直流電機第二百章 水戰操演第一百八十九章 孔僅入士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雪過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