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九章 進逼龍城

bookmark

漢八十三年,九月初二。

太子劉沐率漢軍大部直入狼居胥山,作勢進逼匈奴單于庭所處龍城。

大漢君臣雖欲誅絕匈奴,制定的軍略卻非分兵合圍狼居胥,華夏兵法中最爲陰毒狠戾的征伐之道,往往是攻心爲上。

圍師必闕,以潰敵軍心,不使守軍心存死志,作困獸之鬥。

凡攻城拔寨時,漢軍多采“圍三闕一”,即兵圍三面,留下一處方向供守軍逃命。

當然,留下的“生路”是極有講究的。

抑或地勢險峻,道路崎嶇,適合埋伏;抑或地勢平坦,視野開闊,適合追擊。

其次,必須確保其唯一性,以免敵軍四散潰逃,不利於後續追剿,

此番漢軍遠征漠北,明面上沒分兵合圍,實則是利用天時地利,達成了“圍三闕一”的實際效果。

南面,是無比荒涼的戈壁大漠;北面,是延綿不絕的丘陵溝壑。

凜冬將至,素來苦寒的漠北之地,估摸過不了多久,就要降下初雪了,匈奴若舉族北逃,饒是能翻越北部丘陵,若不想冒然闖入廣袤無垠的高寒帶森林,就得往瀚海側畔遷徙。

除非莫皋單于徹底絕望,肯如昔年的軍臣單于般,拋棄舉族部衆,頹自領着騎軍逃遁,如若不然,百萬族衆足以把匈奴精銳活活拖死。

後世的赤壁之戰前夕,魏軍南下攻擊新野,劉備非得帶着老百姓逃難,不是不曉得軍隊會被拖累,可若不如此,必是民心盡失,軍心渙散,後果着實太過嚴重了。

此時此刻,漢軍將帥亦是如此考量的。

太子劉沐在賭,就賭莫皋單于不敢拋棄舉族部衆,即便是賭輸了,漢軍也仍有無盡的後手在等着他。

待接獲暗衛諜者傳回的密報,得知莫皋單于的應對舉措,劉沐就曉得自己賭贏了。

既是如此,就更可穩紮穩打了。

紮營,佈防,接收軍需補給。

只要糧道不斷絕,北冀塞及各處邊塞都會源源不絕的送來糧草和酒肉,便連禦寒用的被褥和火油,皆是充足無虞的。

“勿急,讓子彈再多飛一會。”

太子殿下心中歡喜之餘,衝匈奴龍城所在的方向練槍打靶,還不忘向自家父皇學舌。

虎賁的火器部曲無有太大傷亡,卻是殲滅了近愈三萬匈奴騎兵,非但大大鼓舞了漢軍士氣,更是讓漢軍將士更爲清楚的認知到擁有精良兵械的無匹優勢。

“虎賁仍爲前軍,以戰騎護着火器部曲,將戰陣徐徐前推,日進一舍之地;中壘和宣曲分居左右兩翼紮營,務必仔細巡視,提防匈奴來襲。”

劉沐與太子少傅趙立等人商議過後,決意繼續採取陣地戰,與此同時,將兩萬胃騎盡數遣出,保護後方糧道。

“若匈奴敢與我漢軍正面決戰,饒是胃騎不出戰,我軍也必能戰而勝之!”

漢軍將帥愈發自信,非是過於輕敵,實在是虎賁騎營斬獲的戰果太過震撼,莫說匈奴真正的精銳鐵騎已不足十萬,就算臨時徵調的二十餘萬精壯都是驍勇善戰,怕是都難敵漢軍的三大精銳騎營。

要曉得,不算火器部曲和諸曹輔兵,虎賁、中壘和宣曲光是精銳戰騎,就已高達六萬衆。

劉沐雖是莽撞急躁的脾性,然此戰悠關國運,亦是他自身的定鼎之戰,自然是要力求穩妥的。

貪功冒進?

太子殿下身爲主帥,着實沒有搶功的必要,自然不會冒進。

“驃騎將軍已呈報軍情,已在半月前分兵,征伐屈射、丁令、堅昆、薪葷,想來再有十日光景,各騎營皆可盡數就位。”

太子少傅趙立頗爲滿意此時的局勢,預定的戰略佈局幾乎都得到了完美執行。

“十日麼?”

劉沐微微頜首,復又道:“依少傅之見,可否傳令衛青,讓他親率細柳騎營進逼三連城?”

“不急,三連城距此地近愈兩千裡,匈奴先行遷徙者,多爲老幼婦孺,大半月光景都未必能到。”

趙立眸光連閃,不禁冷笑道:“如若可能,倒是希望這數十萬老幼婦孺皆能入得三連城,爲了越冬,怕不得在城中易子而食?”

劉沐自是會意,卻又略帶遺憾道:“可惜漠北距我漢境着實太遠,我軍勞師遠征不宜久戰,如若不然,將龍城和三連城都圍上數月,匈奴必是不戰而亡了。”

“殿下,漠北苦寒,眼下凜冬將至,無論對敵對我,皆是不利,爲免徒生變故,也不可拖得太久。”

虎賁校尉郅涿此時亦在帳中,出言提醒道。

“匈奴大軍退避兩舍,虎賁騎營日進一舍之地,兩日可抵近匈奴佈防之處。”

劉沐屈指輕敲桌案上的匈奴佈防圖,不容置疑道:“三日,孤王到時會多給你虎賁騎營三日,擊潰匈奴左賢王所部精銳,無須盡數殲滅,使其敗退撤防即可,九九重陽之日,孤王當率大軍,兵圍龍城!”

“諾!”

郅涿毫不遲疑,端是信心滿滿。

蓋因據諜者傳回的密報,匈奴左賢王撤兵兩舍後,正全力挖掘壕溝,設置拒馬,欲以此遲滯漢騎。

盤算是不錯,然卻也是兩面刃,壕溝拒馬能抵擋大漢戰騎,卻也會反過來制約匈奴騎兵。

陣地戰?

於火器部曲而言,簡直正中下懷。

三日光景,虎賁騎營若還推不平匈奴左賢王的軍帳,他郅涿就自刎陣前!

帳內諸將正要告退時,卻聞得有郎官在帳外請見,守帳內衛朗聲呈稟道:“殿下,郎中令有密函呈稟!”

太子劉沐倒也沒避諱諸將,喚了前來呈遞密函的郎官入帳,接過密匣,見得火漆上確是蓋郎中令的印鑑。

當着諸將的面,取出匕首,颳去火漆,取出密函,對照着特殊列印的那捲《紅樓夢》,頹自解讀着密函的內容。

暗語的編譯,在漢軍中有許多不同的方式,是可不斷變換的,譬如此時這道密函,除卻太子劉沐和太子少傅趙立,饒是郅涿等人拿到,也必然解讀不出。

“嗯?”

劉沐的神情漸漸轉作詫異,訝然道:“郎中令竟欲親自前來?”

諸將聞言,亦是盡皆瞪大雙眼。

郎中令,位列九卿,雖說官位不及三公,然若論及其實權,未必在三公之下。

過往的歷任郎中令,還僅是皇帝的保鏢頭子,現今的郎中令齊山則統掌內衛和暗衛,雖說郎衛已交由三大中郎將分掌,然其實權仍是有增無減。

放在後世,齊山等若是軍情繫統的頭子,同時兼領中央警備機構。

除了皇帝劉徹,也就唯有尚書令主父偃,能對暗衛進行監管和制衡,便連御史府都是無能爲力的。

正因如此,郎中令和尚書令皆是真正的天子近臣,其任用全憑皇帝信重與否,無人敢置喙半句,否則就是居心叵測。

此時聞得這位大佬貌似要來,諸將皆是頭皮發麻。

到底出了甚麼大事,要教郎中令離了未央郎署,“拋下”皇帝陛下不護衛,非得跑到軍中啊?

說實話,大漢雖是軍律森嚴,然軍中將士多是糙漢子,近年又不斷征伐外族,且連戰連捷,每每戰後,總少不得縱兵……

潛規則嘛,大家都懂的,便連軍律官和軍律監察史們都往往會視而不見。

總而言之,有些事若擺上檯面,真要較起真來,誰的屁股也不乾淨。

眼見匈奴將滅,此時郎中令來了,諸將自然極不樂見。

太子劉沐出身黃埔軍學,亦沒少與軍中將士接觸,自是接地氣的,瞧見諸將面色有異,不禁曬然失笑。

“無須多心,郎中令此番非是來監軍的,而是來接人的,不會涉入軍務,只求撥出一處臨時營寨,就地接應暗衛諜者及其親眷罷了。”

他擺了擺手,復又對趙立道:“煩請少傅督促此時,讓胃騎將士莫要將山脈東麓的營寨盡數拆除,留下能容納數千人的營帳,且提供充足的衣食被褥,莫要慢待有功之人及其家眷。”

趙立自是欣然應諾,莫說暗衛多是出身昔年的羽林衛,與他有袍澤情誼,光說這些諜者潛伏漠北十餘載,爲大漢立下的赫赫功勳,就該得到足夠的尊敬和庇護。

諸將亦是深以爲然,若非諜者不斷在暗中呈報敵情,漢軍此戰也不會處處料敵先機,打得這般輕省,少不得要付出更大的傷亡。

“暗衛諜者潛伏漠北多年,爲隱藏身份,多有娶妻生子者,無論其妻兒出身如何,皆爲我大漢軍眷。”

劉沐環顧帳內,沉聲道:“凡辱怠軍眷者,孤王必依律處置!”

“諾!”

諸將皆是躬身應諾。

漢人對軍眷向來優待,饒是近年歸化的外族將士,譬如那數萬烏桓騎射,其家眷也是待遇優渥的。

此乃涉及全軍將士的大原則,諸將亦身在其中,饒是太子殿下不出言警醒,他們也不會違背的。

況且,郎中令爲此事履及漠北,絕非是能自作主張的,必然代表了皇帝陛下的意志,容不得出半點差池。

若非如此,太子殿下也不會將此事直接交辦給太子少傅了。

第五百一十二章 害人害己第四百四十四章 軍事預算第七百三十九章 夜郎乞降第三百一十三章 少府錢莊第六章 未央風起第六百八十五章 社福基金第四百零六章 各自盤算第四百九十八章 張騫出使第一百四十四章 拍賣戰俘 第五百三十六章 知人善任第六百九十三章 闔家團圓第七百一十四章 爲子作揖第三百七十四章 意欲親征第三百七十一章 背後主謀第四百六十章 帝御四海第七十三章 化工環保第八百二十章 迎汝還漢第八百一十六章 如虎賁獸第一百三十八章 協從理政第一百零四章 驗證炸藥 第五百七十七章 心思各異第七百二十七章 電力發展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神文明第六百三十五章 印度希臘第五百八十八章 身毒聖戰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第五百七十九章 去病觀賽第七百八十九章 羯人南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兩軍伐謀第十四章 運籌馬上 第三百四十五章 番禺城破第三百四十三章 艦隊停靠第四百六十三章 雒越復國第二百九十四章 帝后大婚第四百七十九章 中南半島第六百一十三章 京衛趕至第六百七十一章 水師整軍第三百七十九章 兩軍伐謀第二百七十六章 陽春徐來第九十三章 無奈秦立 第二十二章 軍法組織第六十一章 西郊迎秋第二百七十四章 凜冬戰事第五百八十八章 身毒聖戰第一百章 企業劃分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六百四十八章 入宮觀禮第三百一十六章 長安週報第四百零八章 半島烽煙第五百三十八章 寒門虎子第七百九十一章 放眼漠北第一百五十三章 樑國風起第七百九十二章 劉興教妻第五百八十七章 倭國伊予第六百零一章 欺人太甚第二百零三章 悄然萌生第三百八十四章 皆是陰狠第一百零二章 東市巧遇 第三百六十六章 南行途中第八百一十章 天羅地網第四百五十九章 六大蒙師第四百零二章 正朔大朝第一百五十五章 刑訊逼供出差結束,坐高鐵回家,估計晚上才能更新第五百零三章 焚城滅佛第一百九十六章 陳氏阿嬌第五百九十章 覬覦太子第八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梟雄殞沒第三百七十一章 背後主謀第二百八十八章 齊力防災第七百四十二章 去病基友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同景象第五百六十六章 通信編碼第二十八章 燒製玻璃第六百八十八章 牽馬歸府第三百二十三章 難得糊塗第六百四十六章 親王召見第七百二十七章 電力發展第一百八十八章 罪證確鑿第三百八十章 城頭失守第三百四十六章 瑣碎諸事第一百八十五章 悍然出手第三百零九章 麥棉複種第九十六章 各自收穫第七百九十九章 神蹟降臨第一百零四章 驗證炸藥 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融調控第五百九十七章 上帝之鞭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戰破敵第六百二十六章 無憂翁主第三百二十章 兵發西域第五百七十二章 嶺南鋁業第二百三十三章 師徒相見第三百一十六章 長安週報第六十二章 蹛林雲中 第八百零二章 教宗爲質第七百二十七章 電力發展第四百五十章 公孫裂變第六百四十四章 宮邸女學
第五百一十二章 害人害己第四百四十四章 軍事預算第七百三十九章 夜郎乞降第三百一十三章 少府錢莊第六章 未央風起第六百八十五章 社福基金第四百零六章 各自盤算第四百九十八章 張騫出使第一百四十四章 拍賣戰俘 第五百三十六章 知人善任第六百九十三章 闔家團圓第七百一十四章 爲子作揖第三百七十四章 意欲親征第三百七十一章 背後主謀第四百六十章 帝御四海第七十三章 化工環保第八百二十章 迎汝還漢第八百一十六章 如虎賁獸第一百三十八章 協從理政第一百零四章 驗證炸藥 第五百七十七章 心思各異第七百二十七章 電力發展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神文明第六百三十五章 印度希臘第五百八十八章 身毒聖戰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第五百七十九章 去病觀賽第七百八十九章 羯人南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兩軍伐謀第十四章 運籌馬上 第三百四十五章 番禺城破第三百四十三章 艦隊停靠第四百六十三章 雒越復國第二百九十四章 帝后大婚第四百七十九章 中南半島第六百一十三章 京衛趕至第六百七十一章 水師整軍第三百七十九章 兩軍伐謀第二百七十六章 陽春徐來第九十三章 無奈秦立 第二十二章 軍法組織第六十一章 西郊迎秋第二百七十四章 凜冬戰事第五百八十八章 身毒聖戰第一百章 企業劃分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六百四十八章 入宮觀禮第三百一十六章 長安週報第四百零八章 半島烽煙第五百三十八章 寒門虎子第七百九十一章 放眼漠北第一百五十三章 樑國風起第七百九十二章 劉興教妻第五百八十七章 倭國伊予第六百零一章 欺人太甚第二百零三章 悄然萌生第三百八十四章 皆是陰狠第一百零二章 東市巧遇 第三百六十六章 南行途中第八百一十章 天羅地網第四百五十九章 六大蒙師第四百零二章 正朔大朝第一百五十五章 刑訊逼供出差結束,坐高鐵回家,估計晚上才能更新第五百零三章 焚城滅佛第一百九十六章 陳氏阿嬌第五百九十章 覬覦太子第八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梟雄殞沒第三百七十一章 背後主謀第二百八十八章 齊力防災第七百四十二章 去病基友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同景象第五百六十六章 通信編碼第二十八章 燒製玻璃第六百八十八章 牽馬歸府第三百二十三章 難得糊塗第六百四十六章 親王召見第七百二十七章 電力發展第一百八十八章 罪證確鑿第三百八十章 城頭失守第三百四十六章 瑣碎諸事第一百八十五章 悍然出手第三百零九章 麥棉複種第九十六章 各自收穫第七百九十九章 神蹟降臨第一百零四章 驗證炸藥 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融調控第五百九十七章 上帝之鞭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戰破敵第六百二十六章 無憂翁主第三百二十章 兵發西域第五百七十二章 嶺南鋁業第二百三十三章 師徒相見第三百一十六章 長安週報第六十二章 蹛林雲中 第八百零二章 教宗爲質第七百二十七章 電力發展第四百五十章 公孫裂變第六百四十四章 宮邸女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