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資

漢七十七年,四月。

漢廷於嶺南郡加置增翊縣,轄地爲後世的廣西百色地區,相較現有的嶺南五城的轄地皆要大得多,卻沒打算興建城垣,僅籌劃修築簡易城寨,讓縣府官吏在城寨裡設衙治政。

之所以如此,蓋因朝廷加置增翊縣只爲就地開採鋁礦,開設冶鋁工坊,以獲得充足的氧化鋁,故該縣的人口結構很簡單,官吏,府卒,工匠,監工,奴隸,僅此而已,大農府並不打算耗費巨貲興建城池。

大漢的新財稅制度愈發完善嚴謹,地方官府要進行耗貲龐大的基建工程,往往要向大農府請款,現下大農府不願浪費公帑在增翊縣建城,嶺南太守孔僅自不會從郡府庫房掏錢自行修築。

孔僅出身商賈世家,入仕爲官已有十七載,歷任大農府平準令,大農部丞,大農丞,財部少卿,昔年的弱冠青年,現今已年近不惑。

與從底層官吏逐漸歷練晉升的尋常大臣不同,他剛入仕就已進入中央官署的大農府,直至去歲才外放到嶺南郡,且直接就任太守,實打實的封疆大吏。

實話實說,孔僅對地方政務還是缺乏歷練的,好在大漢官制嚴密高效,各郡即便太守暫時空置,都尉和諸曹掾史仍可各司其職,將該郡的軍政要務打理得井井有條,故孔僅這新晉太守只要不胡亂干涉嶺南郡原有的官僚體制運作,自身就有足夠的時間去慢慢熟悉。

孔僅是個精明人,自然懂得如何行事,懂得揚長避短,不熟悉的軍政事務可逐步積累經驗,真正想取得政績,還得靠自身的老本行。

就任大半年來,他在大致熟悉各類政務運作後,便將大部分精力投注到發展嶺南郡的工商業,府庫內的公帑也大多投入到其中。

嶺南郡府雖未創設甚麼官辦工坊,卻是在轄下各城整葺坊市,道路和碼頭,即便大農府沒撥下太多款項,孔僅寧可由嶺南郡府自行出貲,也要爲商賈們提供更好的營工營商環境。

非但如此,孔僅在去歲臘月返京述職時,還特意向皇帝陛下請允,在嶺南郡縣試行增設招商局。

所謂招商局,形制同現下各郡縣的工業局和農業局,掌地方官府的招商引資事宜,是皇帝陛下早已提出的新官制,只是朝臣們對此事爭執不休,陛下也不宜乾坤獨斷,故是遲遲未決。

最爲反對增設招商局的重臣,無疑是御史大夫直不疑,原因無他,憂心地方官員借招商引資爲名,行官商勾結之事。

御史府掌糾舉百官,巡察御史們不斷在各郡縣明察暗訪,就是爲監督地方官員,使其不敢以權謀私,行賄受賄,在招商局的官制條陳未曾完善前,所謂的招商引資難免出現諸多遊離在漢律邊緣的灰色地帶,爲貪官污吏留下太多空子鑽,也使得諸御史監察官員時束手束腳。

皇帝劉徹再三深思,覺着直不疑的憂慮不是沒有道理,故而暫緩推行。

孔僅作爲漢廷近二十年來最重要財經官員之一,又深得皇帝信重,故在外放嶺南後,纔敢於請旨,將嶺南郡府作爲試點,增設招商局。

皇帝劉徹覺着此舉可行,嶺南郡確實是最適合的試點。

一者,嶺南郡轄地雖是廣袤,然治下僅有五座大城,若不算外來的商賈工匠和囤駐的邊軍,冊籍在簿的本地屬民尚不足三十萬。

二者,朝廷暫時無力大舉開發嶺南,又唯恐嶺南再出個如昔年趙佗般的割據勢力,故也不欲在嶺南囤田墾荒,使得嶺南屬民現今多以營工營商爲生,本地農人耕作出的糧食,也僅夠維持當地官民所需,邊軍的糧草則每歲從其他郡縣轉運來。

嶺南郡要發展,現今只能自食其力,不能指望大農府從國庫撥下大筆款項,畢竟江南郡縣的開發纔是當務之急,更爲重要的是,嶺南郡的發展暫時只能偏向工商業,且不得從其他郡縣大舉遷徙百姓入籍嶺南。

摸着石頭過河或許有些危險,然現下的嶺南郡與其餘漢郡相較,無疑是個地廣人稀的“小溪流”,即便閉着眼睛,摸石頭趟水,摔倒了也淹不死人的。

若試行失敗,對大漢無關痛癢;若試行成功,並逐漸摸索出可推廣至各郡縣的完善官制和律法條陳,那無疑就是爲大漢工業化的發展提供了不小的助力。

沒有民間資本的支撐,光靠國庫歲入想要在大漢快速推進工業化,那無疑是脫離實際的。

大農府固然可以創設諸多產業,然那就相當於後世華夏的國企,非但有違“不與民爭利”的漢室治國理念,亦會造成工商業缺乏市場競爭機制,形成國家壟斷。

鹽鐵和採礦等極爲重要的戰略型產業雖可官營,然更多闔待發展的產業卻還是要鼓勵世家權貴或民間商賈參與其中的。

要搞就搞有大漢“特色”的“國家”資/本/主/義,嗯……有些話放在後世華夏有些犯忌諱,便連寫在歷史小說裡的要擔心被舉報的,懂得人就懂,不懂的就算了。

於是乎,在朝廷正式在嶺南郡加置增翊縣的同時,也下達了在該縣試行增設招商局的政令。

是的,除卻增翊縣,嶺南五大城也未獲準增設招商局。

饒是如此,嶺南太守孔僅已是大喜過望了,蓋因皇帝陛下特意諭示丞相府,準允孔僅自行選調增翊縣招商局的屬官,呈報長安公府核鑑無虞後,便可拔擢就任。

孔僅在大農府任官十餘載,且歷任諸府司主掌僕射,自是培養了不少幕僚性質的輔官,類似後世的政務官,而非事務官,卻又是有俸無秩的僕射僚屬,也沒甚麼實權,與丞,長史和尉等有正式官秩的佐官是不同的。

孔僅外放嶺南後,這類輔官僚屬也跟着他調任而來,正好用來填充增翊縣招商局釋出的官缺,若是拔擢不知根知底的官吏出任,他還真不放心。

雖說僅是試點形制,但若那招商局的官員出了甚麼大的岔子,孔僅這嶺南太守少說也要蒙受御下不嚴和怠惰職守的究責,對志在三公九卿的他而言,這污點對未來前程的影響實在太大了。

況且這些僚屬跟隨他多年,對營工營商事務的熟稔程度,以及眼界之開闊,遠非尋常官吏可比。

這批官吏既然適材適所,又曾在大農府任職多年,那所謂呈報公府核鑑,就只是走流程了,快馬將名冊公文呈報回京,不到十日便是批覆準允。

增翊縣雖是新設,然當地的鋁礦卻早已探勘完畢,不少礦窯都已開採出礦石,少府和皇室實業共同創辦的“嶺南鋁業”也調集來大批奴隸,就地修築冶鋁工坊,以便從鋁礦石中提取氧化鋁。

增翊縣府所在的城寨,自是由大農府和嶺南郡府共同出貲修築,依着能省則省的原則,縣衙和官邸都頗爲簡樸,只求實用,故修築速度很快。

礦窯,工坊,縣府,百餘里方圓處處是塵土飛揚的工地,數萬的奴隸在漢人監工的皮鞭些,在潮溼酷熱的四月嶺南玩命勞作。

大農府工部少卿賈洗和虞部少卿劉受親臨嶺南,雖是路途勞頓,卻無半句怨言,蓋因趙王劉彭祖和少府卿陳煌亦是同行。

皇帝陛下對嶺南開採鋁礦之事極爲重視,非但大農府調撥大量人力物力前來開採礦山,少府和皇室實業更是爲創設嶺南鋁業投入了高達百萬金的巨貲。

百萬金,近愈大漢兩年的軍費支出,是何其龐大的一筆款項。

賢王劉非作爲皇室實業的主事者,本想着親自到嶺南來看看,奈何公務繁忙,便是讓趙王劉彭祖代爲前來。

一位親王,一位大卿,兩位少卿,別說小小的增翊縣府,便是嶺南郡府都驚動了,太守孔僅不敢有絲毫怠慢,親自前來陪着這四大巨頭巡視各處工地。

趙王劉彭祖巡視完畢,笑道:“嶺南這般潮溼悶熱,好在近年買了不少身毒奴隸,否則工期怕是要大大推遲了。”

衆人皆頜首應是,過往大漢的奴隸多出自北地或西域的外族,對嶺南的氣候極不適應,不僅水土不服,更不耐悶熱,即便西域也不乏氣候炎熱之地,然嶺南乃是潮熱,奴隸的飲食和衛生條件有較差,極易害病乃至死亡。

饒是近年大漢從身毒購入了大量奴隸,然市面上的奴隸價格仍居高不下,精壯奴隸從未低於兩萬錢每口。

對大農府,少府和皇室實業這三大“奴隸主”而言,麾下數以十萬計的奴隸既是資產,亦是生財工具,比牲口還要寶貴得多,出現大規模死傷無疑是重大損失。

此番四大巨頭前來巡視,除卻看看工程進度,亦是多方審視外族奴隸的適應情況,現今見得身毒奴隸還是挺耐操的,也就能放心返京了。

他們前腳剛返京,增翊縣招商局的官吏們後腳便是領着諸多商賈前來查探地形,覓地興建坊市。

十餘萬漢人監工和外族奴隸的吃喝拉撒且不計,單是嶺南鋁業在此地將要投入百萬金巨貲的消息,就足以引得諸多商賈側目,紛紛前來尋找商機。

上郡和東郡兩大油田的開採,帶動了兩郡的石油工業,長沙國湘南縣的錫礦開採,亦使得周邊產業蓬勃發展,大漢的豪商巨賈們並不缺乏長遠眼光,投入巨貲的增翊鋁礦,將來必定也會帶動起大量周邊產業的。

說實話,增翊縣招商局的官員們壓根不用費盡心思招商,只須收集商賈們的建議,進而協助郡府諸曹覓地籌建坊市,修築周邊道路,使得物流暢通即可。

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可盡除第七十八章 匈奴大帳 第四百六十章 帝御四海第二百六十九章 拜謁公婆第七十八章 匈奴大帳 第四百六十九章 金銀票律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議政第五百七十二章 嶺南鋁業第二百一十六章 賀蘭在望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舍辭官第六百七十八章 胡商告發第八百一十四章 出隘佈陣第三百八十五章 匈奴裂變第四十七章 廠房落成第一百五十九章 樑王請罪第七百八十五章 上元佳節第二十一章 高額月例 第六章 未央風起第四百零九章 久旱甘霖第七百四十四章 狠人妙人第四十六章 工業模式第七十八章 匈奴大帳 第二百一十九章 踏破王庭第四百二十七章 劉乘心醉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燒屍山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爲拘束第四十章 王府緝兇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團西行第六百二十六章 無憂翁主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將遷調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越將亡第六百四十章 血祭之年(中)第五百六十一章 馳道路軌第二百二十七章 秩俸改制第十三章 騎兵利器 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逆差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第八章 宮廷宴會第二百六十三章 銻礦之用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朔戰況第一百五十一章 掙錢差事第四百六十三章 雒越復國第三百六十六章 南行途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線出擊 第九十三章 無奈秦立 第四百八十五章 齊山婚事第八百零二章 教宗爲質第六百九十三章 闔家團圓第七百七十二章 哀隆攝政第四百九十六章 先打後談第八百零四章 及笄待嫁第八十五章 瘋狂認購第一百一十七章 劉徹領軍第三百九十三章 陪伴嬌妻第四百六十章 帝御四海第三百八十章 城頭失守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陵隨軍第七百三十八章 漢已八旬第六百六十三章 裴母犯愁第二百九十四章 帝后大婚第五百六十八章 塞北烏桓第八百零五章 欲徵漠北第六百四十八章 入宮觀禮第六十四章 誅心之言 新書徵詢,免費章節,請大家務必看看,拜託!第五百七十七章 心思各異第四十章 王府緝兇第六百八十四章 太子策問第四百八十五章 齊山婚事第一百六十五章 載人運輸第一百三十九章 田間軼事第七百四十五章 泰安隨任第三百二十二章 鑄鋼爲犁第七百三十七章 妙悟真理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將遷調第八百零六章 儲君大婚第三十六章 背後真相 第七百二十八章 歸化名額第七百六十六章 太子束髮第二章 吳楚之亂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三百五十九章 椒房用膳第三百七十章 意欲內附第八百章 欲善其事第六百一十三章 京衛趕至第四百零一章 今歲除夕第三十章 長安望雪 第四百五十五章 尚書檯閣第四百一十六章 珠贈嬌妻第二百八十四章 登基爲帝第四百六十七章 齊萱求見第五章 金屋藏嬌第七百三十二章 張篤遇襲第六百七十章 來複火槍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子二傅第二百零九章 江都密報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團西行第五百八十八章 身毒聖戰第七百二十章 太子邀約第三百四十五章 番禺城破
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可盡除第七十八章 匈奴大帳 第四百六十章 帝御四海第二百六十九章 拜謁公婆第七十八章 匈奴大帳 第四百六十九章 金銀票律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議政第五百七十二章 嶺南鋁業第二百一十六章 賀蘭在望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舍辭官第六百七十八章 胡商告發第八百一十四章 出隘佈陣第三百八十五章 匈奴裂變第四十七章 廠房落成第一百五十九章 樑王請罪第七百八十五章 上元佳節第二十一章 高額月例 第六章 未央風起第四百零九章 久旱甘霖第七百四十四章 狠人妙人第四十六章 工業模式第七十八章 匈奴大帳 第二百一十九章 踏破王庭第四百二十七章 劉乘心醉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燒屍山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爲拘束第四十章 王府緝兇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團西行第六百二十六章 無憂翁主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將遷調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越將亡第六百四十章 血祭之年(中)第五百六十一章 馳道路軌第二百二十七章 秩俸改制第十三章 騎兵利器 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逆差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第八章 宮廷宴會第二百六十三章 銻礦之用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朔戰況第一百五十一章 掙錢差事第四百六十三章 雒越復國第三百六十六章 南行途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線出擊 第九十三章 無奈秦立 第四百八十五章 齊山婚事第八百零二章 教宗爲質第六百九十三章 闔家團圓第七百七十二章 哀隆攝政第四百九十六章 先打後談第八百零四章 及笄待嫁第八十五章 瘋狂認購第一百一十七章 劉徹領軍第三百九十三章 陪伴嬌妻第四百六十章 帝御四海第三百八十章 城頭失守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陵隨軍第七百三十八章 漢已八旬第六百六十三章 裴母犯愁第二百九十四章 帝后大婚第五百六十八章 塞北烏桓第八百零五章 欲徵漠北第六百四十八章 入宮觀禮第六十四章 誅心之言 新書徵詢,免費章節,請大家務必看看,拜託!第五百七十七章 心思各異第四十章 王府緝兇第六百八十四章 太子策問第四百八十五章 齊山婚事第一百六十五章 載人運輸第一百三十九章 田間軼事第七百四十五章 泰安隨任第三百二十二章 鑄鋼爲犁第七百三十七章 妙悟真理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將遷調第八百零六章 儲君大婚第三十六章 背後真相 第七百二十八章 歸化名額第七百六十六章 太子束髮第二章 吳楚之亂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三百五十九章 椒房用膳第三百七十章 意欲內附第八百章 欲善其事第六百一十三章 京衛趕至第四百零一章 今歲除夕第三十章 長安望雪 第四百五十五章 尚書檯閣第四百一十六章 珠贈嬌妻第二百八十四章 登基爲帝第四百六十七章 齊萱求見第五章 金屋藏嬌第七百三十二章 張篤遇襲第六百七十章 來複火槍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子二傅第二百零九章 江都密報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團西行第五百八十八章 身毒聖戰第七百二十章 太子邀約第三百四十五章 番禺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