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工業模式

bookmark

工業化,最近劉徹一直在思考,如何在大漢帝國實現工業化?

工業化的表現不單單只是技術的進步,更應該體現在生產模式的進步。正如劉徹至今已經弄出了玻璃,焦炭,造紙,印刷,冶鐵等相當超前的技術,卻根本不能稱之爲工業化,因爲還只是原始的手工作坊的生產模式。

劉徹覺得自己必須找一個突破口,用最基本的工業生產模式來製造產品。

苦惱之餘,劉徹很慶幸自己前世是機械與化工的雙料碩士,這使他擁有了最基礎的但卻相對全面的工業知識。

工業發展最重要的兩樣標誌,正是機械和化工。由於各種技術沒辦法跟上,蒸汽機暫時還考慮不了,但化工業現在就可以開始發展了。劉徹相當清楚現代化工的發展歷程,最首要的任務就是製取硫酸。

硫酸由於其強酸性質的充足性和多樣性(足夠很強的強酸性還有強烈吸水脫水性和氧化性以及高沸點的難揮發性和熱穩定性等等),涉及到各種工農製造業產品和科學實驗,因爲其用途的廣泛性和重要性,硫酸被譽“化工之母”和“酸中之王”!

經過多次教訓的劉徹,沒有再次妄想一步到位。

後世那些石油分餾,加熱含硫礦石之類的方法,根本不可能實現。石油分餾塔哪是想造就能造出來的?造一整套石油分餾設備,所需要的技術比造蒸汽機難上百倍。至於加熱含硫礦石,哪怕是找到了足夠的催化劑,還得往密封設備裡不斷注入過量氧氣,這不是簡陋的鼓風設備能夠完成的。

強制充氣只能有兩種可能:一個是反應釜漏氣,所有的人被毒死;一種是反應釜爆炸,所有人被炸死,就結果而言,沒有什麼差別。

在腦海的書庫中,劉徹找到了唐朝初年《黃帝九鼎神丹經訣·卷九》中記載的“煉石膽取精華法”:

“以土罄(即磚坯)壘作兩個方頭爐,相去二尺,各表裡精泥其間,旁開一孔,亦泥表裡,使精薰,使幹。一爐中著銅盤,使定,即密泥之;一爐以碳燒石膽使作煙,以物扇之,其精華盡入銅盤。爐中卻火待冷,開取任用。入萬藥,藥皆神。”

這裡所說的便是利用膽礬加熱分解,生成氧化銅、三氧化硫和水蒸氣,三氧化硫和水蒸氣的白煙被扇入另一爐裡,冷凝就成硫酸。這裡用精泥塗抹是爲了防腐蝕和避免“膽精”損耗,用銅盤是因爲銅能耐稀硫酸的腐蝕。這段文字準確記載了古人乾餾膽礬的裝置、方法、現象、防硫酸腐蝕措施等內容。

當然,劉徹作爲被新中國的園丁們填鴨教育了二十多年的化工碩士,若還是完全照這個古法,不做絲毫改良,就太對不起穿越衆的名頭了。

不但如此,硫酸的製取過程還應該儘量遵循工業生產的一般模式,用盡量少的人力,形成一種可循環的連續生產模式。

劉徹花了整整半個月的時間思考,甚至命人找來各種材料,親手做了多次試驗,不斷的完善自己的思路,終於整理出一個相對完整的工業設計方案。

首先要解決的就是銅質冷凝片,前世的各種穿越小說中,男主角紛紛都在做冷凝管,有些還很快做成了,劉徹感到很無語。

使用這些冷凝管只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小批量製作,超過五成的三氧化硫氣體來不及溶解,逸散到空氣中,形成巨大浪費;二是大批量製作,逸散到空氣中的大量三氧化硫氣體將所有操作者統統毒死。

高溫高速三氧化硫氣流的冷凝和溶解速度哪有那麼快?而銅管要做成細長彎曲狀的冷凝管更是難上加難,新中國到二十世紀末才達成了電冰箱後面冷凝管的製作工藝。

若真能做出銅質冷凝管,劉徹早就先做出一大堆火槍,征服全球去了。

青銅和黃銅這些合金是不能用做冷凝片的,免得製成的硫酸純度太低,冷凝片也容易被腐蝕,所以必須找來含銅量接近百分之百的純銅。

在漢朝,由硫化物或氧化物銅礦石冶煉得來的純銅,可用以鑄錢及製作器物,所以稱爲“赤金”。後世南朝梁江淹的《銅劍贊》中就有:“黑金是鐵,赤金是銅,黃金是金。”當然了,純銅容易氧化,不容易保存,所以俗話所說的“金無足赤”就是這個意思。

當劉徹跑到少府鑄錢監要提走估摸一立方米的赤金時,聞訊趕來的少府卿陳俞抓住他的袖子死活不放,威脅要撞死在內庫的大門上。

這些赤金足夠鑄造千萬錢,雖然漢朝還沒有關於貨幣流通的系統理論,但即使只憑借經驗,陳俞也知道自己今年如果少鑄造千萬錢,長安城的錢幣流通絕對會出大問題的。

直到劉徹信誓旦旦的保證,自己會確保今年的長安城貨幣供應充足,陳俞才哭喪着臉任由太子詹事府的下人搬運裝車。

一立方米的赤金,可足足有十噸左右。劉徹硬生生找來數十輛大車,才一次性拉完,免得夜長夢多,陳俞一旦反悔就麻煩了。

少府是皇帝的私府內庫,和國庫的性質完全不同,陳俞就相當於整個皇室的大管家,歷經三朝的老臣,漢帝劉啓平時都禮讓他三分。他要是不同意,劉徹休想從內庫搬走任何東西。

陳俞的噩夢並沒有結束,接下來的數日,劉徹不但自己忙了個底朝天,也將整個少府弄得雞飛狗跳。

他先將差人將赤銅運到了諸冶監,根據CPU散熱片的模樣弄了張放大版的圖紙,讓太子詹事府的工匠指導他們儘量把澆築出來的純銅片掰成類似的形狀。銅片還不能太薄,否則氧化後很快就被完全腐蝕掉了。

接下來,劉徹又跑到陶窯,剛要開口說話,少監陳央就嚇得要跪地求饒。上次劉徹在陶窯燒製焦炭的時候,弄得長安城虛驚一場,差點沒把負責少府陶瓷製造的陳央活活嚇死。如今又碰到這位小祖宗來搗亂,他連死的心都有了。

所幸的是,劉徹這次也沒打算自己動手,而是丟給他一份圖紙,限他半月內上交一千根符合尺寸的“L”字形的陶管。

這種陶管的兩頭分別設計了外螺紋和內螺紋,陳央聽得滿頭霧水。幸好太子帶來了幾個懂行的工匠,還拿了根雕刻過的木頭做實物參照,這才讓陳央完全搞明白。

陳央送瘟神一樣送走了劉徹,立刻找來陶窯的所有工匠,在太子帶來的工匠指導下,整整將圖紙研究了一日。這纔將少府所有空閒的陶窯全部開動,按照三千根的標準趕製陶管。

哪怕暫時減少宮城內貴人們的陶器供給,也要先把小祖宗伺候好了。

劉徹又交給張騫一副廠房設計圖,吩咐他找來田氏建築公司的人,在少府中圈出一大塊地,嚴格按照圖紙建立一個新的作坊。作坊裡要用瓷磚鋪就了一個巨大的水池,池子連通到作坊外的一圈寬闊的水渠,形成一個小小的水循環。

所有的水渠都是在厚厚的青磚石上又鋪設了瓷磚,作坊和外界的水源也離得很遠,靠的是竹筒連接成引水道從太液池引水補充消耗,只進不出。畢竟劉徹可不希望出現化學品泄漏污染水源的事故,現在可沒有自來水廠,污染附近的水源就是在謀殺自己。

最後,劉徹又蠻橫的佔用了一箇舊式的冶煉作坊,命令他們按照相應的規格製作可密封式反應釜。因爲是加熱反應,所以不用太過擔心反應釜會被生成的硫酸腐蝕,所以採用了黃銅的材質,既比純銅堅固又比青銅耐腐蝕。

第二十七章 新華書局 第四百六十一章 直流電機第八百一十三章 武剛戰車第三百六十七章 治理南越第三百四十四章 河灘登岸第二十二章 軍法組織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當第七百三十八章 漢已八旬第七十四章 工業血液 第八章 宮廷宴會第六百三十六章 使團入城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三百五十二章 出言請戰第三百八十六章 烏桓助陣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闕廣場第六百三十八章 國之重器第六百四十三章 帝皇心術第二十二章 軍法組織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侯京居第四百二十二章 妻兒隨任第七百七十六章 太子來援第一百零二章 東市巧遇 第八百二十二章 踏破龍城第十四章 運籌馬上 第二百五十七章 外戚轉型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爲拘束第四百四十八章 有限戰爭第六百八十五章 社福基金第三百章 採菊東籬第四百一十六章 珠贈嬌妻第七百六十二章 祖父催婚第五章 金屋藏嬌第八百二十八章 長安會談第四百七十六章 驚見罌粟第七百二十章 太子邀約第二百六十章 侵擾朝鮮第六百一十六章 得妻如此第四百四十章 火炮設計第七百八十章 邁向成熟第三百五十九章 椒房用膳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守府衙第六章 未央風起第六百二十八章 戰局有變第三百八十六章 烏桓助陣第五十六章 西出狄道 第四百四十六章 夜郎犯邊第一百零七章 平虜沙盤第二百零九章 江都密報第五百零一章 民患不均第三百零二章 文教府司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禍相倚第三百四十三章 艦隊停靠第七十九章 草原詛咒 第四百一十五章 隋珠驚現第五百九十五章 商業發展第六十三章 漢奸鼻祖 第三百八十章 城頭失守第五十六章 西出狄道 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當第七百二十九章 塞外秋遊第六百二十九章 以羌清藏第八百三十章 長安協定第三十八章 長沙王妃 第二百二十六章 羣臣譁然第三百一十六章 長安週報第二百九十六章 暫緩圓房第三百零一章 如此撮合第四百五十一章 鳴炮賀壽第四百九十一章 殘暴奴律第四十六章 工業模式第三百五十六章 諸事底定第四百八十章 私田律法第三百八十六章 烏桓助陣第三百六十章 雷管現世第五十章 平羌六策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歸鄉第三百六十九章 泄密之人第六百零一章 欺人太甚第四百八十二章 糧食傾銷第四百一十五章 隋珠驚現第二百零五章 調教蘿莉第六百四十六章 親王召見第二百零二章 籌建邊城第七百一十九章 嗣子逛街第二百四十六章 內鬼現身第三百六十五章 離京出狩第三百三十九章 雖遠必誅第五百四十九章 塬南壅塞第四百八十章 私田律法第三十八章 長沙王妃 第八百二十六章 貴女愁緒第五百三十二章 子承父業第八百零四章 及笄待嫁第五百三十章 勒石蔥嶺第三十五章 大難不死第四百三十九章 鑄鋼爲炮第八百二十七章 如此母子第八百二十九章 何須多言第五百四十三章 呂宋淘金第八百二十三章 去病擒酋
第二十七章 新華書局 第四百六十一章 直流電機第八百一十三章 武剛戰車第三百六十七章 治理南越第三百四十四章 河灘登岸第二十二章 軍法組織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當第七百三十八章 漢已八旬第七十四章 工業血液 第八章 宮廷宴會第六百三十六章 使團入城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三百五十二章 出言請戰第三百八十六章 烏桓助陣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闕廣場第六百三十八章 國之重器第六百四十三章 帝皇心術第二十二章 軍法組織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侯京居第四百二十二章 妻兒隨任第七百七十六章 太子來援第一百零二章 東市巧遇 第八百二十二章 踏破龍城第十四章 運籌馬上 第二百五十七章 外戚轉型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爲拘束第四百四十八章 有限戰爭第六百八十五章 社福基金第三百章 採菊東籬第四百一十六章 珠贈嬌妻第七百六十二章 祖父催婚第五章 金屋藏嬌第八百二十八章 長安會談第四百七十六章 驚見罌粟第七百二十章 太子邀約第二百六十章 侵擾朝鮮第六百一十六章 得妻如此第四百四十章 火炮設計第七百八十章 邁向成熟第三百五十九章 椒房用膳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守府衙第六章 未央風起第六百二十八章 戰局有變第三百八十六章 烏桓助陣第五十六章 西出狄道 第四百四十六章 夜郎犯邊第一百零七章 平虜沙盤第二百零九章 江都密報第五百零一章 民患不均第三百零二章 文教府司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禍相倚第三百四十三章 艦隊停靠第七十九章 草原詛咒 第四百一十五章 隋珠驚現第五百九十五章 商業發展第六十三章 漢奸鼻祖 第三百八十章 城頭失守第五十六章 西出狄道 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當第七百二十九章 塞外秋遊第六百二十九章 以羌清藏第八百三十章 長安協定第三十八章 長沙王妃 第二百二十六章 羣臣譁然第三百一十六章 長安週報第二百九十六章 暫緩圓房第三百零一章 如此撮合第四百五十一章 鳴炮賀壽第四百九十一章 殘暴奴律第四十六章 工業模式第三百五十六章 諸事底定第四百八十章 私田律法第三百八十六章 烏桓助陣第三百六十章 雷管現世第五十章 平羌六策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歸鄉第三百六十九章 泄密之人第六百零一章 欺人太甚第四百八十二章 糧食傾銷第四百一十五章 隋珠驚現第二百零五章 調教蘿莉第六百四十六章 親王召見第二百零二章 籌建邊城第七百一十九章 嗣子逛街第二百四十六章 內鬼現身第三百六十五章 離京出狩第三百三十九章 雖遠必誅第五百四十九章 塬南壅塞第四百八十章 私田律法第三十八章 長沙王妃 第八百二十六章 貴女愁緒第五百三十二章 子承父業第八百零四章 及笄待嫁第五百三十章 勒石蔥嶺第三十五章 大難不死第四百三十九章 鑄鋼爲炮第八百二十七章 如此母子第八百二十九章 何須多言第五百四十三章 呂宋淘金第八百二十三章 去病擒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