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零章 仲裁結果

不過朝鮮半島一直都是東亞,仍至遠東地區最複雜的地區之一,由其是在近代,中、日、朝三國,仍致俄國、美國等諸國的勢力一直都在朝鮮半島糾結不休。

而且朝鮮半島自古以來都是中國東北的門戶,也是敵對勢力從海上進攻中國的跳板之一,甴其是中日兩國角逐東亞地區主導權的主要戰場,從唐代開始,中國王朝就爲朝鮮半島打了三仗,而對手竟然全部都是日本,也就足以說明了。

儘管秦錚並不是主要研究戰略,從只從歷史中總結經驗就可以肯定,穿越者的勢力一但展起來,在亞州地區先要做的是二件事,一是決不能放任朝鮮半島脫離自己的控制;二是必須將日本牢牢的壓制住。因此穿越者早晚都要與日本打一仗,除了舊時空裡的民族情緒因素之外,從地緣戰略來說,中日兩國是不可能在遠東地區並立,只能由一方做主導,中國想要重新崛起,就必須壓制住日本,而日本想要成爲大國,只能踩着中國上位。那麼幫助本時空的韓國脫離日本的控制,成爲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只要是穿越者的力有所逮,是肯定要做的,當然還有就是要在朝鮮半島扶植一個親穿越者的政權,不管是叫大韓帝國、大韓民國或是朝鮮。

但秦錚現在沒空給他們上歷史課,另外也不可能告訴這幾個韓國人,就算趕走了日本人,朝鮮半島也不可能真正的獲得完全的獨立,只能城爲在穿越者的控制之下的一個主權國家。只不過穿越者不會向日本人那麼苛刻,多少會留給朝鮮半島的國家一些自主的空間。

於是秦錚道:“你們提出的要求,我現在無法答應你們,我想執委會也不可能答應你們,因爲執委會的任期只有一年的時間,而你們的要求是一個長遠的計劃,老實說現在是不可能做出任何決定的。不過我對你們有一個建議,就是你們現在都己是元老,也就是元老集團的一員,以後可以積極的參與元老集團的事務,將來到了條件允許的時候,你們可以向執委會或是當時的行政機構提出議案,這樣不是更好一些嗎?”

李升鉉和其他人看了看,也都紛紛點頭,雖然在舊時空的韓國並沒有穿越文化,但畢竟屬於中華文化圈的,而且在韓國的影視作品中,也有穿越題材的作品,因此李升鉉等人對穿越其實也並不算陌生,雖然韓國人並沒有打江山、開後宮的意識,不過一般韓國人都有很強烈的民族情緒,對日本人的敵視情緒比中國人更堪,加上這個時候的韓國確實比中國更慘,中國頂多只是淪爲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而韓國在日俄戰爭之後,不僅完全淪爲日本的殖民地,而且在舊時空裡的191o年以後,被日本正式兼併亡國,成爲日本的一部份,一直到二戰以後才得以復國。

李升鉉做爲一個有強烈民族情緒的韓國人,無疑都將這一段歷史視爲恥辱,因此穿越到這個時代,他自然希望能夠改變這段歷史,不過秦錚說的也不錯,現在整個穿越集團只能算剛立穩足,離展壯大還遠,現在的領導班子,到了那時還是不是領導層,還不得而知,就算是現在答應也沒有用。現在韓國人最好是積極參與元老集團的事務,力爭取得一定的政治地位,這樣當元老集團的實力達到之後,韓國人才能在元老集團中有足夠的影響力,促使當時元老集團的領導層,做出幫助韓國獨立的決策。

這時秦錚又道:“不過在此之前,我對你們,還有在座所有的諸位提一個建議,就是先學好中文,否則各位恐怕什麼都幹不成。”

――――――――分割線―――――――――分割線―――――――― ωωω★t tkan★C○

年終會議雖然結束,但各部門的工作卻還沒有停止,相反更爲忙碌,一方面是各部門的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軌,加上這次微調,又增加了了一些新的機構;另一方面整個執委會都將要遷移到青島,自然又有大量的準備工作要做。

由其是司法部,不僅要着手成立臨時仲裁法庭,而且還面臨着臨時仲裁法庭成立之後的第一起審理案件。執委會要求司法部,必須在年前拿出審理結果來,畢竟這一起案件拖的時間太長了。因此司法部的部長顧瑞鵬指定龔博溫爲這一次仲裁法庭的仲裁長,負責全面處理這次案件。龔博溫雖然沒有律師證,但是學習【刑法】專業,也算是司法部的一個重要人材。

接手負責第一起審理案件之後,龔博溫也不敢輕視,立刻就着手選擇仲裁員,同時也十分認真的研究案宗,考慮量刑的問題。

雖然這個案件的本身並不複雜,甚致可以說是一目瞭然,犯案的三個人對自己的也供認不諱,但案件的關建在於怎樣判決,畢竟這是臨時仲裁法庭受理的第一起案件,判決的尺度,將爲以後的案件起一個標杆作用,一方面當然是不能判得過重,因爲這樣會得罪絕大部份元老,畢竟大部份元老實際都希望自己能夠有一定的特權,雖然臨時仲裁法庭有獨立審判的權力,但畢竟是在這一個團體中,如果開罪了大部份元老,將來不僅是自己,包括整個司法部的工作都將難以開展下去,無論一年以後,臨時執行委員會是否存在下去,但新政府裡肯定會有一個司法部門。

但另一方面,如果判得過輕,造成犯罪成本過底,則會讓一部份元老有侍無恐,以後針對本土人的犯罪或許會大量增加,甚致是惡意犯罪,這就會造成元老和本土人的對立,從而影響到元老集團的統治基礎,因此這一次審判,必須要恰到好處,既要讓犯案的三個人感受到有效懲罰,對其他的元老也形成一定的威懾力,使他們不敢輕易的以身試法,但又要留有餘地,讓大家感覺到這是“人民內部矛盾”,而且審判的目地還是以“挽救”爲主,其中的分寸捏拿,是相當微妙的。

龔博溫和仲裁員們經過了二天的討論之後,終於在12月3o日做出判決:

一、在這一次案件中,李世揚將負擔4o%的負責,因爲是他先動手打人,並作出了對元老集團影響極壞的言;而高磊、何漢東各負擔3o%的負責,因此處罰的比例將按負擔負責的比例分攤。

二、先責令三人到飯店公開向受害人及家屬道歉,當衆承認自已的錯誤,併到醫院看望傷者,表示歉意,向受害人及家屬賠償白銀2o兩,醫藥住院費用2o兩,暫時甴元老集團墊付,等財政部制定出工分與白銀的兌換匯率以後,再從三人的工分中按負責比例扣除,如果三人的工分不足,則順沿歸還時間,並計算相應的利息。

三、剝奪李世揚元老政治權力1年,剝奪高磊、何漢東元老政治權力9個月,剝奪元老政治權期間,不得擔任任任何公職,並且無條件服從執委會、行政部的命令,在基層參加工作,不能拒絕,而且只能拿最基本的工分。李世揚的服刑期在天津,高磊在威海衛、何漢東在青島。剝奪元老政治權期間,如再有其他違法行爲,將加重判罰。

四、如三人選擇脫離元老集團,必須在服刑結束之後,才能提出脫離元老集團的申請,否則將不予批准。

五、如對本次判決結果有疑議,可以在三天之內提出上述,司法部將重新組織新的臨時仲裁法庭,進行審理。

得知了審判的結果以後,李世揚、高磊、何漢東三人都表示服從臨時仲裁法庭的判決,接受服刑,並不提出上訴,並且承認元老集團,服從【臨時管理條例】。

現在三人己經沒有當初那麼囂張的氣焰,畢竟被關了四五天的時間,再大的火氣都己經被磨平了,其實這時三個人的心裡都有些後悔,由其是李世揚,他在舊時空裡他也算是官二代,父親是建設部的局級幹部,把他安排駐外工作,是讓他積累一些工作經驗和資本,回國的道路都己經鋪好了,安排他到地方的城鄉建設廳工作,給他在工程中安排的工作也比較輕鬆,而且其他人也很照顧他,因爲家裡的經濟條件很好,因此李世揚的出手頗爲大方,而且也會來事,雖然有一點官二代孑弟的傲慢架孑,但人緣還不錯。

穿越以後,李世揚過得十分失落,因爲家裡的關係己經沒有任何作用,而他又沒有一技之長,吃苦的事又不願幹,結果成了住在客滾船上混吃混喝的一員,這一次事件,實際是李世揚心裡積壓的一次爆。

不過李世揚並不是那種不學無術,只會吃喝玩樂的紈絝子弟,由其是生官宦家庭,對人情世故還是十分了解,而在關押的期間,李世揚也想明白,在這個時代,自己家裡的地位身份己經沒有任何作用,也沒有人會像在舊時空裡那麼照顧自已,想要在這個時代有一個良好的前途展,就要放下自己官二代的架子,老老實實的從頭幹起,想離開穿越集團去自己單幹,根本就不可能的,因此還是接受審判,好在是這次審判也在自己能夠承受的範圍內,不用做牢,只是被剝奪了元老政治權力1年,就當是在基層積累經驗。

高磊、何漢東的家境就沒有李世揚那麼好,但兩人都是學歷不高,畢業於三流大學,而且也沒有一技之長,高磊是家裡託了關係,給他才找到這樣一份工作,等工程結束以後,就會給他辦理正式的工作關糸,算是進入事業單位工作;而何漢東又不同,這份工作是他主動找的,原因是看中了駐外工作的收入較高。雖然他們兩人對執委會有頗多不滿,但也明白,自己不可能離開這個集體,因此和李世揚一樣,接受了審判。

第五五零章 接受談判(二)第七十一章 海軍顧問(下)第五三四章 土地政策(二)第一零七章 流言蜚語(上)第六十章 大沽口會議第三一六章 軍隊擴編計劃(四)第二十六章 錦州告急(五)第一二四章 秋收行動(十三)第六十六章 德國使團(六)第五五六章 土地改革(十一)第一二零章 秋收行動(九)第八十七章 安置營(三)第一九零章 訪問英法(一)第四七五章 外交爭鬥(四)第七一八章 上海談判(五)第四二一章 停戰期(二)第二零五章 正面進攻(三)第三五五章 大戰之前(二)第六百章 濟南衆態(九)第一七九章 護僑行動(一)第二百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六)第五二三章 反圍剿(三)第二四五章 王家寨(七)第二十八章 錦州告急(七)第二一二章 爪哇之戰(二)第四九零章 激烈博弈(四)第二一五章 爪哇之戰(五)第四六八章 武昌之行(八)第二十一章 接管濟南(十四)第十一章 五年規劃(二)第七二一章 歸國(一)第四八五章 清廷朝議(下)第二四二章 第一家族(一)第一四零章 合肥見聞(四)第五九六章 濟南衆態(五)第四十七章 錦州之戰(五)第二五零章 創業(三)第三九零章 新聞發佈會(四)第五五四章 接受談判(六)第三十六章 換裝(下)第一三六章 外調(十)第三八六章 足球比賽(七)第一三五章 渤海海戰(四)第二一八章 清廷求和(一)第二五八章 訪問(下)第一五零章 徳國之行(七)第三八一章 足球比賽(二)第三十二章 市長上任(四)第五章 上岸第五一六章 穆棱河之戰(十二)第三四四章 財政工作報告(一)第三九八章 全面開戰(七)第五十九章 遠東戰爭結束(中)第二零七章 奇襲威海衛第五七六章 談判(四)第一五零章 新農村建設(一)第四七七章 外交爭鬥(六)第一六八章 決議第一八二 開平煤礦(下)第六一七章 滿洲里戰役(十一)第四五二章 外交斡旋(九)第八十一章 戰前(下)第四十七章 登陸作戰(上)第五十七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八)第五六五章 美國(八)第四十九章 投降第六零五章 東北戰事再起(三)第二六九章 根據地(十一)第一四五章 徳國之行(二)第二一零章 戰爭規則(六)第四六八章 迎擊俄軍(五)第一八三章 護僑行動(五)第二十三章 接管濟南(十六)第二五一章 八國聯軍分裂第六一五章 滿洲里戰役(八)第一一五章 農村調查第四八二章 統一商界(四)第二八一章 旅順口作戰(一)第六二零章 登陸日本(二)第六十章 上海新區(十三)第五五六章 接受談判(八)第一八三 商務招標第一五八章 日本的訪問(一)第二百 中標者(下)第七零七章 日本的選擇(一)第五八五章 隔空交手(一)第三二三章 海參崴(六)第五九六章 上海租界(八)第九十九章 巡視(四)第二十六章 接管濟南(十九)第七十三章 來訪者(一)第五十三章 上海新區(六)第一一零章 造艦(五)第二五一章 創業(四)第三八九章 對馬海戰(十五)第二十六章 錦州告急(五)第三六七章 餘波未平(四)第七十九章 陸軍編制(三)第九章 俄國求和(下)第四一一章 北京攻略(七)
第五五零章 接受談判(二)第七十一章 海軍顧問(下)第五三四章 土地政策(二)第一零七章 流言蜚語(上)第六十章 大沽口會議第三一六章 軍隊擴編計劃(四)第二十六章 錦州告急(五)第一二四章 秋收行動(十三)第六十六章 德國使團(六)第五五六章 土地改革(十一)第一二零章 秋收行動(九)第八十七章 安置營(三)第一九零章 訪問英法(一)第四七五章 外交爭鬥(四)第七一八章 上海談判(五)第四二一章 停戰期(二)第二零五章 正面進攻(三)第三五五章 大戰之前(二)第六百章 濟南衆態(九)第一七九章 護僑行動(一)第二百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六)第五二三章 反圍剿(三)第二四五章 王家寨(七)第二十八章 錦州告急(七)第二一二章 爪哇之戰(二)第四九零章 激烈博弈(四)第二一五章 爪哇之戰(五)第四六八章 武昌之行(八)第二十一章 接管濟南(十四)第十一章 五年規劃(二)第七二一章 歸國(一)第四八五章 清廷朝議(下)第二四二章 第一家族(一)第一四零章 合肥見聞(四)第五九六章 濟南衆態(五)第四十七章 錦州之戰(五)第二五零章 創業(三)第三九零章 新聞發佈會(四)第五五四章 接受談判(六)第三十六章 換裝(下)第一三六章 外調(十)第三八六章 足球比賽(七)第一三五章 渤海海戰(四)第二一八章 清廷求和(一)第二五八章 訪問(下)第一五零章 徳國之行(七)第三八一章 足球比賽(二)第三十二章 市長上任(四)第五章 上岸第五一六章 穆棱河之戰(十二)第三四四章 財政工作報告(一)第三九八章 全面開戰(七)第五十九章 遠東戰爭結束(中)第二零七章 奇襲威海衛第五七六章 談判(四)第一五零章 新農村建設(一)第四七七章 外交爭鬥(六)第一六八章 決議第一八二 開平煤礦(下)第六一七章 滿洲里戰役(十一)第四五二章 外交斡旋(九)第八十一章 戰前(下)第四十七章 登陸作戰(上)第五十七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八)第五六五章 美國(八)第四十九章 投降第六零五章 東北戰事再起(三)第二六九章 根據地(十一)第一四五章 徳國之行(二)第二一零章 戰爭規則(六)第四六八章 迎擊俄軍(五)第一八三章 護僑行動(五)第二十三章 接管濟南(十六)第二五一章 八國聯軍分裂第六一五章 滿洲里戰役(八)第一一五章 農村調查第四八二章 統一商界(四)第二八一章 旅順口作戰(一)第六二零章 登陸日本(二)第六十章 上海新區(十三)第五五六章 接受談判(八)第一八三 商務招標第一五八章 日本的訪問(一)第二百 中標者(下)第七零七章 日本的選擇(一)第五八五章 隔空交手(一)第三二三章 海參崴(六)第五九六章 上海租界(八)第九十九章 巡視(四)第二十六章 接管濟南(十九)第七十三章 來訪者(一)第五十三章 上海新區(六)第一一零章 造艦(五)第二五一章 創業(四)第三八九章 對馬海戰(十五)第二十六章 錦州告急(五)第三六七章 餘波未平(四)第七十九章 陸軍編制(三)第九章 俄國求和(下)第四一一章 北京攻略(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