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零章 上海租界(二)

“愚蠢的黃皮猴子,居然排出了一個橫列的陣形。”霍克號的艦長斯科爾斯上校放下望遠鏡,“在10年以前的甲午戰爭的大東溝海戰中,清國的艦隊就是排出橫隊陣列,結果被日本艦隊擊敗,看來這些黃皮猴子並沒有吸取教訓,現在居然又排出了橫隊陣列,實在是太可笑了。”

一邊的大副弗萊曼上校皺了皺眉,道“他們可不是清國,而是華東政府的艦隊,不會犯這樣的低級錯誤,這裡會不會是什麼圈套呢?”

斯科爾斯放聲大笑道:“華東政府又能怎麼樣?一樣的也是黃皮猴子,他們以前是打過一些勝仗,但那是什麼對手,日本人不過是和他們一樣的黃皮猴子,俄國人是一羣野蠻人,能夠贏他們根本不算什麼,而我們就不同了,我們是大英帝國的皇家海軍,有光榮的海軍傳統和豐富的海戰經驗,可不是黃皮猴子和野蠻人能比的,如果他們過去遇到的是我們大英帝國海軍,早就將他們打回原形了。”

華東政府成立以來,在軍事上取得了非常輝煌的成績,因此基本所有的國家都不會輕視華東政府的軍隊,並將華東政府和清廷區分開來對待,不過歐洲各國畢競領先的時間太長,還是有一部份人的觀念並未轉過來,仍然對華東政府持輕視態度,斯科爾斯是英國海軍的少壯派軍官,並且信奉白人至上和種族優越論,視東亞民族爲劣等種族,依然看不起華東政府。

弗萊曼道:“但他們的軍艦數量有10艘,比我們多了2艘,而且看起來正中的兩艘軍艦應該是和我們的霍克號、直布羅陀號差不多的大型巡洋艦,但我們剩下6艘的全部都是驅逐艦,他們至少應該還有4艘小噸位的巡洋艦,以及4艘驅逐艦,因此如果比艦隊的實力,我們有十分明顯的差距。”

斯科爾斯道:“我的上校,我承論他們的軍艦在紙面上的實力確實比我們強,但海戰的比拼不看紙面的數據,如果只看紙面的數據,那麼大東溝一戰的勝利者就應該是清國的艦隊。就看眼前的戰場局勢,縱隊纔是海戰的最佳戰術,這在10年以前就已經是各國公認的基本原則了,華東政府的海軍卻還在使用橫隊戰術,這樣的對手就算有比我們更強的軍艦,又有什麼用?”

這時瞭望臺上傳來信號,雙方的距離己經拉近到5千米以內,在這個時代,這是可以交火的距離了,因此斯科爾斯立刻下令,霍克號艦首的單裝243毫米火炮開火射擊,同時下令艦隊加速,由14節提升到18節,向人民軍海軍左側的濟寧號,高密號的間隙直插。因爲在大東溝海戰中,日本艦隊的第一遊擊隊在戰鬥開始之後,以高速直插到北洋水師的右翼,將北洋水師最弱的超勇、揚威兩艦與主艦隊分割開,並集中火力迅速擊沉了這兩艘軍艦,不僅打擊了北洋水師的士氣,而且抓住北洋水師的弱點猛打,奠定了最終的勝局,斯科爾斯顯然是想在複製這一戰。

“轟!”從霍克號艦首的單裝243毫米火炮發射出的第1發炮彈落到距離濟南號左前方約400米的位置,激起了一道20餘米高的水柱。

“想複製大東溝海戰嗎?攪屎棒的頭腦也太簡單了吧。濟南號、天津號開火。” 濟南號的艦長陳長智上校,也是這次進攻上海的艦隊指揮官,也下達了自己的命令。

濟南號、天津號的艦首是一座2聯裝200亳米主炮和2座2聯裝155毫米副炮,呈“品”字排列,因爲這一型軍艦在設計時就考慮過艦首對敵作戰,因此也可能在艦首艦尾佈置較多的艦炮,這也是人民軍海軍敢於採用橫陣的一個重要原因,於是兩艘軍艦共計12門火炮一起開火,雖然也未能擊中對手,但在海面上激起了10根高底不等的水柱,造成的聲勢遠比霍克號大得多。

陳長智也滿意的點了點頭,又看了看一邊的平板顯示器,道:“高密號注意,高密號注意,你的位置落後了一個艦身位,注意保持好陣型。”

在開戰之前,濟南號己經放飛了一架小型四軸旋翼無人機,雖然這種無人機不像穿越的幾艘軍艦帶得無人機那麼強大的功能,嚴格來說就是一部飛行的攝像機,當然比一般的民用航拍無人機還是要強得多,飛行高度可以達到1000米,基本可以清楚的顯示整個戰場的態勢,也便利於指揮。

這時東昌號、濟寧號、臨清號、武定號也都開火射擊,這4艘都是3500噸級的防護巡洋艦,主炮是艦首艦尾各一座2聯裝130毫米的艦炮,雖然比不上濟南號、天津號,但也增加了人民軍海軍的火力。

而英國艦隊由於是排出的縱隊陣列,因此只有領頭的霍克號能夠開火射擊,而霍克號能用的只有艦首的一門234毫米主炮,和兩側的2門152毫米副炮,共計3門。

雖然霍克號的主炮是交戰各艦中口徑最大的,但由於這一型軍艦的建造時間太早,是在1890年左右建造,因此艦炮也是用的老式火炮,理論射速是2分鐘一發,而在實戰中只能達到3分鐘一發的水平。而人民軍參戰的8艘軍艦都是近3-4年內建造的新艦,主炮、副炮也都是最新式的速射炮,濟南號、天津號的200毫米主炮在實戰中可以達到1分鐘1發的射速,155毫米副炮則可以達到1分鐘5-6發,在火力上自然是人民軍遠遠領先,在霍克號的周邊,幾乎全是起落的水柱。有不少炮彈的落點距離霍克號己不足100米。

而這時霍克號的艦長斯科爾斯的臉色也十分難看,他完全沒有想到,人民軍海軍的火力會這麼猛烈,雖然他看不起人民軍海軍,但也知道如果照這樣打下去,不等霍克號插入人民軍的陣列,就肯定要先中彈了。

大副弗萊曼也一臉緊張,道:“艦長,現在轉向把,再不轉向就來不及了。”

話音未落,只聽“轟”的一聲巨響,霍克號發生了猛烈的震動,原來是一發155毫米炮彈擊中了霍克號,而在指揮室裡,有不少人都沒有穩住身形,而摔倒在地板上。

斯科爾斯到是極時抓住了扶手,沒有摔倒,大聲道:“報告中彈部位,報告損失。”

馬上有人報告:“艦首左側中彈,中彈部位水線上3米,損失正在統計中。”

斯科爾斯也稍稍鬆了一口氣,因爲中彈部位是在水線上,對軍艦的傷損不會太大,而且霍克號是一艘的防護巡洋艦,沒有側舷裝甲,穹甲的水平部分的厚度爲76.2毫米,在斜面厚度增127毫米,還是可以信賴的。

而就在這時,又是“轟”的一聲巨響,指揮室的舷窗玻璃都裂碎了幾塊,原來又是一發155毫米炮彈擊中了霍克號的指揮室。不過霍克號的指揮室裝甲最厚,達到了305毫米,這幾乎是戰列艦的標準了。當然這也是英國軍艦一慣風格,最重視指揮室的保護,其次是對武器的保護,而艦體的防護只能排在第3位。

155毫米炮彈當然不可能對305毫米的裝甲造成什麼傷害,因此這發炮彈並未造成多少傷亡,不過在短時間內,軍艦連續遭到兩次炮擊,斯科爾斯也意識到情況不妙,這說明敵方己經鎖定了自己的軍艦,因此也趕忙下令轉向,以側舷對敵,好發揮最大的火力,而且整個艦隊也都可以參戰。

不過在敵軍的炮火前轉向,也是十分危險的事情,在轉向的時候,軍艦幾乎是固定不動,成爲敵軍的活靶子,但現在英國艦隊己經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冒險一試了。

但“轉向”的命令剛剛發出,霍克號再度中彈,而且這次挨的是一發200毫米炮彈,中彈點是前甲板上,頓時整個甲板被爆炸衝擊,一片狼籍。

“敵艦開始轉向!”

“終於熬不住了,不想在重演大東溝之戰了嗎?”其實不用瞭望臺報告,陳長智也能看得清楚,因爲現在雙方的距離只有3.5千米左右,就是不用望遠鏡也可以看清楚,於是陳長智也下令各艦:“集中火力,轟擊英國的旗艦,在它完成轉向之前,一定要把這艘軍艦打殘。”

其實在大東溝之戰中,日本艦隊能夠插入北洋水師的陣列,將北洋水師的超勇、揚威兩艦和主隊分割,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超勇、揚威兩艦的艦齡太老,速度太慢,跟不上其他軍艦,結果在右翼形成了一個大空檔,才讓日本本艦隊有機可趁。不過人民軍的各軍艦均是新艦,速度也快,而且還有無人機在空中指引,因此絕不會給英國艦隊有可趁之機。

而在日本艦隊夠插入北洋水師的陣列之前,也遭到了北洋水師的火力打擊,大約有10分鐘左右,北洋水師是佔據明顯的上風,只是北洋水師的軍艦火炮射速太慢,兩艘主力定遠、鎮遠的4門305毫米主炮威力雖大,但只能達到5-6分鐘一發的水平,因此並沒有充份利用這段難得的有利時間。而且在整場戰鬥中,北洋水師都沒能完全發揮這8門重炮的巨大威力。

不過人民軍艦隊可不存在射速的問題,因此霍克號還沒有衝到人民軍艦隊的陣列前,就己連捱了3炮,不得己進行陣前轉向,而人民軍艦隊當然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一時間各艦的火力全開,炮聲轟鳴,炮彈如雨點一般向霍克號傾泄而去。

第四二六章 停戰期(七)第五六三章 美國(六)第三五七章 大戰之前(四)第三八零章 足球比賽(一)第六零五章 東北戰事再起(三)第六五一章 撤僑(三)第一二八章 分礦計劃(上)第五七五章 談判(三)第三八零章 對馬海戰(七)第一四五章 徳國之行(二)第二十八章 清室回京(二)第二零五章 反擊(上)第一七零章 南下上海第三四九章 上海警戒(二)第三零六章 南線,北線(四)第四七二章 外交爭鬥(一)第二五三章 圈套(一)第六零七章 東北戰事再起(五)第一六九章 新艦下水(五)第六十八章 德國使團(八)第六十章 遠東戰爭結束(下)第四零七章 北京攻略(三)第二十九章 清室回京(三)第五一七章 叛逃第二三九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二)第三零六章 反制行動(四)第一九六章 巴達維亞(四)第三八八章 對馬海戰(十四)第五四一章 鎮南浦登陸(一)第五七三章 談判(一)第一八二章 軍事交流(四)第一三零章 外調(四)第五四五章 土地改革制度大綱(下)第六九三章 再度出擊(四)第三二一章 騎軍(五)第四一八章 遼河之戰(四)第二零二章 英國干涉(四)第四零一章 全面開戰(十)第三十八章 造艦計劃(二)第一三五章 外調(九)第六九二章 再度出擊(三)第五八九章 農場巡視(四)第一五四章 訪徳使團(上)第七二四章 歸國(四)第五零二章 清廷出兵(二)第二八八章 全面展開(三)第三八九章 新聞發佈會(三)第一一二章 抓捕(下)第七十一章 海軍顧問(下)第六五零章 撤僑(二)第二一九章 清廷求和(二)第九十二章 天津戰役(五)第二六九章 進城(五)第六一零章 朝見風波(二)第二七六章 返回天津第六七四章 大獲全勝(五)穿越艦隊簡介一053H3導彈護衛艦第二六二章 根據地(四)第四三九章 遼陽之戰(一)第三二二章 騎軍(六)第一零二章 攔截(上)第一零八章 造艦(三)第一二六章 反擊(下)第四六零章 武昌之行(一)第五八一章 青島密約(上)第二七一章 陰島(二)第四四六章 外交斡旋(三)第三九一章 新聞發佈會(五)第十章 備用計劃第二一五章 外交之爭(上)第五八九章 農場巡視(四)第四六五章 迎擊俄軍(二)第二章 穿越到清末第二二四章 青島戰役(八)第五七一章 北洋議事(一)第五十三章 艦隊匯合第六零八章 滿洲里戰役(一)第三七六章 上海(四)第六五三章 撤僑(五)第一一二章 抓捕(下)第五七五章 力排衆議第二十八章 清室回京(二)第五十六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七)第四九五章 襲取海參崴(四)第一五二章 上任(六)第四六一章 武昌之行(二)作者發言第二三零章 各方反應(四)第一九二章 訪問英法(三)第一九二 訪問天津(四)第三十章 出兵(三)第六五九章 遠東遠征軍(六)第二九一章 情報機構(上)第五十章 上海新區(三)第五六六章 預備會議(一)第一七七章 南洋鉅富(四)第一四七章 上任(一)第一二九章 分礦計劃(下)穿越艦隊簡介一052D型驅逐艦第三七一章 餘波未平(八)
第四二六章 停戰期(七)第五六三章 美國(六)第三五七章 大戰之前(四)第三八零章 足球比賽(一)第六零五章 東北戰事再起(三)第六五一章 撤僑(三)第一二八章 分礦計劃(上)第五七五章 談判(三)第三八零章 對馬海戰(七)第一四五章 徳國之行(二)第二十八章 清室回京(二)第二零五章 反擊(上)第一七零章 南下上海第三四九章 上海警戒(二)第三零六章 南線,北線(四)第四七二章 外交爭鬥(一)第二五三章 圈套(一)第六零七章 東北戰事再起(五)第一六九章 新艦下水(五)第六十八章 德國使團(八)第六十章 遠東戰爭結束(下)第四零七章 北京攻略(三)第二十九章 清室回京(三)第五一七章 叛逃第二三九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二)第三零六章 反制行動(四)第一九六章 巴達維亞(四)第三八八章 對馬海戰(十四)第五四一章 鎮南浦登陸(一)第五七三章 談判(一)第一八二章 軍事交流(四)第一三零章 外調(四)第五四五章 土地改革制度大綱(下)第六九三章 再度出擊(四)第三二一章 騎軍(五)第四一八章 遼河之戰(四)第二零二章 英國干涉(四)第四零一章 全面開戰(十)第三十八章 造艦計劃(二)第一三五章 外調(九)第六九二章 再度出擊(三)第五八九章 農場巡視(四)第一五四章 訪徳使團(上)第七二四章 歸國(四)第五零二章 清廷出兵(二)第二八八章 全面展開(三)第三八九章 新聞發佈會(三)第一一二章 抓捕(下)第七十一章 海軍顧問(下)第六五零章 撤僑(二)第二一九章 清廷求和(二)第九十二章 天津戰役(五)第二六九章 進城(五)第六一零章 朝見風波(二)第二七六章 返回天津第六七四章 大獲全勝(五)穿越艦隊簡介一053H3導彈護衛艦第二六二章 根據地(四)第四三九章 遼陽之戰(一)第三二二章 騎軍(六)第一零二章 攔截(上)第一零八章 造艦(三)第一二六章 反擊(下)第四六零章 武昌之行(一)第五八一章 青島密約(上)第二七一章 陰島(二)第四四六章 外交斡旋(三)第三九一章 新聞發佈會(五)第十章 備用計劃第二一五章 外交之爭(上)第五八九章 農場巡視(四)第四六五章 迎擊俄軍(二)第二章 穿越到清末第二二四章 青島戰役(八)第五七一章 北洋議事(一)第五十三章 艦隊匯合第六零八章 滿洲里戰役(一)第三七六章 上海(四)第六五三章 撤僑(五)第一一二章 抓捕(下)第五七五章 力排衆議第二十八章 清室回京(二)第五十六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七)第四九五章 襲取海參崴(四)第一五二章 上任(六)第四六一章 武昌之行(二)作者發言第二三零章 各方反應(四)第一九二章 訪問英法(三)第一九二 訪問天津(四)第三十章 出兵(三)第六五九章 遠東遠征軍(六)第二九一章 情報機構(上)第五十章 上海新區(三)第五六六章 預備會議(一)第一七七章 南洋鉅富(四)第一四七章 上任(一)第一二九章 分礦計劃(下)穿越艦隊簡介一052D型驅逐艦第三七一章 餘波未平(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