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澶州城外

侯大勇清晰地分辨出朝驛站奔來的是五騎。

一會,黑雕軍在驛站外值勤的軍士歷聲問道:“是誰?”

“我們是侍衛司的人,你們是誰。”

“我們剛從鄭州過來。”黑雕軍軍士還沒有說完,便被打斷。

“你們不在鄭州呆着,怎麼跑到這來吃屎。”

“他媽的,你才吃屎。”

緊接着,就有兵器相碰的聲音,驛丞勸解的聲音,隨後,一聲鞭響,驛丞發出了“啊”的叫聲。

侯大勇起身,來到院內,何五郎帶着人,正把侍衛司的人圍在中間。

見侯大勇出來,黑雕軍軍士讓出一條道。侍衛司小頭目見來人氣度沉穩,知是黑雕軍將領,但並不在意,道:“我們是侍衛司的人,有緊急公務,你們的人趕快騰一間房子。”

侯大勇不想和他們一般見識,對黑雕軍軍士說:“把刀都收起來吧,給他們騰一間房屋。”

侍衛司一人道:“你是侯大勇將軍?”

“正是在下。”

侍衛司五人連忙拱手道:“小的無禮了,見過防禦使。”

“你們認識我。”

“巴公原大戰,我們這一隊正在陛下身後,將軍衝入敵陣之時,我們都跟在後面。”

侯大勇道:“當時侍衛司有一隊人馬在陛下身後護衛,原來你們都在那裡。“

“能跟着將軍作戰,是我們的榮幸。”侍衛司幾人平日眼高於頂,驛丞職位比他們高,但他們說打就打,根本沒有顧忌,但軍人最重英雄,侯大勇神勇,是他們親眼所見,對侯大勇甚爲心折,因此,對侯大勇十分有禮。

“你們從東面來,有何緊急之事?”

“大野澤,流民鬧事,聚集了數千人,官軍久攻不下。”

“大野澤,東有天平節度使、南有彰信節度使、北有鎮寧節度使,何勞你們侍衛司官軍。”

“唉,這一段時間,侍衛司折騰得夠嗆,天天訓練,沒有一天輕鬆。聽說大野澤流民鬧事,李指揮使就帶着侍衛司三千人來到大野澤,準備拿流民練兵。不想流民人數太多,指揮使讓我們去搬援軍,打不下流民,侍衛司也太沒有面子。”

“原來如此,你們辛苦了,早點去休息吧。”

此時,侍衛司有近八萬人,武器精良,訓練有素,是大周朝最重要的一支部隊,殿前司經過擴軍,也不過三萬人,這十一萬人就是大周朝嫡系中的嫡系,歷史上趙匡胤就是通過掌握禁軍,最終奪了大權。

第二天,侯大勇帶人離開了大梁,在接近澶州之時,官軍多了起來,有天雄軍兵馬,更多的是侍衛司的人馬。距澶州還有十里遠的地方,路邊到處都是屍體,除了少量官兵的屍體,大部分屍體衣衫襤褸,身旁散落有木棒、菜刀以及刀、槍等物品。又走了三四里,路邊身首不全的屍體越來越多,不少流民被吊死在樹上。

侯大勇到古代,經歷了不少殺伐,見慣了鮮血淋漓的場面,見到如此慘象,還是心中堵得慌。

“什麼人,全部停下來。”七八個騎兵擋在了侯大勇一行前面。

何五郎道:“我們是黑雕軍,從這裡過路。”

這時,杜剛認出了擋路的軍人,道:“鄭老四,你們在幹什麼,怎麼殺這麼多人。不認識了嗎,我是杜剛,我們防禦使在這裡。”

黑雕軍本由六百澶州軍和六百滄州軍組成,杜剛出自澶州軍,所以認識前面的軍人。

擋路的軍人聽說是防禦使,在馬上行禮道:“原來防禦使在這裡。”

滄州之戰後,侯大勇殺劉海、斬劉存孝、射殺蕭寶珍的故事在澶州、德州和滄州等地軍隊中流傳甚廣,所以聽到侯大勇的名頭,澶州軍士立刻按戰時規距在馬上行禮。

“你們怎麼守在這裡。”侯大勇上前問道。

“侍衛軍在前面剿殺匪徒,我們澶州軍擔任外圍警戒。曹將軍在前面。”

侯大勇見到曹翰之時,曹翰滿臉凝重。現在侯大勇官職已比曹翰高,但軍中講究資歷,侯大勇深悟此道,趕緊下馬,見過曹翰。

曹翰也下了馬,兩人互相行過軍禮,把手緊緊握在一起,但是,誰都沒有說話。隔了很久,曹翰才道:“殺伐太重。”侯大勇點點頭,道:“給他們一口飯吃,不會走到這一步。”

細談後,侯大勇才知流民鬧事經過。流民全部來自鄆州、兗州等地,都是些老實巴交的農家漢子,因黃河水決堤,湮沒了幾個州,成千上萬的農民涌入了未受災的地方,飢餓難忍,難免有少數難民幹些偷、搶之事,鄆州官府處理不當,對偷盜之人一律殺頭,激起了民變。天平節度使派兵彈壓,結果聚衆鬧事的難民越來越多,最後局面無法控制,天平節度使和李重進是堂兄弟,李重進於是插手此事,他處理此事相當乾脆,一個字:殺。

侍衛司王指揮奉命帶着一千人在大野澤東面和難民激戰幾次,難民武器雖然不行,但人數多,把王指揮所帶部隊包圍在大野澤東面的一個小鎮上,李重進只帶了三千人馬,被圍住了一千人,便派出另外兩路人馬去解圍,難民畢竟不能和經過長期訓練的軍隊抗衡,侍衛司增援人馬一到,立刻亂了陣腳,被侍衛司的人緊追不捨,難民慌不擇路,竟朝澶州方向而來,被侍衛司咬住,損失慘重。李重進下了命令,凡鬧事的難民一律殺無赦。

“哎,這些禁軍如狼似虎,現在殺紅了眼,不知還要殺多少人,澶州百姓不敢出門,以免被誤殺。”

“可否向李重進建議,採取招安的辦法。”

“侯郎,我試過了,李重進眼高於頂,目中無人,最是桀驁不訓,我們的話,他根本聽不進去。”“你現在是去大名府嗎,我們都聽說了你的喜事,我已備下了薄禮,派人送到鄭州去,若不是這檔子事,我還想到鄭州。”

侯大勇無力勸阻李重進,又不想看到其殺人,告別了曹翰,帶着人馬,繞過澶州,快馬加鞭,朝大名府趕去。

侯大勇趕路的同時,符家的嫁妝也在前往鄭州的路上。

符英的嫁妝共有七個大箱、五個小箱,由二十幾個人運送。嫁妝除珍貴的珠寶首飾和符英日常生活用品外,還有符英爲侯大勇收集的兵書。

符英母親雖是死腦筋,對女兒還是從心裡面疼愛,精心準備一些象徵好兆頭的東西,有剪刀,象徵蝴蝶雙飛;有尺子,象徵良田萬頃;有糖塊,象徵甜甜蜜蜜;有銀包皮帶,象徵腰纏萬貫;有花瓶,象徵花開富貴;有銅盆及鞋,象徵同偕到老,有龍鳳被、牀單及枕頭一對、兩雙用紅繩捆着的筷子及碗,象徵有衣食;七十二套衣服和扁柏、蓮子、龍眼,象徵豐衣足食。

魏王符彥卿心情有喜有憂,喜的是又找了一個好女婿。五女符英馬上要出嫁了,符英嫁給侯大勇是當令陛下主意,符彥卿知道侯大勇是一員猛將,在高平之戰受到了柴榮的欣賞,已快速成爲大周朝新貴,前途無量。符彥卿原來以爲侯大勇來自北地,在中原沒有家族勢力支持,應是沒有多少錢財。當收到侯大勇送來的禮單,卻大吃一驚,侯大勇送的禮品極爲豐厚,和世家大族沒有什麼兩樣。符彥卿本來不在乎禮物有多少,但女婿家財豐厚,女兒總要好過一些,所以還是很高興。

憂的是長女身體不好,符皇后身體一向健康,近一段時間卻總是沒有力氣,也不知是何原因,宮中太醫被柴榮懲罰多人,但沒有效果。“老天保佑大女兒長命百歲。”符彥卿對着一柱香,暗暗祈禱。

第41章 節度三州(五)第269章 鹿死誰手(三十二)第239章 鹿死誰手(一)第38章 節度三州第65章 大戰過後(二)第1章 侯府話別第124章 經營同心(十)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八)第123章 經營同心(九)第143章 爭奪河套(八)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189章 廟堂之高(十七)第24章 決戰鳳州(八)第336章 蕩盡羣雄(十三)第26章 侯府家事(三)第7章 智破命案第338章 蕩盡羣雄(十五)第120章 經營同心(六)第325章 蕩平羣雄(二)第373章 蕩盡羣雄(五十三)第113章 清水河畔(十)第360章 蕩盡羣雄(三十八)第8章 確定名分第233章 決戰幽州(二十四)第90章 鏖戰西北(三)第14章 再襲敵軍第251章 鹿死誰手(十四)第211章 決戰幽雲(二)第50章 回鶻大軍(四)第32章 決戰鳳州(十二)第38章 節度三州第71章 回到大梁(三)第85章 風雲再起(八)第245章 鹿死誰手(八)第369章 蕩盡羣雄(四十七)第84章 風雲再起(七)第184章 廟堂之高(十二)第360章 蕩盡羣雄(三十八)第153章 爭奪河套(十八)第47章 節度三州(七)第3章 符家說客第6章 激戰馬賊第351章 蕩盡羣雄(二十九)第277章 鹿死誰手(四十)第339章 蕩盡羣雄(十六)第145章 爭奪河套(十)第201章 廟堂之高(三十一)第223章 決戰幽雲(十四)第110章 清水河畔(七)第135章 經營同心(二十一)第342章 蕩盡羣雄(十九)第146章 爭奪河套(十一)第230章 決戰幽雲(二十一)第196章 廟堂之高(二十六)第146章 爭奪河套(十一)第14章 攻城爲下(二)第58章 出使蘭州(一)第278章 鹿死死誰手(四十一)第265章 鹿死誰手(二十八)第115章 經營同心(一)第141章 爭奪河套(六)第235章 決戰幽雲(二十六)第11章 救援友軍第341章 蕩盡羣雄(十八)第8章 詔令出征第121章 經營同心(七)第2章 開辦實業第220章 決戰幽雲(十一)第46章 獅熊爭霸(三)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八)第45章 獅熊爭霸(二)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八)第268章 鹿死誰手(三十一)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309章 南下之路(二十四)第211章 決戰幽雲(二)第270章 鹿死誰手(三十三)第128章 經營同心(十四)第317章 南下之路(三十二)第20章 決戰鳳州(四)第145章 爭奪河套(十)第45章 獅熊爭霸(二)第244章 鹿死誰手(六)第46章 獅熊爭霸(三)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七)第17章 路過大梁第145章 爭奪河套(十)第91章 鏖戰西北(四)第292章 南下之路(七)第79章 風雲再起(二)第312章 南下之路(二十七)第197章 廟堂之高(二十七)第3章 鋒芒初露第373章 蕩盡羣雄(五十三)第112章 清水河畔(九)第233章 決戰幽州(二十四)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四)第4章 西軍風波第245章 鹿死誰手(七)
第41章 節度三州(五)第269章 鹿死誰手(三十二)第239章 鹿死誰手(一)第38章 節度三州第65章 大戰過後(二)第1章 侯府話別第124章 經營同心(十)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八)第123章 經營同心(九)第143章 爭奪河套(八)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189章 廟堂之高(十七)第24章 決戰鳳州(八)第336章 蕩盡羣雄(十三)第26章 侯府家事(三)第7章 智破命案第338章 蕩盡羣雄(十五)第120章 經營同心(六)第325章 蕩平羣雄(二)第373章 蕩盡羣雄(五十三)第113章 清水河畔(十)第360章 蕩盡羣雄(三十八)第8章 確定名分第233章 決戰幽州(二十四)第90章 鏖戰西北(三)第14章 再襲敵軍第251章 鹿死誰手(十四)第211章 決戰幽雲(二)第50章 回鶻大軍(四)第32章 決戰鳳州(十二)第38章 節度三州第71章 回到大梁(三)第85章 風雲再起(八)第245章 鹿死誰手(八)第369章 蕩盡羣雄(四十七)第84章 風雲再起(七)第184章 廟堂之高(十二)第360章 蕩盡羣雄(三十八)第153章 爭奪河套(十八)第47章 節度三州(七)第3章 符家說客第6章 激戰馬賊第351章 蕩盡羣雄(二十九)第277章 鹿死誰手(四十)第339章 蕩盡羣雄(十六)第145章 爭奪河套(十)第201章 廟堂之高(三十一)第223章 決戰幽雲(十四)第110章 清水河畔(七)第135章 經營同心(二十一)第342章 蕩盡羣雄(十九)第146章 爭奪河套(十一)第230章 決戰幽雲(二十一)第196章 廟堂之高(二十六)第146章 爭奪河套(十一)第14章 攻城爲下(二)第58章 出使蘭州(一)第278章 鹿死死誰手(四十一)第265章 鹿死誰手(二十八)第115章 經營同心(一)第141章 爭奪河套(六)第235章 決戰幽雲(二十六)第11章 救援友軍第341章 蕩盡羣雄(十八)第8章 詔令出征第121章 經營同心(七)第2章 開辦實業第220章 決戰幽雲(十一)第46章 獅熊爭霸(三)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八)第45章 獅熊爭霸(二)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八)第268章 鹿死誰手(三十一)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309章 南下之路(二十四)第211章 決戰幽雲(二)第270章 鹿死誰手(三十三)第128章 經營同心(十四)第317章 南下之路(三十二)第20章 決戰鳳州(四)第145章 爭奪河套(十)第45章 獅熊爭霸(二)第244章 鹿死誰手(六)第46章 獅熊爭霸(三)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七)第17章 路過大梁第145章 爭奪河套(十)第91章 鏖戰西北(四)第292章 南下之路(七)第79章 風雲再起(二)第312章 南下之路(二十七)第197章 廟堂之高(二十七)第3章 鋒芒初露第373章 蕩盡羣雄(五十三)第112章 清水河畔(九)第233章 決戰幽州(二十四)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四)第4章 西軍風波第245章 鹿死誰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