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蕩盡郡雄(四十六)

等到一干人都離開了皇宮,侯大勇在書房裡伸了伸懶腰,心道:“都說當了皇帝就會過上神仙一樣的日子,我這裡怎麼事情這麼多,柴榮是一個勤勉的皇帝,恐怕就是被活生生地累死的。”他一邊想一邊走出了書房,看見林中虎正在侍弄兩條大狗,就道:“林中虎,我們去兩招。”

上一次過招,還是在城南侯府的事情,當時,侯大勇被林中虎掃了一個小鞭腿,算是輸了一陣,他一直想找機會重新較量一番,只是當上皇帝,事務繁忙,雖然林中虎天天都在眼前晃來晃去,卻沒有再次較量。

能當上侯大勇貼身親衛之人,皆是黑雕軍中的翹楚之輩,也是些好鬥之人,林中虎在院中蹦跳了幾下,高高興興地跟在侯大勇身後,出了書房小院,穿過一排高大楊樹,就聽到一些打鬥聲音,再穿過一道木製的小門,便到了演武場。

演武場是一個剛剛平整好的壩子,全用細細的黃土夯實,一旁還有些箭靶子,擺着些長弓和手弩。

侯大勇的親衛隊有一百多人,全部跟着侯大勇進了皇宮,這個演武場就是他們的訓練場地,此時,沒有值勤的親衛隊軍士全都聚焦在壩子裡發泄着自己的精力,看到陛下來了,立刻停了下來,行罷軍禮,退到了場外,爲侯大勇讓出位置。

侯大勇在場內活動了一會手腕,道:“護甲”護甲是親衛隊制制的保護性軟甲,保護着重要部位,是徒手搏擊專用護甲。親衛隊的比試之時,由於穿着護甲,保護着關鍵部位,較量之時也就放得開手腳。

見陛下要護甲,意味着陛下又要與親衛們打上一番,數名軍士已跑了上來。幫着侯大勇和林中虎穿上護甲,準備完畢以後,侯大勇對林中虎道:“許久沒有較量了,還是老規矩,你先出手,不用客氣。”

林中虎在一線部隊的時候,時常衝在最前面,從屍山血海中爬來爬去。招術早已被殘酷的戰事洗滌得極爲簡練,他對着侯大勇拱了拱手,道:“陛下,我出招了。”林中虎知道侯大勇歷害,出招毫不留情。

說完之後,一個直拳就直奔侯大勇的鼻樑,這一拳迅疾如風,侯大勇微微一退,避開了拳頭的鐸芒,林中虎擡腿一記兇猛的小鞭腿。就直奔侯大勇小腿。

小鞭腿是林中虎最兇狠的三個殺招。簡單之極卻極具殺傷力,爲了練這一記低平地小鞭腿,林中虎曾經被師傅逼着踢過三年木樁。最初木樁和腿上都綁着厚布條,一年以後,腿上布條就去掉了,第三年,木樁上的布條也去掉,三年技成以後,一記小鞭腿,碗口粗的樹樁就應聲而斷。

面對着犀利的小鞭腿,侯大勇不退反進,他猛地跨上一步。身體已貼近了林中虎,由於兩人幾乎貼在一起,距離過短,小鞭腿的威力就發揮不出來,侯大勇動作很連貫,跨步的同時,右肘橫擊,這一擊重重地擊打在林中虎的肩上,侯大勇也是手下留情。若是與敵人搏擊,這一肘就會打在對手的臉頰之上。

饒是如此,林中虎還是被震得晃了晃,隨後身體一輕,已被侯大勇摔在了地上,這些親衛們都是識貨之人,林中虎小鞭腿地歷害,他們都領教過,此時見林中虎被陛下輕鬆放側,便一片叫好之聲。林中虎從地上爬起來,晃了晃腦袋,道:“陛下神武,我又打輸了。”侯大勇笑道:“上一次你狠狠踢了我一腿,讓我痛了好幾天,這一次想到克敵制勝的法子了。”侯大勇在重臣面前,很注意分寸,說話時一般都要自稱爲“朕”,而在普通軍士面前,則很隨意,一般都自稱爲我。

侯大勇上一次與林中虎較量之時,不小心被小鞭腳踢中了大腿,雖然有護甲,仍然青了一片,這一次他等着小鞭腿發動之機,不退反進,立刻打了林中虎一個措手不及,輕鬆將其擊敗,這個不退反進看似簡單,卻拿捏得恰到好處,沒有深厚的功底,絕對辦不到。

侯大勇來到這個世界上已有九年時間,按照年齡來說,也是過了四十的人了,可是他絲毫沒有感到身體衰老,精力旺盛猶過十八九歲的時候,而身體的靈敏度、柔韌性及力量也有很大提高,對於這個原因,侯大勇百思不得其解,體育遠動是不能阻止衰老的,那麼只能有兩個原因:是時空之旅造成了身體機能的變化,還是天天習練《天遁功》的效果?

如果是這兩個原因,結論自然無法求解,侯大勇爲了保持身體良好的狀態,天天堅持着適量運動,天天堅持習練《天遁功》。他數年如一日地堅持,耳濡目染之上,親衛隊們全部養成了這個習慣,七年裡,親衛隊裡不斷有軍士調出去任軍官,這種勤勉地作風也就不斷地被傳播了出去。

黑雕軍能保持強悍的戰鬥力,與侯大勇這種習慣有很大的關係,另一個世界有一個理論,一支軍隊地性格形成,與第一任指揮官的風格有密切的關係,指揮官的靈魂會深入到部隊中,極大的影響着部隊,並一代代傳承着,黑雕軍的性格,已經深深地打上了侯大勇的烙印。

一招擊敗了林中虎,侯大勇對身體狀態極爲滿意,就對着周圍的軍士們大聲道:“戰場無情,必須苦練、苦練、再苦練,才能機會活下來。”

離開演練場時,侯大勇就道:“林中虎留下來,和軍士一起練練,今天就由段力跟着我。”段武是新近選來跟隨的貼身親衛,他本來沒有大名,就叫做段三郎,成爲貼身親衛以後,因爲他在親衛隊中力量第一,侯大勇就給他取名爲段力,衆親衛轟然應諾,侯大勇沒走幾步,就聽到林中虎吼道:“你們別笑了,誰來跟我打。”

大太監楊公公一直在演武場候着,他已經侍候了三代皇帝了,太祖郭威。世宗柴榮,今上侯大勇,三代帝皇都是馬上皇帝,可是論到勇武精神,還是以侯大勇爲最。等到侯大勇走到的近處,楊公公一臉笑容,笑容中還着幾分嫵媚,讓侯大勇渾身起了一陣雞皮疙瘩。

楊公公微微彎着腰。道:“柳賢妃已經進宮。”楊公公只說了這一句話,就閉了嘴。皇宮乃是非之地,皇后、嬪妃們都各有心機,一句話不對,就有可能給自己惹上大禍,楊公公是老太監,深知其中歷害,他將柳江捷進宮地情況報告了,至於去不去,則是由陛下自己決定。

侯大勇聽到柳江捷也進了宮。便放緩了腳步。道:“柳賢妃到了,走,我去看看。”

在青林宮裡。柳江姨一個人坐在窗前,突然間就成了皇妃,讓她頗有迷茫。

以前在石山中,由於人丁不盛,嫁娶就成爲全族的節日,甚至與胡女成親,大家也會熱鬧一番,騎着大白馬的新娘子,是石山最幸福最神氣的人,柳江捷也在夢中當過騎白馬的新娘子。

這個夢。做了十年,卻輕輕地碎於大梁城。

一輛帶着皇家印跡的馬車,來到了柳江清院子前,一個面色嚴肅的中年太監,禮貌周到地將柳江捷帶到了皇宮,然後又將柳江捷帶到了一個大院子,說了一句:“柳賢妃,你就住在這裡,有什麼事情儘管吩咐。”說完之後。中年太監態度恭敬地行罷禮,就離開了院子。

沒有鮮花,沒有一句祝福,沒有看熱鬧的小孩子們,柳江捷就冷冷清清地成了大周朝地皇妃。

侯大勇走到了柳賢妃宮門前,楊公公正準備喊上一嗓子,侯大勇擺了擺手,將楊公公的那一嗓子硬生生地逼了回去,看着太監們退到一邊,侯大勇輕輕推了推院門,院門並沒有鎖,應手而開,他一邊推門一邊道:“你們下去吧。”

柳江捷聽到有腳步聲,北伐之際,她曾和侯大勇同處一條船上,對於侯大勇的腳步聲,她已經聽得頗爲熟悉,進院的腳步節奏十分熟悉,柳江姨楞了楞,隨即意識到是侯大勇來了,她臉上有些發燙,嘴有些發乾,就抓起手帕,不停地絞來絞去。

腳步聲停在了牀邊,一臉羞紅的柳江捷根本不敢擡起頭來。

“什麼時候到的。”

柳江捷用聲如蚊蟻地道:“上午來地。”

說了這一句,兩人也就無話可說,侯大勇有心打破這個尷尬,他上下打量了一會柳江捷,就笑道:“在宮裡坐了一天,腳上乏得很,幫我揉揉腳。”柳江姨在船上之時,幾乎天天都要給侯大勇洗腳,提到舊事,柳江捷發慌的心稍稍鎮靜了一些,她低着頭道:“我去燒些水。”

侯大勇見她還沒有完全適應飯來張開,衣來伸手的腐敗生活,就笑道:“這些事以後你不用做了,有什麼需要,直接就讓太監和宮女來做。”柳江姨擡起頭,她剛纔石山回來不久,臉上還有些風沙的痕跡,她喃喃地道:“那我在宮中能做什麼?”

這句話將侯大勇問住了,妃子們在宮中的主要責任,一是陪皇帝睡覺,滿足皇帝的慾望,二是爲整個帝國生育接班人,除了這兩大任務,妃子們確實無事可幹。

想了一會,侯大勇打起了馬虎眼,道:“先別想這麼多,你去讓宮女們燒點熱水,好好給我洗腳。”柳江捷就要站起身,侯大勇輕輕按了按她的肩膀,道:“不用起身,就坐在這裡喊一聲。”

柳江捷的父親雖然是裡奇大長老,可是在石山,由於人口緊缺,各家各戶基本上都沒有僕人,柳家是大長老,就有幾個同骨族中年女子作爲僕人,主要是做飯、洗衣以及家裡的雜活,並不服侍柳江清和柳江姨等成年子女,而大梁柳江清府上,由於經濟條件限制,也只有三個僕人。

柳江捷早已習慣了萬事自己動手,此時,她就試着喊了一聲:“有人嗎。”立刻就在一條布幔裡閃出了一個宮女。

第371章 蕩盡羣雄(四十九)第117章 經營同心(三)第276章 鹿死誰手(三十九)第148章 爭奪河套(十三)第93章 鏖戰西北(六)第11章 山雨欲來第101章 鏖戰西北(十四)第275章 鹿死誰手(三十八)第264章 鹿死誰手(二十七)第108章 清水河畔(五)第297章 南下之路(十二)第64章 大戰過後(一)第269章 鹿死誰手(三十二)第130章 經營同心(十六)第210章 幽雲之戰(一)第18章 決戰鳳州(二)第19章 李暉到任第15章 侯府家事(一)第60章 出使蘭州(三)第172章 爭奪河套(三十七)第1章 侯府話別第80章 風雲再起(三)第154章 爭奪河套(十九)第369章 蕩盡羣雄(四十七)第13章 攻城爲下(一)第54章 回鶻商隊(二)第160章 爭奪河套(二十五)第90章 鏖戰西北(三)第249章 鹿死誰手(十二)第148章 爭奪河套(十三)第369章 蕩盡羣雄(四十七)第21章 決戰鳳州(五)第241章 鹿死誰手(三)第124章 經營同心(十)第198章 廟堂之高(二十八)第63章 奇襲隴西(三)第174章 廟堂之高(一)第17章 路過大梁第16章 人事安排第295章 南下之路(十)第6章 初到大名第240章 鹿死誰手(二)第267章 鹿死誰手(三十)第166章 爭奪河套(三十一)第18章 發現密室第88章 鏖戰西北(一)第276章 鹿死誰手(三十九)第239章 鹿死誰手(一)第32章 決戰鳳州(十二)第250章 鹿死誰手(十三)第328章 蕩盡羣雄(五)第196章 廟堂之高(二十六)第32章 決戰鳳州(十二)第264章 鹿死誰手(二十七)第337章 蕩盡羣雄(十四)第124章 經營同心(十)第92章 鏖戰西北(五)第3章 鋒芒初露第282章 鹿死誰手(四十六)第145章 爭奪河套(十)第8章 詔令出征第272章 鹿死誰手(三十五)第10章 借刀殺人第204章 廟堂之高(三十四)第282章 鹿死誰手(四十六)第71章 回到大梁(三)第343章 蕩盡羣雄(二十一)第238章 決戰幽雲(二十九)第63章 奇襲隴西(三)第327章 蕩盡羣雄(四)第238章 決戰幽雲(二十九)第45章 獅熊爭霸(二)第281章 鹿死誰手(四十五)第302章 南下之路(十七)第241章 鹿死誰手(三)第16章 人事安排第347章 蕩盡羣雄(二十五)第228章 決戰幽雲(十九)第112章 清水河畔(九)第332章 蕩盡羣雄(九)第4章 黃牛軍寨第28章 姐姐病了(一)第53章 回鶻商隊(一)第152章 爭奪河套(十七)第342章 蕩盡羣雄(十九)第13章 攻城爲下(一)第370章 蕩盡羣雄(四十八)第14章 攻城爲下(二)第44章 獅熊爭霸(一)第76章 回到大梁(八)第273章 鹿死誰手(三十六)第262章 鹿死誰手(二十五)第1章 救濟難民第116章 經營同心(二)第128章 經營同心(十四)第22章 新婚之夜第20章 澶州城外第211章 決戰幽雲(二)第137章 爭奪河套(二)第326章 蕩盡羣雄(三)
第371章 蕩盡羣雄(四十九)第117章 經營同心(三)第276章 鹿死誰手(三十九)第148章 爭奪河套(十三)第93章 鏖戰西北(六)第11章 山雨欲來第101章 鏖戰西北(十四)第275章 鹿死誰手(三十八)第264章 鹿死誰手(二十七)第108章 清水河畔(五)第297章 南下之路(十二)第64章 大戰過後(一)第269章 鹿死誰手(三十二)第130章 經營同心(十六)第210章 幽雲之戰(一)第18章 決戰鳳州(二)第19章 李暉到任第15章 侯府家事(一)第60章 出使蘭州(三)第172章 爭奪河套(三十七)第1章 侯府話別第80章 風雲再起(三)第154章 爭奪河套(十九)第369章 蕩盡羣雄(四十七)第13章 攻城爲下(一)第54章 回鶻商隊(二)第160章 爭奪河套(二十五)第90章 鏖戰西北(三)第249章 鹿死誰手(十二)第148章 爭奪河套(十三)第369章 蕩盡羣雄(四十七)第21章 決戰鳳州(五)第241章 鹿死誰手(三)第124章 經營同心(十)第198章 廟堂之高(二十八)第63章 奇襲隴西(三)第174章 廟堂之高(一)第17章 路過大梁第16章 人事安排第295章 南下之路(十)第6章 初到大名第240章 鹿死誰手(二)第267章 鹿死誰手(三十)第166章 爭奪河套(三十一)第18章 發現密室第88章 鏖戰西北(一)第276章 鹿死誰手(三十九)第239章 鹿死誰手(一)第32章 決戰鳳州(十二)第250章 鹿死誰手(十三)第328章 蕩盡羣雄(五)第196章 廟堂之高(二十六)第32章 決戰鳳州(十二)第264章 鹿死誰手(二十七)第337章 蕩盡羣雄(十四)第124章 經營同心(十)第92章 鏖戰西北(五)第3章 鋒芒初露第282章 鹿死誰手(四十六)第145章 爭奪河套(十)第8章 詔令出征第272章 鹿死誰手(三十五)第10章 借刀殺人第204章 廟堂之高(三十四)第282章 鹿死誰手(四十六)第71章 回到大梁(三)第343章 蕩盡羣雄(二十一)第238章 決戰幽雲(二十九)第63章 奇襲隴西(三)第327章 蕩盡羣雄(四)第238章 決戰幽雲(二十九)第45章 獅熊爭霸(二)第281章 鹿死誰手(四十五)第302章 南下之路(十七)第241章 鹿死誰手(三)第16章 人事安排第347章 蕩盡羣雄(二十五)第228章 決戰幽雲(十九)第112章 清水河畔(九)第332章 蕩盡羣雄(九)第4章 黃牛軍寨第28章 姐姐病了(一)第53章 回鶻商隊(一)第152章 爭奪河套(十七)第342章 蕩盡羣雄(十九)第13章 攻城爲下(一)第370章 蕩盡羣雄(四十八)第14章 攻城爲下(二)第44章 獅熊爭霸(一)第76章 回到大梁(八)第273章 鹿死誰手(三十六)第262章 鹿死誰手(二十五)第1章 救濟難民第116章 經營同心(二)第128章 經營同心(十四)第22章 新婚之夜第20章 澶州城外第211章 決戰幽雲(二)第137章 爭奪河套(二)第326章 蕩盡羣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