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決戰幽雲(六)

滄州因瀕臨渤海而得名。

滄州在上古時期屬幽州和兗州,西周時屬青州,春秋、戰國時代爲燕、齊、晉、趙等國地,秦朝時屬鉅鹿郡和洛北郡,漢代屬冀州和幽州,三國時屬魏國,南北朝時屬北魏的瀛州和冀州,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公元517年)設立滄州,轄浮陽、樂陵和安德等三郡,隋初廢浮陽郡,後分屬河間郡、渤海郡和平原郡,唐朝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屬河北道。

滄州位於海河流域的下游,許多條河流匯聚入海,滄州又有“九河下梢”之稱,土地貧瘠洪澇災害不斷,由於契丹人佔據了幽雲十六州,躍馬可下中原,滄州就成爲兵家必爭之地,因此滄州以北有大量的田土被拋荒,往日繁華之地,數十年下來,竟然成爲人煙稀少、土地荒涼的蠻土。滄州也由此成爲發配犯人的場所,這此犯人中頗多強悍之人,他們在滄州傳授武藝,慢慢地,滄州形成了好武之傳統,影響千年不衰。

由於田土相對都比較肥沃,現在人煙稀少,自然就成爲各種植物的樂園,春天一到,繁花似錦,點綴于田野間,風景分外迷人,這也算是戰爭給滄州土地帶來的意外收穫吧。

無數禁軍軍士隱藏在滄州的主要道口附近,他們的任務是阻斷滄州與幽州的任何聯繫。

自從王青水戰死以後,蘇文森就和烈酒交上了朋友,皮囊里長期都帶着香桂坊美酒,他陰沉着臉,坐在一片樹林裡,打開皮囊,狠狠地喝了一大口酒,冷冷的酒水進入腸胃,讓他不由自主地打了一個寒戰。

蘇文森原爲黑雕軍最早的五校尉之一,高平之戰以後。黑雕軍有一千人被留在了禁軍之中,蘇文森就成爲了大周禁軍軍官,最初留在禁軍之時,蘇文森心中還有一陣歡喜,禁軍畢竟是大周朝最精銳的軍隊,而且禁軍升官極易,所以蘇文森抱着一番建功立業的雄心來到了禁軍。

不料來到禁軍之後,他身經百戰。立功無數,卻始終只是一個小小的馬軍軍使,掌管着一百多人,他就如掉在了一張無邊無際的網中,渾身是無卻無處發揮,眼見其他資歷甚淺、戰功平平的年輕人,如坐着鵰翎箭一般直飛雲天。

而留在黑雕軍的將校,山宗元、匡操、郭炯、何五郎都成爲坐鎮一方,率領上萬人馬地將軍,以前聽到黑雕軍衆將不斷升官的消息。因爲距離遙遠。他的感受並不深刻,新禁軍組建之時,以前黑雕軍的年輕人何五郎居然被任命爲鐵騎營左廂副都指揮使。成爲自己的頂頭上司,已算得上禁軍的高級將領,若再立戰功,幾年之後開衙建節也並不是難事,而自己仍然是一個小小的軍使,每每想到此,蘇文森就如被蟻咬般難受。

何五郎來到禁軍之後,數次宴請蘇文森和胡繩,雖然他們出自黑雕軍,可是畢竟分隔了六年。如今地位懸殊,數次酒宴雖然雙方都表現得十分親熱,可是無形之中,總是隔着一層看不見的牆,特別是有一次侯大勇也來參加宴會,弄得蘇文森和胡繩都很有些手足無措。

時過境遷,世異備變,無情地歲月,森嚴的等級。深深地改變着每一個人的內心。

喝了酒的蘇文森,眼睛紅紅的,就如一匹餓狼。

幾個軍士押着一個男子走進樹林,這名男子看上去就是滄州普通的村民,臉上有幾個淤青痕跡,鼻血長流,弄得他的前胸上全是星星點點的血塊。

蘇文森上下打量了一會這名露出害怕神情的男子,他手撫腰刀,盯着男子的眼睛問道:“你是什麼人,爲什麼要到邊境上來?”

那名男子顫顫地道:“小人地親戚住在那邊,今日是外舅地祭日,小人想過去拜祭。”

幽雲十六州多是漢民,一條若有若無的邊境線,把無數親族分割開來,這名男子所說的情況,在邊境線上比比皆是,不足爲怪。

蘇文森眼如狼,盯着顫抖地男人,這個男人普通得就如河面的一滴水珠,沒有任何可疑之處,蘇文森手也從腰刀上放開,露出一絲笑意,問道:“你住在哪裡?”

那男子眼神中有一絲不易察覺的放鬆,隨後又瑟瑟地道:“小人是丁家堡的人。”

蘇文森不再說話,突然上前一步,扭住男子的手腕,用手摸了摸,冷笑道:“手指上的老繭真厚,分明是經常用箭之人,丁家堡並無獵戶,哼。”蘇文森說話的同時,手下並沒有閒着,左腳猛踢那男人的腿彎,蘇文森動手沒有半點預兆,動作簡捷有力,那名男子根本無法反抗,被踢倒在地,幾個軍士猛撲上來,把那男子按在地上,用繩子把男子的雙手雙腿綁了個結結實實。

“譁、譁”幾聲脆響,男子的衣服被錄得乾乾淨淨,露出滿身健壯地肌肉,手臂、肩膀上有三條長長的傷疤。

蘇文森揭開皮囊,痛快地喝了一大口,然後斜着眼睛看着那男子,道:“你是中國人(此時契丹稱中原人爲中國人,另一些更西方、更北方的少數民族,他們沒有機會和中原政權接觸,普通認爲契丹就是中原政權),爲何做契丹的奸細,快說老實話。”

那男子閉着眼,一幅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

蘇文森那裡有耐心仔細拷問,他對身旁小個子軍士道:“砍了。”

那男子心裡冷哼一聲,道:“用這招來嚇唬三歲小孩。”他冷哼未結束,只覺脖子一痛,睜眼看時,已是滿天旋轉的世界。當男子頭顱在地面翻滾的時候,嘴裡仍在發出“嘶、嘶”的響聲,“我被斬首了?”成爲那名男子對這個世界留下的最後一個疑問。

蘇文森率領着大周北伐先鋒軍派出地獵殺小隊,他們悄悄隱藏在在滄州通往幽州的關口附近,捕殺從滄州前往幽州的奸細,不過邊民的身份着實難以判斷,蘇文森完全憑感覺,凡是長得象奸細的一律殺無赦,長得老實的就暫時羈押起來,等到北伐大軍出滄州以後。再放掉這些長相老實地百姓。

就在蘇文森在邊境線上大開殺戒的時候,北伐軍水師已由黃河進入了永濟渠,長長的船隊連綿不斷,倒成爲了一道別致的風景線,引得沿途村民都聚在河邊觀看大周軍隊的雄姿,大周水師的軍士們在船上日久,每日都看着那幾張面孔,此時見到兩岸出現了這許多紅男綠女。均興奮地站在船舷上看熱鬧。

柳江婕對戰船極有興趣,每天跟在劉棱身後,她是小女子,心中也沒有大男子的面子觀念,有不懂的地方就直言相詢,劉棱對柳江婕頗有好感,一來柳江婕顯然跟侯相關係密切,否則也不會單獨和侯相住在二屋船甲之上。

二來柳江婕性格開郎,爲人熱情直率,又着實喜歡戰船。柳江婕地性格很合劉棱脾胃。兩人天天地船上竄來竄去。船行至永濟渠,柳江婕已經開始試着指揮這艘龐大的幽州號。

侯大勇每日在船上看地圖,間或讓封沙陪着自己下圍棋。封沙是個典型的臭棋簍子,盤盤都是大敗而回,弄得兩人都沒有興趣。柳江婕本着觀棋不語真君子的古訓,看着封沙時常走出幾步敗招,終於忍不住提醒了幾句,封沙順勢把位子讓給了柳江婕。

柳江婕自幼就在母親的督促之下,苦學琴、棋、書、畫,她對於圍棋一道特別鍾愛,從小就有極高的悟性,她坐在侯大勇對面。開局以後,最初兩人落子如飛,而爾速度漸慢,雙方落一子往往要思考良久,竟然殺了一個棋逢對手、將遇良才。封沙看得興味索然,就來到一樓船甲,和親衛們隨意聊天。

天色將晚,落陽把天空照得通紅一片,萬丈霞光穿透雲層。景色無比瑰麗。

柳江婕身着男式軟甲,頭扎英雄巾,頗爲幹練爽利,棋局已經對她有些不利,她全部心思都沉浸地棋局裡,一手托腮,一手拈着黑色的棋子,落日染紅了她的側影,使其臉部線條柔美、皮膚細膩如紅玉。

侯大勇屋內有美女無數,此時見到柳江婕如玉般溫潤的面容,心中突地一跳,“此女是裡奇部長老的女兒,若把此女納入囊中,則裡奇部就和自己必將形成緊密地聯盟。”這個念頭剛轉過,侯大勇不禁有些鄙視自己,“現在自己怎麼變成這樣一個人,真是有些卑鄙。”侯大勇揮了揮手,似乎要趕走腦中的念頭,柳江婕完全沉浸在棋局中,完全沒有注意到侯大勇的動作。

夕陽沉入了地平線之時,一盤棋仍未下完,侯大勇起身笑道:“柳軍使的棋藝不凡,這一局下得着實痛快,今日暫且封棋,明日我們繼續。”柳江婕淺笑道:“侯相誇我,其實也是誇自己。”柳江婕說這句話,已把自己擺在了小妹妹地身份之上,若是以軍使身份,說這句略帶有玩笑意味的話,則就很不符合身份。侯大勇沒有在意柳江婕說話的方式,他注視着煙籠霧罩的遠方,感慨道:“真是如畫的江山。”說了這句,侯大勇心思又沉重起來,在船舷上拍了拍,轉身回到自己的小屋。

每日看地圖、下圍棋、練天遁功,侯大勇的日子倒也逍遙自在,不知不覺中,船已行至滄州。

等到水師全軍聚集於滄州之時,已是四月二日,而柴榮親領的後軍,至少還有六七天的時間才能趕到滄州。

侯大勇下得船來,有汴河水師都指揮使李繼勳和副都指揮使時英坐鎮水師,他也就不必操心軍隊的事情,就帶着封沙、羅青松、林中虎和七十名親衛,直奔滄州侯府。

滄州侯府是侯大勇來到大周以後得到的第一筆財富,特別是密室裡隱藏着的劉存孝私產,成爲侯大勇發家致富的第一桶金,若沒有這些啓動資金,妄圖建立起“富家商鋪”這種商業巨無霸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滄州侯府以前是滄州最大的商人劉三的府弟,劉三的哥哥是滄州節度使劉存孝,因此,劉三府弟自然造得極爲氣派,遠遠超過了大梁侯府和靈州侯府,整個院落曲徑幽深,傳統的樓、臺、亭、閣、廊、軒、橋、柑、堂廡、舫居一樣不少,堂前還有盤扎精細的羅漢松、鬱郁蒼蒼地古柏、禎楠等老樹,實是一等一的府弟。

這個府弟原有地青壯年。大部分都被派到各地的富家商鋪去了,現在住在侯府裡的,大部分都是致殘的黑雕軍軍士,以及戰死沙場的黑雕軍軍士的遺孀,他們的生活費用,全部由周圍的農莊提供,也算得上衣食無憂。

等到侯大勇帶着親衛隊回到滄州侯府之時,整個府弟全部動員起來。上百名缺手斷腿地老軍士和無數的孤兒寡母全部涌到了大院之內。

侯大勇親衛隊全是老兵,和這些殘疾老軍士大部分相識,見面之下,自然少不了一陣唏噓,而那些孤兒寡母則如見到親人一般,也不知誰先哭出聲,很快,所有失去丈夫的寡母都放聲大哭,隨後老軍士也個個垂淚。侯大勇儘量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他也不知道說什麼好。只是走到人羣中。不斷地把跪在地上的軍士和娘子們拉起來。

柳江婕這一段時間天天和侯大勇守在狹窄的船甲之上,擡頭不見低頭見,早已是混得極熟。因此,侯大勇回滄州侯府,她也就理所當然地跟在身後,此時她早已是淚如雨下,哭得一塌糊塗,只是滿院皆哭,柳江婕的哭聲自然就掩蓋於其中。

侯大勇好不容易纔讓大家散去,徑直來到自己的主院,雖然自己數年都沒有回到滄州侯府,但是。這個主院還是特意爲主人留着,斷了手臂的老軍士馬春現在是滄州侯府的管家,他和大梁侯府管家秦家河在氣質上完全不一樣,走路、說話都保持着軍人地習慣,挺直了腰,領着侯大勇進入了主院。

時間在主院完全凝固了,院落和從前一樣,乾淨、整潔,幾株古樹依然如此。既沒有衰萎,也沒有格外繁盛。

侯大勇走進主院的時候,隱約嗅到了當年的味道,這個院子,烙上了太多春蘭、秋菊的影子,侯大勇想到已經陰陽相隔地春蘭,不禁有些傷感。“你們出去吧,讓我一個人呆一會。”他習慣性地揮了揮手,讓衆人退下去。

主院內密室依舊在,打開密室之時,由於長久沒有人來,密室裡已經滿是塵土,還有不少濃重的霧味。關上密室,侯大勇又在主院坐了良久,這才提起精神,走了出來。

大家痛哭一場之後,整個侯府就開始了殺豬宰羊,氣氛爲之一變,宴會開始之時,侯府又陷入了歡樂的海洋,特別是小孩子們,饞蟲早就被勾了起來,當大盆大盆的肉食端上桌子之後,這些小孩子的眼睛全部就被粘在了桌子上。雖說侯府的生活有保障,但是,整個侯府畢竟有數百人,每天耗費還是很大,所以吃肉都是有次數的,一般一月殺五、六條豬,每家每戶可以得到一小塊。

宴會的熱鬧場景在這裡就不一一細表。宴會過後,一臉凝重的馬春走到了侯大勇的房間。

“院內有一百多軍士,這些軍士有許多都沒有娶親,聽說黑雕軍在同心城娶了不少胡女,都很羨慕,這些軍士都老大不少地,身體也強壯得緊,長期沒有女人,也不是個事情。”馬春鼓足勇氣,還是把想到的事情說了。

侯大勇熱衷於爲部下做媒,在黑雕軍中是極爲有名的,他聽到馬春彙報此事,也覺得是個問題,道:“這些軍士都是身有不便,全憑府上的農莊養活,只怕沒有女子願意嫁給這些軍士。”

馬春臉上有些尷尬的笑容,道:“這個院中,既有年輕的軍士,又有孤兒寡母,生活在一起,擡頭不見低頭見,難免日久生情,有兩三人已經做出了有傷風化的事情,此事只有少數人知道,我正爲此事頭痛。”

侯大勇聞言笑道:“這是好事啊,你就不要怕別人的閒言碎語,若真有自願結合之人,我大力成全,凡是成親一對,就想辦法分些田土給他們,讓他們再把土地租給無田的村民,這樣他們也算是有家有業了。”

侯大勇想了想,又補充道:“他們不用搬出去住,小孩子仍在府上讀書,總之,成親之後,除了分發一些土地,讓他們單獨過日子以外,其他的事情都不要改變。府內之人都是黑雕軍的英雄,一定不要虧待了他們。”

滄州侯府雖然面積大、房間多,但是現在住滿了黑雕軍的傷殘軍士和孤兒寡母,已經沒有多餘的房間了,柳江婕身份又比較特殊,侯大勇想了一會,還是把她安排在主院,住在了左廂房。

侯大勇吃完晚飯,又到各個院子去走了一圈,隨意聊了聊天,回到院子裡的時候,兩位在府中曾經侍侯過侯大勇的使女,早已讓人把熱水燒好,她們都沒有忘記侯大勇最喜歡木桶洗浴,春蘭、秋菊住在院中的時候,這兩個使女不過十六七歲,如今五年時間如飛般逝去,兩個使女已是二十一二的年齡,以前侍候侯大勇洗浴都是春蘭、秋菊,這兩個使女本來沒有資格來爲侯大勇洗浴,此時,春蘭已是陰陽相隔,而秋菊則遠在大梁,侯大勇見兩個使女在門口侷促不安,就道:“進來吧。”

兩個使女是中人之姿,她們撫摸着侯大勇結實健康的身體,滿臉的羞怯,在熱騰騰的水氣包圍之下,也顯得頗爲嫵媚。

經過大周朝七年的歲月,侯大勇身、心似乎都溶入了這個社會,不論是何地,每次洗浴總有美人相伴,所以,兩個未嫁使女爲其洗浴,他也覺得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他眯着眼睛,半浮在水中,享受着使女細心的搓*揉,腦海中卻浮現出三關三鎮的地形圖,這地形圖就如三維立體一樣,在他的腦中栩栩如生。

當使女撫摸到侯大勇的敏感部位的時候,他略略從幻想的世界中清醒了過來,看着滿臉潮紅的使女,心道:“等這一仗打完,府中所有的年輕使女都要嫁人了,免得誤了別人的青春。”有了這個想法,侯大勇自然就老老實實任由使女擺佈,手腳安靜地浮在了水桶裡。

等到侯大勇精神攔擻地從澡房出來之時,迎面就看到站在院中的柳江婕,柳江婕看着跟在身後的兩人面色紅潤的使女,眼中露出複雜的神情,她在忍不住在心裡罵道:“這些臭男人,沒有一個好東西。”

侯大勇經過柳江婕身邊之時,他隨口對兩個使女道:“你們去讓人燒點水,伺侍這柳軍使洗浴。”兩個使女沒有想到侯大勇命令她們侍候別的男人,臉上盡皆變色,侍候侯大勇她們心甘情願,而侍候別的男人,則讓她們難以接受,不過,使女在主人面前是沒有人身自由,兩個使女一下就從幸福的雲端掉在硬硬的地面上,呆在了當地。

柳江婕在船上根本無法洗浴,雖然每天都要擦試,可是畢竟不如洗浴來得那麼痛快,在船下大家身上都臭氣熏天,她還不覺得難受,可到了侯府,她就覺得自己宛如一個會散發臭氣的野馬。雖然她在心中對侯大勇頗有些不滿,可是還是接受了洗浴的安排。

當熱水準備好以後,柳江婕走進了這個屬於侯大勇的、充滿着無數春光的澡房,兩個使女面如木偶,低着頭跟在柳江婕身後。

第150章 爭奪河套(十五)第99章 鏖戰西北(十二)第220章 決戰幽雲(十一)第47章 回鶻大軍(一)第212章 決戰幽雲(三)第360章 蕩盡羣雄(三十八)第317章 南下之路(三十二)第293章 南下之路(八)第313章 南下之路(二十八)第172章 爭奪河套(三十七)第194章 廟堂之高(二十四)第358章 蕩盡羣雄(三十六)第279章 鹿死誰手(四十二)第68章 大戰過後(五)第352章 蕩盡羣雄(三十)第357章 蕩盡羣雄(三十五)第64章 大戰過後(一)第212章 決戰幽雲(三)第264章 鹿死誰手(二十七)第19章 又見青葉(二)第303章 南下之路(十八)第329章 蕩盡羣雄(六)第231章 決戰幽雲(二十二)第117章 經營同心(三)第22章 決戰鳳州(六)第71章 回到大梁(三)第299章 南下之路(十四)第218章 決戰幽雲(九)第270章 鹿死誰手(三十三)第292章 南下之路(七)第128章 經營同心(十四)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七)第245章 鹿死誰手(七)第123章 經營同心(九)第59章 出使蘭州(二)第278章 鹿死死誰手(四十一)第304章 南下之路(十九)第324章 蕩盡羣雄(一)第1章 飛機失事第170章 爭奪河套(三十五)第212章 決戰幽雲(三)第224章 決戰幽雲(十五)第40章 節度三州(四)第66章 大戰過後(三)第150章 爭奪河套(十五)第176章 廟堂之高(三)第14章 攻城爲下(二)第205章 廟堂之高(三十五)第215章 決戰幽雲(六)第346章 蕩盡羣雄(二十四)第44章 獅熊爭霸(一)第126章 經營同心(十二)第240章 鹿死誰手(二)第196章 廟堂之高(二十六)第66章 大戰過後(三)第317章 南下之路(三十二)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七)第318章 南下之路(三十三)第341章 蕩盡羣雄(十八)第72章 回到大梁(四)第115章 經營同心(一)第24章 手紙問題第262章 鹿死誰手(二十五)第151章 爭奪河套(十六)第198章 廟堂之高(二十八)第78章 風雲再起(一)第93章 鏖戰西北(六)第9章 何去何從第112章 清水河畔(九)第307章 南下之路(二十二)第342章 蕩盡羣雄(十九)第218章 決戰幽雲(九)第233章 決戰幽州(二十四)第199章 廟堂之高(二十九)第242章 鹿死誰手(四)第36章 大梁城內(二)第231章 決戰幽雲(二十二)第297章 南下之路(十二)第37章 節度三州(一)第71章 回到大梁(三)第142章 爭奪河套(七)第11章 山雨欲來第11章 救援友軍第1章 侯府話別第26章 侯府家事(三)第17章 路過大梁第19章 李暉到任第134章 經營同心(二十)第201章 廟堂之高(三十一)第161章 爭奪河套(二十六)第212章 決戰幽雲(三)第313章 南下之路(二十八)第230章 決戰幽雲(二十一)第47章 回鶻大軍(一)第15章 侯府家事(一)第9章 疑雲重重第207章 廟堂之高(三十七)第53章 回鶻商隊(一)第15章 城市規劃
第150章 爭奪河套(十五)第99章 鏖戰西北(十二)第220章 決戰幽雲(十一)第47章 回鶻大軍(一)第212章 決戰幽雲(三)第360章 蕩盡羣雄(三十八)第317章 南下之路(三十二)第293章 南下之路(八)第313章 南下之路(二十八)第172章 爭奪河套(三十七)第194章 廟堂之高(二十四)第358章 蕩盡羣雄(三十六)第279章 鹿死誰手(四十二)第68章 大戰過後(五)第352章 蕩盡羣雄(三十)第357章 蕩盡羣雄(三十五)第64章 大戰過後(一)第212章 決戰幽雲(三)第264章 鹿死誰手(二十七)第19章 又見青葉(二)第303章 南下之路(十八)第329章 蕩盡羣雄(六)第231章 決戰幽雲(二十二)第117章 經營同心(三)第22章 決戰鳳州(六)第71章 回到大梁(三)第299章 南下之路(十四)第218章 決戰幽雲(九)第270章 鹿死誰手(三十三)第292章 南下之路(七)第128章 經營同心(十四)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七)第245章 鹿死誰手(七)第123章 經營同心(九)第59章 出使蘭州(二)第278章 鹿死死誰手(四十一)第304章 南下之路(十九)第324章 蕩盡羣雄(一)第1章 飛機失事第170章 爭奪河套(三十五)第212章 決戰幽雲(三)第224章 決戰幽雲(十五)第40章 節度三州(四)第66章 大戰過後(三)第150章 爭奪河套(十五)第176章 廟堂之高(三)第14章 攻城爲下(二)第205章 廟堂之高(三十五)第215章 決戰幽雲(六)第346章 蕩盡羣雄(二十四)第44章 獅熊爭霸(一)第126章 經營同心(十二)第240章 鹿死誰手(二)第196章 廟堂之高(二十六)第66章 大戰過後(三)第317章 南下之路(三十二)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七)第318章 南下之路(三十三)第341章 蕩盡羣雄(十八)第72章 回到大梁(四)第115章 經營同心(一)第24章 手紙問題第262章 鹿死誰手(二十五)第151章 爭奪河套(十六)第198章 廟堂之高(二十八)第78章 風雲再起(一)第93章 鏖戰西北(六)第9章 何去何從第112章 清水河畔(九)第307章 南下之路(二十二)第342章 蕩盡羣雄(十九)第218章 決戰幽雲(九)第233章 決戰幽州(二十四)第199章 廟堂之高(二十九)第242章 鹿死誰手(四)第36章 大梁城內(二)第231章 決戰幽雲(二十二)第297章 南下之路(十二)第37章 節度三州(一)第71章 回到大梁(三)第142章 爭奪河套(七)第11章 山雨欲來第11章 救援友軍第1章 侯府話別第26章 侯府家事(三)第17章 路過大梁第19章 李暉到任第134章 經營同心(二十)第201章 廟堂之高(三十一)第161章 爭奪河套(二十六)第212章 決戰幽雲(三)第313章 南下之路(二十八)第230章 決戰幽雲(二十一)第47章 回鶻大軍(一)第15章 侯府家事(一)第9章 疑雲重重第207章 廟堂之高(三十七)第53章 回鶻商隊(一)第15章 城市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