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怪人王樸

堅持到營門,侯大勇終於忍不住了,一頭栽下馬來。杜剛抱着侯大勇跑回營帳,陳猛把軍醫韓淇拽到營帳。韓淇對於陳猛的魯莽極爲惱怒,可是見到侯大勇傷勢,頓時倒吸一口涼氣。

侯大勇所中弩箭在左肩,鮮血順着箭傷直往外冒,血流得極多,而一般弩箭不會流這麼多血。傷口發黑,顯是弩箭有毒。韓淇試着拉了拉弩箭,發現弩箭有倒刺,已緊緊反刺在肉裡,鮮血還在順着弩箭不停地往外流。

韓淇拿出一把鋒利的小刀,在水中煮沸後,韓淇用小刀劃開皮肉,黑血順着肩頭流了下來,韓淇費盡心思才把弩箭取出,同時,把發黑的肉全部割掉,足有雞蛋那麼大一塊。韓淇出自蜀中,對毒藥知之甚深,見侯大勇昏迷不醒、呼吸困難、全身抽搐,斷定侯大勇所中爲烏頭毒,當年關公刮骨療毒就是療的烏頭毒,這是時常浸在兵器、箭頭上的毒藥。韓淇用乾薑、甘草、金銀花、綠豆、犀角、黃芪和遠志等中藥精心調製,配成兩劑,一劑外服,一劑內用。

處理完傷口後,侯大勇呼吸慢慢平靜下來。得知侯大勇受傷,石虎、匡操等一衆校尉都在門口等候,聽韓淇說沒事了,才放下心來。杜剛、陳猛跪在地上,給韓淇重重磕了幾個響頭。

到第二天早上,侯大勇才醒轉過來,喝了韓淇叫人送來的馬奶,仍覺有些噁心。侯大勇上次照着陳摶所授經書的圖案練習後,感覺不錯,現在渾身不得勁,便又照着圖案練習。慢慢地,呼吸、心跳漸漸正常,侯大勇感覺到陳摶所傳經書的練習方法,對調節呼吸和神經系統很有好處。

侯大勇叫人拿來弩箭和取出的箭頭,弩箭箭身並不奇特,沒有什麼標誌,箭頭是少見的銅箭頭,凸脊、叄角形扁翼,兩翼有倒刺,有六條血槽,明顯和常用的扁平鐵箭頭不一樣,應是特別製造的。侯大勇苦苦思索,沒有頭緒,“是誰要刺殺我?誰和我有深仇大恨?”

侯大勇遇刺的消息很快傳遍大名府各軍,天雄軍節度使、衛王符彥卿送來一些名貴中藥,並嚴令大名府司法參軍事在境內搜查。大名府差人把大名府搜得雞飛狗跳,卻一無所獲。

二天後,侯大勇體內烏頭毒基本排清,箭傷只有慢慢恢復。侯大勇令獅營一路偵騎從大名府、磁州到潞州,一路偵騎到澤州,把沿途山川河谷、村莊、道路一一繪製成圖。

侯大勇喜歡有軍士吃飯時到軍營中去,和軍士一起,隨便聊聊,加深與軍士感情的同時,瞭解軍營各種情況。這幾日,他發現軍士的糧食比在滄州時要少一些,軍士都說沒有吃飽。侯大勇一貫認爲大強度訓練加上充足的營養,軍士身體強健,訓練才能出成績。

軍需官孟殊解釋道:“軍士給我說,在滄州時,糧食供應比大名府多,我多次到大名府找司倉參軍事劉七郎,劉七郎說大名府各路軍馬多,僧多粥少,糧食遠遠不夠,因爲黑雕軍是新軍,還特別加以照顧,我們的供應和其它各軍相比還算多的。”

侯大勇罵道:“放狗屁。大名府是北方名鎮,糧食絕對比滄州充足,滄州能按樞密院規定發齊軍糧,爲何大名府反而不能?”

侯大勇向孟殊要了黑雕軍每日應需軍糧數和實有軍糧數,就去找劉七郎。

劉七郎腆着肚子,臉色紅潤,皮膚中似乎滲着油。態度殷勤地叫小校上好茶,嘴上叫苦不迭,“這兩年收成不好,軍糧收不齊,去年徵慕容彥超,從大名府調了大批糧食,打仗要糧,可不能不給啊,現在還在補去年留下來的窟窿。”

侯大勇在現代部隊裡多次見過這種官不大權不小的人物,這類人物多是某個歷害人物打斷骨頭連着筋,就沒有深究,道:“黑雕軍初到,請七郎多多關照,免得讓軍士們餓肚子。”

劉七郎答應得非常爽快,“沒有問題,我雖和侯都指揮使第一次打交道,但久聞大名,一有糧食,我立即給黑雕軍送來。”侯大勇知劉七郎這種人十句話裡沒一句真話,想找他的麻煩,又沒有把柄,不動聲色告辭而去,心中想着對付之策。

侯大勇一行還未走出城門,見到街邊圍着一羣人,裡面似有人在打鬥。侯大勇走近,杜剛、陳猛分開衆人,見七八個軍士正在打鬥。侯大勇雖不反對軍士打架,可是在大街上打也實在不象樣,就道:“在大街上打架,是不是想吃鞭子了。”軍人們見來人是位品級不低的將軍,連忙住手。侯大勇對圍觀的人道:“架打不成了,你們散了吧。”衆人見他說得有趣,鬨笑着,散了。

侯大勇對着軍士揮了揮手,道:“雙方都沒出事,你們各自回營。”見將軍發話,打架的軍士趕緊散了。侯大勇見軍士散了,轉身就要離開,突然,有一名文士來到馬前,道:“相請不如偶遇,侯都指揮使,我請你到翠雲樓喝一杯。”侯大勇見一個文人認識自己,道:“請問你是?”那文士笑道:“到時就知。”侯大勇見那文士很有些軒昂之氣,道:“那恭敬不如從命。”

到了翠雲樓酒樓雅間,文士道:“我是比部郎中王樸,多次聽陛下提起將軍。”侯大勇一聽嚇了一跳,站作一長揖,道:“侯大勇今日得見王郎中,真是有眼不識泰山。”侯大勇在國防大學學習時,學過大周的一篇重要文獻《平邊策》,正是出於此公。

王樸是當令陛下未稱帝時的幕僚,極爲柴榮信任,柴榮多次提起侯大勇,這就令王樸對侯大勇有了好奇之心,黑雕軍初來之時,王樸就見到騎着高頭大馬的侯大勇,可是,雙方並未正式見過面,而侯大勇似識得自己,不禁奇怪,道:“指揮使識得我嗎?”侯大勇真心地道:“久聞大名,如雷貫耳。”王樸只道是恭維話,也沒有多問,一笑置之。

侯大勇與王樸連喝十杯,邊喝邊聊。王樸本是進士出身,後來當了柴榮幕僚,可謂見多識廣,侯大勇來自現代社會,多了一千多年的知識和經驗積累,更兼之對大周曆史發展略知一二,因此,雙方交談甚歡。從交談中得知,王樸是奉陛下之命,到大名府進行勾檢,侯大勇不明白比部郎中爲何職。

王樸聽侯大勇問得有趣,笑道:“看來侯郎還不熟知大周官制,比部郎中是刑部尚書手下,掌勾諸司百僚俸料、公廨、贓贖、調斂、徒役、課程、逋懸數、物,周知內外之經費,而總勾之,凡倉庫、納、營造、傭市、丁匠、功程、贓贖、勳賞、賜與、軍資、器仗、和糴、屯牧,亦勾復之。”

侯大勇見王樸正好管住劉七郎,大喜,便把劉七郎之事講給王樸。王樸聽罷,並不表態,只是說:“酒後不談公事,我自會公事公辦。”

侯大勇見王樸風骨甚硬,也是心生敬意。

兩人喝罷出門,王樸已有醉意。在走出翠雲樓的時候,侯大勇無意中瞧見了劉七郎。侯大勇心生一計,拉着王樸到劉七郎的雅間,劉七郎正和幾人喝酒聽小曲,見侯大勇進來,趕緊招呼,侯大勇卻說“我喝多了酒,陪朋友走錯了地方。你們繼續喝,不打擾你們。”劉七郎正在興頭上,嘴上假意請侯大勇一道喝酒,心中恨不得他們馬上離開。聽到侯大勇這麼說,看了王樸一眼,也就沒有強留。

送走王樸,侯大勇三人出城回營。走了約二里路,從轉彎處出來二三十人。爲首的是一名僧人,手持禪杖,攔住去路,道:“這位可是侯大勇施主。”

看到和尚,侯大勇就知是萬壽寺之事,見對方人多,心中就想着脫身之計,便道:“正是。”

“施主做的好事,萬壽寺四十多僧人,被你一把火燒得乾淨。”

“師傅可曾見到某燒寺?”

“沒有?”

“可有人看到?”

“沒有。”

“我有軍務有身,要回軍營,沒有其它事,我走了。”

僧人不語,身後一人道:“那天只有黑雕軍經過,不是黑雕軍,誰有本事把衆僧人全部殺光,一個沒有逃出。侯大勇諷道:“種下什麼樹,結出什麼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一起報銷。”僧人聽到侯大勇說話大有機關,暗中稱奇,道:“施主深得佛法,本不敢擾,但事情重大,還是請施主跟小僧走一趟。”

侯大勇知躲不過去,看了杜剛、陳猛一眼,二人會意,三人同時抽刀提馬,想硬闖過去。那僧人一把抓住“風”的繮繩,“風”擡腳就往僧人身上踢,侯大勇趁機舉刀朝僧人劈去。僧人一步閃開,拿起禪杖,朝侯大勇打來,侯大勇見僧人威猛,提馬閃到一邊,二十多人就把三人圍在中間。

正在危機時刻,二十多名黑雕軍騎兵衝至,領頭的正是郭炯,黑雕軍騎兵抽出刀,把二十多人圍在中間。侯大勇鬆了口氣,問僧人道:“到底誰在找我?”

僧人也打起機關,道:“到時便知。”

侯大勇見僧人剛勇,已方並沒有絕對優勢,動起手來難免死人,自己馬上要出征,糊里糊塗打一仗不值得,便下令放衆人走。那僧人見黑雕軍人多勢衆,訓練有素,暗自叫苦,見侯大勇並不爲難自己,上前向侯大勇合什行禮,帶着衆人離開。

(第七章完)

第15章 侯府家事(一)第313章 南下之路(二十八)第10章 中牟縣令第95章 鏖戰西北(八)第249章 鹿死誰手(十二)第3章 小人難防第297章 南下之路(十二)第340章 蕩盡羣雄(十七)第1章 飛機失事第153章 爭奪河套(十八)第287章 南下之路(二)第1章 救濟難民第183章 廟堂之高(十一)第231章 決戰幽雲(二十二)第178章 廟堂之高(五)第185章 廟堂之高(十三)第332章 蕩盡羣雄(九)第1章 飛機失事第130章 經營同心(十六)第289章 南下之路(四)第184章 廟堂之高(十二)第291章 南下之路(六)第13章 王樸來訪第249章 鹿死誰手(十二)第220章 決戰幽雲(十一)第56章 回鶻商隊(四)第321章 南下之路(三十六)第372章 蕩盡羣雄(五十)第135章 經營同心(二十一)第214章 決戰幽雲(五)第295章 南下之路(十)第2章 神出鬼沒第310章 南下之路(二十五)第293章 南下之路(八)第165章 爭奪河套(三十)第153章 爭奪河套(十八)第8章 詔令出征第三百五十六 蕩盡羣雄三十四第203章 廟堂之高(三十三)第41章 節度三州(五)第12章 潞州城外第277章 鹿死誰手(四十)第166章 爭奪河套(三十一)第180章 廟堂之高(八)第296章 南下之路(十一)第132章 經營同心(十八)第54章 回鶻商隊(二)第218章 決戰幽雲(九)第19章 李暉到任第2章 黑雕新軍第186章 廟堂之高(十四)第263章 鹿死誰手(二十六)第108章 清水河畔(五)第278章 鹿死死誰手(四十一)第235章 決戰幽雲(二十六)第199章 廟堂之高(二十九)第13章 攻城爲下(一)第68章 大戰過後(五)第209章 廟堂之高(三十九)第350章 蕩盡羣雄(二十八)第144章 爭奪河套(九)第253章 鹿死信手(十六)第301章 南下之路(十六)第85章 風雲再起(八)第316章 南下之路(三十一)第241章 鹿死誰手(三)第46章 節度三州(六)第59章 出使蘭州(二)第5章 中元節日第182章 廟堂之爭(十)第11章 救援友軍第53章 回鶻商隊(一)第144章 爭奪河套(九)第36章 大梁城內(二)第201章 廟堂之高(三十一)第13章 火燒糧倉第101章 鏖戰西北(十四)第319章 南下之路(三十四)第368章 蕩盡郡雄(四十六)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305章 南下之路(二十)第105章 清水河畔(二)第2章 黑雕新軍第108章 清水河畔(五)第117章 經營同心(三)第10章 借刀殺人第235章 決戰幽雲(二十六)第330章 蕩盡羣雄(七)第14章 突現疫情第80章 風雲再起(三)第77章 回到大梁(九)第242章 鹿死誰手(四)第11章 商隊北行(四)第17章 黑雕軍營第214章 決戰幽雲(五)第111章 清水河畔(八)第10章 借刀殺人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四)第85章 風雲再起(八)第283章 鹿死誰手(四十七)
第15章 侯府家事(一)第313章 南下之路(二十八)第10章 中牟縣令第95章 鏖戰西北(八)第249章 鹿死誰手(十二)第3章 小人難防第297章 南下之路(十二)第340章 蕩盡羣雄(十七)第1章 飛機失事第153章 爭奪河套(十八)第287章 南下之路(二)第1章 救濟難民第183章 廟堂之高(十一)第231章 決戰幽雲(二十二)第178章 廟堂之高(五)第185章 廟堂之高(十三)第332章 蕩盡羣雄(九)第1章 飛機失事第130章 經營同心(十六)第289章 南下之路(四)第184章 廟堂之高(十二)第291章 南下之路(六)第13章 王樸來訪第249章 鹿死誰手(十二)第220章 決戰幽雲(十一)第56章 回鶻商隊(四)第321章 南下之路(三十六)第372章 蕩盡羣雄(五十)第135章 經營同心(二十一)第214章 決戰幽雲(五)第295章 南下之路(十)第2章 神出鬼沒第310章 南下之路(二十五)第293章 南下之路(八)第165章 爭奪河套(三十)第153章 爭奪河套(十八)第8章 詔令出征第三百五十六 蕩盡羣雄三十四第203章 廟堂之高(三十三)第41章 節度三州(五)第12章 潞州城外第277章 鹿死誰手(四十)第166章 爭奪河套(三十一)第180章 廟堂之高(八)第296章 南下之路(十一)第132章 經營同心(十八)第54章 回鶻商隊(二)第218章 決戰幽雲(九)第19章 李暉到任第2章 黑雕新軍第186章 廟堂之高(十四)第263章 鹿死誰手(二十六)第108章 清水河畔(五)第278章 鹿死死誰手(四十一)第235章 決戰幽雲(二十六)第199章 廟堂之高(二十九)第13章 攻城爲下(一)第68章 大戰過後(五)第209章 廟堂之高(三十九)第350章 蕩盡羣雄(二十八)第144章 爭奪河套(九)第253章 鹿死信手(十六)第301章 南下之路(十六)第85章 風雲再起(八)第316章 南下之路(三十一)第241章 鹿死誰手(三)第46章 節度三州(六)第59章 出使蘭州(二)第5章 中元節日第182章 廟堂之爭(十)第11章 救援友軍第53章 回鶻商隊(一)第144章 爭奪河套(九)第36章 大梁城內(二)第201章 廟堂之高(三十一)第13章 火燒糧倉第101章 鏖戰西北(十四)第319章 南下之路(三十四)第368章 蕩盡郡雄(四十六)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305章 南下之路(二十)第105章 清水河畔(二)第2章 黑雕新軍第108章 清水河畔(五)第117章 經營同心(三)第10章 借刀殺人第235章 決戰幽雲(二十六)第330章 蕩盡羣雄(七)第14章 突現疫情第80章 風雲再起(三)第77章 回到大梁(九)第242章 鹿死誰手(四)第11章 商隊北行(四)第17章 黑雕軍營第214章 決戰幽雲(五)第111章 清水河畔(八)第10章 借刀殺人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四)第85章 風雲再起(八)第283章 鹿死誰手(四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