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南詔晚鐘

龍尾城,號稱是城,實際上,卻只是一個鎮,不但沒有城牆庇護,也沒有太多的人口。

也就是這兩年託了龍尾渡的福,往來客商突然極多起來,才顯得生機勃勃,不比平常的縣城稍差。

而在此地的唐人、唐商,則是這生機勃勃的主要因由。他們在此或租、或買,弄到了大批的屋舍作爲鋪面或者貨棧、倉庫。

經由紅河運來的無數唐貨,到了此處後,便在這裡拆包,重新轉運。或是沿着龍尾河,進入到瀾滄江水道,或是沿着洱海,行銷陽苴咩各地。

當鄭買嗣下令,征討通海都督府後,這路貿易,大受影響,可在利益的驅動下,還有不少唐人還留在龍尾城,還在繼續望貨棧和倉庫裡堆貨。

按照他們的說法,通海城不過撮兒小城,在清平官的大軍碾壓之下,戰事不過三、兩月。等戰事一停息,自然各處缺貨!所以,他們才大量囤貨。

直到揚波軍強勢攻入龍尾城後,打開那些貨棧和倉庫,人們才知道,那裡面存的根本就不是什麼唐貨,而全都是糧草、火藥和輜重補給!

正是因爲有這麼一個伏筆,揚波軍拿下龍尾之後,才能不用等待後續的補給,直接將龍尾城當作大營,而派出一支三千人的先鋒,兵逼陽苴咩城。

他們到了陽苴咩城下後,看到城中的守軍沒有準備要出城陣戰的跡象,便也不着急攻城,而是在城外的五華樓一帶,開始紮營。

一般來說,紮營之時,是最好出兵偷襲的時候,可南詔兵還是沒有出城。

營盤紮好了,從龍尾城過來的後續部隊,也在陸續到達,先前抵達的前鋒,便留下一千人看守大營後,派出兩千人帶着大車,施施然望陽苴咩城下走去……而城裡的守軍,好像是死了一般,只管看着唐人施爲,就是不出城接戰。

看着天色,又要趨晚,而揚波軍的部隊不過區區兩千人,南詔兵都不肯接戰,那一支揚波軍便直接走到陽苴咩城外五百步外,站定列隊。

列好隊伍之後,卻不進行攻擊,而是在陣前支上了架子,又在架子上擺上了火箭……

火箭一上場,陽苴咩城城頭的守軍中,立即爆發出了一陣驚呼聲。因爲前面唐人強攻龍尾城時,用的就是這東西。那日可是有不少逃兵從龍尾城一路跑回來,跟城中繪聲繪色地描述一番,這東西是如何拖着掃把星一樣的尾巴,然後飛出好幾百步,再轟地一聲炸開的景象。

他們看到唐人又將這種匪夷所思的戰械搬了出來,城頭上開始了不安定的騷動。

正這時,通……地一聲,不合時宜地,遙遙地北面傳來,竟然是一計洪亮的鐘聲。

鐘聲傳到揚波軍這邊,領兵的裨將,不是別人,正是王琪昌,他才調過來不多久,對這裡的情況,不太熟悉,便疑惑地對身邊的嚮導問道:“這是何處的鐘聲?如此嘹亮悠揚?”

那嚮導正是在此地經營了兩年多的一名唐商,他對這一帶的風物,還是有幾分瞭解的,便答道:“是崇聖寺的建極大鐘。”說完,又補充道,“此刻大概是到了晚鐘時分,它快快慢慢地敲,要敲一百零八下呢!”

王琪昌一聽,笑了笑:“佛寺晚鐘?那正好,便藉着它的節奏來放箭吧!”

說罷,立即下令,讓前面的火箭兵,以鐘聲爲號,每一記鐘聲,放一枚火箭。

果然,下一記鐘聲響起之時,一枚火箭騰空而起,拖着長長的火焰,直往陽苴咩城上空飛去。

而讓城頭的守兵虛驚一場的是,那枚火箭竟然沒有朝城頭扎過來,而是高高地,直接從城樓上越了過去,一邊飛,從那火箭的身上,還不停地掉下許多東西。

那些東西在半空中一面掉落,一邊散開,原來是一張一張的紙。

原來,這枚火箭沒有裝戰鬥部,而是改成了裝滿傳單的盒子。

盒子的外壁用竹片貼住,再用蠟封好,不讓傳單往外掉。

當點火之後,熱量傳遞過來,蠟受熱軟化,那封口處的竹片便會脫落。而盒子裡,摺疊起來的傳單,會在火箭的自旋的力量下,甩了出來。

就這樣,一路飛,一路撒。

等到下一記鐘聲敲響的時候,又是一枚火箭飛起,這枚火箭除了方向微微偏了偏之外,功效還是一樣的,也是撒傳單。

建極大鐘的鐘聲,還在一記一記地敲着,通……通……通……

悠遠的鐘聲,帶着古樸的凝重,平和而中正。

隨着這一聲聲的鐘聲,飛上陽苴咩城的火箭,撒下的傳單,卻激起了無數的波瀾。

在陽苴咩城中,無數人,擡頭便能看到,自家屋舍圈起來的那片天空,會時不時飛過一個又一個的掃把星……

從掃把星上,會撒下一些紙片。

紙片上面,用蠅頭小字,印上了段寶龍的討鄭檄文;也印了朱永生的告南詔奸臣鄭買嗣書……

而在此之下,又寫了許多號召南詔子民不要受鄭買嗣矇騙,輕易不要出城走動,也不要到城上去守城,避免無謂的傷亡等等的話語。

傳單的四周,又印了一圈的小字,卻是“永爲唐臣,永不背叛……”

這時,城中的,居民們,才知道,原來城外來的,並不是什麼通海的叛兵,而是大唐的天兵。

段義宗在自己家裡,也被驚呼着的下人遞了一張過來。

他不知道唐人是用什麼手段,將這麼多檄文送進來的,但是他卻知道,這種檄文,撒得滿城都是,可能的後果是什麼。

他急忙叫上隨從,打馬奔往鄭買嗣府。

到了府外,他將馬和隨從留在門外,自己拿着那小小的紙片,快步小跑着進了大門,去尋鄭買嗣。

在書房找到鄭買嗣後,段義宗拿着手裡的傳單,對鄭買嗣道:“主公,城外的唐兵,不知用什麼法子,飛了許多這樣東西進城來!其中,多是對主公的污衊之語!還請立即派人逐家逐戶搜繳這些不實的東西!時間久了……”

段義宗還沒說完,鄭買嗣卻舉起手來,只見他手裡,已經拿了三、四張傳單,他無力地:“晚了!城池的東南西北,每個角落,到處都是……還去收繳做什麼!”

段義宗家裡住的偏,而且院落小,所以收到這傳單的時間晚,鄭府可是正是城中,而且院子很大,自然,能接到更多的傳單。而鄭買嗣也親眼看到了那呼嘯而過的掃把星……這是南詔所無法想象的力量。

正因爲如此,鄭買嗣手中才有好幾張,也所以,他知道,這傳單,就跟秋天的落葉一般,到處都是,不可能禁絕了。

到了這個時間,再去收繳,非但收不乾淨,反而有欲蓋彌彰之嫌啊!

“可是……”可是,總不能這般坐以待斃啊!段義宗心急如焚,卻一時也沒有了急智。

見段義宗這般着急的樣子,突然,鄭買嗣將手上的單子,隨意地往地上一甩,從座位上站了起來:“某與你自幼便相識,知道你,凡事皆能看得清楚明白。”

“到了現在,卻又如何看不明白了?”

說着,他突然朝段義宗,深深地躬身下去……

第七十九章 厲兵秣馬第八章 互相推諉第一百八十一章 豎立權威第六十二章 巧言挽留第一百六十九章 吏治之道第四十七章 交易流程第九十二章 鏖戰蘇州 (第一更)第九章 崖州問罪(第二更)第五十五章 文娛體樂第八十七章 權知君心第二十六章 你真好(第二更)第四十四章 提議表決第一百五十章 喋血潼關第六十九章 車馬生意第四十一章 伏火方(第二更)第七十二章 蒙藹送信第一十八章 後路恐失第五章 自立留後第七十二章 蒙藹送信第二十六章 初衷已改第二十八章 屠小聽課第一百一十六章 禍根深種第一百一十一章 順利破城第三十九章 觀前尋釁第一章 魂歸泉州第九章 實事求是第五十一章 智慧之選第一百零四章 蹊蹺設伏第二十五章 舉薦袍澤第三十九章 目標雷州(第一更)第十五章 血色黃昏(第一更)第二十章 生如夏花第一百二十三章 成竹在胸第一百三十五章 問策劉隱第六十七章 同船義士第四十七章 霹靂監丞(第一更)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王遇刺第四十九章 馬明回城第一百二十章 直面誘惑第八章 內奸第一章 魂歸泉州第四十五章 明暗鬥第一百四十一章 同艙同學第二十二章 鐵水第六十六章 探得消息第二百一十四章 徐溫脫城第五十四章 考試第六十五章 一年之計第三十三章 新年致辭第六章 深夜傳信第一百一十一章 上表獻降第一百七十四章 空中測繪第六十一章 年節將近第九十九章 軍火走私第一百四十三章 當庭僞詔第十二章 新的抉擇(第三更)第三十五章 拒之門外(第一更)第六十七章 同船義士第十二章 前夜(第二更)第一百三十九章 洪水猛獸第五章 問道第七十三章 詐降之策第一百六十五章 全力擴軍第八十二章 臨敵試探第一百零四章 蹊蹺設伏第二十五章 可趁之機(第一更)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王遇刺第七十八章 蒙藹南逃第十六章 接手(第二更)第五十二章 五島揚威第三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十五章 謀定廣州第四十三章 花樣作死第七十八章 寶安擴產第一百六十七章 天朝戰記第七章 鷸蚌相爭第十八章 大收成(第一更)第一百八十二章 立軍令狀第五十八章 對陣第七十三章 詐降之策第九章 實事求是第二十一章 代管之道第十章 洗劫一空(第三更)第十章 夜襲破陣第八十四章 戰爭準備第一百八十二章 立軍令狀第一百六十三章 坐地升官第十九章 明天(第二更)第三十六章 聯合航運(第二章)第二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八十六章 新炮妙用第七十一章 以子爲質第二十八章 解散私兵第八十四章 心悅誠服第四十五章 開元古寺第一百一十三章 劃江而治第八十六章 保全之策第三十一章 再造新船第五十六章 互助農場第一百章 孟鹹康復
第七十九章 厲兵秣馬第八章 互相推諉第一百八十一章 豎立權威第六十二章 巧言挽留第一百六十九章 吏治之道第四十七章 交易流程第九十二章 鏖戰蘇州 (第一更)第九章 崖州問罪(第二更)第五十五章 文娛體樂第八十七章 權知君心第二十六章 你真好(第二更)第四十四章 提議表決第一百五十章 喋血潼關第六十九章 車馬生意第四十一章 伏火方(第二更)第七十二章 蒙藹送信第一十八章 後路恐失第五章 自立留後第七十二章 蒙藹送信第二十六章 初衷已改第二十八章 屠小聽課第一百一十六章 禍根深種第一百一十一章 順利破城第三十九章 觀前尋釁第一章 魂歸泉州第九章 實事求是第五十一章 智慧之選第一百零四章 蹊蹺設伏第二十五章 舉薦袍澤第三十九章 目標雷州(第一更)第十五章 血色黃昏(第一更)第二十章 生如夏花第一百二十三章 成竹在胸第一百三十五章 問策劉隱第六十七章 同船義士第四十七章 霹靂監丞(第一更)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王遇刺第四十九章 馬明回城第一百二十章 直面誘惑第八章 內奸第一章 魂歸泉州第四十五章 明暗鬥第一百四十一章 同艙同學第二十二章 鐵水第六十六章 探得消息第二百一十四章 徐溫脫城第五十四章 考試第六十五章 一年之計第三十三章 新年致辭第六章 深夜傳信第一百一十一章 上表獻降第一百七十四章 空中測繪第六十一章 年節將近第九十九章 軍火走私第一百四十三章 當庭僞詔第十二章 新的抉擇(第三更)第三十五章 拒之門外(第一更)第六十七章 同船義士第十二章 前夜(第二更)第一百三十九章 洪水猛獸第五章 問道第七十三章 詐降之策第一百六十五章 全力擴軍第八十二章 臨敵試探第一百零四章 蹊蹺設伏第二十五章 可趁之機(第一更)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王遇刺第七十八章 蒙藹南逃第十六章 接手(第二更)第五十二章 五島揚威第三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十五章 謀定廣州第四十三章 花樣作死第七十八章 寶安擴產第一百六十七章 天朝戰記第七章 鷸蚌相爭第十八章 大收成(第一更)第一百八十二章 立軍令狀第五十八章 對陣第七十三章 詐降之策第九章 實事求是第二十一章 代管之道第十章 洗劫一空(第三更)第十章 夜襲破陣第八十四章 戰爭準備第一百八十二章 立軍令狀第一百六十三章 坐地升官第十九章 明天(第二更)第三十六章 聯合航運(第二章)第二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八十六章 新炮妙用第七十一章 以子爲質第二十八章 解散私兵第八十四章 心悅誠服第四十五章 開元古寺第一百一十三章 劃江而治第八十六章 保全之策第三十一章 再造新船第五十六章 互助農場第一百章 孟鹹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