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對陣

在後世的中國,諸多節日之中,最重要的,莫過於過年了,無論是兒時還是成年,過年的記憶總是格外的深刻。再細究過年習俗的古往今來,會知道,這節日,西漢時就有了。在唐朝也不例外,同樣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一天。當然,叫法和具體的習俗有些區別。例如,正月初一這一天,叫元旦等等。

可不管叫什麼,人們對年節的態度卻又大都是一樣的,比如,過年時節人團圓,歡歡喜喜過新年,小孩子盼過年,大人怕過年等等。

王延興也有點怕。只是他怕的到不是過年本身,而是重陽時,跟王潮約好的,要在年末進行一次軍戶和牙兵的對陣。

而再過五日,便是對陣進行時!要想繼續讓王潮有足夠的理由支持自己在小溪場發展,就必須贏了這場演練。

爲了贏,王延興可算是絞盡腦汁了,除了加緊操練之外,能用的作弊手段,也都用上了。比如,已經將軍戶的數量擴充到了一百二十多人,然後再在其中選拔出四十名,再合練;還有,又讓劉樹新安排牙兵過來模擬對練……然後針對性優化戰術細節。

即便如此,依舊沒有必勝的把握。原因很簡單,長矛陣陣型太呆板了,正面攻擊極其鋒利,側翼和後背,卻是空擋。若是人數多一些,還可以擺出空心方陣來,而這次對陣又只有四十個人,只夠排出三四個橫隊來。如果牙兵以一部分兵力正面攻擊,一部分兵力攻擊側翼,那這個四十個人的小方陣,是必敗無疑。

爲此,王延興只得行文給王潮,要求只能正面硬抗,不許攻擊側翼。他的理由也很簡單,軍戶操練時間尚短,無法倉促應對。再說了,四十個人對陣,模擬軍陣對攻,說起來,也就是鋒線上的一個點,那自然是沒有側翼會露出來的。

可王潮,卻沒有給正面回覆……只說,五日之後,便由行軍司馬王彥章,領四十名牙兵過來跟軍戶對陣。

事到如此,也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做好兩手準備了。如果王潮同意正面硬抗,就將精銳全部手持長矛,擺成一個鋒面上,如果王潮不同意,就只能將會使刀盾的軍戶佈置在側翼了。那局面,就難說了……

在不安之中,五日,很快就過去了。王彥章也如期領着人,坐船到了小溪場。得了信,王延興早早地去碼頭迎接,見除了王彥章,還有一名牙兵都頭,叫陸子昂。見面寒暄客氣一番,迎了二人和一衆牙兵到校場。見軍戶全都手持長矛。那陸子昂臉上就有些不屑,倒是王彥章沒有露出奇怪的顏色,只是問道:“繼之,爲何全都使用長矛爲兵?”

“容易訓練一點罷了,長矛也最爲便宜……”王延興苦笑道。

王彥章卻沒想到王延興竟然會這麼說,微微一愣道:“兵貴精!若是戰力不行,多了也是無用……此次對陣,若不延後些時日?”

還可以延後嗎?看來老爹對這次對陣的要求也不是那麼嚴厲嘛!王延興心頭一樂,老爹果然還是老爹,肯定是許了自己的要求,只是不好明說。便裝可憐道:“小侄讓這些長矛兵編練方陣,若只是衝鋒陷陣倒是何用,卻是側翼無法自己保護周全……”

“這三四十的對練還講什麼側翼,陸都頭,你以爲呢?”王彥章哈哈一笑,朝陸子昂看去。

陸子昂贊成地點了點頭:“王司馬所言甚是!這小規模的對練,自然是講究硬橋硬馬,那些側翼、包抄之類的套路便省省吧!”

“也好,軍戶們都沒上過陣的,一會對練時,還要請諸位牙兵多擔待了!某讓人辦了酒菜,一會再來犒勞各位!”見陸子昂答應了,王延興又朝那羣牙兵拱手道。

那羣牙兵見果然有十來個軍戶擡來桌登,在上面佈置酒菜,紛紛摩拳擦掌地準備快點搞定收工,好來享用這些酒菜。嘿嘿地笑着說道:“好說!好說!”

接下來,也不再多說閒話,一齊往校場走去。校場上,也早已經用白堊粉畫了個長約六七十步,寬不過十來步的長方形。牙兵、軍戶,也都各自換了包了麻布、沾了石灰的木刀木槍,列了陣勢,相距三十步迎面站齊了。牙兵這邊,一個個拿着木刀木槍,嗷嗷直叫,只等一聲令下,就要撲上前去,反觀軍戶們,卻一個個呆若木雞,單手扶着丈半長的長矛,沒一點點動靜……

王彥章兩眼滿是深意地看了一眼王延興,點點頭:“既然都準備好了,那就開始吧!”

鼓手早就準備妥當,只等他令下,隨即一通鼓急促地被擂得震天響。

聞鼓進,早就熟知此道的牙兵們,便開始起步向前,先是慢走,再逐漸加速,開始小碎步跑是,離對面的軍戶已經不過十餘步了,高喊一聲殺,一個個都如猛虎捕食般,撲了過去。

而對面的軍戶陣中,當鼓聲響過之後,卻又響起了一下一下的梆子的敲擊聲,梆……梆……梆……軍戶們,聽到梆子聲單響,就開始機械地踩着節奏向前走,走了幾步,跟牙兵已經盡在咫尺了,單響的梆子聲,突然改成連續的兩聲梆子聲,梆梆……那些軍戶竟然站定了,緊接着,又梆梆兩聲,聽到整齊的刷地一聲,四十支長達一丈半的長矛突然齊齊地朝前放下,錯落有致地刺向前方,而此時,那些牙兵,剛好衝到眼前,離包着麻布的長矛尖,不過一兩步的距離了。早就料想到了會有這一招,當先的牙兵也有應對,紛紛將木刀往前遞,準備打開長矛。而此時,那梆子聲音又變成連續的急促的敲擊聲:梆梆梆梆梆梆……那些長矛便開始急促地收回,再刺出,收回再刺出……

衝在最前面的牙兵哪裡見過這玩法?嚇得一激靈。不過,畢竟都是上過戰場的老兵,反應也是快,揮起木刀,便朝直刺過來的長矛撥去,檔……木刀與木矛一格,才發現手上傳來的力道極沉,這一下,竟然沒有將長矛盪開!這什麼鬼長矛,怎麼這麼沉?腦海中閃過這一個念頭,下意識地加重手腕的力量,勉強將長矛別開一點點,便覺得左腹部一股大力傳來,隨之一陣劇痛,整個人都猛地往後縮……口裡大聲痛呼的同時,心裡大喊,這見鬼的長矛太密集了,根本就是撥開了這杆,打不開那一杆啊!若不是襯了鐵甲頁在皮甲上,這一矛下去,人就得廢了啊!

跟這牙兵運氣差不多的另外幾個倒黴蛋,也多是沒能躲過長矛陣的連續突刺。其餘牙兵見狀,趕忙收住腳步,不再傻傻地往前衝。而是隔着一個橫刀的長度,用刀尖撥打長矛的矛尖。乘着戰線僵持這一會,那幾個身上沾了石灰點的牙兵半爬着脫離了戰線,揉着痛處,還不忘罵罵咧咧的。

就在這時,突然,梆子聲又發生變化,變成兩聲、一聲的交替:梆梆……梆!梆梆……梆!也就幾乎是同時,前排的長矛手突然垮大大地跨出一步,一個弓步突刺,猛地將長矛刺出,刺出的所達的長度,卻是足以刺到站在最前排的牙兵……

一輪突刺,又有幾個牙兵或胸口或腹部或肢體被印上了幾個白點點……

加上第一輪被戳中下場的牙兵,這四十個牙兵,可就只剩三十出頭了!若是,拿不出一個應對之策,任由局勢發展下去,這牙兵可就要輸!

第十六章 土人之災第四十四章 提議表決第六十七章 集資(第一更)第一百四十四章 螳螂捕蟬第八十九章 排隊槍斃第四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一百八十二章 立軍令狀第九十三章 一路向南第四章 同行第一百零三章 偷樑換柱第九十三章 一路向南第一百六十五章 全力擴軍第六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三十四章 討價還價(第五更)第四十四章 徐武賣刀第二百二十八章 勿忘初心第一百二十六章 高臺公審第三十九章 新茶第一章 魂歸泉州第一百一十二章 談判技巧第一百四十六章 朱溫設套第五十二章 五島揚威第二百零四章 是戰是和第六章 廣州賣布(第二更)第九十章 美人獻策第七十章 後院驚雷第四章 破局之人(第四更)第二百一十章 前敵會議第八十五章 留客蘇州(第一更)第一百二十六章 高臺公審第八十五章 水火之力第七十四章 假戲真做第七章 北去海州第三十七章 天道之名第八十五章 留客蘇州(第一更)第一十九章 樂師雷同(第二更)第五十三章 放虎歸山第十七章 一樁公案第八章 想念泉州第十九章 明天(第二更)第九十五章 就地分贓第六十章 計定翁山(第三更)第九十一章 窮途末路(第三更)第七十八章 蒙藹南逃第五十四章 遠航(第二更)第一十九章 坐實罪名第二百零九章 封堵城門第二十四章 割袍斷義(第三更)第八十章 追敵失蹤第七十四章 秀兒領命第六十六章 血腥之路第二百零五章 北伐前夕第六十三章 歧路亡羊第四章 血染廣州第九章 崖州問罪(第二更)第二十七章 殘破第一百零一章 攻寨嘗試第五十六章 城上對決第三章 內丹道第一百一十三章 鄭氏末日第二十四章 好戲一場第八十七章 推銷火器第七十四章 蠻首古滿第十六章 土人之災第二百一十章 前敵會議第二十三章 杜二回家第七十九章 衙內選親(第四更)第二十章 何人斷後第五十二章 臨危掌局第七十二章 帛書言和第七十章 食髓知味第七十七章 與虎謀皮第十章 洗劫一空(第三更)第七十六章 寶庫之謎第十六章 土人之災第十二章 前夜(第二更)第六十七章 集資(第一更)第一十八章 後路恐失第九十二章 戰火蔓延第七章 暗夜突襲第五十七章 棄城東逃第九十九章 連夜逃命第二百零六章 炮聲轟隆第一百四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六章 急變第二百一十七章 平推江南第七十五章 講道理(第四更)第三十章 私兵之亂第一章 魂歸泉州第八十六章 三不原則第一十四章 屠幺露陷第八章 互相推諉第九十六章 圍坐分贓第九十八章 寶安問話第五十九章 改道韶州第三十六章 聯合航運(第二章)第三章 夢遊地府第二十五章 舉薦袍澤第八十七章 推銷火器第九十三章 引蛇出洞
第十六章 土人之災第四十四章 提議表決第六十七章 集資(第一更)第一百四十四章 螳螂捕蟬第八十九章 排隊槍斃第四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一百八十二章 立軍令狀第九十三章 一路向南第四章 同行第一百零三章 偷樑換柱第九十三章 一路向南第一百六十五章 全力擴軍第六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三十四章 討價還價(第五更)第四十四章 徐武賣刀第二百二十八章 勿忘初心第一百二十六章 高臺公審第三十九章 新茶第一章 魂歸泉州第一百一十二章 談判技巧第一百四十六章 朱溫設套第五十二章 五島揚威第二百零四章 是戰是和第六章 廣州賣布(第二更)第九十章 美人獻策第七十章 後院驚雷第四章 破局之人(第四更)第二百一十章 前敵會議第八十五章 留客蘇州(第一更)第一百二十六章 高臺公審第八十五章 水火之力第七十四章 假戲真做第七章 北去海州第三十七章 天道之名第八十五章 留客蘇州(第一更)第一十九章 樂師雷同(第二更)第五十三章 放虎歸山第十七章 一樁公案第八章 想念泉州第十九章 明天(第二更)第九十五章 就地分贓第六十章 計定翁山(第三更)第九十一章 窮途末路(第三更)第七十八章 蒙藹南逃第五十四章 遠航(第二更)第一十九章 坐實罪名第二百零九章 封堵城門第二十四章 割袍斷義(第三更)第八十章 追敵失蹤第七十四章 秀兒領命第六十六章 血腥之路第二百零五章 北伐前夕第六十三章 歧路亡羊第四章 血染廣州第九章 崖州問罪(第二更)第二十七章 殘破第一百零一章 攻寨嘗試第五十六章 城上對決第三章 內丹道第一百一十三章 鄭氏末日第二十四章 好戲一場第八十七章 推銷火器第七十四章 蠻首古滿第十六章 土人之災第二百一十章 前敵會議第二十三章 杜二回家第七十九章 衙內選親(第四更)第二十章 何人斷後第五十二章 臨危掌局第七十二章 帛書言和第七十章 食髓知味第七十七章 與虎謀皮第十章 洗劫一空(第三更)第七十六章 寶庫之謎第十六章 土人之災第十二章 前夜(第二更)第六十七章 集資(第一更)第一十八章 後路恐失第九十二章 戰火蔓延第七章 暗夜突襲第五十七章 棄城東逃第九十九章 連夜逃命第二百零六章 炮聲轟隆第一百四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六章 急變第二百一十七章 平推江南第七十五章 講道理(第四更)第三十章 私兵之亂第一章 魂歸泉州第八十六章 三不原則第一十四章 屠幺露陷第八章 互相推諉第九十六章 圍坐分贓第九十八章 寶安問話第五十九章 改道韶州第三十六章 聯合航運(第二章)第三章 夢遊地府第二十五章 舉薦袍澤第八十七章 推銷火器第九十三章 引蛇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