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問策劉隱

劉隱受了打擊之後,一直沒恢復過來,整日裡,悶在府中,鬱郁無言……不過,自從他被王延興送到這裡來之後,就一直是這個模樣,也沒有誰太在意。

然而,他此前的鬱郁不快,是覺得老天不公,憑什麼,被道門選中的,是王延興,而不是自己!

現在,他的鬱郁不快,卻是發現,還當真是人比人得死,貨比貨要扔,自己跟王延興之間的差距,確實就是有若天淵……

唉!難怪道門會選王延興,而不會選自己!這完全不是一個層次上的差距啊!

早知如此,當初還拼死拼活做什麼?好好待在封州,等着他來招降多省事?

此時的劉隱,不再抱怨天道不公,卻開始心若死灰,只覺得,人生,已經全然沒有了指望。

一句話,在他心頭轉了很久,那就是出自三國評話裡的一句話:既生瑜、何生亮……

就在這種心情之下,他突然看到,大廳之上,那個陌生的,朝着微微而笑的,年輕男子,不是王延興,又是誰?

一時間,百感交集,臉上的神色,一陣變幻,手指着王延興:“你……你……”

可你了半天,卻沒你出個下文來。

劉謙看到兒子模樣不對,生怕他出言不遜,連忙喝到:“見了薛王和隴西郡王,還不見禮?”

聽到這一聲,劉隱才恍然大悟一般,朝李知柔躬身行禮:“劉隱見過薛王……”

給李知柔見過禮之後,才反應過來,隴西郡王?大廳之上,端坐的,就三人:薛王李知柔,他爹,還有就是王延興了,哪來的隴西郡王?難道王延興被天子封王了?

看到他臉上詫異莫名,李知柔開口說道:“天子以平滅南詔之功,而封郡王,正是理所當然!”

聽到李知柔的肯定之語,劉隱這纔不得不彎了彎腰道:“手下敗將劉隱,見過隴西郡王!”

“劉郎何須多禮?”王延興繼續微笑道,“你與某打了那麼久的交道,也算是半個知己了吧!”

“郡王擡愛,劉隱可不敢當……”劉隱再次拱了拱手,將王延興套近乎的話語,直接給頂了回去。

李知柔自然知道劉隱心中的不快,便插話道:“劉公子!此次請你過來,也是有要事相商!”說着,臉色肅穆道,“此事關係重大……在王府中,知曉此事之人,還只有在場的幾個人!”

聽到是李知柔問話,劉隱倒是不好拒絕了,他只好朝李知柔躬身再一禮:“薛王請吩咐!”

李知柔也不含糊,直言道:“天子以隴西郡王爲西南諸道行營都統,同平章事,且……密令郡王,領大軍去往商州,拱衛京畿!”

聽到這一席話,劉隱心頭巨震,天子這是把整個大唐的西南都交到王延興手中了啊!雖然王延興自己已經用武力將這一片都搶到了手中……然而,得到天子認可和自立爲王,在法統上,有全然不同的意義……雖然,實質上,並不會有什麼區別。

只是,這個念頭在心中一轉,劉隱臉上又換了一種表情,奇怪地對王延興問道:“莫非,你準備奉詔?”

是啊!王延興的地盤最北面的,也在潭州,那裡到手才半年,有頗多不穩,真正能稱得上是根據地的,應該是泉州、寶安、雷州、儋州再到交州的沿海的這一帶。

從這一條線到商州的距離,就算沒有一萬里,那四五千里路,總是有的。

王延興是有多想不通,纔會把大軍送到幾千裡之外,去守一處對自己毫無用處的孤地?他是被門夾了還是被驢踢了?他可能會這麼傻嗎?

只是,他那一聲疑問,落在劉謙耳中,卻是十分不滿,他怒道:“大哥兒不得無禮!郡王對天子的忠心,豈是你所能度量?”

聽到自家老爹的話,劉隱不由得一陣氣結:老爹你對大唐天子忠心,某不懷疑,可這王延興對天子有半個忠字,某這名都可以倒過來寫!

不說別的,單是王延興在諸地所實行的各項政策,跟大唐的國策,已經到了全然不同的程度,甚至連國體都改了……

他若是忠於大唐,那他爲何要將地方的官制改掉?

現在,各地的主官雖然都還叫刺史、縣令,可辦理具體事務的,卻不再是以前的七曹官,更不是以往那種代代相傳的吏員,而是劃爲治安、教育、醫療、商業等不同職能機構,再由任命所謂的司、局、處、科不同級別,來進行上下級管理。

經此一變,以往刺史、縣令一言九鼎的權力,被剝奪得了一大半。

還有,他把軍制也改了,不再遵照自漢末開始的九品中正制,而是分了軍職和軍銜兩套系統,軍職指的的是具體的領兵的官職,分別是什麼師長、旅長、團長之類的;而軍銜,則是指品級,有將、校、尉三個大的級別,每個級別,又有上中下等不同的小的級別……

這官職和軍制都改掉了,還有可能回到大唐的體系中去嗎?

不可能了!根本不可能!

到了今天這一步,就算王延興自己想回歸,他下面那麼多人,怎麼可能答應?王延興是可以頂着郡王的頭銜,身居大唐高位,他下面的人,可融不進大唐的體系中去!

而且,大唐的政治體系之中,身居要位的,都是各大世家望族之人,鮮有寒門出身的,就包括王延興自己,那也是琅琊王氏之後。可現在王延興的手下,十個裡面倒是有七八個是寒門出聲,至於揚波軍中的軍官,更加卑微,怕是有三成當過流民,三成是奴婢出身,剩下四成,稍好些,那也大抵都是窮家寒門……

如果王延興做了大唐的忠臣,讓這些人怎麼辦?

而這些人,恰恰是王延興立足的基石!

王延興是要傻到什麼樣的程度,纔會自掘墳墓?

劉隱久思不得其解,雙目緊緊地盯着王延興,希望能從他臉上找出些許端倪……

正這時,劉謙卻等不耐煩了,他不住地出言催促:“郡王朝你問策,你還不快些答覆?”

一聽到劉謙催促的話語,劉隱心中一陣地無奈。他老爹什麼都好,就是心裡太善了,而對大唐太忠心了。

就是因爲劉謙在劉隱耳邊,不停地叨叨叨,在封州時,劉隱不得不給了李知柔太多的自由;拿下封州後,又將端州兵給了李知柔統領;到了最後,從廣州撤兵後,在四會多停留了那要命的一個晚上,也是他的要求……

到了今日,竟然催促自己,給自家對頭出主意……

老爹啊老爹,你可替某多考慮考慮?

劉隱心裡一陣苦澀,哀嘆一聲之後,突然一道光亮閃過腦際,他想到了……

第一百章 突襲浮橋第四十二章 鼓山船廠(第三更)第二十五章 白忙一場第九十九章 說降好處第七十一章 以子爲質第四十九章 副使黃碣(第三更)第二百零九章 封堵城門第八章 互相推諉第一百一十一章 順利破城第五十七章 一線生機第五章 問道第五十四章 垂死反撲第九十章 後路被襲第五十章 早有對策第一百五十八章 悲喜兩難第三十八章 女王氣場(第二更)第七十五章 講道理(第四更)第五十章 飛火焚城(第一更)第二十二章 鐵水第五十三章 求寄家書第七十章 信馬由繮第五十一章 越州兩害(第二更)第一百零二章 撫州急報第四十一章 打探消息第九十六章 洞房夜話(第二更)第一百二十一章 廣收市稅第六十七章 李藐勸降第八十五章 留客蘇州(第一更)第一百七十章 俆寅讀書第八十六章 希望何在(第二更)第二十六章 尾隨追蹤第二十九章 遙遠的路第一百零四章 計下銀生第五十九章 改道韶州第二十章 勿忘初心(第三更)第九十九章 軍火走私第一百五十九章 倉促渡河第十八章 意外之喜第三十二章 奇恥大辱第五十七章 藤原紀香第八十二章 技術躍進第五十六章 敵蹤突現(第四更)第二十五章 草市第七十六章 寶庫之謎第六十四章 染指百越第六十一章 血月降臨第六十八章 秀兒斷案第九十一章 無兵可派第六十四章 豐收季節第六章 官封判官第七十章 食髓知味第一十二章 劉郎妙計第四十五章 尋訪土著第四十五章 尋訪土著第一百七十一章 土地制度第一百章 爾虞我詐第五章 人生如戲(第一更)第五十七章 血染海灘(第五更)第六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一十三章 劃江而治第七十四章 天道可知第五十一章 入仕第六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二十章 生如夏花第七十五章 圍追堵截第二百二十一章 說降蘇州第六十七章 棉紡織場第一百三十二章 小兒胡吹第一十二章 劉郎妙計第四十三章 大會召開第一百七十八章 務實之道第七十六章 利令智昏第九十九章 軍火走私第五章 問道第一百六十七章 天朝戰記第四十八章 雙喜臨門(第二更)第一百九十四章 以馬換炮第十七章 一樁公案第三十三章 近前狙殺第一百六十六章 初步方略第七十一章 孫儒議事(第五更)第二百零六章 炮聲轟隆第五十章 品茶第一百四十六章 朱溫設套第七十六章 語出害人第八十二章 門前漆盒第八十一章 借你一物第二十章 海闊天空(第三更)第十五章 謀定廣州第八十五章 水戰之謎第七十六章 利令智昏第一百零三章 倉促北撤第十章 年少無知第七十八章 今日頭條(第三更)第四十四章 徐武賣刀第八章 屯門駐兵第三十八章 婦人之心(第四更)第九章 實事求是第八十五章 留客蘇州(第一更)
第一百章 突襲浮橋第四十二章 鼓山船廠(第三更)第二十五章 白忙一場第九十九章 說降好處第七十一章 以子爲質第四十九章 副使黃碣(第三更)第二百零九章 封堵城門第八章 互相推諉第一百一十一章 順利破城第五十七章 一線生機第五章 問道第五十四章 垂死反撲第九十章 後路被襲第五十章 早有對策第一百五十八章 悲喜兩難第三十八章 女王氣場(第二更)第七十五章 講道理(第四更)第五十章 飛火焚城(第一更)第二十二章 鐵水第五十三章 求寄家書第七十章 信馬由繮第五十一章 越州兩害(第二更)第一百零二章 撫州急報第四十一章 打探消息第九十六章 洞房夜話(第二更)第一百二十一章 廣收市稅第六十七章 李藐勸降第八十五章 留客蘇州(第一更)第一百七十章 俆寅讀書第八十六章 希望何在(第二更)第二十六章 尾隨追蹤第二十九章 遙遠的路第一百零四章 計下銀生第五十九章 改道韶州第二十章 勿忘初心(第三更)第九十九章 軍火走私第一百五十九章 倉促渡河第十八章 意外之喜第三十二章 奇恥大辱第五十七章 藤原紀香第八十二章 技術躍進第五十六章 敵蹤突現(第四更)第二十五章 草市第七十六章 寶庫之謎第六十四章 染指百越第六十一章 血月降臨第六十八章 秀兒斷案第九十一章 無兵可派第六十四章 豐收季節第六章 官封判官第七十章 食髓知味第一十二章 劉郎妙計第四十五章 尋訪土著第四十五章 尋訪土著第一百七十一章 土地制度第一百章 爾虞我詐第五章 人生如戲(第一更)第五十七章 血染海灘(第五更)第六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一十三章 劃江而治第七十四章 天道可知第五十一章 入仕第六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二十章 生如夏花第七十五章 圍追堵截第二百二十一章 說降蘇州第六十七章 棉紡織場第一百三十二章 小兒胡吹第一十二章 劉郎妙計第四十三章 大會召開第一百七十八章 務實之道第七十六章 利令智昏第九十九章 軍火走私第五章 問道第一百六十七章 天朝戰記第四十八章 雙喜臨門(第二更)第一百九十四章 以馬換炮第十七章 一樁公案第三十三章 近前狙殺第一百六十六章 初步方略第七十一章 孫儒議事(第五更)第二百零六章 炮聲轟隆第五十章 品茶第一百四十六章 朱溫設套第七十六章 語出害人第八十二章 門前漆盒第八十一章 借你一物第二十章 海闊天空(第三更)第十五章 謀定廣州第八十五章 水戰之謎第七十六章 利令智昏第一百零三章 倉促北撤第十章 年少無知第七十八章 今日頭條(第三更)第四十四章 徐武賣刀第八章 屯門駐兵第三十八章 婦人之心(第四更)第九章 實事求是第八十五章 留客蘇州(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