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合圍

顧釜從蓮花臺出來了,悄無聲息。他進去的時候是被宮中侍衛綁進去的,家人、下人、行李統統沒帶,等他回到當時租住的院落時,只剩下他的從人,名叫徐兔的一個半大孩子,看到顧釜回來,徐兔先是高興,跟着就是害怕。

顧釜進屋一看,屋裡像被洗劫了一樣,除了他的書沒賣,剩下東西全不見了,連碗筷都沒剩下。

“你都賣了?”顧釜倒是不吃驚。

徐兔道:“您一進去就不見回來,他們都說你死了,都走了,我留下等您,沒錢吃飯……”偏偏樂城的糧食和樊城一樣,最近半年貴得離譜,如果不是有點家底的人家,飯都吃不起——不是誇張,現在街上還有小兒在唱:家有黃金千兩,屋裡餓殍四張。有錢買不來糧食,金銀又填不飽肚子。最近城中最受人歡迎的是木匠和磚瓦匠等手工藝人,他們可以在家中合適的地方挖一個地窖用來藏糧。

徐兔是顧釜從街上撿來的,小小一個,蹲在街角,顧釜從旁邊經過看到,還以爲他在看螞蟻——遂蹲下同看,不料此子是因爲肚子餓到發疼,所以蹲下省勁的。

顧釜就把這小子給撿回了家,洗乾淨後看舉止也不像是沒父母的,但問起家人姓名,家鄉籍貫,一問三不知。顧釜便犯了難,不好讓他入奴籍,又沒辦法替他找到父母,畫着人相的招貼畫在城門口掛了兩年都沒人來找,估計不是本地人。普通人一生都難以離開家鄉,這個孩子不管是拐來的還是自己走丟的,再回家的可能都很渺小了。

於是,顧釜就勸自己的從人回家抱孫子去,兒戲的把徐兔算做了自己的從人。

徐,是徐兔唯一有一點印象的,只是不知是徐,還是許;是姓,還是城、村、集的名字。甚至有可能是他們家街口一家店鋪的名字。

兔這個字就是顧釜的興趣了,他曾想給自己兒子取名叫猴子,給孫子取名叫黃鶯,皆被他叔叔顧朝給否決了,家中的僕人也自有他們的父母給取名,正好徐兔無父無母,年紀幼小,他便一償所願,從此心滿意足。

顧釜把門關上,悄悄問徐兔:“糧食有嗎?”

徐兔立刻點頭,把他領到寢室,在原本是牀榻的地方鋪着一張草蓆,掀開,下面就是塊木板,再拉開,就出現一個地洞。

這是徐兔花大價錢請人來幫着挖的地窖,他特意藏在顧釜的寢室裡。地窖中藏着十幾袋糧食。

顧釜大喜!好好誇了徐兔一頓,再下去扛了一袋上來做熟,與徐兔大吃一頓後,把徐兔留在家中,他出去轉了一圈,把剩下的糧食買了個好價錢,換來一輛車,兩匹馬。

他要回樊城了。

坐在車上出了城,徐兔的一雙眼睛仍哭得通紅。聽說顧釜把他好不容易攢下來的糧食全賣了,徐兔當時就哇哇大哭,看人來擡糧食就躺在地上不起來,還是顧釜把他給拖起來的。

“就要回家了,你不想回家嗎?”顧釜哄他。

“不想。”徐兔紅着一雙兔子眼,“叔叔不是說當時出來就沒打算再回去嗎?”

顧釜笑道:“此一時,彼一時。”

徐兔仍在哀悼他們被賣掉的糧食,早知要賣,他每日就多抓兩把來吃了,現在省下來的都便宜了別人,好虧……

不過出城不到十里,他們就遇上了兩撥人,第一撥運氣好,看是一個士人和一個隨從就放過他們了,第二撥就土匪了點,把他們的兩匹馬給搶走了。

馬一沒了,車就趴下了。

顧釜嘆氣:“早知就該要驢的。”現在他也明白爲什麼買主會甘願給他馬了,因爲現在馬出城比驢危險。

搶馬的是一夥十幾個漢子,個個身上都帶血,有的血都發烏了,行動帶着一大股如影隨形的蒼蠅,氣味燻人欲醉。

徐兔早嚇得縮到顧釜身後了,顧釜表現得落落大方,其實還是有點害怕的……怕被這些人抓去當兵。

其中一人笑道:“有驢正好可以吃肉!”

一羣人哈哈笑起來,揚長而去。

顧釜鬆了口氣,拖着徐兔繼續往前走。

正值夏季,草木茂盛,蛇鼠兔鳥都挺多,顧釜武藝說不上出衆,就地綁一副弓箭射幾個小獵物填飽他和徐兔的肚子還是不成問題的,但無馬車代步,這樣一來路程就更遠了。

走了四天,他發現樂城周圍的環境變糟了。看不到百姓,他記得當時他來樂城時,這附近到處都是揹着行李、挑着擔,或是坐着馬車往樂城去的百姓,大家行色雖然匆匆,神態卻很悠閒,路邊也能看到踏春的少年少女。

這纔過去幾個月,全都變了。

草叢間依稀可見血跡與屍塊,狼與豺大白天就敢尾隨在人後,這些兇畜都嘗過了人肉味,看人就像看兔子看狐狸,都是它們嘴邊的肉。

顧釜知道這樣下去不行,他和徐兔兩人早晚會出事,必須要儘快找到一夥人加入進去,再想辦法回到樊城。

這個時機來得很快,他們每天都會碰到幾夥人,有幾十個的,也有幾百個的,烏泱泱一大片好像成千上萬的也遇到過,不過他遠遠望到就帶着徐兔躲到草叢裡了。

這次遇上的這一夥像是讀書人比較多,大多穿着長衫,扶老攜幼,而無論老幼,哪怕行走途中都在大聲咒罵龔大夫,別說祖宗八代,十八代都被罵盡了。

顧釜帶着徐兔過去,隔着老遠就行禮問好,再罵兩聲龔大夫,倒是很容易就融入進去了。

一起走了一天後,顧釜才知道這些人原來都住在士子村。士子村是渾名,大王叫它迎客村。村子裡房子白住,水隨便打,大王還給糧食發佈、發錢——於是除了家中不缺錢的世家子弟之外,窮讀書的窮書生也有不少。

是很不少。

大概是家裡有房子不住的士子的十倍吧。

讀書人是不幹活的,你讓他拿鋤頭下地?挑擔子走街串巷賣貨?拿着鋸子、麻繩當木匠?這都不合適。如果家裡出了個讀書的孩子,基本上就等於開了個無底洞,不能指望他掙錢,他花錢比掙錢在行。

多的是家中小有資產的父母,然後供個兒子專心讀書把家底讀光的人家。一聽說有士子村這種好東西,便舉家搬來了。

好處不止是大王給糧食給布,而是周圍都是讀書人啊!終於不用因爲兒子想去找書友而給他準備盤纏了!一去幾年,除了回信要錢別的什麼也不會帶回來。讀書是很崇高,但讀到最後,父母老病而亡,兒子卻未必能成名。

顧釜一聽就明白了,不由得感嘆,龔氏只怕是沒有料到一個小小的士子村能有這麼大的作用。

因爲士子村顯然很意外的,討好了魯國大多數人。除了世家,百姓們也很喜歡士子村。

結果合陵兵把這個馬蜂窩給捅了。

顧釜猜測這其中一定有人在煽動,就是不知道是誰,不過不管是誰,他們都跟他一樣,在挖龔氏的牆角。

劉箐帶着十幾個人回到了樂城劉宅。劉家雖然在開元城是城主,但到了樂城,卻只是個稍微有點名氣的“普通百姓”。

所以房子的位置並不好,有些偏,地方也不大,裡面的陳設也不怎麼樣。

跟劉箐回來的都是從士子村逃出來的人,也是劉氏兄弟之前收服的其中一部分,當然,跟他們的關係也最好。

“不要拘束。這裡現在就我自己,我爹和我兄弟都已經回開元了。”劉箐道。

付明有些感慨,危機來臨,劉氏做出了選擇。劉竹與劉箐兩兄弟,劉箐留在了險地,替劉家博一個未來,若贏,他帶劉氏飛昇,若輸,就只死了一個不肖子弟而已。

“賢弟高義。”付明讚道。

其他幾人也紛紛稱讚。

劉箐笑道:“我大哥走的時候險些沒被我氣死。不多說了,家中有糧食,只是沒有人做,竈上的人是來了樂城以後僱的,我前段時間就把人辭了,現在這種情況,家中還是隻留信得過的人好。”

“劉兄說的對。”

“有道理。”

“無人下廚也無妨,穀米生嚼更甘甜!”

劉箐便去竈下盛來一斗穀米,倒是都磨去了殼,他把穀米倒入幾個大碗,幾人就這麼抓着生嚼起來。

一時滿屋噎得咽不下去,嗆到喉嚨裡的咳嗽聲。

並非劉箐清高……他是真不會做飯,這輩子都沒見過不在盤子、碗裡的飯菜是什麼樣子,他也奇怪,這嚼起來像砂子一樣的東西就是他平時吃的香香軟軟的飯嗎?他以爲味道不會差太遠,但這差得何止太遠?簡直像別的東西了。

發大話的人先吃不下去了,主動開口占住嘴,問道:“劉兄,大王寫給你的話在哪裡?可能取來一觀?”

其他人不約而同的都停下了……能少吃兩口就少吃兩口。

劉箐也從善如流的放下手中的碗,去室內的櫃子中取來一個木盒,回來擺在衆人面前,鄭重的打開。

這就是當日他與劉竹悄悄送到蓮花臺的竹簡,他取出後翻到背面,大家就看到背面果然有鍥上去的字,字跡有些拙劣,確實是大王親筆。

大王的字跡就如同三歲小兒。

“孤安好,卿勿憂,感卿深情,孤泣,望卿珍重自已,勿妄動、勿妄言,盼與卿有重聚之日,與卿同座、共飲,握手言歡”

短短數句,倒是把不少人的眼淚勾出來了。

大王其實不擅言辭,說話時都是短句,他們當時心中難免有嘲笑與輕視,但現在再看到這一行字,心中卻想起那個沉默寡言,但溫和善良的大王。

他一個人在蓮花臺,該是何等的害怕、何等的恐懼?但他沒有憤怒、怨恨,只是安慰他們,讓他們不要替他擔心,讓他們保重自己。

付明伏地大哭,“大王!大王……那龔氏的賊子!吾必取你性命!”

其他人也雙眼血紅的發誓:“必不饒龔氏!”

“龔氏險惡,天地難容!”

劉箐忙叫大家悄聲,不要大叫,免得引來龔氏的人,他道:“我們還有許多志同道合之人,在羊兄與年兄那裡,大家一定能想出一個辦法,救大王於水火之中!”

顧釜與徐兔與那些人在樊城附近分了手,他終於平安回了樊城。樊城城門緊閉,守城的將軍認出顧釜才放下吊籃把他們拉進去。

顧釜驚訝的看到城門下竟然有數千刀甲士兵集結,問將軍:“難道龔氏攻打我城了?”將軍大笑:“非也,非也!公子回家便知!”顧釜回到顧家,見了顧朝後才知道,原來顧家早在合陵兵來了以後就發現這是一個洗刷顧氏的好機會!

“已經小勝過幾場了。”顧朝笑道,“龔氏太驕傲了,不過一羣鄉下人,就敢在王城腳下耀武揚威!”

顧釜目瞪口呆。他還沒有帶來公主的許諾,顧家就自己鑽了進去。

顧朝笑道:“不止我們,我猜,姜將軍已經回來了。我們遇上了幾回,沒認出姜將軍,但除了他也沒有別人了。”看顧釜神色不對,他安慰道,“開始險些打起來,後來就避開了。”

顧釜讓人都下去,才悄悄把公主的話說了,道:“叔叔,此事可應嗎?”顧朝也有點吃驚,不是吃驚這個條件,而是提出條件的人。

“你應了?”顧朝問。

顧釜點頭:“是。”

“你都應了,難道我還能說不行?”顧朝笑道,隨即又皺起了眉,深深的嘆了口氣:“一個女子……”

非姜氏之福啊。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見

第535章 樑姬第476章 縱使當面不相識第50章 茉娘第231章 練兵第396章 收服第542章 大雪壓青松第169章 掌中第664章 幾個月換十年第216章 近親情怯第257章 回程第543章 亂命第754章 平洲事故第730章 她是一個非常好說話的人第166章 毒(上)第459章 因言治人第305章 自毀第666章 姜陶第484章 百尺竿頭第526章 辭位第366章 引導第306章 初冬第503章 新城第365章 招贅第124章 香魂第604章 悔叫親爹當大王第71章 絲娘與阿喬第641章 不動即死第150章 殺!!!第440章 鳳凰臺第642章 看看誰的拳頭硬第290章 人心鬼域第178章 陷第624章 父疑子第236章 父子與母子第673章 自投羅網第374章 誰是強盜第705章 鄉民悍勇第22章 樑公夢仙第596章 聰明人對蠢人低頭第480章 巨人第790章 燕歸第440章 鳳凰臺第656章 公主駕到第688章 我的是我的,你的還是我的第284章 美人計第576章 花樣黑人第350章 可惜第672章 新氣象第431章 不要臉第468章 雞毛蒜皮第28章 成熟第324章 合圍第13章 血脈第239章 紅谷第181章 淚第521章 舊人第337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第88章 奪墳第225章 如斯佳人第319章 等你好久第779章 終於當皇帝了第564章 變第713章 敢問君在何方第321章 牆第592章 弟弟!我是你表哥!第99章 八點半三更第43章 兒在此!第225章 如斯佳人第773章 諸侯王至第269章 爲王第289章 候君已久第762章 我在這裡等你回來第702章 送行第442章 路在何方?第75章 回宮第39章 虎符第171章 威儀第277章 改過第272章 選將第355章 這個使節和那個使節第472章 推倒與建立第14章 魯王?第176章 小公子第188章 遼城第520章 滿園□□關不住第612章 救星第538章 決定本章內容先保密,就不劇透了第581章 好哥哥第98章 漆鉤第560章 養兵千日第665章 東邊打雷第624章 父疑子第17章 憐奴第27章 逝第685章 朕的大刀已經飢渴難耐了!第44章 明日第160章 認母第300章 虛實之間第678章 他的君王第478章 佳人(修錯)
第535章 樑姬第476章 縱使當面不相識第50章 茉娘第231章 練兵第396章 收服第542章 大雪壓青松第169章 掌中第664章 幾個月換十年第216章 近親情怯第257章 回程第543章 亂命第754章 平洲事故第730章 她是一個非常好說話的人第166章 毒(上)第459章 因言治人第305章 自毀第666章 姜陶第484章 百尺竿頭第526章 辭位第366章 引導第306章 初冬第503章 新城第365章 招贅第124章 香魂第604章 悔叫親爹當大王第71章 絲娘與阿喬第641章 不動即死第150章 殺!!!第440章 鳳凰臺第642章 看看誰的拳頭硬第290章 人心鬼域第178章 陷第624章 父疑子第236章 父子與母子第673章 自投羅網第374章 誰是強盜第705章 鄉民悍勇第22章 樑公夢仙第596章 聰明人對蠢人低頭第480章 巨人第790章 燕歸第440章 鳳凰臺第656章 公主駕到第688章 我的是我的,你的還是我的第284章 美人計第576章 花樣黑人第350章 可惜第672章 新氣象第431章 不要臉第468章 雞毛蒜皮第28章 成熟第324章 合圍第13章 血脈第239章 紅谷第181章 淚第521章 舊人第337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第88章 奪墳第225章 如斯佳人第319章 等你好久第779章 終於當皇帝了第564章 變第713章 敢問君在何方第321章 牆第592章 弟弟!我是你表哥!第99章 八點半三更第43章 兒在此!第225章 如斯佳人第773章 諸侯王至第269章 爲王第289章 候君已久第762章 我在這裡等你回來第702章 送行第442章 路在何方?第75章 回宮第39章 虎符第171章 威儀第277章 改過第272章 選將第355章 這個使節和那個使節第472章 推倒與建立第14章 魯王?第176章 小公子第188章 遼城第520章 滿園□□關不住第612章 救星第538章 決定本章內容先保密,就不劇透了第581章 好哥哥第98章 漆鉤第560章 養兵千日第665章 東邊打雷第624章 父疑子第17章 憐奴第27章 逝第685章 朕的大刀已經飢渴難耐了!第44章 明日第160章 認母第300章 虛實之間第678章 他的君王第478章 佳人(修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