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商城

從樂城往北走,有一條商路。

姜蟠龍帶着隨從和送給漆家的禮物出發,過了漣水後,就轉道向西北方向走。

途經數十座大小城池之後,纔會到達燕國。

他以前走過這條路,還曾經數次迷路,如果不是後來跟黃老學會了從夜空中辨別方向,他估計到現在也是一到野外就會迷路。

但如果當時他走的是現在這條路,哪怕是白天也不會再迷路了。

因爲就算是在荒野之上,只要跟着商隊走,就不會走錯方向。

沒想到會有這麼多的商隊。

自從他們從商城回到樂城後已經有好幾年了,那裡現在變成什麼樣了?

黃老還好嗎?

想起黃老,姜蟠龍難得在心中升起一絲怯意。近親情怯。他這麼久沒有回去看望他們,讓他覺得很愧疚。

荒野之上已經被過往的車馬走出了一條寬廣的大路,路中央寸草不生,路兩旁也隨處可見生火紮營的痕跡。

在一些平坦的曠野上,甚至已經自發的形成了幾個稍大的營地,在這裡,商人們停留下來,交換貨物和情報,什麼東西哪裡緊俏,某某大人又喜歡上了什麼東西,等等。

姜蟠龍也是扮成商人,但他沒有出面,一直坐在車裡。他怕被人認出來。在外打點的是貝氏兄弟,這一對兄弟倒是十分管用。

“大兄,喝點水吧。”姜良爬上車,提上來了一甕燒好的水。

姜蟠龍接過來,問他:“我帶你出來,生氣了嗎?”

姜良搖搖頭,沉默了一會兒,才說:“我知道,大兄是爲了我好。”

“我從小看着你們長大,當然不能看你繼續錯下去。”姜蟠龍說,“公主對你們的感情很深,在你們之後就沒有人能再讓她關心了,所以,我不能讓你去傷公主的心。”

姜良捂住臉,跪下來嗚嗚的哭起來。

他知道自己已經漸漸倒向了羊崽,在大兄看來,他這就算是已經背叛了公主。可他沒有辦法!羊崽幾乎就是他親手養大的,他剛被送到摘星樓來的時候,枯瘦枯瘦的,誰看到都會以爲那是一個已經死了的嬰兒。他在母羊腹下喝羊奶才活了下來,現在長得那麼好,他就像他的弟弟,他怎麼能不愛他呢?

“太子是一個忠厚正直的人。”姜蟠龍說,“但你的同情和憐憫反而會把他推向邪路。如果你不能像姜禮一樣擺正自己的位置,那你不能再回到太子身邊去。”

姜良猛得擡起頭,滿臉是淚,哀求道:“大兄,我怎麼樣都可以!太子絕沒有背叛公主!背叛大王!”

姜蟠龍伸手在他肩上拍了拍,柔聲道,“我和太子一起學習,怎麼會不知道太子的性格?”正因爲這樣,他纔會發現姜良的問題。姜良把太子當親人去疼愛,不像姜禮,姜禮倒是在上回捱打之後很快就調整過來了,姜良就過於感性,他對太子的同情和關愛,太子感受到了之後,自然而然的跟他感情更深。

但他對太子的觀點又是偏頗的,一旦被太子察覺到,太子就會繼承他的觀點,這就會給太子的未來埋下隱患。

“爲了太子好,你也要改過來。”姜蟠龍說:“如果你改不過來,那你就永遠都不要再見太子了。”

商城的原身遼城是在極爲偏遠的地方,靠近燕地,周圍荒涼,沒有人煙。

但當姜蟠龍走到商城附近時,卻在周圍看到了很多田地,種着紅谷和黃豆,一眼望去,處處都是。

再往前走,就能看到坐落在荒地上高聳的倉庫,尖尖的頂,高大的梯形倉庫一排排,魚骨狀排列。

一直到城門口還能看到排列整齊的倉庫。

當外公主造出來的外城已經比當時更大了,現在有三分內城,七分外城的說法。城門外方圓幾十裡都是大大小小的市場和商人聚集處,大批的貨物在這裡集結,再流向四面八方。

他們以商人的名義登記入城,這是最快的,至於帶來的貨物,只是一些樂城的成衣。

負責登記的城門官查看過後如實記錄下來,“成衣啊,只有男人的嗎?都是成套的?有幾個尺碼?”

貝氏兄弟一一答出來。

城門官又問:“以後往哪裡去?”

“去燕國販煤。”

“燕國啊。”城門官記下道,“那裡成衣可不好賣。”

“我們是想在此處把衣服賣掉,再販些鹽土去燕國。”這也是商人最常用的辦法,在這裡銷一次貨,倒倒手再出去。

城門官點頭,拿一個牌子掛在馬車上:“行了,進去吧。”

過了城門官這一關,很快就有商人、跑腿前面兜搭。

貝氏兄弟都拒絕了,兩人趕着車徑直往公主府去。

往日的公主府,如今依然是公主府,只是府中的人已經不是當時的了。

莫言現在是商城的縣令。雖然商城在規模上早就不是一個縣城了,但姜姬從大局考慮,不能讓商城無限制的擴張,所以只讓它爲縣,而非城。

既是縣,官職就少,上下關係也更簡單,當年留下的侍人如今還都在原位上。

莫開接到拜帖,連忙從府裡出來,看到從車上下來的姜蟠龍和姜良,眼中突然泛起熱潮。

他快步走來,大禮參拜。

姜蟠龍連忙把他扶起來:“莫言!不要這樣!”他柔聲道,“公主讓我來看看你們,大家都好嗎?”

莫言的眼淚瞬間涌出來,淚中帶笑,“我們……無不盼望着公主能早一日想起我們!”

姜蟠龍笑道,“公主也一直在思念你們。”

當日公主不肯把這些侍人帶走,就是擔心她的所爲會引起他們的反對。現在樂城局勢穩定了,她讓他來之前就告訴過他“如果莫言他們已經想通了,那就可以讓他們回來了。”

樂城,行宮內,丁強伏在階下,激動道:“臣回來了!幸不辱命!”

“有勞丁使,快請起,請坐。”姜姬探身伸手,姜智立刻走下臺階,親手把丁強扶了起來。

“你能平安回來就好。”姜姬道,“一路辛苦,快去見大王吧。”

丁強被姜智帶走了,到了下午,姜姬就聽說他在鄭王面前出的那道題,已經被姜旦身邊的士子們聽說了,這道題也很快會流傳出去。

“這樣,鄭王那裡就騎虎難下了。”龔香笑道。“此事已成了一半。”

“難說。我不信鄭王會這麼乖乖就範。爲了面子,他也會再掙扎一下的。”她道。

“喬小君不就是應在此處?”龔香道,“公主是不信喬小君的能耐嗎?”

“不怎麼信。”她道,“蟠兒那邊能快一點就好了。”

公主這性格,說什麼好呢?凡事更相信握在手中的刀,而不是別人的口。

龔香道:“總要鼓動一番,催一催鄭王。”

任何時候,發生在大王身邊的事總是最受人關注的,如果是趣聞,更容易被人津津樂道。

鄭王猛然發現,丁強在殿上說的話竟然很快就街知巷聞了!而鄭人中也不缺好事之人,不但說中了魯王的目的是糧食,還開始猜鄭王到底會送多少糧食給魯王。

沒有人認爲鄭王會不給。

怎麼會不給呢?鄭王剛把女兒嫁給魯王,兩國正是交好的時候,魯王有難,鄭王當然要幫魯王啊。

至於魯國使節在殿上是不是狂放無禮,這個倒是沒人在意。而且就算使節無禮了,鄭王也該寬容使節。

沒人希望聽到鄭王因爲這件事與魯國斷交翻臉。

鄭人也對魯國的消息從未有過的好奇起來。

於是大家都知道了,魯王去年被國中權臣威逼,後來又被流民圍城,他又太仁慈不肯把流民趕走,最後糧食被吃空了。

所以,魯王才急需糧食。

鄭人哈哈大笑。

聽說魯王年紀不大。

聽說還是個少年呢。

怪不得身爲大王,卻做出這種蠢事。

還有人說魯王在王宮裡都吃不飽,餓得面黃飢瘦,宮中宮女都瘦得走不動路等等。

流言越傳越離譜,越傳大家越相信,如果不是魯國缺糧,怎麼會有這麼多商人涌入鄭國買糧呢?糧價又怎麼會升的這麼高呢?

鄭王想找人遏制流言,被人勸阻:“大王,此事未嘗不好。”

因爲百姓之前根本不明白爲什麼會買不到糧食,爲什麼糧價會突然升高,雖然是春天,但往年春天也沒有這樣的事啊!

世家雖然知道原因,百姓們卻不知情。

“民間流言紛紛,卻是歪打正着。”此人道。

百姓們現在知道了,是魯王沒飯吃了,所以纔會讓魯人到鄭國來買糧,一時之間,把鄭國的糧食都買走了。

一國大王都餓肚子了,那他們就算也餓着肚子,好像也能接受了。

鄭王沒想到這件事還有這個好處,猶豫了一下問:“那就由他們去?”

那人點頭:“由他們去。百姓不過閒談,大王不必掛心。”

好吧,鄭王只好接受了,只是想起百姓們都在議論魯國的事,就讓他心裡不痛快,他讓人暫時不要把街上的閒話再告訴他了。

至於給魯王的“賠禮”,就算他要送去,也沒說是今年送還是明年送,過了十年八年的,他再送也不遲。

鄭王是打定主意要賴賬了。

但民間卻有人提出了這麼一個問題:魯王說與城等重之物,那誰又知道,與城等重的糧食,到底是多少呢?

在魯國,姜旦身邊的士子和樂城的百姓也在思考這個問題。

姜智代姜旦出題:“還請各位告知大王,一城中每天所有人吃下去的糧食有多少。”

每人每天所食是多少?一城之中,所有的人一天所食,又是多少?

乍看之下好像很簡單?

但小孩子與大人吃的量不同,老人與年輕的人吃的量也不同,何況還有在吃奶的小娃娃,他們吃的不是糧食,能算在內嗎?

於是,樂城百姓又開始像上回算男女老少一樣,算起來了。

有小孩子在家中捧起碗吃飯時,看着父親手中的大碗,再看母親與他手中的小碗,而旁邊的祖父祖母,碗中卻是稀粥。

他問:“爹爹一日食幾碗?”他爹知道現在街上最出名的就是大王給鄭王出的題,很樂意回答兒子,他放下碗道:“你父晨時食兩碗,午間食三碗。”

他母親道,“晚上還會再吃一籃子餅!”

小孩子算了算父親的,再算算自己的,道:“兒晨間只有一碗,午時一碗半,但碗卻只有父親的一半。”

他母親笑道:“你可以把自己算成半個人。”

小孩子不同意,“墩兄的食量就比他父親還大!”同一條街上一起玩的小夥伴中,有一個很能吃,總角年紀就跟家中大人用一樣大的碗了。

母親道:“你的夥伴十幾人,也只有一個阿墩。”

小孩子搖頭,“不能這麼算!”

母親還想再說,父親笑道:“你讓他自己算吧。”他對小孩子說,“你要自己算出答案,去行宮告訴大王,對嗎?”

小孩子興奮的點頭:“我們說好了!算出答案了就去見大王!”

也有士子問還在哺乳的妻子,“他不吃飯,那就不算他吧?”

妻子笑道:“他不吃,是因爲我替他吃了。這幾個月,我吃的可比你多得多!”

士子啞然,確實如此啊。如果不算小兒,難道母親的食量要加倍嗎?

“那還是該算上小兒!”士子喃喃道,一邊急着出去找友人了。

友人聽他說完就搖頭:“大王要的是糧食,小兒沒長牙不吃糧食,當然不能算!”

兩人於是爭辯起來。

第774章 回家第547章 三寶第457章 荒唐公主第349章 新春新氣象第425章 愛第527章 要官第757章 與你相配第109章 □□第609章 河谷糧第16章 唱戲第239章 紅谷第82章 爲王第57章 姐妹同夫第420章 庸才第679章 她要爲帝第423章 喜上加“喜”第254章 人心如弦第401章 餘波第256章 迷惑第93章 授官第701章 商路第547章 三寶第23章 吾兒長成第173章 真心第394章 新人舊人,舊人新人第88章 奪墳第601章 忠臣和良心第29章 王后第364章 從與不從第175章 年第609章 河谷糧第225章 如斯佳人第340章 豬隊友第170章第713章 敢問君在何方第598章 無人知曉第565章 惜寶山第430章 “大王”的魯國第274章 自薦第470章 姜武班師第333章 新世界,新現第262章 疑問第170章第238章 遊子歸家第781章 愛妻!第28章 成熟第208章第543章 亂命第329章 如我所願第364章 從與不從第575章 奇貨可居第551章 設陷阱第776章 太子,你說錯臺詞了!第436章 惡人都披着人皮第22章 樑公夢仙第243章 忠誠與否第303章 分歧第82章 爲王第101章 老不死的燕王第533章 殺-人第143章 入第746章 同志!原來是你!第580章 同謀第91章 八點半再更一章第95章 憂天第60章第729章 我是女子第746章 同志!原來是你!第580章 同謀第66章 孔雀第563章 魏王心事第331章 鄭姬但第二章中,則細數了官衙當如何監查各家男女丁口的生死。第475章 寶冠明珠第671章 有你真好第148章 仁弱第438章 死人無法開口第449章 內應第640章 父不慈,子愈孝第98章 漆鉤第763章 三觀差異第44章 明日第405章 野狼第182章 生死第597章 爹!!第212章 取第215章 商城第751章 魯王之計謀第630章 摘星宮的日常第569章 萬應城第651章 讓人傾倒的美人第535章 樑姬第498章 離第401章 餘波第441章 取城如取物第315章 祭祖第692章第416章 黃豆第483章 造神第523章 當一個好皇后要做什麼
第774章 回家第547章 三寶第457章 荒唐公主第349章 新春新氣象第425章 愛第527章 要官第757章 與你相配第109章 □□第609章 河谷糧第16章 唱戲第239章 紅谷第82章 爲王第57章 姐妹同夫第420章 庸才第679章 她要爲帝第423章 喜上加“喜”第254章 人心如弦第401章 餘波第256章 迷惑第93章 授官第701章 商路第547章 三寶第23章 吾兒長成第173章 真心第394章 新人舊人,舊人新人第88章 奪墳第601章 忠臣和良心第29章 王后第364章 從與不從第175章 年第609章 河谷糧第225章 如斯佳人第340章 豬隊友第170章第713章 敢問君在何方第598章 無人知曉第565章 惜寶山第430章 “大王”的魯國第274章 自薦第470章 姜武班師第333章 新世界,新現第262章 疑問第170章第238章 遊子歸家第781章 愛妻!第28章 成熟第208章第543章 亂命第329章 如我所願第364章 從與不從第575章 奇貨可居第551章 設陷阱第776章 太子,你說錯臺詞了!第436章 惡人都披着人皮第22章 樑公夢仙第243章 忠誠與否第303章 分歧第82章 爲王第101章 老不死的燕王第533章 殺-人第143章 入第746章 同志!原來是你!第580章 同謀第91章 八點半再更一章第95章 憂天第60章第729章 我是女子第746章 同志!原來是你!第580章 同謀第66章 孔雀第563章 魏王心事第331章 鄭姬但第二章中,則細數了官衙當如何監查各家男女丁口的生死。第475章 寶冠明珠第671章 有你真好第148章 仁弱第438章 死人無法開口第449章 內應第640章 父不慈,子愈孝第98章 漆鉤第763章 三觀差異第44章 明日第405章 野狼第182章 生死第597章 爹!!第212章 取第215章 商城第751章 魯王之計謀第630章 摘星宮的日常第569章 萬應城第651章 讓人傾倒的美人第535章 樑姬第498章 離第401章 餘波第441章 取城如取物第315章 祭祖第692章第416章 黃豆第483章 造神第523章 當一個好皇后要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