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董城

依稀看到城牆的時候,已經又過去了五日。

齊藉也已經養好了一把鬍子,就是嘴角的泡更大了,口舌生疔,折騰得他痛苦不堪。

馬公子也發愁,許諾等到了大城,一定替他找好大夫開一副好藥給他送來。

齊藉連忙謝過馬公子的好心。從人等馬公子走後就嘆,“那地方……連個好醫工都沒有……唉……”

齊藉也覺得這日子是越來越難過了。他在家裡時也不覺得自己有多嬌氣,結果出來以後才知道外面的日子有多苦。衣食住行,就沒一樣是順心的。

現在將要去的地方竟然連好大夫都找不着,這下連病都不敢病了。

眼前去董城的“路”都不能叫路,舉目四望,除了白地還是白地。連草都沒有一根。

等走近“城牆”,更讓齊藉目瞪口呆。城牆禿得不像話,看起來是早就該修了。

城門關着,城牆上爬着的兵丁放下一個籃子,叫馬公子把名帖等物放進去。

他們沒有被驅趕,實在是馬公子這一行看起來太明顯了。這就是商隊。

董城已經很久沒有這麼大的商隊過來了。

馬公子心知肚明,自從魯商來了以後,到現在兩年多了,大梁的大商們全都不敵魯商。公主進了鳳凰臺後,這一片的商路幾乎都被魯商給霸佔了。

董城地處偏遠,又沒有強勢的氏族,大商隊根本就懶得過來。

馬公子的名帖送進去後,董城的城主,同時也是董家父子的董瑞與董誠都有些爲難。

早在士兵們從城牆上看到遠處而來的商隊時,欣喜不已的他們已經把這個消息傳開了。

董城並不是一個物資豐富的城,特別從去年到今年,他們已經捐助四次之後,百姓家裡的米糧早就空了,鹽也早就沒有了。

人們都盼望着商隊能帶來他們需要的東西。

董瑞父子則是希望能從商隊那裡打聽出一些外面的事。

自從商人不再來之後,董城已經有大半年沒有得到外面的消息了。

上一次還是被人找上門來說外面有一個大賊,騙了皇帝的信任,被皇帝封成了慶王,還把河谷的膏樑之地騙爲封地,現在外面的人正爲了打他而集結起來。

來人是“特意”把這件大事告訴董氏的。

董瑞父子聽了以後就知道……騎虎難下了。

他們只好認同義軍所爲,但董瑞不肯把兒子董誠送到義軍中去,只願意送些錢糧。

那人不太滿意的走了。

之後又來了三次,每回都遊說董誠去義軍共襄盛舉,日後闖下名號來,也叫天下人聽到董氏的名字。

董誠差一點被說動了,還是被董瑞的眼淚給留下來的。

從這以後,董瑞就很想從別的地方得到外面的消息。他也曾派人出去打探,但可能是出了意外,派出去三回的人,都沒有回來,也沒有音信。

他猜測派出去的人可能都遇到了不測,也不敢再派人出去了。

董誠也想知道外面的消息,特別是雲賊現在怎麼樣了,義軍又怎麼樣了。這一場勝負牽動着他的心神,如果雲賊勝了,天下還有誰能阻攔他呢?如果讓這樣的賊子存活在天地間,那這世間的黑白不是顛倒了嗎?

董誠道:“父親,不如就請他們進來吧。一羣商人有什麼可怕的?”

董瑞死活只肯給錢糧,不肯給人,他告訴董誠,城中的丁壯才能保護他們,保護百姓,而不是義軍的“許諾”。

所以董誠覺得城外的幾百個人沒什麼。

董瑞卻是小心使得萬年舟的性格。特別是在董瑞險些被人騙走後,他更是彷彿驚弓之鳥,凡事慎之又慎。

他道:“還是再看看。”

他命人傳話給城外的商隊,讓他們在城外稍等幾天。

董誠不解,還怕商隊走了,急忙問:“爹,萬一他們走了呢?”

董瑞:“走了,就說明他們是真正的商人,到時再把人追回來就行了。如果他們等了好幾天,那反倒有詐。這城沒什麼讓人圖謀的地方。人來了不肯走,就有問題。”

結果不到半天,商隊的消息又傳回來了。商隊說既然不能放他們進去,他們也不會多糾纏,只是隊伍裡的水不夠了,請問能不能從城裡買些水。

董瑞待要說不賣,傳話的人已經急切地說:“他們說可以用東西換!他們帶了粗鹽!”

一聽這個,董瑞父子立刻站了起來。

董瑞忙問:“帶了多少?”傳話的是城門守衛的一個小將軍,年紀也有三四十了,急得跺腳:“不多!他們說是給馬吃的!可我看了,那鹽只要煮一遍,人吃也沒問題!是土鹽!”

董瑞顧不上多說就帶上兒子跟着小將趕往城門。

他們坐着馬車到的時候,城門處已經聚了一些百姓,都對着城門外的商隊盼望着,雖然連人都看不到。

有的百姓還拿着布袋子,一看就是來買鹽的。

看到董家父子到了,紛紛道:

“城主到了!”

“老爺!”

“小公子!”

董誠是董瑞的獨子,前面還有三個夭折的哥哥,他排行最小,董瑞以前常抱着他坐車在城中穿行,所以百姓大多都認識董誠,都叫他小公子。

董瑞交待董誠:“你來安撫一下他們,讓他們速速散去。”

董誠說:“爹,哪怕不放商隊進來,那幾車鹽也要買下來!”

董瑞點頭:“我自然知道。”

董瑞上了城牆,往下一看,就看商隊已經在不遠處停了下來,馬車圍成了一個圈。

董瑞問:“那鹽呢?”

一個士兵把吊下去的籃子拖過來,從裡面拿出一塊灰黑色的石頭。

董瑞抱着舔了舔,苦鹹刺舌,確實是鹽石。

他問士兵:“大約有幾車?”

士兵有些激動,腿都直髮顫,“看着像是五到十車的樣子,剩下的都是草。”

董瑞咬咬牙,這樣就只能放這些人進來了。

一車鹽大概三百斤,十車就是三千斤。三千斤粗鹽根本不夠整個城的百姓分,但好歹是有鹽了,這個商人能帶着這麼多鹽土,他如果肯再來,城裡就不會再缺鹽了。

如果不是以前他交好的商人不再來了,城裡也不會陷入如今的困境。

董瑞下了城門,見董誠仍在跟百姓糾纏,他讓管家去驅趕百姓,帶着董誠回了家。

董誠以爲他拒絕商人了,十分焦急。

不料董瑞回家之後,命人準備待客的宴會,家裡還要重新打掃,還送信去請城中其他有名望的人過來。

董誠驚訝半晌後明白過來:“爹是想留下這個商人嗎?”

董瑞嘆道:“原來與咱們家來往的兩個商家都不再來了,你看看,他們半年沒來,城裡連鹽都沒了。”董誠也跟着嘆氣:“可能……是已經遇到不測了。”

現在這世道,商人又是常在外行走的,說不定就是在哪裡遇上強人,被取了性命。

董瑞道:“這個魯商敢在這個時候出來,想必是有些本事的。我們也需要一個商人,不如就籠絡了他。”

而且,這個商人帶的是給馬吃的鹽。什麼樣的地方纔會需要那麼多專給牲畜吃的鹽呢?又是哪裡有這麼多的馬呢?

答案顯而易見。

董誠這才知道,正是因爲看在那幾車鹽的份上,才讓父親改了主意,擺下這一副禮賢下士的樣子,只爲接待一個商人。

一時客人都到了,董瑞再如此這般,這般如此的解釋一番後,客人們都答應在宴上會幫腔,一定要讓這個商人定下往來董城的承諾。

一人道,願將家中一女嫁給這個商人。想要讓商人每年都回來,沒有比讓他在這裡安家更容易的了。

那人捨出的女兒乃是個寡婦,年紀雖然大了,但也並非老嫗,至少也是有姓之女,配一個商人是絕對夠的。

可等馬公子帶着齊藉過來的時候,那人就不提女兒的事了。

實在是馬公子和齊藉看起來都不像是願意在這裡娶妻的人。

齊藉縱使受了這一個多月的苦,可他身材高大,直背挺胸,姿態上就能看出不是普通家族能養出來的。那個跟隨他的從人大步走進來時,眼裡可是沒有這堂上的人。一個從人尚且如此,何況主人呢?

馬公子就更別提了,他衣飾雖然不華麗,但也比這堂上的大多數人都要好一些。

董瑞父子一眼望過去,就知道這兩人不是他們能籠絡得來的。

不過事情遠比他們想的要順便得多。

因爲馬公子正好有事要“求”他們。

馬公子指着齊藉說,這齊公子是鳳凰臺世家子弟,因爲被家人趕出來遊學,所以雖然百般不願,仍是離開了家門,到了這荒涼的地方。

不過齊公子水土不服,身體十分不適,而他還要趕路,迫不得已需要把齊公子託負給一個義氣之士。

他覺得董城這裡人傑地靈,如果董城願意收留齊公子半年左右的話,他願意酬謝董城。

這下一來,不是皆大歡喜?

董瑞連忙提起鹽和糧食的事,馬公子只是略皺了下眉就痛快答應下來了,還願意把帶來的這十車鹽直接送給董瑞。

董瑞忙道願意給錢,只求馬家商隊能每年過來一兩次,販些鹽或糧食之類的城中急需之物。

馬公子全都答應了。

齊藉看起來也確實很慘,整個人相當沒有精神。他的病也有些麻煩,口瘡之類的病,雖是小病,卻十分折磨人。可董城確實沒有治這種精細病的醫匠。

馬公子當着董瑞的面安慰齊藉,道一定會盡快送醫送藥過來,請齊藉“稍待片刻”。

馬公子把帶的東西全留下了,馬草倒是帶走了,這個董城的人不需要。

他走之後,齊藉就成了董家的座上賓客。董誠對外面的事很好奇,齊藉又是鳳凰臺世家出身,董誠就天天泡在齊藉身邊。

齊藉趁勢把該告訴他的都告訴他了。

比如,他家中已經落魄了,父母對他寄於厚望,就是希望他能在外尋一英主,好重振家聲。可惜他爲人懶惰,不堪重負,才離開家一個月就受不了苦了。

董誠對齊藉有點看不起,但齊藉讀過的書比他多得多,無形中打擊了董誠的自信心,他之前被說動打算離開家闖出一番事業,結果現在卻連齊藉都比不上。

可齊藉滿腹詩書,卻毫無志氣!

董誠跟齊藉認識的越多,越恨鐵不成鋼。他辯不過齊藉,兩人成天吵來吵去,感情卻越來越好。

等到義軍又來人時,董誠立刻就告訴了齊藉。經過齊藉的駁斥,董誠雖然仍想報國,心懷壯志,倒是對義軍來人添了幾份顧慮和懷疑。

他覺得齊藉聰明,或許可以替董城出出主意。

第106章 暗流第341章 買命第708章 放他進去第28章 成熟第582章 糧食第670章 大王真乃天下第一深情之人第99章 八點半三更第213章 毒第759章 江北亂相第603章 好大一個坑第231章 練兵第416章 黃豆第451章 時也,運也,命也第478章 佳人(修錯)第658章 是小公主呀^^第575章 奇貨可居第788章 心想事成第653章 家在哪裡第470章 姜武班師第335章 俎上肉,甕中鱉第262章 疑問第111章 尋機第625章 夫妻相見第257章 回程第532章 異心第501章 欲亂第686章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25章 龔氏第588章 殺雞何用牛刀?第395章 籠中鳥第215章 商城第75章 回宮第484章 百尺竿頭第106章 暗流第464章 一計可退百萬兵第263章 定計第610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162章 愛第409章 燕國亂相第75章 回宮第710章 皇帝在哪裡?第745章 奴兒第144章 進第185章 惡第746章 同志!原來是你!第466章 悔恨第615章 誘人之物第129章 避事第583章 嘴炮與刀第618章 棄暗投明第494章 心之歸處第551章 設陷阱第757章 與你相配第64章 出宮第401章 餘波第334章 諸事順利第413章 席五與田分第66章 孔雀第548章 傳言第683章 貢品與禮物第126章 刺客第685章 朕的大刀已經飢渴難耐了!第774章 回家第779章 終於當皇帝了第571章 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第199章 商第223章 舊事第495章 傳承第589章 怨婦花萬里第409章 燕國亂相第563章 魏王心事第370章 雁鳴第520章 滿園□□關不住第285章 二子第782章 昭儀第458章 倒果爲因第38章 暗戰第721章 以禮待人第488章 魏國中事第54章 公主第189章 贈第567章 從母不從父第556章 鳳凰臺上下第114章 挑撥第433章 “應該”第691章 新友舊人第525章 此消彼漲第630章 摘星宮的日常第484章 百尺竿頭第495章 傳承第147章 戲戰第294章 放火第396章 收服第683章 貢品與禮物第188章 遼城第12章 佳人第529章 再次入宮第210章 信仰第405章 野狼第697章 活民之功(修錯)
第106章 暗流第341章 買命第708章 放他進去第28章 成熟第582章 糧食第670章 大王真乃天下第一深情之人第99章 八點半三更第213章 毒第759章 江北亂相第603章 好大一個坑第231章 練兵第416章 黃豆第451章 時也,運也,命也第478章 佳人(修錯)第658章 是小公主呀^^第575章 奇貨可居第788章 心想事成第653章 家在哪裡第470章 姜武班師第335章 俎上肉,甕中鱉第262章 疑問第111章 尋機第625章 夫妻相見第257章 回程第532章 異心第501章 欲亂第686章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25章 龔氏第588章 殺雞何用牛刀?第395章 籠中鳥第215章 商城第75章 回宮第484章 百尺竿頭第106章 暗流第464章 一計可退百萬兵第263章 定計第610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162章 愛第409章 燕國亂相第75章 回宮第710章 皇帝在哪裡?第745章 奴兒第144章 進第185章 惡第746章 同志!原來是你!第466章 悔恨第615章 誘人之物第129章 避事第583章 嘴炮與刀第618章 棄暗投明第494章 心之歸處第551章 設陷阱第757章 與你相配第64章 出宮第401章 餘波第334章 諸事順利第413章 席五與田分第66章 孔雀第548章 傳言第683章 貢品與禮物第126章 刺客第685章 朕的大刀已經飢渴難耐了!第774章 回家第779章 終於當皇帝了第571章 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第199章 商第223章 舊事第495章 傳承第589章 怨婦花萬里第409章 燕國亂相第563章 魏王心事第370章 雁鳴第520章 滿園□□關不住第285章 二子第782章 昭儀第458章 倒果爲因第38章 暗戰第721章 以禮待人第488章 魏國中事第54章 公主第189章 贈第567章 從母不從父第556章 鳳凰臺上下第114章 挑撥第433章 “應該”第691章 新友舊人第525章 此消彼漲第630章 摘星宮的日常第484章 百尺竿頭第495章 傳承第147章 戲戰第294章 放火第396章 收服第683章 貢品與禮物第188章 遼城第12章 佳人第529章 再次入宮第210章 信仰第405章 野狼第697章 活民之功(修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