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宮中月

長山腳下,車隊排成了長龍。無數個人圍着車隊,呼喝不休。車上放着半丈高的麻包,每個麻包都有二百五十斤重。66股的麻繩幾乎都有男子手腕粗細,它們浸過了油,可以防雨雪,落到河裡也會浮起來,老鼠也咬不透這粗大的麻繩,它們纖陌交錯編織成麻包,裡面裝滿了糧食。

姜武手中握着一根空心竹杆,前端削成銳角,走到一輛車前,把尖頭對準麻繩的縫隙處一下子刺入,隨着嘩啦啦一陣響聲,糧食順着空心竹杆流泄在地。

早有一個人跟在姜武身後,連忙把糧食都撿到袋子裡,他抓起一把,也不顧裡面混着沙石就往嘴裡填,香甜的嚼着說:“是麥!”

每輛車前都有一個人檢查,他們要檢查每一包。有的人會故意讓竹杆多插一會兒,好多拿一些糧食。

漆鉤的從人看到,心疼不已,對漆鉤道:“不如,我去求一求姜將軍?”

漆鉤搖頭,一點糧食還是損失得起的。

天已經黑了,姜武還讓人繼續檢查,他帶來的人幾乎都是餓過肚子的流民,沒人想休息,所有人都想趁着天黑多拿一點糧。

“每一包都要檢查!”姜武喝道,他看到不遠處有幾輛車前的人走得太快了,“你們!過來!”

那些人一怔,早有人爭着跑過去把人抓來,還有想跑的,結果就是被更多的人圍住。

漆鉤嘆道:“這個將軍倒不是虛有其名。”本來看他年輕,又是大王回國前收的養子,還以爲他看不住手下的這些兵,沒想到恰恰相反,這些軍奴倒是都很服他。

那幾人都被抓到姜武面前,背上的袋子也都打開了,其他人爭先恐後的把他們的袋子倒了個底朝天,見裡面有很多的小麥,有一些麻籽,還有幾把黑豆。

姜武一看就知道了,這幾人嫌麻籽和黑豆不好吃,就不肯好好檢查,急着去查下一輛車找更好吃的糧食。

“讓他們去背東西,你們把他們袋裡的分了吧。”姜武說完就走了,跪在地上的人想求饒卻被其他人打了一頓,他們的袋中不止有偷來的糧食,還有出發時分給他們的乾糧,這下全沒了。

其他人都很高興,但看到這幾人的下場後,就不敢偷懶了,哪怕碰到不想吃的糧食也每一袋糧食都查一遍,然後匆匆去查下一輛車。

日升月落,幾天過去,姜武對漆鉤說:“已經查了二百輛車了,你可以先帶着這些車走了。”二百輛車剛好夠裝一船。

漆鉤不是第一次運糧回國,也不是第一次跟魯人打交道,但不管是蔣淑的人還是趙肅的人,都沒有姜武這樣一板一眼的認真。他真的每一輛車、每一袋糧食都檢查,沒有一袋能逃過。

漆鉤拱手,沒有多言,上馬帶着車趕往濱河口。

漆鉤走後,姜武照樣還是認真檢查,他帶來的人輪班查車,還有人爲了多佔些糧食而搶佔別人查車的機會。

當掌握住竅門後,他們檢查的速度更快了。

長山附近的村落一開始看到有軍隊來都跑了,過了一陣卻又回來了,因爲這個掛着鳳鳥旗的將軍不但不抓男人,軍隊裡還有人賣糧食。

偷的糧食太多,除了自己吃和能帶走的以外,還有很多,因爲他們每一天每一人都至少能偷出兩袋糧食。這些人就開始拿糧食與周圍的村落交換女人,村落的人發現了以後,反而主動送上了門。

他們想把最年輕最漂亮的女人送給姜武。

姜武當然不肯要,因爲那個女人在站在他面前之前懷裡還抱着個吃奶的孩子,被村人拉過來之後,她才趕緊把孩子交給其他人,然後脫下衣服。

他擺擺手,女人愣了一下,跪下來摸他的膝蓋,他抓住她的胳膊把她拉起來推出門去,還從那個村人手中把孩子抓出來扔給她。

村人第二天送過來一個比姜姬大不了多少的女孩子。

姜武想起姜姬,拿了半袋糧食給她,怕她被人搶,袋中多是麻籽與黑豆。

村人第三次來,送給姜武一座木雕的神像!神像雕得頭大身小,含胸駝背,像個小老頭。如果不是身上用紅色繪着他旗幟上的鳳頭鳥,他真認不出來這是他。

村人稱姜武爲鳳鳥將軍,祝他以後百戰百勝。沒有再找姜武交換什麼,村裡的女人和小孩竟然跟軍奴們更友好了,甚至有的人想跟軍奴走。

村人不知道魯王已經換了,甚至不知道僞王的事,他們認爲魯王還是先王,如果先王活到現在,少說也要九十高齡了。

姜武告訴他們大王已經換了三個了,現在這個大王有個女兒叫摘星公主。他說了很多姜姬的事,在他們離開前,村人已經又雕了一個神女像,兩個神像擺在一起蓋了座神廟。姜武帶着軍奴押送最後一批糧食離開時,那些村人歡送他,齊聲歌唱:魯王有一個鮮花一樣的女兒,她是天上的星星落下來,她名叫摘星,她騎着四隻鳳鳥落到地上,她有一個將軍,那個將軍是她的丈夫……

姜武聽不太懂,問軍奴中的長山人,“他們唱的什麼?”

軍奴聽懂了可不敢答,只好含糊的說:“在唱公主,唱將軍和公主很好很好……”

姜武聽了很高興。

阿默偷偷回到了照明宮躲了起來,但還是被別的侍女找到:“阿默!你回來怎麼不去見夫人?快跟我去!”

姑嬤看到阿默,問她跟公主都說了什麼?

阿默不敢說謊,吱吱唔唔的說:“……只講了一些從街上聽來的故事。”

姑嬤皺眉:“人怎麼能聽街上的閒言閒語呢?那都是些無聊的人編來騙人的!”

阿默縮着頭不敢開口。

馮喬安慰道:“姑嬤,不要怪她了。如果公主想聽,她怎麼能不說呢?”

姑嬤見她心情好,就沒有難爲阿默。

阿默趕緊溜回了房間,捂着激跳的心口說:“我都嚇壞了,還以爲姑嬤會罰我呢!”

別的侍女給她端來幹餅和清水,小聲說:“半子一直在金潞宮。”

阿默壓低聲,驚訝道:“她前天就去了吧!一直沒回來?”

侍女點點頭,發愁道:“姑嬤擔心阿喬會難過。”

阿默說:“可我看阿喬心情很好啊。”

姑嬤也在問馮喬,“這幾日我本來很擔心你,但你似乎並不在意,這就好,你和半子是姐妹,半子對你感情深厚,你能這麼平和,纔算不辜負她對你的感情。”

馮喬輕輕捂住小腹,偷偷對姑嬤說:“姑嬤,我可能有孩子了。”她忍了好久,一直保密,誰也不敢說,但歡喜在她的胸口不停翻涌,終於忍不住了,她想說出來。

姑嬤嚇得猛得往後一躲,瞪大雙目上上下下的打量她:“你、你、你……”她跳起來去把門窗都關緊,還把在走廊外流連的侍女都趕走,這纔回來抓住馮喬問:“怎麼回事!”馮喬是幾時得了大王的寵愛?如果不是大王又是誰?

馮喬的臉紅起來,她眨着眼睛說:“我做了個夢,夢中,大王來了,我與大王在夢中相會,大王愛我、重我,就像書中的一樣!然後,我就有了孩子。”

姑嬤驚疑不定,一時認爲馮喬說的是假話,可她相信馮喬不會對她說謊!

可男女夢會產子,她只聽過,卻沒見過。

姑嬤道:“先不要說,我們等等再看。”

馮喬捂住小腹,欣喜的點頭,告訴姑嬤後,她就覺得放心多了,也有了依靠。“我已經好幾個月沒有月事了,肯定是有了孩子的。”她說。

姑嬤聽到這裡,也升起一絲喜意。既然有人這樣生下過孩子,說不定阿喬也會呢?

她輕輕摸着馮喬的小腹,道:“那你現在要小心了,不能再受涼,我讓人煮一些薑湯給你喝,喝下之後,孩子會好好長大的。”

新年是魯國的大節日,從新年到十五的近二十天裡,樂城不禁夜,不閉城門,南市與北市都有無數的人涌入,因爲這幾天魯王是有可能出宮的。

姜元不打算出宮,他只和親近臣子在金潞宮宴飲。在這幾天裡,他叫過蔣絲娘、叫過茉娘、半子更是日日陪伴在身邊,唯獨沒有馮喬。

馮營還是沒有進宮,仍在“生病”。馮丙每日數次往來於蓮花臺與城中各大家族,忙得腳不沾地,馮瑄與龔香要時刻陪伴在姜元身邊,記下他與別人的談話,寸步難離。馮甲與馮賓只注意到了大王重用馮家子,心中安慰不已。

今日是蔣絲娘與茉娘陪伴姜元,她二人坐在屏風後,遠離大王與他人宴飲的地方。

龔香說起了折腰舞,馮瑄笑稱“折腰舞只有細腰女子才能跳得好看”。

姜元笑道:“玉郎果然見多識廣!”

馮瑄拱手道:“不敢當,不敢當,尚不足百數。”

衆人鬨笑起來,紛紛道:“見過近百女子爲他跳折腰舞還要在這裡笑話我們!”

“玉郎,玉郎,不知讓多少女子爲你傷心啊!”

屏風後的蔣絲娘欣喜的拍拍臉色發白的茉娘,“茉娘,你可曾爲大王跳過折腰舞?”

茉娘垂下頭,低聲道:“不曾。”

蔣絲娘看她這樣,以爲她是在爲半子受寵而傷心,心疼的抱住她說:“茉娘別急,那馮家子得意不了多久的。現在天寒,等天暖和了,你爲大王舞一曲,不信大王不爲你心動!”

說起茉娘並不受寵,甚至還被半子比下去,蔣絲娘並不奇怪。縱使茉娘長得美,但只要想到茉孃的母親就沒能得到蔣淑的心就知道,說明她們母女都是空有美貌,但茉娘有她幫忙,只要稍加努力,茉娘一定可以把大王奪過來的。

茉娘在蔣絲娘懷裡瑟瑟發抖,咬緊嘴脣一個字都不敢說。

龔香趁着席上人多,踱到殿外。漆黑的天幕上,一輪潔白的圓月懸在正當中。他呼出一口口白氣,看向不遠處的摘星樓。樓頂放置着巨大的油鼎,鼎中點火,令摘星樓成了夜空中的另一顆星。

公主就像現在這貧瘠的魯國中的一顆明星。

龔香笑了。

街上行人摩肩接踵,因爲不禁夜,樂城人都從家中出來消夜。

姜旦穿着髒污的衣服,坐在一個人的肩上,嘴裡含着一顆大黃糖。他是趁姜谷和姜粟沒注意,從牆上翻出來的。

之前,這人在牆外喊他,說他是商人,想進來。姜旦罵他,讓他滾。這人就說小公子別生氣,我請你吃糖。

姜旦很久沒吃過糖了,一聽就忍不住垂涎。他乖乖站在牆下,這人果然從牆那邊扔進來半袋糖。

這人隔上幾日就會來給姜旦送糖。次數多了,姜旦也學會在哪片牆下等他。這人說要帶姜旦去街上玩,街上有很多糖,各種各樣的糖。姜旦就照他說的,避開衆人,用園中的碎石墊腳,爬過牆壁,被這人接住。

這人果然守信,不但給了他糖,還帶他上街!

“小公子,好玩嗎?”這人問。

姜旦點點頭。

“那裡更好玩,小公子想去嗎?”他指着前方不遠處的宮門。

姜旦已經不記得蓮花臺。

“那裡有很多糖,還有燉豬肉,想吃多少就有多少!”

姜旦天天在嘴裡唸叨燉豬肉,其實那個味道也忘得差不多了,此時聽這人提起,既然這人能給他糖,也會給他更多的。他捶着這人的頭說:“去!去!”

這人笑道,“這就去,小公子。”

姜仁看着這人舉着小公子穿過重重人流,悄悄的跟着。

他看到的時候已經來不及喊人了,只能跟着翻牆,落到地上時又崴了腳,但他仍然不動聲色的跟在這人後面。只要這人停下來,他就能回去叫人了。

作者有話要說:

第667章 蠢孩子第641章 不動即死第639章 士人與君子第239章 紅谷第747章 指鹿爲馬第685章 朕的大刀已經飢渴難耐了!第120章 神仙第88章 奪墳第240章 在商言商第190章 學習第358章 鄭王無糧第130章 起火第758章 天命之人第689章 如日之君第380章 雄兵百萬第504章 與君一晤,勝過人間無數第640章 父不慈,子愈孝第699章 逆來順受第160章 認母第636章 鳳凰臺雲氏與河谷雲重第496章 相見第591章 大禮到了第312章 獻美第116章 歸音第408章 黑色幽默第588章 殺雞何用牛刀?第527章 要官第210章 信仰第702章 送行第450章 擒“兇”第423章 喜上加“喜”但第二章中,則細數了官衙當如何監查各家男女丁口的生死。第346章 禮物第28章 成熟第120章 神仙第286章 美色可欺第801章 姜谷與馮氏第214章 遼城之主第363章 侍郎第157章 三年後第742章 英雄故事第293章 姜奔第51章 甘爲豬羊第238章 遊子歸家第191章 流言第72章 爭風第55章 蔣偉第698章 大魚第326章 勢均力敵第268章 星隕月升第353章 質與問第393章 佳話第270章 “大王”第759章 江北亂相第743章 使者第37章第115章 親事第96章 八點半三更第585章 請君入甕第635章 有子如此,夫復何求第372章 羣盜並起第688章 我的是我的,你的還是我的第132章 姐妹相易第720章 好多爹第308章 觀瀾第703章 路在何方第685章 朕的大刀已經飢渴難耐了!第160章 認母第329章 如我所願第629章 三寶需要一個夥伴第275章 野心第367章 血脈第24章 狼窩第692章第245章 新年快樂第682章 祭祀神女第331章 鄭姬第670章 大王真乃天下第一深情之人第675章 學會新招數的公主第89章 寶愛第184章 出城第778章 神女降世第54章 公主第397章 生死之交第11章 鬥鵝第704章 ^^第472章 推倒與建立第769章 祭祀與新年第630章 摘星宮的日常第695章第112章 衣帶第744章 鳳旨第388章 不講理第261章 姜氏有女名幽第195章 野心第704章 ^^第652章 我愛媽媽第673章 自投羅網
第667章 蠢孩子第641章 不動即死第639章 士人與君子第239章 紅谷第747章 指鹿爲馬第685章 朕的大刀已經飢渴難耐了!第120章 神仙第88章 奪墳第240章 在商言商第190章 學習第358章 鄭王無糧第130章 起火第758章 天命之人第689章 如日之君第380章 雄兵百萬第504章 與君一晤,勝過人間無數第640章 父不慈,子愈孝第699章 逆來順受第160章 認母第636章 鳳凰臺雲氏與河谷雲重第496章 相見第591章 大禮到了第312章 獻美第116章 歸音第408章 黑色幽默第588章 殺雞何用牛刀?第527章 要官第210章 信仰第702章 送行第450章 擒“兇”第423章 喜上加“喜”但第二章中,則細數了官衙當如何監查各家男女丁口的生死。第346章 禮物第28章 成熟第120章 神仙第286章 美色可欺第801章 姜谷與馮氏第214章 遼城之主第363章 侍郎第157章 三年後第742章 英雄故事第293章 姜奔第51章 甘爲豬羊第238章 遊子歸家第191章 流言第72章 爭風第55章 蔣偉第698章 大魚第326章 勢均力敵第268章 星隕月升第353章 質與問第393章 佳話第270章 “大王”第759章 江北亂相第743章 使者第37章第115章 親事第96章 八點半三更第585章 請君入甕第635章 有子如此,夫復何求第372章 羣盜並起第688章 我的是我的,你的還是我的第132章 姐妹相易第720章 好多爹第308章 觀瀾第703章 路在何方第685章 朕的大刀已經飢渴難耐了!第160章 認母第329章 如我所願第629章 三寶需要一個夥伴第275章 野心第367章 血脈第24章 狼窩第692章第245章 新年快樂第682章 祭祀神女第331章 鄭姬第670章 大王真乃天下第一深情之人第675章 學會新招數的公主第89章 寶愛第184章 出城第778章 神女降世第54章 公主第397章 生死之交第11章 鬥鵝第704章 ^^第472章 推倒與建立第769章 祭祀與新年第630章 摘星宮的日常第695章第112章 衣帶第744章 鳳旨第388章 不講理第261章 姜氏有女名幽第195章 野心第704章 ^^第652章 我愛媽媽第673章 自投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