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華北(五)

日軍步兵第26師團師團長後官淳中將,對於寺內壽一的決定非常無奈。他對這次行動也不抱什麼過多的期望。在他來看,如果憑藉北平城高大厚實的圍牆堅守似乎還有希望。他了解北平城作爲明清都城對於中國人的重要性。萬不得已,對方不會用重炮對城內展開炮擊。畢竟這裡有他們太多的歷史和文化載體。如果這樣,堅持到第一師團的到來或許還有一定希望。可是現在,放棄深溝高壘,夾擊密雲古北口中隊,必然要遭受中隊的頑強阻擊。可是寺內壽一根本聽不進去自己的意見,一意孤行。心懷忐忑的後官淳中將親自帶領自己的26師團剩餘部隊,在茫茫夜色中殺出城去,開始他們未知的命運。

由於第二十六師團的黑田支隊在太行山脈被106步兵師的趙驢和沒命同志領導的212旅全殲之後,實力大損。雖經過北平守備部隊的補充,但是人員也僅僅不到2萬人且戰鬥力下降。26師團爲了吸引城外部隊的注意力,派出2個聯隊向通縣佯攻,以造成他們沿平承鐵路進攻的假象,以掩護大部隊沿平(北平)承(承德)公路前進的意圖。

平靜了近三個月的北平城,突然炮聲大作,日軍不顧一切的衝出城外。101師的202旅立刻向這股衝向通縣的日軍展開阻擊。困獸猶鬥,狗急跳牆。通縣陣地前,勢如瘋虎般的鬼子在火炮的掩護下,光着膀子叫喚着賣力的向陣地衝殺過來。在北平城外隱忍多時的202旅官兵對這種平淡無奇的日子早就不耐煩了。終於有殺小鬼子的機會,豈能錯過。各種火器紛紛發威,敵我雙方的炮火把天空都映紅了。聽着通縣方面傳來的密集槍炮聲,後官淳中將心情十分複雜,他知道帝國勇士們生還的希望極爲渺茫。爲了讓他們的犧牲有意義,他催促部隊加速向順義進攻。

通縣方向傳來的炮聲同樣也讓順義的中國從睡夢中守軍驚醒。太長的和平使得士兵有一些鬆懈,他們在各級指揮官的催促下紛紛進入戰鬥崗位。幾乎就在他們進入自己崗位的同時,敵人的炮彈就從天而降。誰也沒有想到鬼子動作會有這麼快。倉促應戰的華僑部隊蒙受了一定損失。連綿的炮聲還未平息,鬼子們的鐵甲戰車出現在戰士們的視野裡,火光中戰士們看到坦克後面跟隨者大量小鬼子。就在戰士們緊張的等待攻擊命令的時候,我方的炮羣開始發言。一時間日軍進攻受阻。日軍炮火立刻予以還擊和壓制。不知道是頑強還是瘋了的日本鬼子,根本不顧炮火和死亡的威脅,繼續進攻。戰鬥進行的異常慘烈。幾番攻防下來,敵我雙方都是損失慘重。陣地內和陣地前到處都是陣亡的屍體和不停呻吟呼喊的傷兵。血腥、焦臭混合着硝煙四下瀰漫開來。

敵我雙方都投入了自己最精銳的部隊,在小小的順義城下殊死戰鬥。得知寺內壽一破城而出夾擊古北口的計劃,石原莞爾,一口鮮血差點噴出來。北平固守還有希望,突圍則前途未卜。無奈人家是大將,而自己這個小小的中將是無法向他發號施令的。沒辦法,他只能把第21獨立混成旅配屬給第一師團,嚴令不惜一切代價務必於明日中午之前攻下古北口。第七師團和剛剛抵達第22、23獨立混成旅一部向天津方向進攻,牽制天津方面的中隊,一部則向薊縣一帶進攻接應寺內壽一。古北口陣地前的炮聲再次響起,而這次比哪一次都要密集。

大地在顫抖,山上的所剩不多的樹木再次燃燒,天空被炮火染紅。天上地下一片火紅。紛飛的碎石肢體,沒有人在意,衝鋒!衝鋒!這是每一名鬼子唯一的意念。戰況越來越緊急,面對鬼子越來越瘋狂的進攻,前線漸漸有不支的苗頭。幾處陣地相繼失守,雖然後來又被奪了回來,但是傷亡慘重。

密雲前敵指揮部。

“命令,狼之隊112旅以及快速縱隊迅速支援順義。”武定國知道,今天的一切意味着戰鬥最艱難的時刻來臨了。“315獨立步兵旅增援古北口。101師201旅向順義方向靠攏。112師放棄對天津西北方向的圍困,向三河靠攏。薊縣的226旅嚴密監視熱河方向不可掉以輕心。第106步兵師、第84師168旅迅速向北平展開進攻。張家口的蘇聯志願飛行隊,天亮後增援。”一道道命令發出去之後,武定國看着地圖上的敵我態勢,眉頭緊鎖。北平日軍的動向太出人意料了。這一步違反常規的動作,一時間還真令武定國有些措手不及。

“報告,順義防線被突破,日軍已經向懷柔方向進攻。”天亮之後,傳來這個武定國最不願意聽到的消息。

“懷柔出發的守軍進駐牛欄山陣地了嗎?狼之隊112旅以及快速縱隊現在什麼位置?”

“懷柔一個加強團的守軍已經抵達。狼之隊出發後,不到一個小時,順義就失守了,所以他們正火速向懷柔方向前進。再有十分鐘左右就能夠抵達牛欄山。”

“命令他們抵達牛欄山之後,就地防禦。”

“是!”

由於張家口的出色表現和朗朗同志的刻意提攜,區翔現在已經升任112旅代旅長了。高旭、孫俊等人相繼離開狼之隊,一個升遷爲新84師師長,一個被葉海濤挖走。這也從某個方面成就了區翔。接到支援的命令之後他火急火燎的向順義方向趕。第二裝甲戰鬥羣指揮官潘瑜琳在區翔的催促下,再次承受了上次在山西追趕梅津美智郎的痛苦。中途得到報告,日軍已經突破順義防線,區翔果斷命令部隊向牛欄山方向運動。他們在與日軍爭奪時間。幾乎什麼也顧不上了,奮力向牛欄山方向急奔。

天色漸漸亮了。疾馳途中的狼之隊,已經聽到從牛欄山方向傳來的猛烈的炮聲。區翔和潘瑜琳商量了一下,決定由潘瑜琳率領快速縱隊切入敵軍,區翔則帶領112旅直接支援牛欄山陣地。牛欄山本就是一座不到100米高的小山丘。日軍認爲攻佔這裡簡單得很。所以部隊幾乎沒有停留就直接發起進攻,想一鼓作氣拿下這座小山包。可是山上扔下的炮彈和密集的槍榴彈,卻砸碎了他們的美夢。正當鬼子們準備發起第二次進攻的時候,從自己的側翼飛過來密集的炮彈,而且都是口徑超過100毫米的炮彈。來不及疏散的日軍頓時死傷慘重。最然他們心痛的就是自己的輜重和火炮受到嚴重的打擊。鬼子們還沒緩過神來的時候,隆隆的引擎聲傳了過來。鬼子們的軍事素質還不是一般的高。短暫的混亂之後,他們就組織起反坦克作業。不過他們發現,自己的反坦克武器對對方几乎沒有什麼明顯的效果。可是自己的坦克卻被對方一個又一個的敲掉。這種震驚是非常痛苦的。看着那些比自己坦克大一號敵人坦克,帶着硝煙塵土向自己而來的時候,那是一種陌生的恐懼和顫抖。

裝甲戰鬥羣迅速切入鬼子的隊伍然後展開,鋼鐵與血肉的較量,勝負很快就見分曉。當快速縱隊瓦解了鬼子未成形的第二攻擊波的進攻之後,立即交替掩護開向自己的陣地側後方幫助固防。接着又一輪的炮擊開始了。快速縱隊的自行火炮憑藉自己炮擊速度和機動靈活的優勢,對日軍的火炮進行了有效的壓制。戰鬥不可避免的又陷入了膠着。

寺內壽一親自帶着大隊人馬殺出北平,他沒有步26師團的後塵,而是直取通縣。準備由通縣直撲三河薊縣。兵法雲:虛者實之實者虛之。寺內壽一身居大將也並非徒有虛名。他利用26師團爲餌,吸引中隊,自己則率部隊與接應的第七師團企圖會合於薊縣附近。

通縣守軍立刻受到巨大的壓力。面對數倍自己的日僞軍進攻,第101師主力部隊明智的選擇了撤退。並在撤退途中層層阻截,爲其他部隊展開贏得一點寶貴的時間。寺內壽一還未來得及高興就被身後傳來的炮聲淹沒了自己的好心情。那是中隊進攻北平的炮聲。他已經顧不上這座帶給自己無上榮譽,愜意生活了快一年的城市,立刻命令部隊向三河薊縣運動。一時之間河北北部燕山腳下及其深處,一場突發的追擊阻截、逃亡接應開始上演。

世上萬物幾乎都是牽一髮動全身。寺內壽一突然的動作,立刻牽動了整個河北的戰局。局內雙方都有一些措手不及。北平、通縣至三河,與在天津西北的武清附近的112師距三河薊縣的距離差不多。雙方都在向這一帶疾馳。與此同時,部署在遷西豐潤一帶的日本第七師團主力也向這裡展開進攻。

時至下午兩點,106步兵師師長白林中,才從北平城內得到消息,守城之日僞軍主力均已逃離。後悔不迭的白林中立刻把這一情報向武定國彙報。武定國得到這個消息也是大吃一驚。他沒有料到寺內壽一放棄北平的決心如此堅定。由於北平城被圍,加之己方在城內沒有可靠的情報信息來源。因此對北平城內的瞭解多從電文破譯中獲得。軍統、中統以及前輩們在城內倒是有各自的情報人員,但是限於溝通渠道不暢通並沒有實際幫助。無人高空偵察機的偵查,侷限性過大。最近,寺內壽一與外界聯絡絕口不提突圍之事,城內調動都在夜間進行而且非常頻繁。一時之間誰也摸不清寺內壽一的脈。幾乎所有人都認爲堅守北平會讓華僑軍隊投鼠忌器,有利於日方。凡此種種原因,導致華僑軍隊對日軍的動向一時失去把握。等到一切大白於天下之時,難免手忙腳亂。不過稍微值得安慰的就是,此次突圍,寺內壽一也沒有和石原莞爾充分溝通,因而石原莞爾的部署也是匆忙之中開始。

基本判明形勢的武定國,立刻命令第106步兵師全力追擊寺內壽一。第84師168旅向牛欄山陣地增援。好好的一座北平城喧鬧了一夜一天之後,被敵我雙方都迅速地遺忘了。反而活躍在城內的地下D和軍統中統通過各種渠道,紛紛策反了留守的部分僞軍和警察,打開城門。城外活躍的國G雙方的規模不大的游擊隊,以及華僑軍領導的沒有被列入軍隊序列內的雜色武裝紛紛進入城內。這座千年的古都,以一種奇異的的近乎詭異的方式解放了。但是不管怎麼樣,北平這座古都,回到了中國人手中。

中國各方勢力,包括特區在內,所有的人都被這個消息震驚了。令人更爲驚異的是,不論哪一方都沒有對外公佈北平光復的消息。前輩們進入北平,一方面是爲了配合華僑軍隊作戰,更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體現自己的存在。他們知道以自己的實力目前還沒有能力控制這座古城,因此象徵意義更大一些。自然不會率先聲明自己光復北平。****方面雖然有自己的游擊隊進入北平,但是連他們自己都不好意思說那是自己軍隊。一來人數少得可憐只有不到一個營,另外一個就是形象太慘,更接近於匪。面對一個諾大的北平城,實在不好意思說自己光復了這裡。因爲地球人都明白,在此地最大的實力派是華僑軍的李華雄,沒有他的認可,這一切都是扯淡。而華僑軍呢?李華雄現在是火燒眉毛,根本沒有精力處理這個問題。只是從保定抽調了一個團進駐北平,暫時維持那裡的治安。他不是不想宣傳,只是現在他根本就拿不準能否實現戰前預想,暫時不聲張也省得日後被動。

就這樣北平城的光復這樣一件大事,居然在中國大地無聲無息。

第五十六章華北(六)

第219章 諸馬(五)第113章 華北(一)第112章 大戰(十七)第120章 圍獵(二)第399章 迴歸(十九)第126章 客人第318章 驚蟄第302章 殺戮(二十)第83章 收官(三)第425章 南方(六)第345章 出兵(一)第38章 奇兵(一)第322章 家園(一)第74章 呼吸(十二)第227章 女王第158章 綢繆(五)第69章 呼吸(七)第422章 南方(三)第200章 攻防(十二)第459章 終結(十一)第339章 南進(十五)第397章 迴歸(十七)第126章 客人第17章 利刃(二)第163章 綢繆(十)第205章 攻防(十七)第114章 華北(二)第52章 前輩(一)第185章 反攻(五)第40章 報復第49章 貔貅第91章 改變(四)第82章 收官(二)第321章 王霸第71章 呼吸(九)第173章 衝突(五)第394章 迴歸(十四)第258章 登陸(一)第344章 波瀾(二)第186章 反攻(六)第374章 妥協(二)第134章 元首第298章 殺戮(十六)第76章 呼吸(十四)第331章 南進(七)第155章 綢繆(二)第17章 利刃(二)第68章 呼吸(六)第407章 迴歸(二十七)第134章 元首第316章 麻煩(二)第191章 攻防(三)第295章 殺戮(十三)第223章 無奈(二)第3章 圍追(三)第415章 準備(六)第212章 策對(二)第225章 團軍,司令林楚男替代宋哲元,原第40軍參謀長葉謙第270章 孤城(十一)第347章 出兵(三)第31章 意外(二)第316章 麻煩(二)第198章 攻防(十)第213章 時局第425章 南方(六)第131章 大師(一)第213章 時局第427章 南方(八)第269章 孤城(十)第54章 斷尾(一)第265章 孤城(六)第69章 呼吸(七)第378章 謀定(三) (2)第118章 華北(六)第204章 攻防(十六)第348章 鏖戰(一)第77章 呼吸(十五)第292章 殺戮(十)第438章 分治(三)第44章 追兵第223章 無奈(二)第194章 攻防(六)第345章 出兵(一)第349章 鏖戰(二)第40章 報復第440章 分治(五)第258章 登陸(一)第260章 孤城(一)第68章 呼吸(六)第361章 鏖戰(十四)第234章 西進(七)第294章 殺戮(十二)第22章 思謀(一)第217章 諸馬(三)第354章 鏖戰(七)第349章 鏖戰(二)第431章 南方(十二)第16章 利刃(一)第217章 諸馬(三)第81章 收官(一)
第219章 諸馬(五)第113章 華北(一)第112章 大戰(十七)第120章 圍獵(二)第399章 迴歸(十九)第126章 客人第318章 驚蟄第302章 殺戮(二十)第83章 收官(三)第425章 南方(六)第345章 出兵(一)第38章 奇兵(一)第322章 家園(一)第74章 呼吸(十二)第227章 女王第158章 綢繆(五)第69章 呼吸(七)第422章 南方(三)第200章 攻防(十二)第459章 終結(十一)第339章 南進(十五)第397章 迴歸(十七)第126章 客人第17章 利刃(二)第163章 綢繆(十)第205章 攻防(十七)第114章 華北(二)第52章 前輩(一)第185章 反攻(五)第40章 報復第49章 貔貅第91章 改變(四)第82章 收官(二)第321章 王霸第71章 呼吸(九)第173章 衝突(五)第394章 迴歸(十四)第258章 登陸(一)第344章 波瀾(二)第186章 反攻(六)第374章 妥協(二)第134章 元首第298章 殺戮(十六)第76章 呼吸(十四)第331章 南進(七)第155章 綢繆(二)第17章 利刃(二)第68章 呼吸(六)第407章 迴歸(二十七)第134章 元首第316章 麻煩(二)第191章 攻防(三)第295章 殺戮(十三)第223章 無奈(二)第3章 圍追(三)第415章 準備(六)第212章 策對(二)第225章 團軍,司令林楚男替代宋哲元,原第40軍參謀長葉謙第270章 孤城(十一)第347章 出兵(三)第31章 意外(二)第316章 麻煩(二)第198章 攻防(十)第213章 時局第425章 南方(六)第131章 大師(一)第213章 時局第427章 南方(八)第269章 孤城(十)第54章 斷尾(一)第265章 孤城(六)第69章 呼吸(七)第378章 謀定(三) (2)第118章 華北(六)第204章 攻防(十六)第348章 鏖戰(一)第77章 呼吸(十五)第292章 殺戮(十)第438章 分治(三)第44章 追兵第223章 無奈(二)第194章 攻防(六)第345章 出兵(一)第349章 鏖戰(二)第40章 報復第440章 分治(五)第258章 登陸(一)第260章 孤城(一)第68章 呼吸(六)第361章 鏖戰(十四)第234章 西進(七)第294章 殺戮(十二)第22章 思謀(一)第217章 諸馬(三)第354章 鏖戰(七)第349章 鏖戰(二)第431章 南方(十二)第16章 利刃(一)第217章 諸馬(三)第81章 收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