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終結(十一)

坦克一師如同獅羣一般殺入蘇聯紅軍近衛坦克第5軍的防禦縱深。在空中打擊力量的支持下,輕易撕開貌似鋼鐵一般的防線。脫胎於59-2坦克的42式坦克,其自緊身管的105mm線膛炮,輕易地擊碎了殘存的其祖父級的t34/86的外殼。而加裝反應裝甲的43式坦克則對t34發射的炮彈幾乎沒有反應。這樣的結果,令試圖抵抗的蘇聯紅軍陷入絕望的掙扎之中。不論他們如何努力地高速衝擊,其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被摧毀。不是毀於攻擊直升機的30毫米的炮彈,就是毀在42式那恐怖的炮口之下。

與坦克第5軍毗鄰的蘇聯紅軍近衛坦克第6軍,拼了老命向第5軍的戰地靠攏,試圖關閉坦克一師進攻的大門。然而,他們從隱蔽所一開出來,就被無人偵察機捕捉到。成羣集結的裝甲部隊,還有什麼比這更具有吸引力的目標呢?隸屬於第一集團軍的遠程重型火箭炮部隊,接到指令之後,立即展開並按照偵察機反饋回來的座標、速度、區域一一進行運算,隨即對蘇聯坦克部隊的集結地點和運動線路展開火力覆蓋。273毫米自行火箭炮發射裝置總成由兩個四聯裝發射箱/粗存想組成,定向器爲導軌式。可單發也可連發。每門火箭炮配屬一臺彈藥補給車,以增加重新裝填的速度。該火箭炮發射的火箭彈可配用兩種戰鬥部。一種爲150公斤殺傷爆破戰鬥部,內裝炸藥34公斤,破片數16822塊,有效殺傷半徑爲70米;另一種爲150公斤重的子彈藥戰鬥部,內裝子炸彈380枚,可擊穿60毫米至100毫米厚的裝甲。最大射程飛行時間160秒,最下射程34千米。

隨着一聲命令,64門火箭炮512枚火箭彈瞬間激發,帶着呼呼的怒吼飛向目標區域。被512枚口徑近300毫米的火箭彈覆蓋是一副什麼景象呢?不親身經歷恐怕絕難想想。無人偵察機將戰場實時畫面通過衛星傳遞到後方指揮系統,後方的高官們,僅僅是通過畫面就深切感受到戰場的壯觀。火箭炮攜帶着巨大的噪音,頃刻間覆蓋蘇聯近衛坦克第6軍的主力部隊集結處。194560枚子炸彈,在一片煙塵火光中,紛紛擊穿第6坦克軍所屬的裝甲車的頂裝甲。炸彈擊穿裝甲時引發的高速金屬破片,立即充斥在坦克內部狹小的空間之內,所過之處任何生命都幾乎立即歸於沉寂。部分被引爆的坦克立即成爲一口火光四射的金屬棺材。在殘存的蘇聯紅軍目瞪口呆之際,第二輪火箭炮攻擊頃刻而至。成百上千萬枚金屬破片,攜帶者巨大的動能如同冰雹一般砸向英雄的蘇聯紅軍頭頂。在這片金屬風暴過後,還能倖存下來的蘇聯紅軍指戰員,如果不是祖上積德,那就是被他們已經不再相信的上帝的護佑。配屬坦克一師的122毫米(40管)火箭炮團,也開始對運動中的近衛坦克第6軍的前鋒部隊實施火力覆蓋。密集的火箭炮瞬間覆蓋了近衛坦克第6軍高速行進中的坦克集羣。

武器在戰爭中到底起多大作用呢?這個問題不管如何謙虛的回答,其結果都會是非常重要。或許有人會說人才是戰爭的決定性因素。這話的確沒錯。不過,作戰武器的性能能夠在很大程度地上彌補人的因素的欠缺。比如你擁有核彈,即便是一個笨蛋,只要知道在按下核按鈕之前設定好地方位置的數據,剩下的事情就已經解決了。如果你手中只有大刀長矛,即便你再勇敢再悍不畏死,再有什麼亮劍精神,利用地形地貌、戰略戰術再成功,你所取得的勝利不僅需要付出極大的犧牲,而且更爲重要的就是這種勝利絕對是暫時的或者偶然的。世界上的事情很奇怪,一幫子口口聲聲號稱自己是世界上最空前絕後的唯物論者的人,卻最藐視物質的力量,總試圖忽悠他的人民依靠自己的精神力量去取得成功。事實證明人永遠也定不了天。

具有史上最強大精神支柱的蘇聯紅軍,在中人壓倒性優勢的強大武器面前,魂飛魄散骨肉無存。在空中偵察機飛行員的眼中,地面上到處是威猛的42式坦克告訴追逐摧毀蘇聯紅軍的抵抗的身影。乘坐裝甲步兵戰車的國防軍士兵,風馳電掣一般跟隨主戰坦克的身影,迅速填充擴大鞏固作戰成果。而作爲進攻的前鋒部隊根本不用顧忌身後,他們憑藉訓練有素的戰術素養和良好的作戰技能,迅速向蘇聯紅軍的縱深猛插。

空軍部隊,他們克服疲勞和高強度作戰帶來的倦怠,頻繁起降出擊。一方面爲地面部隊提供火力、情報支持;一方面打擊蘇聯空軍一切試圖奪回制空權的企圖。隱蔽在洞庫內的飛機一離開洞庫,就幾乎立即被空、天各種偵查平臺所捕捉。不管他們能否順利執行任務,反正他們都無法回到原先的老巢。一枚或者數枚鑽地炸彈幾乎總是隨着目標暴露,如影隨形而至。飛機雖然出動了,但是地勤空勤彈藥等一切戰爭要素,在高效空氣燃料裝藥的鑽地彈的淫威之下歸於齏粉。

蘇聯紅軍在失去前線最高指揮官之後,指揮協調受到前所未有的干擾和混亂。基礎設施和通訊系統的毀損更增加了他們調動的難度。採用一切先進偵測手段的國防軍,在第一時間獲取蘇軍行動的情報。於是,蘇軍的一舉一動都幾乎毫無秘密可言。隱形作戰飛機和新型導彈的參與,使得戰爭樣式迅速改變,變得讓蘇軍無所適從。對於一支剛剛適應了機械化作戰的軍隊來說,讓他們理解具有信息化作戰雛形的作戰樣式,將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在蘇軍指戰員的直觀感受中,就是混亂、無所適從和處處被動。看着琳琅滿目、接受過二戰洗禮的無往而不勝的作戰武器,一種有勁兒使不出的感嘆油然而生。

蘇軍防線向落潮的海水一樣迅速後撤。伴隨這種後撤是巨大的難以承受的人員損失。開戰四周之後,遠東共和國國防軍,突入蘇聯境內400公里,戰爭爆發第一天戰鬥,蘇聯紅軍就損失2850架作戰飛機,其中1850架沒來得及起飛就被炸燬。由於,國防軍成功實施斬首作戰,蘇聯紅軍在東線各條戰線都是亂糟糟的。東南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戰線,蘇聯紅軍東南方面軍撤退450至550公里,基本穩定在鹹海和烏茲比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一帶。25個師精銳近衛師被殲滅,近50個師損失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指戰員。中央方面軍也基本撤到鄂畢河西岸至烏拉爾山脈東麓附近。32個近衛師被殲滅,75個師損失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員。空軍損失作戰飛機5000餘架,飛行員損失百分之九十五,幾乎全軍覆滅。共有超過70萬蘇聯紅軍陣亡,被俘卻不足20萬。

遠東國防軍的進攻讓蘇聯人感到不寒而慄。從表面上來看,遠東共和國國防軍取得的戰績要遜於1941年時候的德軍。可是明眼人一看便知,國防軍取得的實際戰果要遠遠超過當年的納粹。要知道,這支與中國人作戰的蘇聯紅軍,並非1941年與德國作戰的那一支菜鳥部隊。他們不僅全部都參加過近7年的衛國戰爭,而且其中半數以上是蘇聯紅軍中最爲精銳的近衛軍團。他們基本上齊裝滿員,武器裝備精良,人員驍勇善戰。戰爭中主動投降和撤退的部隊和人數非常稀少,基本上都盡到了對祖國和人民的忠誠和軍人的榮譽。相比之下,此戰雖然不能與中國戰國時期秦趙之間的長平之戰相比,但也絕對使得蘇聯紅軍的大傷元氣。

遠東共和國與蘇聯之間的戰鬥,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更牽動了蘇聯軍民每一根脆弱的神經。蘇聯統帥部的震怒震驚和恐懼並存,他們在對的戰爭中建立起來的自信,似乎在不到30天的時間內就像春天的雪水一樣消融了。戰爭還沒結束,蘇聯統帥部再次祭起了問責殺戮的大旗。一大批英勇善戰的蘇聯紅軍指戰員被以“貪生怕死”“指揮錯誤”“畏戰不前”等罪名處決。與此同時,大批軍人和平民被拘留審查,其中軍人約30萬,平民15萬。這些人數隨着戰爭進程的延續而持續快速增長。百分之八十以上沒有活着走出羈押場所。

戰爭還沒有任何結束的跡象。遠東共和國國防軍在此時也暫時停下了進攻的腳步。一場準現代化的戰爭對物資的需求量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國防軍在前線作戰繳獲了大量蘇聯軍隊的物資,但是,由於戰爭的激烈程度,不足以彌補戰爭的需要。遠東共和國,通過三條鐵路兩條公路大動脈和空中走廊,持續不斷地向前線輸送物資。這是一場並不亞於前線作戰的另一場戰爭。這場戰爭決定着前線的成敗生死。部隊經過了一場建軍以來最爲激烈的戰鬥,也需要休整和補充。因此,參謀總部命令休整一週時間。而空軍並沒有停止作戰行動。東線二線部隊與西線部隊進行換防。得到人員、物資補充的空軍對蘇聯紅軍部隊所在地的軍事、經濟乃至平民目標的轟炸始終在持續。不僅破壞蘇軍向前線輸送部隊和補給,而且還經常越過烏拉爾山脈對其後方城市實施轟炸。

一週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國防軍集中了優勢兵力首先對殘存在烏拉爾山脈東麓的蘇聯中央集團軍70餘萬人展開最後進攻。一個行之有效的作戰樣式沒必要總是改來改去。最管用的方法就是最好的。空中打擊、地面炮火覆蓋、坦克集團進攻。正面進攻,兩翼夾擊,迂迴包抄等戰術,已經被中國人運用得爐火純青。

“此戰,不是擊潰戰而是殲滅戰!”武定國吹響了戰鬥的號角“不給蘇聯人任何機會,將他們全部留在東方的土地上!”

此戰,國防軍出動了包括空降兵、海軍航空兵、陸戰隊在內的精銳力量。第一、第二集團軍與第77、第923、第93空降師緊密配合,在空軍的支持和掩護下,成功截斷了蘇聯中央方面軍的退路。至此,第一方面軍於戰爭法發起後第8天,完成了對蘇聯中央方面軍的包圍。並不斷壓縮其生存空間。爲了迅速結束戰鬥,第一方面軍對包圍圈中的蘇聯紅軍動用了包括雲爆彈、白磷彈在內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化學武器。

蘇聯紅軍在統帥部強大的壓力之下,頂着國防軍的持續不斷的空中轟炸,奮力向前試圖將包圍圈中的中央集團軍救出來。然而,在現代戰場上,失去制空權基本上就等於失去了一切勝利的可能。在國防軍空軍的狂轟濫炸之下,蘇聯援軍舉步維艱。幾乎是在步步血聲聲淚中艱難前行。然而,任你又再堅強的決心和信心,在面對這樣一種狀況絕望境界的時候又能堅持多長時間呢?在國防軍猛烈地空中打擊面前,蘇聯紅軍根本無法實現統帥部的作戰企圖。即便人民父親怒殺了多名前線指揮員,然而,增援部隊依然沒有太大的進展。

爲了應對東線岌岌可危的局勢,人民父親不得不暫時放棄與美英爭奪歐洲利益,從西線開始準備大舉調兵,支援東線戰場。因爲,如果讓中國人越過烏拉爾山脈,蘇聯人恐怕不得不再進行一場莫斯科保衛戰。英雄的蘇聯人民和忠誠的紅軍願意或者有能力再保衛一次他們的首都嗎?天知道!

第220章 諸馬(六)第341章 南進(十七)第16章 利刃(一)第316章 麻煩(二)第385章 迴歸(五)第65章 呼吸(三)第345章 出兵(一)第386章 迴歸(六)第356章 鏖戰(九)第375章 謀定(一)第198章 攻防(十)第65章 呼吸(三)第225章 團軍,司令林楚男替代宋哲元,原第40軍參謀長葉謙第271章 孤城(十二)第128章 待客第420章 南方(一)第29章 東線(六)第218章 諸馬(四)第445章 刺痛(三)第140章 長江(四) (2)第368章 難題第174章 衝突(七)第190章 攻防(二)第34章 算計(一)第105章 大戰(十) (1)第292章 殺戮(十)第215章 諸馬(一)第10章 煉獄(一)第444章 刺痛(二)第244章 遠征(八)第115章 華北(三)第239章 遠征(三)第377章 謀定(三) (1)第289章 殺戮(七)第376章 謀定(二)第209章 攻防(二十一)第103章 大戰(八)第391章 迴歸(十一)第164章 綢繆(十一)第207章 攻防(十九)第383章 迴歸(三)第162章 綢繆(九)第385章 迴歸(五)第274章 孤城(十五)第370章 內訌第153章 名聲(三)第54章 斷尾(一)第200章 攻防(十二)第180章 逢源(三)第103章 大戰(八)第51章 詭計第150章 天空(四)第395章 迴歸(十五)第330章 南進(六)第326章 南進(二)第2章 圍追(二)第43章 疲兵第390章 迴歸(十)第101章 大戰(六)第99章 大戰(四)第96章 大戰(一)第226章 無奈(四)第24章 東線(一)第254章 怒火(一)第294章 殺戮(十二)第204章 攻防(十六)第123章 籌碼第456章 終結(八)第15章 序幕(二) (3)第49章 貔貅第60章 絞殺(四)第176章 衝突(九)第111章 大戰(十六)第342章 南進(十八)第44章 追兵第437章 分治(二)第30章 意外(一)第440章 分治(五)第333章 ,南進(九)第338章 南進(十四)第91章 改變(四)第453章 終結(五)第302章 殺戮(二十)第315章 麻煩(一)第355章 鏖戰(八)第273章 孤城(十四)第364章 鏖戰(十七)第255章 怒火(二)第453章 終結(五)第343章 波瀾(一)第65章 呼吸(三)第324章 家園(三)第301章 殺戮(十九)第188章 妥協第4章 阻截(一)第47章 金蟬第187章 反攻(七)第422章 南方(三)第37章 爭鬥(二)
第220章 諸馬(六)第341章 南進(十七)第16章 利刃(一)第316章 麻煩(二)第385章 迴歸(五)第65章 呼吸(三)第345章 出兵(一)第386章 迴歸(六)第356章 鏖戰(九)第375章 謀定(一)第198章 攻防(十)第65章 呼吸(三)第225章 團軍,司令林楚男替代宋哲元,原第40軍參謀長葉謙第271章 孤城(十二)第128章 待客第420章 南方(一)第29章 東線(六)第218章 諸馬(四)第445章 刺痛(三)第140章 長江(四) (2)第368章 難題第174章 衝突(七)第190章 攻防(二)第34章 算計(一)第105章 大戰(十) (1)第292章 殺戮(十)第215章 諸馬(一)第10章 煉獄(一)第444章 刺痛(二)第244章 遠征(八)第115章 華北(三)第239章 遠征(三)第377章 謀定(三) (1)第289章 殺戮(七)第376章 謀定(二)第209章 攻防(二十一)第103章 大戰(八)第391章 迴歸(十一)第164章 綢繆(十一)第207章 攻防(十九)第383章 迴歸(三)第162章 綢繆(九)第385章 迴歸(五)第274章 孤城(十五)第370章 內訌第153章 名聲(三)第54章 斷尾(一)第200章 攻防(十二)第180章 逢源(三)第103章 大戰(八)第51章 詭計第150章 天空(四)第395章 迴歸(十五)第330章 南進(六)第326章 南進(二)第2章 圍追(二)第43章 疲兵第390章 迴歸(十)第101章 大戰(六)第99章 大戰(四)第96章 大戰(一)第226章 無奈(四)第24章 東線(一)第254章 怒火(一)第294章 殺戮(十二)第204章 攻防(十六)第123章 籌碼第456章 終結(八)第15章 序幕(二) (3)第49章 貔貅第60章 絞殺(四)第176章 衝突(九)第111章 大戰(十六)第342章 南進(十八)第44章 追兵第437章 分治(二)第30章 意外(一)第440章 分治(五)第333章 ,南進(九)第338章 南進(十四)第91章 改變(四)第453章 終結(五)第302章 殺戮(二十)第315章 麻煩(一)第355章 鏖戰(八)第273章 孤城(十四)第364章 鏖戰(十七)第255章 怒火(二)第453章 終結(五)第343章 波瀾(一)第65章 呼吸(三)第324章 家園(三)第301章 殺戮(十九)第188章 妥協第4章 阻截(一)第47章 金蟬第187章 反攻(七)第422章 南方(三)第37章 爭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