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南方(三)

戰事的進展完全出乎美國人、英國人和日本人的意料。

海南島自1939年2月被日軍佔領了至今已經淪陷8年。在全國盡已解放的形式之下,這裡成了一座真正的孤島。島上是否還存在抗日力量呢?答案是肯定的。這裡不僅有****的“廣東省民衆抗日自衛團”,還有前輩們的中國人民解放軍qiongya縱隊。島上的日軍、僞軍、****、g軍,相互之間既對抗又合作,既相互欺騙有相互利用。尤其是前輩們的處境更加困苦。從1927年開始,這支軍隊經歷長達19年的抗爭,依然頑強的屹立在五指山中。拋開政治分歧和民族感情不說,僅這份執着和堅持就足以令包括****和日本人在內的所有人尊重。爲了剿滅這支抗日武裝,日本鬼子也算窮盡了各種方法,然而收效甚微。

大陸政局的每一個變化都牽動着海南島上的各種力量的神經。日本鬼子退出大陸,曾經讓島上的國g雙方歡欣鼓舞,認爲海南解放指日可待。一些僞軍也紛紛反正。結果,內戰爆發,這令島上的兩支力量的地位極爲尷尬。所有人都知道投降日本人是沒有前途的,可是雙方如果按照大陸的指示繼續爭鬥,那麼無疑會便宜日本人。於是,就這麼耗了下來。日本鬼子面對這些“蟑螂”一般的抵抗力量,也懶得勞神費力。現在他們雙方打得熱鬧,鬼子們也願意坐收漁翁之利。到最後,三方基本上都相安無事。大陸上的風雲依然變換,國府****都已經不復存在。

就在島上****手足無措之際,戴老闆的命令來了。(****在敵後抗日“遊擊司令部”和“交通警察大隊”歸軍統管。)命令他們與前輩展開合作,協助中隊登陸海南島,作戰任務結束之後,可以加入華僑軍或者狼之隊。這個命令無異於一道曙光,劃破漆黑的天際,爲這些在敵後堅持抗戰的****弟兄帶來了莫大安慰。此時,前輩們的指示也幾乎同時到達。並承諾****可以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按照起義部隊對待。剩下的事就順理成章了,****的最後一點骨血,在天涯海角與前輩們再次展開合作。一支沒有政府的軍隊、一支由政府軍淪落爲武裝的軍隊,在其退出歷史舞臺之前,迴光返照一般輝煌了一把。

日軍在海南島上的佈防情況,分別由華僑軍、****、解放軍、日軍(別忘了井上靖雄同志和他的情報網哦!呵呵!)各種不同的渠道向前輩們登島部隊匯聚。來自美國的1200餘架作戰飛機,係數抵達廣東、廣西、福建各主要沿海城市。一方面爲海南島戰役提供必要的空中支持,一方面防止來自臺灣方面的日軍趁機對東南沿海地區進行偷襲。爲了配合前輩們的作戰行動,華僑軍空6師全體,以及在該師“實習”的學員,共685名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在師長的帶領下,駕機“南逃”前輩。再加上以往被華僑軍“遣返”的飛行員、****起義的飛行員,前輩們基本解決了飛行員和地勤人員的問題。

爲了進一步加強海南島的內應力量,爲大舉登陸做準備,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內,先後有4個加強營,約4000餘人分批偷渡登陸成功,在“國g聯軍”的接應下隱蔽在茫茫山林之中。此外,通過空投的方式,向海南島內的部隊投放大批輕重武器、彈藥、通訊器材。加強其戰鬥力

來自美國的600艘中小型登陸艇、華僑軍援助的48魚雷快艇、****海軍近岸炮艇、護衛艦、機動民船貨輪、普通木帆船,以及加裝了美國援助發動機改裝的機帆船,合計2400餘艘艦艇分爲兩批,於1946年3月25日分成第一、第二兩個梯隊,由雷州半島向海南島北部實施大規模強度登陸作戰。第一梯隊由40軍主力和第43軍一部構成;第二梯隊由第43軍主力擔任,其任務是在第一梯隊登陸後立即起航,緊跟着第一衝擊波登陸上島,協同第一梯隊殲滅島上守敵。此時的前輩們不僅得到了空中力量的支持,而且也得到了地面力量的加強。主要是華僑軍援助的122毫米風神火箭炮、155毫米榴彈炮和充足的彈藥。

瓊州海峽,是海南島與廣東雷州半島之間所夾的水道,因爲海南島別稱瓊州島而得名。爲中國三大海峽之一,東西長約80千米,南北平均寬爲2905千米,最寬處直線距離33.5千米,最窄處直線距離僅18公里左右。然而就這就這區區30多公里的距離,卻直接導致前輩無法向前方提供有效的火力支持。因爲前輩們現有的火炮,達不到這個射程。這就意味着,日本鬼子可以盡情的對前輩實施半渡而擊。現在有了這些利器,更增加了前輩們的奪島信心。

“我們並不懷疑前輩們奪取海南島的信心和準備”李華雄自然不會對這場戰役熟視無睹,而且在戰役發起之前他還要平息手下參戰的衝動。他看着屏幕上的態勢圖緩緩說道:“有了我們和美國人提供的空中、海洋和陸地武器的支持,前輩們已經避免了當年登陸海南島時沒有空中和遠程火力支持的困難。不過,我們也應看到,前輩們面對的對手也變了。當初是窮途末路惶惶不可終日的****,現在則是雖處在下降期但是還未崩潰的日本鬼子。因此,前輩們付出的損失可能要比歷史上登陸海南時還要大一些。有的同志,一直質疑我們爲什麼不能在更大的深度和廣度內參與這次作戰。

原因很簡單,這是前輩們必須要自己獨立完成的事情。此外,還有臺灣。抗日戰爭前,前輩們的兵力不過4萬、槍不足2萬,抗戰結束後兵力達1百餘萬,現在達數百萬。在內戰結束了,可是二戰還沒結束,前輩就必須充分利用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重新獲得中國戰區的統轄權,奪得領導中國抗日統帥這頂誘人的光環。而沒有一次像樣的正面作戰,前輩們就難以獲得國際和國內的全面認可。這樣,也就可以永久地封死時下以及後世那些質疑前輩抗日的那些人的口風。因此,我們的參與程度應當限於小規模的直接參與、重點應該放在情報、武器等間接方式的支持,而不宜擴大直接參與的廣度和深度。很多事情,光靠宣傳可能在某一段時間內管用,但是不可能長久。”

開戰了。第一波進攻既不來自空中,也不來自海上,更不來自陸地,而是海面之下。這麼熱鬧的場面,大魚豈有不來的道理。不僅大魚來了,由42艘潛艇組成的“狼羣”也來了。爲了防止海南島上的日軍在不敵時乘船外逃臺灣或者越南,“狼羣”大舉南下。陳聯同志終於又可以來到令他魂牽夢縈的海南島了。不過這次,陳聯和大魚都不是主角。他們更大的作用在於心理方面。執行主要任務的的是12艘新改建完成的“虎鯊”級攻擊型潛艇,他自發射常規魚雷的基礎上,增加了巡航導彈。每艘裝備18枚反艦導彈或對地攻擊巡航導彈,通過魚雷管發射。狼羣除了監視、封鎖、攻擊日本艦艇的任務外,還有一項主要任務,就是在戰役發起之初,利用反輻射導彈攻擊癱瘓日本鬼子的防空警戒雷達系統,爲下一步改進潛射導彈系統蒐集數據,積累實戰經驗。

攻擊時刻到了。12艘虎鯊級潛艇,從海南島周邊不同的海域,進入攻擊陣位。一枚枚導彈從魚雷管內滑出,猛然衝出海面,在天空中劃過一道美麗的火焰,撲向海島。有了衛星的幫助,巡航導彈使用更方便,命中概率得到了極大提高。導彈帶着美麗的尾焰,沿着一座座雷達站的無線電波,準確命中。巨大的爆炸和一團團火焰粉碎了日本鬼子的夢想和。昂貴的雷達站在沒有發現任何徵兆之前就歸於毀滅。

來自越南、雷州半島、湛江、北海、南寧、廣州等地機場的中國、美國以及狼之隊的各型作戰飛機,按照預先的波次,時間、地點和任務,分分趕赴戰場上空。雷達站遭襲,傻子也明白空中打擊即將開始。日本鬼子立即啓動應急預案,所有飛行員立即登機,準備升空,各高炮陣地立即進入一級戰鬥準備。爲了防止在空襲中,飛機折損於機場的悲劇重演。另一方面,失去雷達幫助,日軍只好靠增加空中巡邏力量和地面偵聽(人耳)。小日本兒的動作雖快,但是他們千算萬算沒有算到導彈這一層。來自空中的視距外機載空對地導彈以及潛射巡航導彈,前後腳光臨海口、三亞的機場。

準備升空的日機,有的在滑行,有的準備進入跑道,就在這時一枚枚火箭從天而降,在空中嘭得一聲炸開,無數枚子母彈如同飛火流星一般覆蓋了整個機場,爆炸聲在火光中此起彼伏。可憐的日本飛行勇士們,還未離開地面就被炸成一片片碎肉。爲了防止未炸響的遺留炸彈的危害,同時也是爲了儘可能發揮其威力,發射子母彈的同時,轟炸機投下了無數燃燒彈以增加攻擊的效果。轟炸機成羣結隊的迎着地面猛烈地高射炮火,對預定登陸場進行輪番狂轟濫炸。空中偵察機將敵人在海灘上集結的情況,快速傳回指揮部。隨着登陸船隊距離岸邊越來越近,日本鬼子的炮火也更加密集。

已經趕赴瓊州海峽的日本霧月級護衛艦艦長三井之問上尉,看到了令他終生難忘的場景。成片的火焰帶着巨大的呼嘯聲飛越了他的頭頂,海岸上瞬間成爲一片真正的火海。媽媽咪啊!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火箭炮!三井之問上尉感覺自己的脖子有點發涼、腦子有點暈。難道是自己的幻覺?正在三井感慨的時候,他聽到了發現魚雷攻擊的報告。還沒等他作出任何反應,他就看見一團火焰猛然衝向自己。原來兩艘潛艇通告是對他發動了進攻。一艘距離較近的發送了魚雷,另一艘距離較遠的則發送導彈。

三井只問上尉隨着他的艦船和部下一起葬身魚腹。他臨死前發現的那一幕並非幻覺。部署在雷州半島上的8個火箭炮營,144門“風神”122毫米火箭炮,於同一時刻,在20秒中向預定海灘發射了5760火箭彈。蝗蟲般密集的火箭彈,託帶着一條條璀璨的火焰,發出震耳欲聾的呼呼聲,劃破天際在一雙雙驚恐的眼睛中由遠及近,瞬間變大幻化成一團團烈焰將一切吞噬得乾乾淨淨。

5760火箭彈幾乎同時從頭上飛過的感覺如何?沒有親身經歷的人不論如何也無法理解。登陸的那些從北方一直打到南海的前輩們同樣被這一幕震撼了。幸虧這是自己的炮火,如果是鬼子的炮火那可真是——。火箭炮的轟鳴剛過,480門155毫米榴彈炮劃過天空在海岸上紛紛炸響。榴彈炮齊射的場景雖然不如火箭炮那麼震撼,但是紮在海岸上的感覺甚至比火箭炮還要駭人。一枚45-50公斤的榴彈炮彈,在其爆炸15米半徑的範圍內,即使沒有彈片命中,也會死於衝擊波;50米半徑的範圍內,一個人體大小的面積上至少分佈一個彈片。480門這樣威力的大炮,以每分鐘射擊4至6枚的速度對海岸進行攻擊,所達到的震撼效果同樣不同凡響。島上的小日本也從來沒有領教過中國人有這樣猛烈的炮火。

在又一輪的火箭炮覆蓋過後,中國人各式各樣的登陸艦船開始靠岸。最先靠岸的自然是美國人提供的登陸艇。這些登陸艇都是中小型登陸艇。小型登陸艇埋在排水量20噸,續航能力月100海里,載員30餘名全副武裝的士兵或者3噸物資。中型登陸艇滿載排水量50至100頓,載員200餘名或一輛坦克或者物資數十噸。由於前輩們坦克很少,因此,小型登陸艇主要運人,中型主要運物資。一艘艘登陸艇猛地衝向沙灘,與艇同寬的首門兼跳板嘩啦一聲打開,數千中人在基層首長的大聲命令下,快速跳下登陸艇,在小型炮艇、機關炮、重機槍的掩護下衝向鬼子。

第16章 利刃(一)第275章 孤城(十六)第380章 “陳倉”第378章 謀定(三) (2)第373章 妥協(一)第177章 衝突(十)第365章 博弈第15章 序幕(二) (3)第225章 團軍,司令林楚男替代宋哲元,原第40軍參謀長葉謙第211章 策對(一)第439章 分治(四)第125章 迎客第19章 彼身(二)第46章 狡兔第257章 怒火(四)第148章 天空(二)第139章 長江(四) (1)第120章 圍獵(二)第217章 諸馬(三)第454章 終結(六)第293章 殺戮(十一)第254章 怒火(一)第280章 爆發(一)第194章 攻防(六)第172章 衝突(五)第350章 鏖戰(三)第398章 迴歸(十八)第140章 長江(四) (2)第425章 南方(六)第356章 鏖戰(九)第375章 謀定(一)第278章 “意外”(一)第320章 詭道(二)第377章 謀定(三) (1)第312章 暗戰(一)第306章 殺戮(二十四)第44章 追兵第413章 準備(四)第241章 遠征(五)第438章 分治(三)第45章 援兵第23章 思謀(二)第152章 名聲(二)第45章 援兵第416章 準備(七)第223章 無奈(二)第144章 火併(一)第295章 殺戮(十三)第197章 攻防(九)第76章 呼吸(十四)第449章 終結(一)第40章 報復第444章 刺痛(二)第85章 收官(五)第345章 出兵(一)第135章 合作第21章 狸貓(二)第125章 迎客第425章 南方(六)第199章 攻防(十一)第238章 遠征(二)第320章 詭道(二)第134章 元首第259章 登陸(二)第353章 鏖戰(六)第27章 東線(四)第460章 終結(十二)第64章 呼吸(二)第275章 孤城(十六)第194章 攻防(六)第260章 孤城(一)第137章 長江(二)第299章 殺戮(十七)第44章 追兵第311章 交易第334章 南進(十)第16章 利刃(一)第227章 女王第148章 天空(二)第157章 綢繆(四)第283章 殺戮(一)第160章 綢繆(七)第345章 出兵(一)第1章 圍追(一)第182章 反攻(二)第9章 俘虜第69章 呼吸(七)第347章 出兵(三)第387章 迴歸(七)第98章 大戰(三)第14章 序幕(二) (2)第455章 終結(七)第78章 呼吸(十六)第210章 蓄銳第358章 鏖戰(十一)第296章 殺戮(十四)第367章 無奈第170章 衝突(三)第315章 麻煩(一)
第16章 利刃(一)第275章 孤城(十六)第380章 “陳倉”第378章 謀定(三) (2)第373章 妥協(一)第177章 衝突(十)第365章 博弈第15章 序幕(二) (3)第225章 團軍,司令林楚男替代宋哲元,原第40軍參謀長葉謙第211章 策對(一)第439章 分治(四)第125章 迎客第19章 彼身(二)第46章 狡兔第257章 怒火(四)第148章 天空(二)第139章 長江(四) (1)第120章 圍獵(二)第217章 諸馬(三)第454章 終結(六)第293章 殺戮(十一)第254章 怒火(一)第280章 爆發(一)第194章 攻防(六)第172章 衝突(五)第350章 鏖戰(三)第398章 迴歸(十八)第140章 長江(四) (2)第425章 南方(六)第356章 鏖戰(九)第375章 謀定(一)第278章 “意外”(一)第320章 詭道(二)第377章 謀定(三) (1)第312章 暗戰(一)第306章 殺戮(二十四)第44章 追兵第413章 準備(四)第241章 遠征(五)第438章 分治(三)第45章 援兵第23章 思謀(二)第152章 名聲(二)第45章 援兵第416章 準備(七)第223章 無奈(二)第144章 火併(一)第295章 殺戮(十三)第197章 攻防(九)第76章 呼吸(十四)第449章 終結(一)第40章 報復第444章 刺痛(二)第85章 收官(五)第345章 出兵(一)第135章 合作第21章 狸貓(二)第125章 迎客第425章 南方(六)第199章 攻防(十一)第238章 遠征(二)第320章 詭道(二)第134章 元首第259章 登陸(二)第353章 鏖戰(六)第27章 東線(四)第460章 終結(十二)第64章 呼吸(二)第275章 孤城(十六)第194章 攻防(六)第260章 孤城(一)第137章 長江(二)第299章 殺戮(十七)第44章 追兵第311章 交易第334章 南進(十)第16章 利刃(一)第227章 女王第148章 天空(二)第157章 綢繆(四)第283章 殺戮(一)第160章 綢繆(七)第345章 出兵(一)第1章 圍追(一)第182章 反攻(二)第9章 俘虜第69章 呼吸(七)第347章 出兵(三)第387章 迴歸(七)第98章 大戰(三)第14章 序幕(二) (2)第455章 終結(七)第78章 呼吸(十六)第210章 蓄銳第358章 鏖戰(十一)第296章 殺戮(十四)第367章 無奈第170章 衝突(三)第315章 麻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