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火併(一)

世界上任何一支軍隊的任何一名優秀的指揮官,在戰場上都會千方百計的取得先手之機,一旦佔得先機就會想方設法的必須牢牢把握住、魏劍傑同樣如此。他率領的虎狼之師,根本不給對方任何機會。炮火硝煙之中一輛輛戰車如出籠的猛虎,在炮火的掩護下嘶吼衝向日軍把守的陣地。又像一把燒得滾燙的利刃切入凝脂一樣,迅速的切割融化面前的鬼子的防禦。魏劍傑命令在所有衝鋒的裝甲車上都安裝了大功率的探照燈,明晃晃刺目的燈光在黑夜中直射鬼子。爲喧鬧的戰場平添了幾分詭異。鬼子們迎着上百盞炫目的燈光,根本無法選擇攻擊的目標,雖然他們能夠清晰的知道敵人在哪裡。鬼子們面對如此陌生的戰法,奇異的攻擊,無可避免的陷入了慌亂。

攸冢義男中將知道危機已經越來越近了。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失去先機、軍隊又開始出現慌亂的跡象,如果不能立即改變這種局面,那麼後果不堪設想。他一方面立即向第二軍司令部求援,另一方面,命令所有的督戰隊憲兵和師部的衛兵,命令他們不顧一切要穩住軍隊,所有後退者,格殺勿論。

鬼子督戰隊那令人心碎的槍聲在槍林彈雨中顯得格外刺耳。虎狼之師的進攻強度越來越大,每個鬼子都能清晰的感覺到巨大的壓力。鬼子們平時艱苦訓練得來的軍事素質,在這個危機時候充分顯現了出來。初始時候的混亂剛剛出現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各級軍官拼命的收攏部隊,指揮部隊與對面的敵人進行殊死頑抗。人的意志和精神力量並不是萬能的,他需要不要的物質作爲基礎。嚴重缺乏反裝甲武器的鬼子們想僅憑血肉之軀是無論如何也擋不住鐵甲洪流的滾動沖刷。

鬼子們付出了建軍以來最爲慘重代價,攸冢義男中將此時知道再打下去已經沒有任何意義。既然無法找到如何與裝甲部隊對抗的有效辦法,那麼再繼續戰鬥下去除了徒增傷亡之外,他看不到還能獲得什麼更有價值的東西。權衡之後,他終於決定後撤。是後撤不是潰散。軍隊的素質可不僅僅體現在進攻方面,往往在撤退的時候更能反映一直軍隊的訓練水平。鬼子們梯次撤退,雖然知道留在後面阻擊生還的機會幾乎等於零,可是,鬼子們依然奮不顧身的投入到掩護的行列之中。屍體、殘肢散落在和着鮮血染紅泥土砂石之中,被轟鳴的戰車軋軋的履帶無情的碾壓卷起。一個又一個自殺式攻擊者,被瘋狂掃射和精準的射擊打得支離破碎。

天快亮了,可是虎狼之師的進攻卻意外的聽了下來。

魏劍傑非常想乘勝追擊,聚殲眼前的第十師團,無奈,三個因素促使他不得不放棄。第一,一天一夜幾乎沒有間斷的高強度衝殺,部隊已經非常疲憊;第二,鬼子的援軍很快就到了。第三,也是最重要的,部隊的油料和彈藥補給沒有及時到位,這也是魏劍傑最擔心的事情。一支機械化裝甲部隊的消耗是常人難以想象的。爲了保證軍隊的後勤供應,魏劍傑專門留下一個加強團的兵力負責信陽火車站的警戒和運輸任務。可還是出了問題。魏劍傑乃至李華雄千算萬算也沒算到,委座竟然會在這個時候動手。

委座對這支虎狼之師一不來放心二來的確饞涎欲滴。尤其是是聽到白崇禧和胡宗南的報告之後,這種感覺更加強烈。自從得知李華雄冒天下之大不韙,揹着自己與日本關東軍單獨媾和的消息,他就明白李華雄在政治上早晚會成爲自己強勁的對手。以前風傳他和蘇聯人、德國人勾勾搭搭,委座心裡就已經提高了警惕。現在,李華雄一面主動授人以柄。一面又在****頻頻後撤的時候,派自己手下兩支最能打的的部隊參加到武漢戰場,他不僅想向自己和全國的輿論表明他的一種姿態,而且又想再次利用更多****,幫助他拖住日本人令他們無法轉身。李華雄啊李華雄,你聰明過頭了?我豈能容你一而再再而三的玩弄於鼓掌之中。現在武漢會戰的目的已經基本實現,是該動手的時候了。

委座一聲令下,胡宗南立刻開始行動。先是在自己的親信之中散佈華僑軍隊與日本人媾和的消息。在這個極爲特殊的時刻,不亞於一個重磅炸彈。老子們在這裡和日本鬼子拼命,你們卻和小日本不清不楚,還他媽的跑到這裡惺惺作態。士兵們憤慨的情緒像瘟疫一樣蔓延。對於長官的命令沒有人懷疑,被高效率的執行。胡宗南的親信,假借日軍特工之名炸斷平漢鐵路,然後以加強保衛力量之名,控制了火車站周邊地區,設立哨卡層層檢查裝甲師運輸的物資。不僅吹毛求疵而且不斷挑釁。面對來自****的無端輕蔑和羞辱,都是十幾二十來歲的年輕人,涵養能有多好呢?又有幾個人能夠做到無故加之而不怒呢?衝突終於發生了。由拳腳相加發展爲槍擊。混亂在長官的縱容下,漸漸升級,魏劍捷的補給中斷了。面對這樣的局面,魏劍捷也不敢做主,在第一時間報情況上報給李華雄。同時到達的還有來自最高當局的質詢電文。

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完全出乎李華雄的預料。立即組織召開軍委會議商討對策。

“與日本人暫時停火的事情是瞞不住,委座應該早就知道,這個時候突然發難到底是爲什麼呢?”一向低調行事的博南這次卻先發言了。他作爲主管後勤的主管,自然對後勤方面的事情最爲關心。

“原因?我認爲不難揣測委座的心思。”徐鵬雄說道:“武漢會戰已經頻臨尾聲,會戰的目的基本實現,委座不願意在被我們調動了。”徐鵬雄對出兵長江本來就有不同的看法,現在發生這種狀況,這是當初他所擔心的。“不但如此,如果我沒猜錯的話,委座對我們這支虎狼之師應該是萌生了覬覦之心。”

徐鵬雄的話,引起了大家的竊竊私語。李華雄表情平靜的看着會場,沒人知道他在想什麼。

“下一步我們該如何應對呢?”劉遠洋開口了。

“我認爲無非有三中選擇,”武定國看了李華雄一眼之後,沉聲說到:“一是,把虎狼之師撤回來。困難是江南的部隊怎麼辦?二是,和委座談判。既然是談判就得有妥協,我們必須要出一點血。三是,撕破臉,就地圍殲胡宗南的部隊。我們要承受巨大的政治風險。畢竟委座是抗戰的最高領袖,由於抗戰他的聲望正隆。”

會場中又是一片低聲議論之聲。

“我主張談判解決。”葉宏說道:“真要打起來,只會讓日本人高興。再說,軍隊遠離後方,尤其是江南的部隊,一旦開戰他們將陷入重圍,很難脫身。我想此刻,委座之所以這麼做,也並不真的想和我們打。不過是要挾罷了,我覺得如果我們做出一定讓步,事情不會那麼糟糕。”

“我倒是主張給委座點顏色看看。”武定國起身說道:“江北的裝甲部隊打垮胡宗南的部隊應該不成問題,車站內的補給,足夠他們撤到黃河岸邊他們原先的防區。至於江南的軍隊能撤回來最好,實在撤不回來,可以就地建立根據地。朗朗他們並不缺乏這方面的經驗。”

“我堅決不同意。”葉宏目光堅定,“戰端一開,我們就會被宣佈爲叛軍,尤其是江南的部隊處境將非常危險。別迷信我們身上抗戰勁旅的稱號,一旦我們和日本人媾和的消息散佈開來,我們將會立刻成爲衆矢之的。”

“衆矢之的?”武定國很不以爲然,“汪精衛的僞政府,以及各地的僞政府在抗戰期間可成爲衆矢之的?他們那上百萬僞軍是自己吹出來的?我們當然不會當漢奸,我想說的就是汪僞政府在抗戰中爲什麼可以堂而皇之的存在那麼長時間,如果不是日本人投降,我想他們依然還會有滋有味的存在下去。這個亂世,實力決定一切。以我們現在的實力,根本沒有必要再委身於任何人之下。既然我們光復華北的第一步戰略基本實現,那麼我們爲什麼還要受制於人呢?委座有宣傳工具,難道我們沒有嗎?”

“但是——”

“好了!”李華雄和劉遠洋交換了一下眼神之後,制止了葉宏的發言。“葉宏和定國說的都有一定道理。這次出兵長江,我們沒有做全面充分的考慮,對出兵後可能發生的困難估計不足,我對此負全責。至於,怎麼解決當前的問題,我的主張是,打和談同時進行,以打促談。不給委座一點顏色,恐怕讓他做到談判桌上也難。江南的部隊,要做好撤不會江北,在江南尋找合適地點建立根據地的準備。各部隊要進入一級戰鬥準備,尤其是河南豫東地區的軍隊,做好全力接應準備。第一戰區如有異動,堅決予以打擊。宣傳部門,要加強宣傳力度。譭譽還是讓後人去評說吧!”

得到命令的魏劍捷,立刻行動起來。命令狼之隊配合12旅,殺回信陽解救被圍部隊。11旅則後撤至羅山。

“凌參謀長,看來我得和張將軍談談了。”

“魏軍長,還是我去吧!”

“不要再掙爭了”魏劍捷擺擺手,“你肩上的擔子也不輕啊!我們現在纔是真正的外強中乾啊!11旅的大部分油料和彈藥都給了12旅,12旅只能夠運動到羅山。如果你不能及時解決戰鬥,而我們又得不到張將軍軍隊的掩護,那麼我們所有的優勢都會成爲我們的劣勢。我們就會成爲失去戰馬的騎兵,雖然說不上不堪一擊,可是也差之不多。”

“保重!”

“保重!”

兩雙手緊緊的握在一起。

疲憊的虎狼之師,浩浩蕩蕩的向信陽方向進發。除了車輛駕駛員和警戒部隊,幾乎所有的戰士都抓緊時間休息。

“魏軍長不十大了大勝仗嗎?怎麼這是要回師嗎?”張將軍虎目圓睜。

“張長官,”神情疲倦的魏劍捷來到張將軍的司令部,這裡已經是一片肅殺之氣。“能否聽我一言?”

“你說吧!”張將軍冷冷地說道。

“我不在前線殺敵,胡長官卻斷我補給,我不回師又能如何?”

“你們在華北擅自與日軍媾和,在這個時候這與漢奸無異,就不怕老百姓的唾沫淹死你們嗎?”

“張將軍,我們華僑軍隊是否真心抗日,有目共舉。自我們來到祖國之後,哪一次和倭寇作戰不是硬仗,不是屍橫遍野。我們光復了幾乎整個華北地區,可是我們的上網也非常慘重。在我們如此困難的時刻,我們依然派出我們最好的部隊參加武漢會戰,我們來了之後怎麼做的,您親眼所見。張將軍,我們也要生存,也需要喘息之機,唯有這樣我們才能與日軍再戰。現在,我們面臨着日本最精銳的關東軍隨時南下的壓力,只能與日軍暫時停戰,這是萬不得已啊!張將軍,您是過來人,爲了29軍的生存,您在平津也曾飽受質疑,也曾委曲求全,您應該能夠理解我們的處境吧!”

“這個——”張將軍的牙齒咬得咯咯作響。爲了洗刷自己身上的屈辱,自己抱着死志和鬼子搏命。雖然戰功卓著,可是委座依然是自己爲異類。那麼多雜牌兒在前線廝殺,裝備遠勝於這些部隊的委座的嫡系,胡宗南的部隊卻在最後一道防線窩信陽窩着。前面血流成河,他們在後面依然不忘剪除異己。悲哀啊!想到這裡,他長嘆了一口氣。“你們打算怎麼辦?”

“要回屬於我們自己的東西。”魏劍捷知道自己這次賭贏了。“第十師團雖然死傷慘重,但是他們很快就會捲土重來。沒有這些物資,我們既無法抗擊倭寇,也不能保證自身的安全。希望張將軍以大局爲重。這是宋哲元長官給您的電報!”

張將軍雙手顫抖的接過電報,轉過身,副官看到他豆大的淚珠瞬間滑落。

第八十二章火併(二)

第110章 大戰(十五)第274章 孤城(十五)第72章 呼吸(十)第129章 風波(一)第402章 迴歸(二十二)第5章 阻截(二)第193章 攻防(五)第31章 意外(二)第431章 南方(十二)第12章 序幕(一)第359章 鏖戰(十二)第375章 謀定(一)第181章 反攻(一)第394章 迴歸(十四)第300章 殺戮(十八)第425章 南方(六)第155章 綢繆(二)第323章 家園(二)第256章 怒火(三)第217章 諸馬(三)第338章 南進(十四)第408章 迴歸(二十八)第111章 大戰(十六)第96章 大戰(一)第93章 風雲(二)第278章 “意外”(一)第245章 遠征(九)第74章 呼吸(十二)第150章 天空(四)第388章 迴歸(八)第48章 脫殼第323章 家園(二)第116章 華北(四)第181章 反攻(一)第138章 長江(三)第297章 殺戮(十五)第287章 殺戮(五)第366章 拖延第288章 殺戮(六)第41章 老兵第271章 孤城(十二)第312章 暗戰(一)第443章 刺痛(一)第126章 客人第249章 遠征(十三)第172章 衝突(五)第42章 驕兵第54章 斷尾(一)第397章 迴歸(十七)第204章 攻防(十六)第65章 呼吸(三)第124章 建設第134章 元首第41章 老兵第5章 阻截(二)第281章 爆發(二)第170章 衝突(三)第418章 準備(九)第221章 諸馬(七)第58章 絞殺(二)第68章 呼吸(六)第64章 呼吸(二)第389章 迴歸(九)第256章 怒火(三)第22章 思謀(一)第276章 孤城(十七)第220章 諸馬(六)第65章 呼吸(三)第159章 綢繆(六)第137章 長江(二)第272章 孤城(十三)第423章 南方(四)第213章 時局第292章 殺戮(十)第61章 絞殺(五)第349章 鏖戰(二)第56章 斷尾(三)第144章 火併(一)第219章 諸馬(五)第400章 迴歸(二十)第12章 序幕(一)第210章 蓄銳第145章 火併(二)第183章 反攻(三)第12章 序幕(一)第161章 綢繆(八)第72章 呼吸(十)第436章 分治(一)第185章 反攻(五)第44章 追兵第45章 援兵第47章 金蟬第15章 序幕(二) (3)第269章 孤城(十)第213章 時局第255章 怒火(二)第132章 大師(二)第433章 南方(十四)第194章 攻防(六)第169章 衝突(二)
第110章 大戰(十五)第274章 孤城(十五)第72章 呼吸(十)第129章 風波(一)第402章 迴歸(二十二)第5章 阻截(二)第193章 攻防(五)第31章 意外(二)第431章 南方(十二)第12章 序幕(一)第359章 鏖戰(十二)第375章 謀定(一)第181章 反攻(一)第394章 迴歸(十四)第300章 殺戮(十八)第425章 南方(六)第155章 綢繆(二)第323章 家園(二)第256章 怒火(三)第217章 諸馬(三)第338章 南進(十四)第408章 迴歸(二十八)第111章 大戰(十六)第96章 大戰(一)第93章 風雲(二)第278章 “意外”(一)第245章 遠征(九)第74章 呼吸(十二)第150章 天空(四)第388章 迴歸(八)第48章 脫殼第323章 家園(二)第116章 華北(四)第181章 反攻(一)第138章 長江(三)第297章 殺戮(十五)第287章 殺戮(五)第366章 拖延第288章 殺戮(六)第41章 老兵第271章 孤城(十二)第312章 暗戰(一)第443章 刺痛(一)第126章 客人第249章 遠征(十三)第172章 衝突(五)第42章 驕兵第54章 斷尾(一)第397章 迴歸(十七)第204章 攻防(十六)第65章 呼吸(三)第124章 建設第134章 元首第41章 老兵第5章 阻截(二)第281章 爆發(二)第170章 衝突(三)第418章 準備(九)第221章 諸馬(七)第58章 絞殺(二)第68章 呼吸(六)第64章 呼吸(二)第389章 迴歸(九)第256章 怒火(三)第22章 思謀(一)第276章 孤城(十七)第220章 諸馬(六)第65章 呼吸(三)第159章 綢繆(六)第137章 長江(二)第272章 孤城(十三)第423章 南方(四)第213章 時局第292章 殺戮(十)第61章 絞殺(五)第349章 鏖戰(二)第56章 斷尾(三)第144章 火併(一)第219章 諸馬(五)第400章 迴歸(二十)第12章 序幕(一)第210章 蓄銳第145章 火併(二)第183章 反攻(三)第12章 序幕(一)第161章 綢繆(八)第72章 呼吸(十)第436章 分治(一)第185章 反攻(五)第44章 追兵第45章 援兵第47章 金蟬第15章 序幕(二) (3)第269章 孤城(十)第213章 時局第255章 怒火(二)第132章 大師(二)第433章 南方(十四)第194章 攻防(六)第169章 衝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