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火併(二)

武昌。陳誠臨時住所。

隨着日軍的逼近,武漢三鎮的絕大多數政府機構和官員都已撤到重慶。在這個兵荒馬亂的時候,恐怕除了往來運輸的人員之外,王文文、鍾鐵英(書友終極鐵血精英)楊宇(書友楊局長)肯定是屈指可數的幾個由重慶返回武漢的人之一。王文文他們從擁擠骯髒的渡船上下來之後,高價僱了三輛黃包車,在一片狼藉的武昌道路上直奔陳誠的臨時住所。路上昔日繁華的武昌,現在早已經是一片殘垣斷壁,廢墟垃圾、傷兵、流民和乞丐,擠滿了原本還算寬敞的街道。有錢有勢的人早已舉家搬離這個是非之地。那些所謂的草民只能靜靜的等待未知命運的來臨。寧爲太平犬,不爲亂世人啊!黃包車伕一邊大聲呵斥着衣衫襤褸的小乞丐,一邊在街道上奔跑。王文文三個人看到這滿目瘡痍山河破碎的場景,想着自己的使命,真不知該做何感想。

陳夫人早已經現行離開武漢到重慶,王文文這次來還未陳誠捎來陳夫人的家書和物品。

“文怡啊!如果是這件事,我真的無能爲力。”陳誠聽完王文文要求面見委座的要求之後,無奈的攤開雙手。“這次,你們做得太過分了。”

“過分?”王文文依然笑容可掬“姐夫,我們在華北,既無外援又無支援情況下,僅憑自己的努力費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的傷亡代價,殲滅了十餘萬日本鬼子。在如此困難的情況下,還派出自己最精銳的部隊支援武漢抗戰。虎狼之師抵達前線每戰必勝、一路勢如破竹,有力的支援了武漢會戰。可是,胡宗南的17軍團和22集團軍卻無端發難,嚴重妨礙我軍作戰,再繼續下去就會直接威脅我第六裝甲師的生存。在大敵當前的時刻,我不明白爲什麼會發生這種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恕我直言,你們在華北與日軍揹着國府單獨媾和,這與叛國無異。如果你們在長江戰場再來這麼一幕,置國府於何地?”

“我們抗戰的決心天地可鑑。至於具體操作中的運作,要看當時當地的情景而定。我們在華北已經無力再與日軍作戰,而關東軍一旦大舉南下,我們不僅無力阻擋而且連我們自身的生存也將會受到極大的威脅。不論從什麼角度考慮,我們只能採取這種策略。至於我們沒有和國府溝通的問題,我想問問姐夫,我們把這個熱山芋交到委座手裡,委座將如何處置就會成爲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我們的行爲只能算是戰場停火,即便爲世人所知也不會動搖國府的威信。可是一旦由國府通過,那麼就會成爲政府行爲,造成的影響將會非常惡劣。我想這一點,姐夫和委座都應該心知肚明吧!我們華僑軍隊自從來到祖國,所有行爲都是爲了這個國家考慮,如果我們有所謂的不臣之心,那麼我們又何必回國趟這渾水呢?”

“你說的有一定道理,可是在這個特殊的時候,你們的行爲應該及時和國府溝通才對啊!豈能一而再再而三的擅自行事?”

“這點嘛!姐夫,我們始終身處前敵,而我們國府內部還有一些****的官員,我們如果事事請示報告國府,不僅會貽誤戰機,而且還要承擔泄密的危險後果。你不僅領兵多年,而且宦海沉浮這麼久,不會不明白我們的苦衷吧!”

“我理解又有什麼用呢?”陳誠搖了搖頭,“你們的行爲已經激怒了委座,恕我無能爲力。”

“姐夫,難道你真的希望我們彼此之間刀兵相見嗎?這對國家和抗戰又有什麼好處呢?”

“我試試吧!”良久,陳誠低聲說道。

“王部長,會有結果嗎?”鍾鐵英看着陳誠離去的背影問道。

“我不知道!”王文文失神的看着窗外。

“王部長,我們是否應該考慮更安全的地方以及我們的退路!”楊宇職責在身不敢怠慢。

“不必。在武昌城除了委座的官邸恐怕這裡是最難全的。”

“可是萬一——”

“放心,即便我們真的刀兵相見,我相信委座也不會對我們怎麼樣的。他還是需要海外華僑的戰爭捐款的。”

“那他和我們動手,就不怕中斷了海外資金來源嗎?”

“我們代表不了所有的海外華人。”王文文笑道:“他這次動手我想示威的成分更大一些。委座並不想真的想和我們撕破臉。只不過向我們表示一下他的某種憤怒逼我們多出一點血罷了。”

“我們該着怎麼辦呢?”

“我想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通過談判解決。不過談判需要籌碼,委座手中最大的籌碼就是江南的狼之隊和第六裝甲師危險的境地。我們現在手中幾乎沒有什麼籌碼。楊宇,你認爲一旦打起來,第六裝甲師的勝算能有多少?”

“如果不能一舉拿下車站內的物資,那麼成算很小。畢竟他們面對的中人,我們的前輩,戰士們的心理壓力會大增。說實話,我真的不希望發生那樣的事情。”

“我也不希望,希望委座別一意孤行。”

委座官邸。

“你不要說了!”委座打斷了陳誠,“還有比這更讓人接受不了的事情嗎?把國府把我放在什麼位置,他們眼裡還有沒有這個***。拿政府當什麼?”

陳誠張了張嘴想要說話,看到震怒中的委座只好作罷。

“他們口口聲聲說支援國府抗戰,可是他們那麼多的金錢物資裝備支援給國府多少?支援給****多少?全都被他們武裝到自己身上。不僅如此還從國府這裡巧取豪奪了不少。真如他們所說,爲什麼不允許國民黨在他們隊伍中存在,爲什麼我們派去的官員全被架空?可惡!”

“委座,請容卑職再進一言。”陳誠咬咬牙還是決定要說,看到委座沒有反對就說道:“華僑軍的確做得有些過分,不過我們和他們一旦動手,只會便宜日本人啊!”

“日本人是外來者,早晚他都會滾蛋,黨國不會滅亡在他們手上。”委座陰騭的目光冒出凜凜寒光“這幫華僑軍什麼時候走就很難說了!一個g黨就夠麻煩了,現在又多了一個。萬一他們沆瀣一氣,後果將不堪設想,不堪設想啊!”

“他們與g黨似無瓜葛。而且至今似乎也沒有什麼”

“辭修,你太幼稚啦。在政治上沒有永遠的敵人和朋友。他們現在不在一起並不代表他們永遠不會在一起。G黨的統戰工作之出色,你我都是見識過的。”

“現在,他們提出對話的意願,我們該怎麼答覆呢?”

“一個字——拖!他們的機械化作戰很厲害,可是失去補給之後就一錢不值。我們知道,他們同樣知道。現在他們處於兩面夾擊狀態,容不得他們不低頭。再者說他們在江南的部隊怎麼辦?我就不信他們能放棄。我一定要讓他們知道,與黨國離心離德的結局。”

“可是,鑑於他們強悍的戰鬥力,我們也不得不顧及啊!那些雜牌兒,上陣抗日他們不敢說什麼,可是讓他們和華僑軍隊交火,不一定能夠用得上。”

“他們剛和日本人大戰一場,燃油彈藥都成問題,再彪悍又能如何?那些雜牌兒,哼,我也沒指望他們。有壽山(胡宗南的字)的17軍團和22集團軍足以。”

陳誠知道委座心意已決,自己多說無益。內心中也希望胡宗南這位黃埔學生中在****中的第一個軍長(1936.4),第一個兵團總指揮,第一個集團軍總司令,這位委座的“十三太保”之首,黃埔系的“太子”如何應對華僑軍的反擊。在委座的親信中,胡宗南、湯恩伯、杜聿明和自己都有建立自己派系的條件。作爲****中對華僑軍瞭解最深的的陳誠,知道得罪華僑軍實屬不智。他也樂得看看胡太子怎麼栽跟頭。

王文文從陳誠的態度中很快就分析出委座的態度。這也符合委座一貫的作風。她一邊迅速將這個情報發回特區,一邊在這座危城中繼續自己的努力。她知道自己必須要留下來,打歸打,一旦打不下去的時候,還是要談的。

“藎忱吾弟:

你我北平一別今天各一方。弟之所思所想兄豈有不知。無奈,以兄拙見,當今抗戰之中流非華僑軍莫屬。過往行跡自無須贅言世人皆有目共睹。今舉精兵數萬,千里馳援,委座卻釜底抽薪令人齒冷。委座實非可依之人,念念不忘剪除異己。弟既有殺敵報國之心,還望擇木而棲。兄翹首以盼!”

一紙電文,令張將軍感慨良多,忍不住落淚。這些日子以來受到的委屈,內心的焦灼煎熬似乎一下子都涌上心頭。七尺男兒又有幾個人願意揹負漢奸的罵名。自己重新掌兵以來,在臺兒莊、在徐州、在這裡,他不在乎嫡系對自己的傾軋消耗,不在乎自己的生命,他只想一心殺敵,用日本鬼子的血洗刷自己的不白之冤。華僑軍的種種傳說,他在魏劍捷的部隊身上都得到滿意的答案。人人都說老長官是聾子的耳朵——擺設。可是他知道老長官絕不是一個願意屈居人下的人,他之所以毅然北上,不在乎個人的得失,無非就是想在華僑軍中的實現一個軍人應有的價值。他知道自己的老長官厭倦了黑暗的官場和的軍界,厭倦了那種在夾縫中求生存的日子,面對山河破碎,又有幾個熱血男兒可以坐視呢。今天老長官對自己的發來召喚,自己該怎麼辦?

華僑軍揮師遠征,打最難打的仗,殺最難殺的鬼子,他根本不相信向華僑軍這樣一支軍隊會背叛自己的祖國。當初自己在北平不也和日軍周旋過嗎?可是真的要離開這個戰場嗎?自己如何向國人交代。寬且委座的嚴令軍中的中統的監視,自己該如何動作呢?

“張長官,人爲刀俎我爲魚肉的日子,相信你並不陌生。如今卑職身處險境之中,全賴長官周全。其實,我相信長官也能看得出來,我們如果奮起一搏,脫身並非不可能。可是,那需要很多我們中國人自己的鮮血無畏地流淌才能換來。戰士們上陣殺敵,不論多麼困難都未曾退縮過,可是我們是在不願意把槍口對準自己人啊!我懇請將軍斟酌。”

“魏軍長,藎忱作爲軍人自當以服從爲天職。不過我相信這裡面可能有誤會,魏軍長在我這裡停留一下,待我向軍委會和國防部澄清之後再做打算不遲。”

“好!我和我的部隊可以留下來。但是,我想我們有權利取回我們自己補給吧!”

“我只負責請魏軍長在我這裡駐留,其他不是需要我過問的。”

魏劍捷和張自忠達成某種程度的心照不宣之後,凌厲順利地通過了張自忠的防區。此時的信陽城內早已經是槍聲一片。兩支來自一個國家留着一個民族鮮血的軍隊,展開了殊死的戰鬥。悲劇,或許永遠也不可能完全避免。

凌厲透過電臺內焦急的求援,清晰的聽到傳來的激烈的槍聲。

“你們再堅持一個小時,告訴戰士們你們的血不會白流!”凌厲恨恨地說道。

“是。”

一個加強團不過兩千餘人,而且多是後勤部隊。即便這樣,他們依然在付出極大犧牲之後堅守住自己的陣地。胡宗南並沒有低估自己的對手,一上來就盡遣自己的精銳部隊,然而面對一支二線部隊,卻久攻不下,心中又是惱怒,又是心驚。他能夠混到今天這個位置,絕非僥倖,論帶兵打仗他也絕非善予之輩。今天這是怎麼了?

“再派上兩個團,天黑前務必攻下車站。”他知道那支令他頗爲忌憚和眼紅的裝甲部隊正在向這裡疾馳。如果在他們到來前不拿下他們的補給,自己沒有信心和這樣一支部隊抗衡。戰鬥部使用慘烈可以形容的。胡宗南手下的驕兵悍將,拼命衝殺,卻久攻不下。他們都懷疑對面是否只是一個加強團的兵力。在蘭封會戰時和日本人打仗都沒吃過虧,今天付出慘重傷亡之後,卻兩手空空。

他們不知道,車站內的第六坦克師的官兵也是強弩之末。他們有堅強的意志,充足的彈藥,有力的地形,可是他們的人數相對敵人來說的確太少,又猝不及防,再加上心理上的障礙,而且只能選擇死守。能夠堅持到現在已經是個奇蹟了。留守部隊沒有重武器,****爲了完整獲取車站內的物資,也沒有使用重活力。這個時代,物資比人金貴。在重活力方面雙方算是扯平了。

剛開始的時候,沒有人認爲****會真的動手,戰士們並沒有和前輩們作戰的心理準備。一蓬蓬戰友的鮮血,一條條逝去的生命終於堅定了戰士們抗擊的鬥志。報復,瘋狂的報復。受過嚴格現代軍事訓練的軍人,憑藉自己手中的先進的武器,漸漸穩住的局勢。人畢竟還是太少。面對洶涌而至的****,機槍的槍管都不知道換了多少次。一個小時似乎比一個世紀更爲漫長。天色伴隨着希望和焦慮漸漸黯淡了下來,雙方都明白自己的命運取決於,那支鋼鐵之師的到來。

“長官,在這樣下去,我們不僅得不到物資,很可能還會有更大的損失。開炮吧!至少把車站內的物資炸燬了。”

胡宗南心中也非常矛盾,不過緊迫的戰局容不得他猶豫,就在他剛剛下令的時候,地動山搖的炮聲驟然響起,胡宗南的汗頓時淌了下來,心頭浮現出兩個字:完了。從對方到來的速度和活力的密集程度,他根本不相信對方的補給有問題。一種上當的感覺油然而生。他一拳砸在桌子上,狠狠地從牙縫裡蹦出兩個字:“撤退!”

第八十三章火併(三)

第371章 叛軍第410章 準備(一)第447章 刺痛(五)第360章 鏖戰(十三)第405章 迴歸(二十五)第194章 攻防(六)第90章 改變(三)第174章 衝突(七)第193章 攻防(五)第75章 呼吸(十三)第347章 出兵(三)第159章 綢繆(六)第438章 分治(三)第378章 謀定(三) (2)第33章 權衡(二)第50章 黃雀第156章 綢繆(三)第365章 博弈第289章 殺戮(七)第183章 反攻(三)第403章 迴歸(二十三)第29章 東線(六)第314章 暗戰(三)第114章 華北(二)第188章 妥協第275章 孤城(十六)第424章 南方(五)第95章 風雲(四)第34章 算計(一)第268章 孤城(九)第334章 南進(十)第276章 孤城(十七)第184章 反攻(四)第183章 反攻(三)第19章 彼身(二)第207章 攻防(十九)第342章 南進(十八)第127章 秘密第323章 家園(二)第19章 彼身(二)第349章 鏖戰(二)第343章 波瀾(一)第205章 攻防(十七)第5章 阻截(二)第426章 南方(七)第189章 攻防(一)第450章 終結(二)第91章 改變(四)第113章 華北(一)第330章 南進(六)第167章 綢繆(十四)第206章 攻防(十八)第460章 終結(十二)第338章 南進(十四)第86章 收官(六)第176章 衝突(九)第448章 刺痛(六)第123章 籌碼第153章 名聲(三)第319章 詭道(一)第344章 波瀾(二)第284章 殺戮(二)第431章 南方(十二)第6章 阻截(三)第419章 準備(十)第172章 衝突(五)第383章 迴歸(三)第245章 遠征(九)第152章 名聲(二)第444章 刺痛(二)第322章 家園(一)第392章 迴歸(十二)第108章 大戰(十三)第403章 迴歸(二十三)第97章 大戰(二)第406章 迴歸(二十六)第338章 南進(十四)第354章 鏖戰(七)第14章 序幕(二) (2)第225章 團軍,司令林楚男替代宋哲元,原第40軍參謀長葉謙第8章 阻截(五)第440章 分治(五)第446章 刺痛(四)第354章 鏖戰(七)第58章 絞殺(二)第324章 家園(三)第310章 殘敵(三)第430章 南方(十一)第419章 準備(十)第335章 南進(十一)第332章 南進(八)第272章 孤城(十三)第121章 圍獵(三)第27章 東線(四)第91章 改變(四)第333章 ,南進(九)第74章 呼吸(十二)第339章 南進(十五)第287章 殺戮(五)第305章 殺戮(二十三)
第371章 叛軍第410章 準備(一)第447章 刺痛(五)第360章 鏖戰(十三)第405章 迴歸(二十五)第194章 攻防(六)第90章 改變(三)第174章 衝突(七)第193章 攻防(五)第75章 呼吸(十三)第347章 出兵(三)第159章 綢繆(六)第438章 分治(三)第378章 謀定(三) (2)第33章 權衡(二)第50章 黃雀第156章 綢繆(三)第365章 博弈第289章 殺戮(七)第183章 反攻(三)第403章 迴歸(二十三)第29章 東線(六)第314章 暗戰(三)第114章 華北(二)第188章 妥協第275章 孤城(十六)第424章 南方(五)第95章 風雲(四)第34章 算計(一)第268章 孤城(九)第334章 南進(十)第276章 孤城(十七)第184章 反攻(四)第183章 反攻(三)第19章 彼身(二)第207章 攻防(十九)第342章 南進(十八)第127章 秘密第323章 家園(二)第19章 彼身(二)第349章 鏖戰(二)第343章 波瀾(一)第205章 攻防(十七)第5章 阻截(二)第426章 南方(七)第189章 攻防(一)第450章 終結(二)第91章 改變(四)第113章 華北(一)第330章 南進(六)第167章 綢繆(十四)第206章 攻防(十八)第460章 終結(十二)第338章 南進(十四)第86章 收官(六)第176章 衝突(九)第448章 刺痛(六)第123章 籌碼第153章 名聲(三)第319章 詭道(一)第344章 波瀾(二)第284章 殺戮(二)第431章 南方(十二)第6章 阻截(三)第419章 準備(十)第172章 衝突(五)第383章 迴歸(三)第245章 遠征(九)第152章 名聲(二)第444章 刺痛(二)第322章 家園(一)第392章 迴歸(十二)第108章 大戰(十三)第403章 迴歸(二十三)第97章 大戰(二)第406章 迴歸(二十六)第338章 南進(十四)第354章 鏖戰(七)第14章 序幕(二) (2)第225章 團軍,司令林楚男替代宋哲元,原第40軍參謀長葉謙第8章 阻截(五)第440章 分治(五)第446章 刺痛(四)第354章 鏖戰(七)第58章 絞殺(二)第324章 家園(三)第310章 殘敵(三)第430章 南方(十一)第419章 準備(十)第335章 南進(十一)第332章 南進(八)第272章 孤城(十三)第121章 圍獵(三)第27章 東線(四)第91章 改變(四)第333章 ,南進(九)第74章 呼吸(十二)第339章 南進(十五)第287章 殺戮(五)第305章 殺戮(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