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衝突(二)

李華雄的心情並不像他表面上那麼輕鬆,這一次如果應對失策的話,那麼後果將不堪設想。說實話,他心中有一些想法,也和武定國反覆商議過,但是,他心裡一直沒底。他不知道這一次特區參與進去之後,會對今後的局勢產生什麼樣的變數,他始終也無法下這個決心。

第一個發言的依然是武定國。

“相對於二戰其它戰役來說,諾門罕戰役是一場名不見經傳的戰事。但是它對二戰的局勢的發展卻有極爲深遠的影響。影響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是改變了日本的戰略。戰事發生前,日本東京仍爲‘北進’‘南進’的戰略爭論不休。諾門罕戰役的失敗,讓東京明白蘇聯紅軍的實力相對日本陸軍來說依然強大。在一定程度上,諾門罕戰役直接導致日本改爲傾向採用南進的戰略目標,最終導致兩年後日本偷襲珍珠港、向美國宣戰以及最後的戰敗。

二是改變了蘇聯在二戰中的不利態勢。此戰之後,日蘇在整個二戰中處於難得的和平狀態,這種狀態一直保持到45年蘇聯紅軍席捲關東軍。蘇聯從而避免了與德、日兩線作戰的不利局面,可以集中力量打擊德國法西斯。在莫斯科戰役中,蘇、德雙方當時拚得燈盡油枯,幸虧關鍵時刻蘇聯抽空了遠東邊境的二十個亞洲師調往歐洲,纔給了德軍致命一擊,扭轉了歐洲戰場形勢,沒有諾門罕之戰,斯大林絕不敢冒此奇險。

三是諾門檻戰役使朱可夫脫穎而出,導致蘇聯裝甲作戰的變革。朱可夫對於二戰中的蘇聯的意義不論如何強調都不過分。正是在諾門罕戰役中,檢驗和實踐了朱可夫在蘇聯國內倡導的裝甲作戰理論。

在軍事理論方面,20世紀30年代,蘇聯軍事理論界最爲突出的成就是創立了縱深進攻戰役理論,這種縱深進攻戰役理論正是以擁有大量的飛機、火炮、裝甲兵等機械化部隊爲前提的。我們知道,縱深戰役的主要任務:第一項任務是對敵人整個戰術縱深進行突擊,以突破敵人正面;第二項任務是立即將機械化部隊投入突破口,該部隊在航空兵的協同下應向敵整個戰役防禦縱深進攻,直至消滅敵人集團爲止。由此可見,裝甲兵作爲機械化部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縱深進攻戰役理論中發揮着相當重要的作用。蘇聯陸軍在20世紀30年代裝備了大量的裝甲作戰車輛,爲縱深進攻戰役理論的實施提供了條件。但是,圍繞着如何使用裝甲兵的問題,蘇聯軍界卻存在分歧。一方是以朱可夫爲代表的認爲裝甲兵應集中起來作爲一個獨立的兵種投入到未來的戰爭中,並建議蘇聯最高領導層建立以裝甲兵爲核心的大規模機械化軍。

在朱可夫的積極倡導下,1932年蘇聯組建了世界上第一批機械化軍,每個機械化軍中編制有2個機械化旅,1個步兵機槍旅和1個獨立高炮營。到1936年初,蘇聯機械化軍的總數已達到6個,每個機械化軍大約集中了500輛坦克、200輛汽車,這樣一來裝甲兵的力量就得到了相當程度的集中,就好比是散開的手指攥成了一個拳頭。我們必須承認,20世紀30年代中期蘇聯在組建裝甲機械化軍方面曾一度走在世界的前列,同時期的德國只有3個裝甲機械化軍,至於其他國家的裝甲兵部隊無論是在編制規模上,還是在裝備的數量和質量上較之蘇聯更是相差甚遠。這時,以一些國內戰爭時期的著名將領爲代表的一方始終堅持認爲:裝甲部隊只能作爲一種輔助性的兵種存在,它只有分散在步兵中或其他部隊中才能發揮作用。由於他們均是軍內名宿,對於斯大林有巨大的影響,因此,朱可夫倡導的裝甲兵編制方案並沒有得到蘇聯軍界的普遍認可,儘管組建了機械化軍,但並未發揮其積極作用。

朱可夫指揮裝甲部隊以機動戰首獲大捷,不僅使之獲得‘蘇聯英雄’稱號的嘉獎,並於1940年5月被提前晉升爲大將。不久,升任基輔特別軍區司令員。隨着朱可夫地位的提高,朱可夫的裝甲兵作戰思想也受到了蘇聯高層的重視。在諾門罕戰役中獲得的實戰經驗也使朱可夫的裝甲兵作戰思想有了新的發展,蘇軍的裝甲車輛也得到了相應的改進。正是因爲,諾門罕戰役的巨大意義,以及對後世的巨大影響,所以我們在這次戰役中的行動要慎之又慎!”

武定國說罷,表情格外凝重。

“我們能否在此次戰役中持觀望的態度,不予干涉?”良久葉宏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往我們的行動只限於國內和日本人之間,對於局勢的影響一方面因爲我們相對弱小影響也較弱,另一方面我們對局勢的控制能力相對較強。現在,由於我們的實力越來越強,再加上蘇聯這個不確定因素,對局勢的影響也將會更加劇烈,我們能夠控制的可行性越來越微弱。加之,諾門罕戰役的結局和影響對我們並無不利。此役最起碼使日軍向關內增兵計劃一時無法實現,可以爲我們正在進行的大規模經濟建設爭取更多的時間。所以,我認爲可以暫不予理會。”

“葉司令的說法有一定道理,”武定國說道:“不過,我們現在討論的問題是如何使我們的利益最大化。”

“只有在保證我們的既得利益的基礎上,才能談最大化的問題。如果我們行動失當,很可能導致我們利益遭到極大損失。”葉宏反駁道:“我們參與,怎麼參與?不論如何參與,無非三種情況:一是幫助日本人、二是幫助蘇聯人、三是促使他們雙方兩敗俱傷,讓他們付出更大的代價。最好的結果也就是第三種情況。我們當前最大的敵人是日本人,蘇聯則是我們未來最大的敵人。現在全世界都知道,我們現在正在和蘇聯緊密合作。隨着綏二路建設完工更大規模的合作即將展開,現在我們插手進去,搞不好就會偷雞不成蝕把米。我想提醒諸位,現在還遠未到和蘇聯翻臉的時候。我們沒有那個實力,需要更多時間發展壯大,”

“可是日本人會給我們時間嗎?”徐鵬雄思忖良久皺着眉頭說道:“諾門罕戰役不論什麼結果,也不論我們是否參與,最後都會導致日本人對我們進行瘋狂的進攻。不論南進還是北進,對於我們來說都是一樣的。日本人都需要一個穩定的後方。換作你我,會允許自己身邊有一強敵環伺嗎?現在日本人之所以沒有對我們動手,完全是出於國內動員增兵的需要。一旦他們完成動員,我們就會受到來自南北來年改革方向的猛烈進攻。其實有一點我始終想不明白,在現在這樣的情況下爲什麼日本人還要招惹蘇聯。不過既然他們招惹了,那麼我們就要充分利用這個機會,對日本關東軍進行猛烈打擊。讓他們在一定時期內無法對我們發起進攻。”

“我想有必要提醒一下徐司令”李巖開口了:“不論從戰爭能力還是從經濟實力方面來講,我們現在都沒有能力向關東軍發起大規模主動進攻。戰鬥初期,我們很可能會取得輝煌的勝利,不過一旦日本人完成國內動員,全力向我們發起進攻,我們很難承受。當前我們的後勤只能勉強支撐現有的20個師,我們還不具備再次擴軍的能力。況且,日軍在完成我國南方作戰之後,會毫不猶豫再次對我們進行海上封鎖,以我們海軍的實力上不足以打破這種封鎖。我想到那個時候,我們現在正在進行的許多建設項目都會受到巨大的影響,會更加削弱我們的戰爭潛力。”

“即使我們不發動對關東軍的進攻,日軍在完成南方戰鬥之後依然會封鎖我們並全力對付我們。所以,我認爲與其坐以待斃,倒不如奮起一搏。迅速佔領東北,利用東北豐富的資源發展壯大我們的實力。那樣,即便日軍對我們進行海上封鎖,我們也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徐鵬雄堅持自己的意見。

“我倒是認爲現在還不是向關東軍發起進攻的最佳時機。”副參謀長石磊此時也加入“戰團”,他語氣平緩地說道:“在遠東,有關東軍在,關東軍是蘇聯的最大威脅,沒有他們存在我們就是蘇聯的最大威脅。蘇聯能夠做出和德國共同肢解波蘭的舉動,那麼他們也可以在必要的時候選擇與日本人共同瓜分我們的事情。畢竟在國家之間敵人和朋友的區別並不明顯。”

各路諸侯之間的分歧越來越大,討論和爭論在很多時候界限也不那麼明顯。李華雄沒有參加這種討論,他只是靜靜的聽,不是在筆記本上寫幾筆。各方意見都有可取的地方。作爲決策者或者統帥,乾綱獨斷和剛愎自用都是要命的事情,必須要充分聽取各方面不同的意見,在這些意見中搜尋總結出一個相對較爲理想的方案。

“大家休息一下,午飯過後繼續開會。”李華雄看到爭論有向爭執升級的趨勢,及時的中斷了會議。

與會者在食堂簡單的用完午飯之後,又來到會議室。

隨着會議的進行,葉宏一方漸漸取得優勢,越來越多的人傾向於:靜觀其變。利用難得的時機,與蘇聯積極展開經濟合作,充分發展經濟,加強備戰工作,以備必將到來的日軍反撲,這纔是特區最大的利益。徐鵬雄和武定國則更傾向於採取積極行動,爲特區進一步謀求更大的利益。

“同志們,”李華雄頭腦中原本還有些模糊的思路,隨着會議的進行漸漸清晰了起來。“通過一天的會議和討論,大家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論述了這次戰役對我們的影響,以及我們的對策。真理總是越辯越明嘛!下面我提出幾點看法供大家參考。第一,加快經濟建設的步伐。一方面在國內調動更多的社會力量加快綏二鐵路公路的建設,爭取在今年8月至9月諾門罕戰役結束之前完工。我想提請大家注意,這條路既是我們更便捷獲得蘇聯支持的路徑,同時也是以後我們解放蒙古和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大動脈。另一方面,海外QQ支隊要加快向國內輸送物資的進度。尤其是歐洲和東南亞的組織。與此同時,美國QQ支隊要繼續穩步進行資本擴張,加強與美國猶太社團以及美國政府的聯繫。天浩,這方面你要多辛苦一下。”李華雄轉向王天浩,看到她憔悴的面容,心中不禁一動。

“好!”王天浩輕聲說道“這方面的工作你放心吧!”

“第二,加強軍備。進一步加強軍隊訓練工作,尤其要加大對反正的僞軍、孫尉如部以及其他新加入兵員的訓練力度。繼續加強對中下級指揮官的培訓工作。一定要讓他們提高對新戰法的認識。軍工部門要充分挖掘潛能,提高產能。大膽使用猶太裔技術人員,促使他們發揮積極作用。第三,政治部門要加強指戰員們的政治思想工作。此外,要積極加強與傅長官35軍的聯繫,促使他加入我們至少要保證他支持我們。第四,對於諾門罕戰役,我們的總原則是以靜制動,但是不排除我們採用非傳統作戰方式‘助雙方一臂之力’以達到延長雙方作戰時間、增加雙方傷亡的目的。我們要充分發揮特戰在此次戰役中的作用,另外隱蔽戰線也要積極配合,必要時可以向日本人提供打擊坦克的低端技戰術。”

看到葉宏張張嘴似乎有話要說,李華雄向他擺擺手笑道:“葉司令,我知道你要說什麼。所謂‘兵者、詭道也’。我們既然可以和蘇聯合作,爲什麼不可以以特殊的方式與日本人合作呢?利益,纔是最重要的。二戰中,交戰雙方誰是正義的?盟國嗎?從我們的立場上來說,自然是。爲什麼?因爲入侵者是非正義的。如果以這個爲標準,蘇聯入侵芬蘭、波蘭吞併波羅地沿岸三國,戰後強佔日本北方四島算不算侵略?美國佔領日本算不算侵略?如果說法西斯犯了反人類罪、反人道罪,那麼蘇聯在國內和大肆迫害猶太人算不算法西斯?在被佔領土上大肆強姦、掠奪算不算法西斯?美國在夏威夷以及國內迫害日本人算不算法西斯。二戰結束之前,英美等國就開始和德國、意大利進行媾和,算不算背信棄義呢?在我眼中他們包括所有侵略過中國國家沒有一個是無辜的。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只盯着一個小小的日本。”

李華雄停了一下,他需要留點時間讓諸侯們消化一下他的話。他環視了一下四周,繼續說道:“我們在此戰中要達到的效果至少要保證實現,在日本失敗蘇聯勝利的前提下,要讓雙方儘可能增加傷亡。要使朱可夫喪失損毀絕大多數的裝甲車輛,也就是,讓他獲得一次比歷史上更爲慘烈的勝利。即便不能動搖他裝甲作戰的理論,也要讓他在國內受到更多的質疑。把爭取雙方在不勝不敗的僵持狀態下結束這場戰役,作爲我們的最高目標。”

第十七章衝突(三)

第432章 南方(十三)第426章 南方(七)第279章 “意外”(二)第237章 遠征(一)第321章 王霸第90章 改變(三)第249章 遠征(十三)第117章 華北(五)第418章 準備(九)第457章 終結(九)第249章 遠征(十三)第136章 長江(一)第161章 綢繆(八)第298章 殺戮(十六)第402章 迴歸(二十二)第205章 攻防(十七)第315章 麻煩(一)第399章 迴歸(十九)第284章 殺戮(二)第449章 終結(一)第256章 怒火(三)第158章 綢繆(五)第381章 迴歸(一)第140章 長江(四) (2)第40章 報復第446章 刺痛(四)第257章 怒火(四)第15章 序幕(二) (3)第345章 出兵(一)第107章 大戰(十二)第261章 孤城(二)第453章 終結(五)第232章 西進(五)第137章 長江(二)第454章 終結(六)第44章 追兵第4章 阻截(一)第321章 王霸第163章 綢繆(十)第84章 收官(四)第286章 殺戮(四)第55章 斷尾(二)第31章 意外(二)第1章 圍追(一)第143章 虎狼(三)第460章 終結(十二)第400章 迴歸(二十)第137章 長江(二)第112章 大戰(十七)第72章 呼吸(十)第266章 孤城(七)第329章 南進(四)第167章 綢繆(十四)第204章 攻防(十六)第459章 終結(十一)第374章 妥協(二)第444章 刺痛(二)第43章 疲兵第104章 大戰(九)第287章 殺戮(五)第436章 分治(一)第250章 美援第445章 刺痛(三)第9章 俘虜第17章 利刃(二)第321章 王霸第413章 準備(四)第249章 遠征(十三)第177章 衝突(十)第285章 殺戮(三)第124章 建設第262章 孤城(三)第454章 終結(六)第284章 殺戮(二)第196章 攻防(八)第116章 華北(四)第316章 麻煩(二)第358章 鏖戰(十一)第12章 序幕(一)第285章 殺戮(三)第136章 長江(一)第176章 衝突(九)第10章 煉獄(一)第299章 殺戮(十七)第175章 衝突(八)第290章 殺戮(八)第253章 戰端(二)第257章 怒火(四)第110章 大戰(十五)第171章 衝突(四)第440章 分治(五)第258章 登陸(一)第93章 風雲(二)第8章 阻截(五)第406章 迴歸(二十六)第223章 無奈(二)第210章 蓄銳第125章 迎客第210章 蓄銳第229章 西進(二)
第432章 南方(十三)第426章 南方(七)第279章 “意外”(二)第237章 遠征(一)第321章 王霸第90章 改變(三)第249章 遠征(十三)第117章 華北(五)第418章 準備(九)第457章 終結(九)第249章 遠征(十三)第136章 長江(一)第161章 綢繆(八)第298章 殺戮(十六)第402章 迴歸(二十二)第205章 攻防(十七)第315章 麻煩(一)第399章 迴歸(十九)第284章 殺戮(二)第449章 終結(一)第256章 怒火(三)第158章 綢繆(五)第381章 迴歸(一)第140章 長江(四) (2)第40章 報復第446章 刺痛(四)第257章 怒火(四)第15章 序幕(二) (3)第345章 出兵(一)第107章 大戰(十二)第261章 孤城(二)第453章 終結(五)第232章 西進(五)第137章 長江(二)第454章 終結(六)第44章 追兵第4章 阻截(一)第321章 王霸第163章 綢繆(十)第84章 收官(四)第286章 殺戮(四)第55章 斷尾(二)第31章 意外(二)第1章 圍追(一)第143章 虎狼(三)第460章 終結(十二)第400章 迴歸(二十)第137章 長江(二)第112章 大戰(十七)第72章 呼吸(十)第266章 孤城(七)第329章 南進(四)第167章 綢繆(十四)第204章 攻防(十六)第459章 終結(十一)第374章 妥協(二)第444章 刺痛(二)第43章 疲兵第104章 大戰(九)第287章 殺戮(五)第436章 分治(一)第250章 美援第445章 刺痛(三)第9章 俘虜第17章 利刃(二)第321章 王霸第413章 準備(四)第249章 遠征(十三)第177章 衝突(十)第285章 殺戮(三)第124章 建設第262章 孤城(三)第454章 終結(六)第284章 殺戮(二)第196章 攻防(八)第116章 華北(四)第316章 麻煩(二)第358章 鏖戰(十一)第12章 序幕(一)第285章 殺戮(三)第136章 長江(一)第176章 衝突(九)第10章 煉獄(一)第299章 殺戮(十七)第175章 衝突(八)第290章 殺戮(八)第253章 戰端(二)第257章 怒火(四)第110章 大戰(十五)第171章 衝突(四)第440章 分治(五)第258章 登陸(一)第93章 風雲(二)第8章 阻截(五)第406章 迴歸(二十六)第223章 無奈(二)第210章 蓄銳第125章 迎客第210章 蓄銳第229章 西進(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