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內訌

南京。

“報應!”委座把手中的電文啪的一聲拍在桌子上,“這就是李華雄的報應!他能背叛黨國,他的手下就能背叛他。這是千古不易的道理。因此,一名軍人尤其是高級將領和統帥,禮義廉恥必須要講。”

委座今天的心情看來不錯。陳誠認真得聆聽委座教誨,心中默唸道。的確,最近這些日子壞消息太多了。戡亂已經一年左右,剛開始的順風順水很快就成了某種回憶,現在的局勢令陳誠想起江西圍剿的往事。胡宗南數十萬大軍在陝北的溝溝坎坎中圍剿,不僅落得一個無功而返,反而不斷地損兵折將。傅長官在綏遠地區首鼠兩端着實破壞了國防部的全盤計劃。本來,在李華雄宣佈獨立和中立之後,傅長官大義凌然地毅然迴歸,令委座非常興奮和感動,一番加官進爵之後,命令傅長官近十萬精兵自河套地區,向陝北、晉北地區展開進攻實施牽制,使得此處gong軍無暇旁顧。湯恩伯、杜聿明在中原地區率領的兩大軍事集團則一舉剿滅晉冀魯豫皖等江北地區的gong軍。然而,戰爭開始以後,一系列的意外破壞了委座畢其功於一役的宏偉計劃。

首先,gong軍早已經不是那支有槍率不足百分之四十的土包子軍隊了。他們不僅在輕武器方面有了長足進步,而且居然有一定數量的重武器和數量可觀的技術兵種。這些東西如何獲得,用腳趾頭也想得出來。當初,李華雄清黨的時候,委座還認爲是一件唯一值得欣慰的事情。現在看來,這應該是李華雄的陰謀。

其次,從戰爭進程來看,gong軍隊****的動向幾乎瞭如指掌。這從他們幾乎時時處處佔據主動就可以得到驗證。雖然下屬極力想讓委座相信gong軍在情報方面得到了華僑軍的全力支持,不過委座對此是不相信的。他和自己的對手打了這麼多年地交到,對於對方無孔不入的宣傳和情報工作是有深刻體會的。不能完全排除華僑軍的幫助,但是,華僑軍作爲一支外來力量,畢竟沒有時間和機會全面滲入國府內部,他對此還是具有清晰認識的。他要求戴老闆以及中統加強對外情報工作和對內的安保。從結果上來看收效不大。

再次,liudeng大軍挺進大別山,無異於望委座眼中揉了一把沙子。他命令何應欽全力圍剿,可結果令人非常失望。他們在離別自己曾經的根據地之後,雖然經過了血腥的鎮壓和屠殺,但是並沒能達到預計的效果。委座除了在這裡種植了更深的仇恨之外,沒能獲得任何其他的東西。而這裡的人民卻以極大的熱情歡迎自己的孩子回家。

再次,在冀南和山東,gong軍根據地與華僑軍的轄區之間存在犬牙交錯的情形。****爲了避免和華僑軍發生衝突,很多行動都受到頗多掣肘。而處於劣勢的gong方,則充分利用這種態勢,與****周旋。有的時候甚至直接經過華僑軍轄區運動,令很多****將領非常惱火。面對屢屢的功虧一簣,總會有人按耐不住。邱清泉就是這其中之一。其足以自傲的軍事履歷以及對自己戰力的自信,率先向華僑軍發起挑戰。結局自然很簡單,華僑軍幾乎是毫不費力的將其圍困,到最後還是“老長官”陳誠出面協調,李華雄才網開一面。有了這個教訓,****其他將領對華僑軍也只能敢怒不敢言。

最後,委座不得不承認gong軍在宣傳發動和擴張隊伍方面的確有自己的獨到之處。經過,近一年的戰爭,gong軍迅速膨脹了近一倍。雖然****從人財物能各個方面依然佔據上風,但是這種情況繼續的話,結局誰都能夠預料。

在諸多困擾面前,郎朗作爲在華僑軍內具有舉足輕重影響力的一名將領,率領他的狼之隊發生叛亂,這無疑讓委座產生幸災樂禍的快感。

“辭修,你怎麼看這件事的影響!”快感不可能維持長久,委座很快就冷靜下來。陳誠作爲華僑軍的“老長官”,無可爭議的成爲國府內部的“華僑軍問題專家”

“雖然沒有證據,但是我總感覺這是李華雄和郎朗共同演出的一場雙簧。”陳誠坦率的說出自己的看法。

“理由呢?”委座不覺間眉頭一皺。

“理由有三:”陳誠早就心有成竹,於是平靜的說道:“其一,時機。郎朗發生叛亂的時間,正好是所謂的‘遠征軍’在美國人的壓力之下,要與日本人在緬甸進行即便不算決戰,至少也是一場空前的大規模高強度持續作戰之際。縱觀華僑軍出現以後的歷次作戰,他們一般都極力避免這種類型的作戰。但凡他們要進行這種作戰,一定要在能夠充分調動各方面力量爲他所用之後。他們從來不會在別人逼迫下進行這種作戰,即便是敵人的逼迫也不行,他們會採取暫時的隱忍,比如,在華北作戰以及東北作戰之後,利用日本人的難言之隱迅速與之達成交易。

其二,華僑軍的口號和宣傳都非常漂亮,但是無法掩蓋他們武裝割據的軍閥本質。或許他們當初回國的確是爲了抗戰,但是隨着他們控制地盤和資源的積累,以李華雄爲代表的上層滋生了割據思想。因此,在他們佔領東北日本人撤出中國之後,就再也不想真的和日本人打下去了。他們想做的無非是看着我們和gong軍兩敗俱傷之後再來收拾殘局。之所以在緬甸保留狼之隊,無非是以此爲籌碼向美國人要更多東西。其三,據我所知以郎朗爲代表的華僑軍將領,有一個共同突出的特點就是忠誠。而這種忠誠所指向的並非李華雄個人,而是他們的團隊。此外,和他們接觸多了,我總有一種很荒謬的感覺。似乎這是一羣並不屬於這個時代的人。他們身上有太多太多令人深思的東西。”

“辭修啊!”委座臉上呈現出淡淡的笑容“你分析的很有道理,但是,要知道在任何一個團隊團體之中,不論他們的理想多麼偉大,凝聚力多麼強大,總會出現背叛自己理想和團隊的人。周佛海是這樣、張國燾是如此,華僑軍也不會例外。郎朗背叛的時機的確很耐人尋味,不能剔除陰謀的可能,不過,對於郎朗和他的狼之隊來說,此時背叛難道不也是一個最佳時機嗎?遠離中央,獨自控制一支戰力強悍並由自己傾力打造出來的軍隊。如果加上被他控制軍隊,現在他掌握着一支近三十萬擁有空軍和裝甲部隊的大軍,控制着曼德勒以北的廣大地區。正如你所說,美國認爲了逼迫李華雄在緬甸開戰,已經向所謂的遠征軍空運了足夠多的物資。郎朗現在可謂兵精糧足,成爲該地區最大的一支武裝力量。如果再取得美國人的支持,那麼他有什麼理由不獨立呢?而美國人支持郎朗,幾乎沒有任何考慮的餘地。美國人絕對是無利不起早的東西,爲了這次作戰他們已經做足了準備,豈肯輕易罷休?只要郎朗能夠快速控制並穩住局勢,美國人別無選擇。我想郎朗這時看到這點,才動了心思。靠上美國這棵大樹,他還有什麼可顧慮的呢?”

陳誠沒有爭辯,也不能爭辯。領袖不會允許經常與自己爭辯的人在自己身邊存在。

“我倒覺得這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機會?”陳誠立即做出側耳傾聽的姿態。

“報一箭之仇的機會。”委座的面色沉了下來“他李華雄在東北扣了我近40萬精兵,我策反他30萬,他也說不出什麼。因此——”

“委座,我願意前往!”聽話聽音兒,陳誠立即就明白了怎麼回事,但是這次他錯了。

“你不能去,”委座否定了陳誠的想法“一來戰事離不開你,二來你的目標太大。”

“委座的意思——”

“還是讓薛伯陵去吧!在萬家嶺,他和郎朗交往不淺。”

“委座明鑑!”陳誠纔不想趟這趟渾水呢?他根本就不信郎朗會叛亂,這不過是一場戲而已,既然委座不這麼想,那就隨他吧!

很多時候很多事,其實根本沒有那麼複雜,只不過當事人更願意把他想複雜罷了。尤其政治人物,更是如此。你用充足的證據告訴一個政治家地球是圓的,他肯定不會馬上做出結論。他會想,這件事的影響是什麼?對自己的統治是否有利?你告訴我這個消息是什麼居心?背後有沒有人指使?目的是什麼?等等一系列的考慮。政治是什麼呢?簡單地說就是圍繞着政權展開的一系列活動,他最首要的問題就是要分清楚誰是敵人誰是自己人。作爲一個在政治漩渦中翻滾了這麼多年的委座,在郎朗叛亂這件事上產生他這樣想法其實也算不上錯。越是高層的政治人物,越不相信所謂的忠誠、信念、理想,這些東西都是拿出來作爲口號喊一喊,或者當成擺設兒拿出來擺給屬下或者百姓看的罷了。休養生息也罷,輕徭薄賦也好,都是爲了讓狼有穩定的羊肉來源,或者是爲了把羊養肥了再殺而不至於絕種,並不是什麼真的爲了讓羊過上什麼好日子。禮義廉恥是歷代統治着叫喚的最響的東西,看看他們自己的生活軌跡就明白什麼叫做禮儀廉恥了。

發生在緬甸的事情,讓美國人十分的措手不及。這突然的變故,幾乎立即影響了美國人的戰略。

“這個骯髒可惡的垃圾國家!”美國人幾乎用世界上最惡毒的語言來詛咒中國的一切。就連溫文爾雅的羅斯福也在橢圓形辦公室內摔了一個杯子。只要事關國家利益的時候,美國人不僅務實而且高效。美國的國家統治者們,連夜召開的會議研究應對之策並很快形成了決議:不惜一切代價,拉攏郎朗。他們顧不上考慮郎朗是否真的叛亂,他們的要求只有一個,儘快出兵與緬甸境內的日本人開戰,牽制和吸引日本人的兵力。做出這樣的決議的理由非常簡單而充分,如果支持並坐等李華雄平叛結束再開戰,勢必影響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整體戰略,與其這樣還不如拉攏郎朗來的快捷。至於李華雄是否樂意,不在美國人的考慮範圍之內。美國人相信李華雄離不開美國,喊兩聲是肯定,但是不會和美國人徹底攤牌。

事情的發展,完全出乎包括日本在內所有國家的意料。郎朗叛亂之後,華僑軍最高當局在三天內沒有任何動作,平靜的幾乎令人窒息。就在各方發動自己所有的情報渠道探知華僑軍最新動向的時候,華僑軍方面傳來一個比一個更加震撼人心的消息。

“華僑軍高層發生了內訌!”

“李華雄被解除軍職,現在生死未明!”

“劉遠洋疑似遭軟禁!”

“政變發起者爲軍內二號人物徐鵬雄和三號人物武定國!”

“至今華僑軍方面沒有任何官方消息!”

“華僑軍控制區域局勢穩定,未發生騷亂。沒有看到軍隊大規模調動的跡象!”

……

在人們焦急等待盼望了七天之後,劉遠洋通過電波向世界發表了一份公告,核心內容是:李華雄因爲身體原因辭去華僑軍副總司令職務,其職務暫由軍事委員會副主席、空軍司令徐鵬雄代爲行使。這完全屬於正常的職務變動。傻子纔會相信這是正常的職務變動呢?一名幾乎百戰百勝影響力巨大的軍事統帥,突然被自己的副手所取代,這不論如何也不能說是一件小事情,尤其是在戰爭時期,就更加不同尋常。人們聯繫郎朗叛亂似乎從中嗅到了某種味道。

華僑軍接連發生的變故使得各方都感覺不僅突然而且茫然。不過,不管怎麼樣,對於各個利益攸關方來說,都必須立即調整自己的戰略加以應對。

第243章 遠征(七)第50章 黃雀第303章 殺戮(二十一)第376章 謀定(二)第411章 準備(二)第18章 彼身(一)第310章 殘敵(三)第195章 攻防(七)第332章 南進(八)第77章 呼吸(十五)第320章 詭道(二)第215章 諸馬(一)第187章 反攻(七)第170章 衝突(三)第236章 謀劃(二)第95章 風雲(四)第193章 攻防(五)第427章 南方(八)第182章 反攻(二)第404章 迴歸(二十四)第200章 攻防(十二)第286章 殺戮(四)第114章 華北(二)第89章 改變(二)第60章 絞殺(四)第40章 報復第391章 迴歸(十一)第58章 絞殺(二)第443章 刺痛(一)第347章 出兵(三)第199章 攻防(十一)第112章 大戰(十七)第37章 爭鬥(二)第90章 改變(三)第171章 衝突(四)第310章 殘敵(三)第189章 攻防(一)第3章 圍追(三)第419章 準備(十)第376章 謀定(二)第139章 長江(四) (1)第21章 狸貓(二)第433章 南方(十四)第20章 狸貓(一)第248章 遠征(十二)第406章 迴歸(二十六)第48章 脫殼第293章 殺戮(十一)第174章 衝突(七)第135章 合作第295章 殺戮(十三)第136章 長江(一)第148章 天空(二)第403章 迴歸(二十三)第257章 怒火(四)第278章 “意外”(一)第275章 孤城(十六)第344章 波瀾(二)第67章 呼吸(五)第144章 火併(一)第308章 殘敵(一)第139章 長江(四) (1)第99章 大戰(四)第384章 迴歸(四)第322章 家園(一)第216章 諸馬(二)第236章 謀劃(二)第67章 呼吸(五)第318章 驚蟄第8章 阻截(五)第427章 南方(八)第346章 出兵(二)第441章 分治(六)第445章 刺痛(三)第110章 大戰(十五)第253章 戰端(二)第331章 南進(七)第87章 收官(七)第57章 絞殺(一)第273章 孤城(十四)第429章 南方(十)第425章 南方(六)第107章 大戰(十二)第123章 籌碼第364章 鏖戰(十七)第282章 猛料第320章 詭道(二)第93章 風雲(二)第380章 “陳倉”第46章 狡兔第367章 無奈第340章 南進(十六)第409章 迴歸(二十九)第134章 元首第174章 衝突(七)第337章 南進(十三)第82章 收官(二)第385章 迴歸(五)第243章 遠征(七)第227章 女王
第243章 遠征(七)第50章 黃雀第303章 殺戮(二十一)第376章 謀定(二)第411章 準備(二)第18章 彼身(一)第310章 殘敵(三)第195章 攻防(七)第332章 南進(八)第77章 呼吸(十五)第320章 詭道(二)第215章 諸馬(一)第187章 反攻(七)第170章 衝突(三)第236章 謀劃(二)第95章 風雲(四)第193章 攻防(五)第427章 南方(八)第182章 反攻(二)第404章 迴歸(二十四)第200章 攻防(十二)第286章 殺戮(四)第114章 華北(二)第89章 改變(二)第60章 絞殺(四)第40章 報復第391章 迴歸(十一)第58章 絞殺(二)第443章 刺痛(一)第347章 出兵(三)第199章 攻防(十一)第112章 大戰(十七)第37章 爭鬥(二)第90章 改變(三)第171章 衝突(四)第310章 殘敵(三)第189章 攻防(一)第3章 圍追(三)第419章 準備(十)第376章 謀定(二)第139章 長江(四) (1)第21章 狸貓(二)第433章 南方(十四)第20章 狸貓(一)第248章 遠征(十二)第406章 迴歸(二十六)第48章 脫殼第293章 殺戮(十一)第174章 衝突(七)第135章 合作第295章 殺戮(十三)第136章 長江(一)第148章 天空(二)第403章 迴歸(二十三)第257章 怒火(四)第278章 “意外”(一)第275章 孤城(十六)第344章 波瀾(二)第67章 呼吸(五)第144章 火併(一)第308章 殘敵(一)第139章 長江(四) (1)第99章 大戰(四)第384章 迴歸(四)第322章 家園(一)第216章 諸馬(二)第236章 謀劃(二)第67章 呼吸(五)第318章 驚蟄第8章 阻截(五)第427章 南方(八)第346章 出兵(二)第441章 分治(六)第445章 刺痛(三)第110章 大戰(十五)第253章 戰端(二)第331章 南進(七)第87章 收官(七)第57章 絞殺(一)第273章 孤城(十四)第429章 南方(十)第425章 南方(六)第107章 大戰(十二)第123章 籌碼第364章 鏖戰(十七)第282章 猛料第320章 詭道(二)第93章 風雲(二)第380章 “陳倉”第46章 狡兔第367章 無奈第340章 南進(十六)第409章 迴歸(二十九)第134章 元首第174章 衝突(七)第337章 南進(十三)第82章 收官(二)第385章 迴歸(五)第243章 遠征(七)第227章 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