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殘敵(一)

北京。特區軍事委員會。

“委座發來賀電和晉升命令。”武定國笑容滿面,“咱們都升官兒了。李長官現在已經是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了。”衆人開始起鬨,掌聲一片。“國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第六戰區司令長官兼東北行營主任。”掌聲再起。

“行了,大家別起哄了!”李華雄笑着向大家擺擺手,“臣聞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自開闢以來,戴震主之威,挾不賞之功,以見容於(於)闇(暗)世者而誰?這不就是咱們的處境嗎?咱們挾不賞之功而震主,且有不臣之心,又生逢亂世,爲臣三必死我們都佔全了。無可封賞就只有一殺了之。”

“委座,恐怕自己也知道沒有這個能力吧!”博南笑了笑。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我們與委座翻臉的時候恐怕爲時不遠了。”徐鵬雄同志剛剛晉升爲二級上將,第六戰區副司令長官,東北行營副主任。

“和委座的事情,先放一放,”劉遠洋是在座的在國民政府裡職級最低的官員,然而他在特區的地位依然穩固。“現在我覺得應該儘快解決東北和朝鮮參與關東軍的問題,徹底解放東北全境。再有就是咱們的末代皇帝的問題。此時解決不好會在政治上造成極大的麻煩。”

“是的,”很少說話的王文文提出自己的看法:“自從辛亥革命以後,共和的思想已經深入人心,最起碼深入中國主流精英的人心。我們現在如何處理末代皇帝,直接會影響我們在國內以及海外的形象。如果處理不好,不僅國內各種政治勢力會以此爲由發難,而且,以陳公爲首的海外華僑哪裡也會有所非議。”

“依我看,乾脆把這個燙手的熱山芋交給委座,看他如何處理?”副總參謀長石磊說道。

“這樣倒是簡單,但是與我們的戰略不符啊!”政治部副主任李佳說道“我們當初劫持他,一方面是爲了瓦解僞滿洲,另一方面,也是爲了我們對外作戰的時候方便。如果把他直接交給國民政府,我以爲不妥。”

“我看不如這樣吧!”徐鵬雄建議道:“由文文同志,將我們的意見轉達給國民政府。以其爲土肥原及滿清遺老挾持爲名爲其開脫,再以東北戰役中起義,有功於抗戰大業之名,保留其皇室優待。委座當年可以對老對手吳佩孚尚且過江迎接,對一個遜位的皇帝應該不會過於爲難。”

“我只是擔心,國內的各種政治勢力會以此爲口實藉機攻擊我們。”王文文點點頭。

“這個,我倒是認爲沒有必要過於擔心”李華雄向徐鵬雄點點頭,“我們對末代皇帝在東北抗戰中的作用誇大一些,基本就可以解決。我們是勝利者,掌握着話語權和解釋權。大不了把他塑造成爲民族英雄不就行了嗎?把聲勢先造出去,剩下的事就好辦了。然後,我們再處理幾個僞滿洲國的所謂大臣,令其承認挾持威脅咱們的大皇帝。委座在這件事上就沒有理由再發作了。”

李華雄的建議得到了衆人的認可,之後,李華雄有對東北戰役的尾聲作了部署和說明。

“現在的東北戰場對於日本人來說就是雞肋。食之無肉棄之有味!想奪奪不下來,想放棄面子裡子都不甘。但是,現在美國人在中途島動手,他們必須做出戰略選擇。放棄中國還是放棄太平洋。依我看來,他們會同時採取軍事和外交手段,在中國和美國之間進行試探。日本人也知道美國人的性格,我想他們在我們身上打主意的可能性比較大。因此,東北戰場上的殘敵,還有點利用價值。還以以打促談吧!”

“我們又要和日本人談判?”一直沒說話的葉宏開口了。

“是!不談又能怎麼樣呢?”李華雄搖了搖頭,“我們的確打了打勝仗,可是也要看到巨大的消耗。東北需要安定,海軍需要補充和訓練。一下子多了這麼多軍艦,我們有那麼多水兵去駕馭嗎?以我們現有的實力根本無法實現對日本本土的進攻。我如果通過談判,能夠爲我們爭取一段時間的修養恢復的時間,不是一件挺好的事情嗎?甚至通過談判能夠讓日本關東軍徹底離開東北,讓我們的戰士少流一點血不也是一件好事嗎?”

“可是,中國人會做何反應?美國人又會做何反應?我們是否作了充分的考慮?”葉宏儘量控制自己的聲音和情緒。

“我想談談我的看法”王文文輕柔的聲音緩和了會場的氣氛:“我認爲美國人絕對不希望我們搶先佔領日本本土,這不符合他們利益。咱們不能指望美國人又花銀子,又搭性命,到最後一無所獲。至於委座那裡,其實自從美國人宣佈對日宣戰,他對解決國內事務的興趣就已經勝過對抗日的興趣。如果通過談判,能夠達到讓日本推出中國或者部分地區的目的,我想委座是願意看到的。雖然《聯合國家宣言》規定,宣佈簽字國保證在戰爭中互相合作,不與軸心國單獨媾和,但是如果我們出面以非官方或者半官方的方式和日本人進行秘密談判,實現這個目的,委座不會反對,美國人也無話可說。”

衆人對王文文的建議表示同意,畢竟對於外交這塊王文文更在行。

“那好,籌備與日本人談判以及應對國內外各種勢力的事情就辛苦咱們的王副部長了。”李華雄儘量放鬆語氣,大家都明白,王文文將要面對的是一個什麼樣的複雜形勢和工作量。“我們該給小日本兒上點眼藥了。”

李華雄就作戰方案和陳誠同志坦誠的交換了意見。陳誠提出幾點修改意見。

第一,他認爲在日本海軍無力從中國調兵的情況下,應該一鼓作氣,全殲東北日軍。

第二,朝鮮方面軍已經基本解除日本人登陸作戰的後顧之憂,應該迅速剿滅朝鮮日軍,以策應東北的軍事行動。

第三、中國海軍應當發起斷絕日本本土與中國海上聯繫的破交戰。

李華雄的答覆也很簡單:

第一,以第六戰區目前不具備全殲東北日軍的實力,理由是,日本雖然暫緩從中國南方向東北增援,但是從本土增援從未停止,而且更加快捷。

第二,東北是主戰場,一旦發起作戰,中國空軍則很難爲朝鮮方面軍提供有效的空中支持,而日本從本土起飛的的飛機對其會造成巨大的壓力。因此,全面奪取朝鮮的時機還未成熟。

第三,當前,潛艇部隊正在中日之間海域進行破交戰,水面艦隊剛剛經歷一場惡戰,損失慘重,無力再發起更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對於日本從本土增援東北難以抑制,這也是第六戰區無力全殲東北之敵的原因之一。

陳誠沒有話說。他知道李華雄說的有的是真實情況有的則未必。憑直覺他認爲李華雄肯定又再玩兒貓膩兒,但是自己現在不論嘴巴還是拳頭都不如他大,他所說的理由都是可以拿得上臺面的東西,因此也只好悻悻作罷。

現在的關東軍已經從北面、西面和東面的中蘇中蒙邊境的防線收縮,在哈爾濱至牡丹江一線集結了三十餘萬關東軍和國境守衛部隊,他們已經顧不上蘇聯人了。在吉林,北線關東軍主動從吉林市退守敦化,南方則全面加強臨江、撫松一線和臨江至朝鮮惠山一線的防禦。從本土源源不斷開進的30餘萬援兵,基本上都放在牡丹江、敦化、撫松一線。因此,說東北的鬼子是殘敵,除了作爲一種比較樂觀的說法之外,主要還是由於鬼子們的作戰能力與過往的關東軍相比整體下滑。

吃柿子自然是找軟的捏。因此,朝鮮方面軍江北部隊和中央方面軍的第四十集團軍配以十個****師和三萬雜牌,合計二十八餘萬人,在飛機坦克火炮的掩護下,於3月6日向東線鬼子方線發起猛烈進攻。爲了牽制黑龍江日軍,第二方面軍向哈爾濱方向發起進攻。朝鮮方面軍,則向北收縮,退至平壤,作出進攻東部日軍的態勢。完成既定任務的空軍部隊,全部加入到東北戰場。爲了打通朝鮮南北的聯絡,在朝日軍得到本土日軍增援之後,向中隊發動進攻。

李名揚照葫蘆畫瓢。先是吸引日軍深入,然後派機械化部隊迂迴斷其後路。雖然這次鬼子對這樣的戰術運用嚴加防範,但是由於兵員素質的差異,依然無法抵擋中隊的迅猛進攻。經過四天的戰鬥,再次全殲“葫蘆”裡日軍。聞訊之後新任陸相西尾壽造大將差點沒被氣吐血。“就是二十萬頭豬,也不會死這麼快吧!我大日本皇軍何至於此啊!”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一個國家不論你多麼強大,曠日持久的戰爭也會慢慢把你的精華消耗殆盡。李名揚非常有耐心,第二次平壤戰役結束之後,依然沒有乘勝南下進攻朝鮮南部。但是他這二十餘萬士兵橫在朝鮮中間,對於東北的日軍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威脅。誰知道他什麼時候一高興調頭向北猛擊自己的身後啊!因此,吉林東線的日軍一面要承受來自正面的巨大壓力,還要無時無刻防備身後的進攻。這樣的態勢,對於任何一支部隊來說無疑都是非常痛苦的。爲此,日本的聯合艦隊在太平洋戰場如火如荼之時,依然不得不派遣根據第艦隊開復朝鮮東海岸,防止中隊,沿朝鮮東海岸平緩地帶進攻。日本根據地艦隊的確起到了預定的目的。不過,李名揚這些來自後世的軍人來說,他們脫胎於一支具有優良步兵作戰傳統和頑強作風的偉大軍隊。因此,他果斷派出第九十二步兵師和胡璉的第十一師,從江界翻越狼山山脈,進入蓋馬高原。

此時的蓋馬高原依然寒風刺骨,經常大雪紛飛。山高林密溝壑縱橫。柳勁升不禁想起當年抗美援朝的前輩軍人。以那麼低劣的裝備、付出巨大的犧牲,居然能和美國爲首的所謂聯合,打成平手着實令人欽佩啊!胡璉此刻也是感概萬千。不知道是黨國的幸運還是不幸,出現了這麼一直屢戰屢勝的軍隊。如果不是身上的羽絨服,自己帶的這幫南方兵,恐怕還沒打仗就被凍死了。軍裝的僞裝令人稱絕,也不知道這些人是怎麼想出來的。往雪地裡一爬,不走近根本看不出來。他們的給養也令人羨慕,在這冰天雪地裡行軍又不能生火,可是攜帶的給養足夠維持身體的熱量。他們的情報工作做得真好,地圖清晰準確,對沿途的敵情幾乎瞭如指掌。這支偷襲部隊,一路上基本都是採取白天進樹林隱蔽休息,晚上行軍的方式。遇到小股日軍,派精兵偷襲。日軍大部隊的地方則繞行。當他們距離中朝邊界的惠山還有不足三十公里的時候,部隊停止前進,開始潛伏在山林溝壑之中。多少次,鬼子的巡邏隊近在咫尺,卻沒有發現他們的存在。在這次行軍中和埋伏過程中,柳勁升對這支****精銳的好感頓生。對方絕對的稱得上是一直紀律嚴明意志堅定的精銳部隊,改變了他對****的一貫不良印象。潛伏到第二天黃昏,進攻命令終於來了。

在他們進入潛伏地點的時候,江北部隊已經攻佔臨江,正沿着沿路江北岸惠山方向進攻。駐守惠山的鬼子全神貫注,防禦江北來敵,沒想到攻擊卻首先來自背後。在冰天雪地裡熬了近五天的中隊,這次總算找到發泄的目標了。夜晚、身後、偷襲、精銳,所有不利的因素都指向鬼子。在中隊的前後夾擊之下,鬼子迅速被殲滅。兩支軍隊在惠山會師之後,像一個釘子一樣牢牢釘在這裡。經受了鬼子的輪番猛烈進攻,用鮮血捍衛了中人的榮譽。就在中隊堅守惠山的同時,吉林的中隊全面突破日軍防線。

先後光復敦化、延吉以及圖們江南岸朝鮮的茂山、會寧、三峰裡、穩城等通往中國的交通要衝。敗逃的鬼子試圖利用中蘇邊境的琿春等要塞負隅頑抗,但是,他們的夢很快就破碎了。原來,這些要塞基本上都是爲了進攻蘇聯和防禦蘇聯進攻所設置,堅固的正面自然朝向蘇聯一方。而此刻中隊等於是從背後進攻,他們的功能大打折扣。再說,掌握攻克堡壘利器的中隊,也不會在乎這些建立在一戰思維基礎上的所謂堡壘要塞。天上的有鑽地炸彈、溫壓炸彈、凝固汽油彈,地上的有坦克,小的單兵雲爆彈,火焰噴射器。在這些武器的共同作用下,耗費了巨大財力奴役了爲數衆多的中國勞工,構築而成的堅固要塞堡壘,就只能成爲埋葬鬼子們的巨大墳墓。

對於中隊來說,躲進堡壘要塞的鬼子也省了不少事兒。過於迷信自己堡壘的鬼子,省去了中隊漫山遍野抓俘虜的麻煩。經過兩週的作戰,東北日軍和朝鮮日軍之間的陸地聯繫完全斷絕,至此,30萬東北關東軍回家的大門被徹底關上了。

第177章 衝突(十)第15章 序幕(二) (3)第247章 遠征(十一)第434章 貴族第152章 名聲(二)第281章 爆發(二)第156章 綢繆(三)第14章 序幕(二) (2)第404章 迴歸(二十四)第158章 綢繆(五)第154章 綢繆(一)第386章 迴歸(六)第262章 孤城(三)第125章 迎客第362章 鏖戰(十五)第350章 鏖戰(三)第215章 諸馬(一)第45章 援兵第457章 終結(九)第453章 終結(五)第231章 西進(四)第89章 改變(二)第84章 收官(四)第444章 刺痛(二)第287章 殺戮(五)第16章 利刃(一)第112章 大戰(十七)第429章 南方(十)第292章 殺戮(十)第96章 大戰(一)第128章 待客第369章 叛亂第264章 孤城(五)第357章 鏖戰(九)第391章 迴歸(十一)第258章 登陸(一)第105章 大戰(十) (1)第62章 絞殺(六)第87章 收官(七)第127章 秘密第318章 驚蟄第218章 諸馬(四)第440章 分治(五)第153章 名聲(三)第126章 客人第290章 殺戮(八)第128章 待客第331章 南進(七)第133章 大師(三)第431章 南方(十二)第265章 孤城(六)第38章 奇兵(一)第330章 南進(六)第396章 迴歸(十六)第5章 阻截(二)第443章 刺痛(一)第413章 準備(四)第145章 火併(二)第380章 “陳倉”第213章 時局第119章 圍獵(一)第454章 終結(六)第384章 迴歸(四)第423章 南方(四)第276章 孤城(十七)第154章 綢繆(一)第388章 迴歸(八)第362章 鏖戰(十五)第27章 東線(四)第164章 綢繆(十一)第14章 序幕(二) (2)第365章 博弈第305章 殺戮(二十三)第130章 風波(二)第41章 老兵第161章 綢繆(八)第378章 謀定(三) (2)第282章 猛料第311章 交易第11章 煉獄(二)第241章 遠征(五)第260章 孤城(一)第300章 殺戮(十八)第286章 殺戮(四)第394章 迴歸(十四)第167章 綢繆(十四)第45章 援兵第283章 殺戮(一)第48章 脫殼第45章 援兵第4章 阻截(一)第309章 殘敵(二)第116章 華北(四)第91章 改變(四)第208章 攻防(二十)第68章 呼吸(六)第413章 準備(四)第191章 攻防(三)第7章 阻截(四)
第177章 衝突(十)第15章 序幕(二) (3)第247章 遠征(十一)第434章 貴族第152章 名聲(二)第281章 爆發(二)第156章 綢繆(三)第14章 序幕(二) (2)第404章 迴歸(二十四)第158章 綢繆(五)第154章 綢繆(一)第386章 迴歸(六)第262章 孤城(三)第125章 迎客第362章 鏖戰(十五)第350章 鏖戰(三)第215章 諸馬(一)第45章 援兵第457章 終結(九)第453章 終結(五)第231章 西進(四)第89章 改變(二)第84章 收官(四)第444章 刺痛(二)第287章 殺戮(五)第16章 利刃(一)第112章 大戰(十七)第429章 南方(十)第292章 殺戮(十)第96章 大戰(一)第128章 待客第369章 叛亂第264章 孤城(五)第357章 鏖戰(九)第391章 迴歸(十一)第258章 登陸(一)第105章 大戰(十) (1)第62章 絞殺(六)第87章 收官(七)第127章 秘密第318章 驚蟄第218章 諸馬(四)第440章 分治(五)第153章 名聲(三)第126章 客人第290章 殺戮(八)第128章 待客第331章 南進(七)第133章 大師(三)第431章 南方(十二)第265章 孤城(六)第38章 奇兵(一)第330章 南進(六)第396章 迴歸(十六)第5章 阻截(二)第443章 刺痛(一)第413章 準備(四)第145章 火併(二)第380章 “陳倉”第213章 時局第119章 圍獵(一)第454章 終結(六)第384章 迴歸(四)第423章 南方(四)第276章 孤城(十七)第154章 綢繆(一)第388章 迴歸(八)第362章 鏖戰(十五)第27章 東線(四)第164章 綢繆(十一)第14章 序幕(二) (2)第365章 博弈第305章 殺戮(二十三)第130章 風波(二)第41章 老兵第161章 綢繆(八)第378章 謀定(三) (2)第282章 猛料第311章 交易第11章 煉獄(二)第241章 遠征(五)第260章 孤城(一)第300章 殺戮(十八)第286章 殺戮(四)第394章 迴歸(十四)第167章 綢繆(十四)第45章 援兵第283章 殺戮(一)第48章 脫殼第45章 援兵第4章 阻截(一)第309章 殘敵(二)第116章 華北(四)第91章 改變(四)第208章 攻防(二十)第68章 呼吸(六)第413章 準備(四)第191章 攻防(三)第7章 阻截(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