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迴歸(五)

由第2軍、第6軍的2個坦克師3個摩步師組成的快速集羣,僅用了不到8個小時就已經陳兵喬巴山市外圍。第6軍在國內的4個步兵師在快反部隊突入蒙古的同時,越過烏爾遜河,沿克魯倫河南岸向喬巴山進發,在快速集羣抵達喬巴山外圍時其前鋒業已抵達。

先聲奪人在戰爭中有時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快速縱隊抵達之後不待全部展開,就在空軍的配合下向喬巴山市發動猛烈地炮擊。遮天蔽日的航空炸彈、炮彈、火箭彈,盡情潑灑向喬巴山市外圍的國防工事。丹尼洛夫中將和他的部屬,被華僑軍的速度和氣勢震撼了。有心棄城而逃然而軍法無情啊!只得無奈的選擇堅守待援。畢竟第36集團軍以及遠東的第16集團軍正在馳援的路上。尤其是第36集團軍的援軍已經越過蘇蒙邊境,距離喬巴山不足200公里。不過丹尼諾夫最爲盼望的就是空軍能夠及時抵達。駐蒙古的空軍基地已經在戰役開始的時候折損殆盡,而整個外貝加爾地區的飛機數量根本不足以應對四起的烽煙。

爲此,統帥部緊急調派遠東方面軍空軍第9集團軍的殲擊航空兵第32、第250師一部,轟炸航空兵第33,強擊航空兵第251以及空軍第10集團軍,殲擊航空兵第29師、轟炸航空兵第53師、混成航空兵第128師加入外貝加爾方面軍。不過如此大規模的軍事調動,所耗費的時間不是一天兩天所能完成的。遠東局勢的持續緩和使得這些駐防軍隊的緊張感也隨之下降。再說,長達二十餘年的備戰,任誰也不可能時刻保持高度緊張。長期的和平所導致的心理鬆懈,使得其他的東西都只能淪爲表面。真到了作戰的時候,所有平時積累了消極因素就集中爆發。這在日本入侵海參崴的時候體現的尤爲充分。本來蘇聯紅軍應該及時汲取教訓,然而,歐洲戰場的持續惡化,加之東北局勢的迅速改變,使得遠東軍隊忙於向西線增兵,從而忽略了加強自身的建設。這也是爲什麼在真實歷史上,面對百萬徒有其表老弱病殘的關東軍,蘇聯還必須大規模從歐洲調集一線作戰部隊的原因之一。

華僑軍的快速集羣經過連番的激烈鏖戰,到達喬巴山城下的時候,其實已經是強弩之末。彈藥油料都所剩無幾,急需補充。所謂先聲奪人,包含的虛張聲勢的成分更多一些。然而,以行險著稱的華僑軍指揮官明白此舉給敵人造成的心理壓力會有多大。瞬息萬變的戰爭環境中,往往敵人的一分遲疑就足夠了。特區空軍的游龍和c80組成的運輸機羣,在戰鬥機的掩護下,於暮色降臨之際,採用掠地平拉空投的方式,爲前線部隊提供最爲快捷的補給。一輛輛汽車在空降場和前線之間不停地往來奔波。戰鬥任務相對不太重的部隊則直接把坦克、步戰車或自行火炮開至空降場旁邊數十個臨時補給點進行補給。野戰輸油系統像一頭頭母牛,給如飢似渴的小牛們輸送營養。繁忙有序的補給行動,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這支軍隊的戰鬥力,更折射出這支軍隊所面臨的危機局面。如果此時蘇軍能夠不顧一切採取斷然措施,那麼這支看似強大無比的鋼鐵洪流,就像一頭失去爪牙的老虎一般任人宰割。飛機、汽車、步戰車、坦克發出的轟鳴聲,在槍炮聲的和聲下打破了蒙古高原千百年來的蒼涼和沉寂。

天色大亮的時候,蘇聯的戰鬥機終於在前線官兵的千呼萬喚中飛臨喬巴山。然而,他們的身影剛剛掠過蘇軍的頭頂,40餘架梟龍如穿空利箭直撲而來。以兩機編隊,殺入敵陣,撲向自己的目標。

陳中和陳華這對雙胞胎兄弟,自從在黃海空戰中品嚐了手刃敵人的快感之後,回到特區秘密基地就風魔般地渴望重新飛上藍天再次斬將奪旗。可是他們的命運不濟,不是被安排到飛行學院訓練菜鳥,就是執行特殊飛行的任務。看着自己的學員們都披滿勳章,心中如同百抓撓心一般。在數度“泣血控訴”之後,終於在完成最大一批殲擊機飛行員進修培訓結束時,得到徐鵬雄的恩准從特1旅,調到常規的航空部隊。在航空第2師分別擔任第25、第37殲擊機大隊大隊長。以他們兩個人的資歷,擔任這個職務也算是屈就吧。今天正是他們二人帶領自己的部下和曾經的學生,奮力廝殺。

陳中在空中利用先進的通訊指揮系統,組織作戰經驗幾乎爲零的菜鳥們與同樣技術並不精湛蘇軍飛行員作戰。特區空軍的採取的戰術簡單實用。陳中要求自己的部下,堅決避免與敵人進行空中纏鬥,而要充分利用飛機的速度優勢迅速佔據有利高度,然後尋機爭取從敵機的斜後上方發動俯衝進攻,在迅速拉起擺脫。菜鳥們的技術雖然並無傲人之處,但是噴氣式飛機與螺旋槳式飛機之間巨大的技術差距,並不是在短時間內的人爲努力就能快速彌補的。空戰以令人眼花繚亂的姿態在戰區上空呈現。一架架蘇軍老式的螺旋槳飛機或者凌空爆炸解體,或者拖着黑煙發出令人心悸的哀鳴跌落大地。勝負結果——25比3。這驕人的戰績卻令陳中和陳華心中頗爲不快。在他們看來自己的學生,如果飛行技術和作戰技術再精湛一些,完全可以實現更小的傷亡甚至零傷亡。然而,這樣的作戰結果帶給蘇聯人的震撼不難想象。恐懼和焦慮解決不了問題,中國人畢竟已經來了。

在戰爭伊始,特區空軍並未對喬巴山市至西北邊境的楚倫浩繞特之間、烏蘭巴托至北方邊境城市蘇赫巴托爾之間的鐵路和公路進行大規模轟炸。當然不是疏忽而是爲了獲得更大的作戰效果。幾乎所有現代國家的軍隊在進行大規模調動的時候,都會非常自然地把鐵路運輸作爲首選,不盡快捷而且運輸量大。而鐵路運輸必須具備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絕對的制空權。如果在缺乏制空權的條件下進行鐵路運輸無異於自殺。特區空軍之所以不進行轟炸,就是爲了讓蘇聯人利用鐵路運輸。蘇聯人當然不會傻到不作任何防護就進行鐵路運輸,爲了快速向蒙古集結兵力,他們不僅進行空中掩護,而且在關鍵地點佈置防空火力。特區空始終沒有出現,不過蘇聯官兵卻始終不敢放鬆對空警戒。當第一批蘇軍援兵抵達烏蘭巴托和喬巴山之後,中國人開始發力了。

第6軍的第11坦克師和第45摩步師的兩個火箭炮營,共有48門122毫米40管風神火箭炮,在距離前沿陣地4公里的地方向喬巴山火車站發動一次齊射。1920枚火箭彈在20秒的時間內****而出。一枚枚火箭彈帶着轟隆的聲響,捲起漫天煙塵,似離弦之箭射向蒼穹。一道道璀璨的尾焰刺破天空,即便在正午時分也足以令人炫目。來自空中的轟鳴使得抵達喬巴山車站不久、正在集結、卸武器裝備,根本沒有來得及展開的蘇軍,紛紛不自覺地揚起頭。呼嘯而至的火箭彈在空中猛地炸開,無數枚子炸彈如同漫天的冰雹狠狠地砸砸了下來。一時間,硝煙塵土彈片火光把整個地域全部裹挾其中。炮火引爆了蘇軍攜帶的彈藥,油料,無異於火上澆油。振聾發聵此起彼伏的爆炸聲,遮蓋了人類恐懼的尖叫和痛苦的慘嚎。當硝煙慢慢變淡,整個喬巴山火車站在短暫的時間內變得面目全非,到處是零碎的和金屬部件、倒塌的建築、燃燒的戰火、累累的彈坑,變形的鐵軌,分崩離析的車輛,無不訴說着現代戰爭的殘酷。相同的一幕,於晚些時候也在烏蘭巴托火車站上演。

與此同時,裝備了空地導彈和激光制導炸彈的猛龍轟炸機羣,在梟龍I型戰機的掩護下對沿公路鐵路,從蘇蒙邊境逶迤前行的蘇軍炸開大規模空中打擊。在此前梟龍II型噴氣式飛機則先期抵達,與蘇聯空軍爭奪制空權。還未抵達戰區,鷹擊I型空地導彈,就奮力掙脫猛龍,對沿途的蘇軍防空火力進行毀滅性的打擊。抵達戰區之後,轟炸機羣開始向行進中的蘇軍展開地毯式的轟炸。高爆彈、燃燒彈競相脫離機艙,帶着尖銳的呼嘯撲向地面。激光制導炸彈則對鐵路、列車、橋樑、車站實行精確打擊。此時的激光制導炸彈的精度當然不能和後市的相比,但是其轟炸的準確性也足以令蘇軍咋舌。一條條鐵軌成爲扭曲的廢鐵、一列列火車或者被炸飛或者高速衝出軌道,一座座坍塌的橋樑只剩下醜陋的殘垣斷壁。

轟炸機羣傾瀉完彈藥在倖存蘇軍的咒罵和渴望中,終於晃晃翅膀返航。還沒當他們平息胸中的怒火,第二攻擊波就驟然而至,血與火的煎熬再次開始。從國內出發的蘇聯紅軍還未投入他們心中真正的戰鬥,就已經被炸的七零八落。遲滯蘇軍行動的轟炸變成一場屠殺式打擊,取得了空前的效果。如此設計的空中打擊計劃,不僅表明特區空軍的儘可能多殺傷蘇軍有生力量的“險惡用心”,更體現出這支百戰雄師戰勝蘇軍的自信。有苦難言的蘇軍,除了不停呼喚空中掩護,還要收拾殘均加快前行的腳步。不管怎樣,命令還得堅決執行。

就在特區空軍打擊蘇聯援軍不久,第6軍的4個步兵師與快速集羣一道,已經完成了對喬巴山的包圍。第4軍後續部隊也先後抵達喬巴山。西面,北方方面軍第3集團軍的第9軍、第10軍與完成攻佔溫都爾汗的第8軍協同,競相攻陷烏蘭巴托外圍陣地,完成對烏蘭巴托的三面包圍。東北方面軍第1集團軍第2軍與第10軍攻克溫都爾汗之後,派出1個騎兵師和1個摩步師,沿克魯倫河進至喬巴山西側的查幹敖包。蒙古西部的西北方面軍第11集團軍第19、第20軍則向唐努烏拉山方向發展。蒙古西北重鎮烏蘭固木守軍正翹首以盼王師所至。西北方面軍第10集團軍進入蒙古邊境之後,向車車爾勒格方向進攻,加強第11集團軍和第3集團軍之間的聯繫。北方方面軍第5集團軍越過蒙古邊境向溫都爾汗方向進逼,加強蒙古東北方向的軍實力量。

至此,華僑軍基本完成蒙古戰役的第一階段作戰。就在這個時候,陶將軍、傅長官、孫蔚如、奇俊峰女王以及馬繼援(第11集團軍副司令)共同發表聲明,要求“所有在中國領土上的外隊,必須在本公告發布之日起2周內,無條件從中國撤軍。中隊屆時將給予必要的協助和便利。限期一過,中隊將對其採取毀滅性打擊!”

公告一出舉國譁然。中國各城市都舉行了大規模示威遊行,尤其以華僑軍轄區內最爲熱烈。各個宣傳機構立即開動機器,痛斥以“某國”分裂中國的圖謀,聲討叛國者的醜惡嘴臉,呼籲全國民衆支持和歡迎蒙古迴歸。大清皇室發表“聖諭”,授予陶將軍、傅長官、孫蔚如、奇俊峰女王以及馬繼援“巴圖魯”榮譽稱號,各賞黃金千兩以示嘉獎。華僑軍和大清皇室這麼一搞,不論委座還是前輩,再也不能對如此重大事件漠然視之。

委座在百忙之中通過電臺發表“全國”講話,中心思想就是中國政府赦免qiaobashan以下之叛國罪,對其迷途知返表示歡迎,並暗示中國政府願意加強與蘇聯的合作。前輩們對蒙古事態表示關注,希望有關方面能夠從反法西斯之大局出發,避免事態升級。

蘇聯方面則沒有任何反應。人們都在等待這平靜的背後到底醞釀着什麼。

第393章 迴歸(十三)第331章 南進(七)第308章 殘敵(一)第127章 秘密第7章 阻截(四)第399章 迴歸(十九)第152章 名聲(二)第288章 殺戮(六)第134章 元首第85章 收官(五)第64章 呼吸(二)第147章 天空(一)第176章 衝突(九)第369章 叛亂第121章 圍獵(三)第188章 妥協第294章 殺戮(十二)第30章 意外(一)第189章 攻防(一)第48章 脫殼第199章 攻防(十一)第42章 驕兵第230章 西進(三)第457章 終結(九)第405章 迴歸(二十五)第11章 煉獄(二)第112章 大戰(十七)第263章 孤城(四)第284章 殺戮(二)第180章 逢源(三)第249章 遠征(十三)第307章 殺戮(二十五)第402章 迴歸(二十二)第206章 攻防(十八)第377章 謀定(三) (1)第406章 迴歸(二十六)第264章 孤城(五)第179章 逢源(二)第281章 爆發(二)第294章 殺戮(十二)第429章 南方(十)第38章 奇兵(一)第80章 呼吸(十八)第32章 權衡(一)第36章 爭鬥(一)第74章 呼吸(十二)第406章 迴歸(二十六)第32章 權衡(一)第451章 終結(三)第403章 迴歸(二十三)第296章 殺戮(十四)第315章 麻煩(一)第64章 呼吸(二)第358章 鏖戰(十一)第230章 西進(三)第135章 合作第252章 戰端(一)第248章 遠征(十二)第220章 諸馬(六)第117章 華北(五)第364章 鏖戰(十七)第111章 大戰(十六)第227章 女王第257章 怒火(四)第75章 呼吸(十三)第125章 迎客第71章 呼吸(九)第123章 籌碼第275章 孤城(十六)第341章 南進(十七)第206章 攻防(十八)第301章 殺戮(十九)第13章 序幕(二) (1)第51章 詭計第234章 西進(七)第333章 ,南進(九)第396章 迴歸(十六)第413章 準備(四)第60章 絞殺(四)第56章 斷尾(三)第199章 攻防(十一)第375章 謀定(一)第235章 謀劃(一)第61章 絞殺(五)第187章 反攻(七)第356章 鏖戰(九)第426章 南方(七)第155章 綢繆(二)第76章 呼吸(十四)第303章 殺戮(二十一)第147章 天空(一)第423章 南方(四)第47章 金蟬第397章 迴歸(十七)第345章 出兵(一)第77章 呼吸(十五)第262章 孤城(三)第405章 迴歸(二十五)第276章 孤城(十七)
第393章 迴歸(十三)第331章 南進(七)第308章 殘敵(一)第127章 秘密第7章 阻截(四)第399章 迴歸(十九)第152章 名聲(二)第288章 殺戮(六)第134章 元首第85章 收官(五)第64章 呼吸(二)第147章 天空(一)第176章 衝突(九)第369章 叛亂第121章 圍獵(三)第188章 妥協第294章 殺戮(十二)第30章 意外(一)第189章 攻防(一)第48章 脫殼第199章 攻防(十一)第42章 驕兵第230章 西進(三)第457章 終結(九)第405章 迴歸(二十五)第11章 煉獄(二)第112章 大戰(十七)第263章 孤城(四)第284章 殺戮(二)第180章 逢源(三)第249章 遠征(十三)第307章 殺戮(二十五)第402章 迴歸(二十二)第206章 攻防(十八)第377章 謀定(三) (1)第406章 迴歸(二十六)第264章 孤城(五)第179章 逢源(二)第281章 爆發(二)第294章 殺戮(十二)第429章 南方(十)第38章 奇兵(一)第80章 呼吸(十八)第32章 權衡(一)第36章 爭鬥(一)第74章 呼吸(十二)第406章 迴歸(二十六)第32章 權衡(一)第451章 終結(三)第403章 迴歸(二十三)第296章 殺戮(十四)第315章 麻煩(一)第64章 呼吸(二)第358章 鏖戰(十一)第230章 西進(三)第135章 合作第252章 戰端(一)第248章 遠征(十二)第220章 諸馬(六)第117章 華北(五)第364章 鏖戰(十七)第111章 大戰(十六)第227章 女王第257章 怒火(四)第75章 呼吸(十三)第125章 迎客第71章 呼吸(九)第123章 籌碼第275章 孤城(十六)第341章 南進(十七)第206章 攻防(十八)第301章 殺戮(十九)第13章 序幕(二) (1)第51章 詭計第234章 西進(七)第333章 ,南進(九)第396章 迴歸(十六)第413章 準備(四)第60章 絞殺(四)第56章 斷尾(三)第199章 攻防(十一)第375章 謀定(一)第235章 謀劃(一)第61章 絞殺(五)第187章 反攻(七)第356章 鏖戰(九)第426章 南方(七)第155章 綢繆(二)第76章 呼吸(十四)第303章 殺戮(二十一)第147章 天空(一)第423章 南方(四)第47章 金蟬第397章 迴歸(十七)第345章 出兵(一)第77章 呼吸(十五)第262章 孤城(三)第405章 迴歸(二十五)第276章 孤城(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