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攻防(一)

委座一行圓滿結束了北平之行,依然在特區空軍的護送下平安返回重慶。這個時代雖然資訊不發達,但是這樣大的動作要想不引起外界注意而保證絕對保密根本不可能。大本營的命令剛剛下達不久,身爲海陸空總司令的委座就蒞臨進攻的主要方向,只要不傻,誰都能想明白怎麼回事。日方獲悉這個重要訊息,立即加快了戰爭準備的進程。日軍的軍事動作反過來又促使中方積極準備。雙方此時就像絞合在一起的齒輪,誰都想獲得主動,結果一方轉速加快立即就會傳導給對方,在相互影響下雙方的戰爭準備工作全部進入快車道。

面對這場前所未有的作戰,以李華雄爲代表的特區軍事高官無不感覺壓力巨大。軍民人員的調整、作戰物資的調配、內外關係的協調牽動着每一名特區軍政官員的神經。湯恩伯的13集團軍是委座的嫡系部隊,打仗還算湊合,可是他連李宗仁都不放在眼裡,又怎麼能夠把李華雄放在眼裡呢?傅長官的35軍和特區的關係還算不錯,可他們這雜牌中的雜牌,委座能給的只能是小部分糧餉和大部分空頭支票。現在這個時候,人家不管怎麼說也算是幫助特區作戰,特區不出點血恐怕說不過去吧?至於閻長官,李華雄只求他不橫生枝節就萬事大吉了。還有前輩們,特區雖然事實上限制了他們在河北、察哈爾、熱河等地的發展,但是他們在晉西南、晉西北、晉東南、豫西北等地站穩了腳跟,尤其在山東的敵後抗戰力量蓬勃發展。以前輩們的覺悟,李華雄對他們能否適時支援這次戰役並不擔心,然而前輩們低劣的裝備卻極大限制了他們所起到的作用。

在往常,爲了減少國府方面的壓力,華僑軍隊對前輩們的支援方面總是謹小慎微,再加上前輩們對他們的提防,使得雙方的合作非常有限。現在不同了,面對日軍未來沿津浦線北上的進攻,華僑軍隊有充足的理由給分佈在齊魯大地上的前輩們大力支持。從日軍手裡繳獲的那些華僑軍隊看不上的輕武器(包括小口徑山炮、步炮),通過各種渠道作爲絕對的“優良資產”交到前輩手中,爲他們的發展和壯大盡了一份力。按照李華雄的話說就是:“這些東西原本就應該是前輩們的,只不過我們幫助前輩們減少了不必要的傷亡。”李華雄說的是實話,當年在抗戰過程中,前輩們由於武器低劣和彈藥的極度匱乏,在更多的時候只能以血肉之軀用並不太擅長的肉搏拼刺打擊鬼子。抗戰初期的鬼子極爲頑強,又有在不敵的時候破壞武器的傳統,因此前輩們繳獲非常困難。爲了獲得一挺輕機槍搭上幾名甚至十餘名戰士的生命,往往被認爲是可以接受的。華僑軍隊的做法無疑極大緩和了與前輩們的關係。

西北。

“他們這麼做是懷着不可告人的目的的”王ming同志對此深感憂慮,慷慨激昂壯懷激烈的說道:“他們是一羣典型的機會主義分子,我們不應該被這些所矇蔽。作爲有着堅定GongChanZhuYi信念的WuChanJieJi戰士,我們懷着爲革命獻身的崇高精神信仰,我們必將無堅不摧無往而不勝。我們不能跌入唯武器論的泥潭,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自認爲是一名最堅強最純粹的布爾什維克,他對與華僑軍隊展開的經濟合作可謂深惡痛絕。要合作也應該和偉大的蘇維埃合作。可是偉大的蘇維埃除了運來幾箱子革命書籍之外,沒有給過哪怕一枚鐵釘。

“王ming同志的提醒非常及時,”M在鞋底上捻滅香菸,“我們的確要時刻保持高度警惕。不過,爲了能夠爭取最廣大的力量投入到民族解放事業中,能夠集合多種有力因素髮展壯大我們,與華僑軍隊展開一定的合作,我認爲還是必要的。通過他們這幾年的表現,他們抗戰的決心和對抗戰的貢獻還是應該肯定的。雖然他們在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的一些做法值得商榷,但是主流還是好的。況且,蘇聯政府都能與他們合作,我們爲什麼不能呢?只要是對抗戰有好處,對發展壯大我們有好處的事情,我們就應該做。”

一句“蘇聯政府都能與他們合作,我們爲什麼不能呢?”令能言善辯的王ming同志無話可說。M一番入情入理的話得到與會絕大多數前輩們的認同。因此,向在山東的115shi陳guang羅ronghuan發出命令:在穩步發展擴大根據地的同時,全力配合友軍打擊北上進攻之日寇。

陳guang是誰?115shi不是在山西嗎?怎麼會在山東呢?

先說陳guang。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很少有人提到他,現在很多人根本對他也不太瞭解。但在抗日的歷史上,是無論如何也不能不講到他的。他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和抗日戰爭時期,做出了重大貢獻。

他於1906年出生在湖南省宜章縣慄源堡一個農民家庭裡,20歲參加革命27歲任hong2師師長。他率部隊強渡烏江,智取遵義,攻佔婁山關、飛奪瀘定橋、攻堅臘子口。“貢獻極巨。”在不到10年的戰爭生涯中,他由一個農民成長爲一名高級指揮員,這是極爲罕見的。林biao負傷後由他來擔任115Shi的代師長,他作戰勇敢,指揮果斷,治軍嚴格,性格直爽。1943年3月,他調離115shi。他一生中最光輝的時期也到此爲止。所謂性格決定命運,他驕傲、急躁、固執、專橫的性格導致他1950年遭軟禁。51年被開除黨籍。1954年四十九歲的一代名將隕落於武漢關押處。直到1988年才正式恢復黨籍和名譽。

115shi爲什麼去山東呢?原因非常簡單,山東省東臨黃海、渤海,西靠中原腹地,南接江淮地區,北依平津一線,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可是,自稱山東老百姓“父母官”的韓復榘卻在日軍的進攻面前望風而逃,致使山東15.3萬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輕易淪於敵手。

早在山東淪陷之前,前輩們先後在冀魯邊、魯西北、天福山、黑鐵山、魯東、徂徠山、泰(山)西、魯東南、魯南、(微山)湖西等地,建立了抗日武裝力量。由於侵佔山東的日軍兵力單薄,只佔領了一些主要城市和交通幹線,廣大農村成爲真空地帶,各地抗日武裝在這一有利形勢下迅速得到發展,到38年抗日武裝總人數已達4萬人。與此同時,山東各地國民黨勢力、地主豪紳、土匪兵痞也乘機拉起隊伍,搶佔地盤,也出現了在冀中那樣司令多如牛毛的局面。前輩們要在山東獨立自主地擔負起抗戰的責任,建立鞏固的根據地,就需要有一支主力部隊作爲骨幹。115shi於是來到了山東。

陳、羅接到命令之後,卻無法立即全力展開作戰準備。原因非常令人遺憾,在湖(微山湖)西地區開始“肅託”運動。即肅清託派。三十年代在蘇聯曾開展了大規模的反託鬥爭,王ming和康sheng從蘇聯一回國,便照搬蘇聯的模式,大肆鼓吹“肅託”。康sheng擔任情報部和社會部部長後,便直接掌管“肅託”大權,濫殺無辜,很多前輩以“莫須有”的罪名慘遭殺害。羅帥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心中一沉,不好!一些人的毛病又犯了。反“AB團”擴大化,就不知冤枉了多少優秀的幹部、戰士,造成了重大損失。當年,很多委座出很高獎賞都沒有抓到的前輩,最後卻慘死在自己戰友的槍口之下。

“決不能讓歷史悲劇重演!”羅帥起程之時就暗下了決心。在羅帥的強力干預下,終於制止了這場悲慘的鬧劇繼續演下去。正因爲羅帥的果斷,挽救了包括名將Lang興初在內的大批優秀指戰員的生命。領導製造這場悲劇王鳳鳴,在準備對其執行徒刑的時候畏罪逃跑做了漢奸。在羅帥處理這些事情的同時,陳guang組織前輩們投入到戰爭準備之中。華僑軍隊支援的武器通過各種途徑匯聚而來,護送、接受、分配、熟悉,擴充部隊等一些列的工作在喜悅和緊張中快速進行。

對這段歷史有較多瞭解的特區高級將領們,針對前輩們的情況以及其他各方的協調工作,研究制定相應的方案和工作部署

“根據各方不同的特點以及我們的實際狀況,要採取有針對性的工作方法。”李華雄總結了大家的意見之後最後指出“首先,對於前輩,發生在魯西南的事情再次證明,當初,我們選擇獨立自主發展的正確性。因此,我們要從實際出發,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更要從有利於國家民族發展的角度出發,而不要過於拘泥於歷史。因爲,我們存在的本身就是對歷史的最大改變。其次,對於湯恩伯的第13軍,我們不要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但是依然要積極爭取。從歷史上看,這個湯恩伯有抗戰的決心和勇氣,不過他更在意委座的態度。這次委座安排他協助我們,不僅僅是打日本鬼子。不管還有什麼其他的目的,只要他膽敢做出事實上破壞抗戰的舉動,我們要有嚴懲乃至殲滅他的勇氣。第三,對於傅長官的第35軍,我們還是以爭取和團結爲第一要務。這支軍隊打鬼子是好樣的,軍紀也還算嚴明。我們一定要通過這次作戰,促使他們綁到我們的戰車之上。最後,對於山西的閻老西,我們不能放鬆警惕。雖然他現在兵微將寡,還有前輩們的掣肘,不過能夠盤踞一方就絕非易於之輩。在山西我們結了樑子,現在他好不容易有鹹魚翻身的機會,相信他不會無所作爲的。”

李華雄說完與各方相處協調的原則之後,開始佈置作戰和攻防的攻略。

武定國把總體作戰部署向大家進行說明:

陸軍方面:

孫尉如的31集團軍(2個軍4個師)和第39集團軍(2個軍5個師)組成南方方面軍司令武定國,負責黃河沿線的防禦作戰。

傅長官的35軍(3個步兵師)、38集團軍的第84步兵師(師長高旭)、蒙古騎1師騎2師與第40集團軍(2個軍5個師)組成北方方面軍司令李華雄,宋哲元由於身體原因不能履職,因此第40集團軍由參謀長韓先楚代理。

第41軍的13摩步師(師長肖劍)加入旅大作戰序列和旅大守備1旅守備2旅、第1海軍陸戰旅,第2裝甲師組成遼東方面軍,司令員李名揚。策應北方方面軍的進攻。

第114步兵師和蒙古騎3師以及特種坦克師(裝備85II坦克的現代坦克師)作爲總預備隊和防守軍團。

空軍方面:

空1旅(駐防特區,由後世飛機組成。共有各型作戰飛機52架,能夠正常執行任務的22架)作爲本土防空力量和偵查。空2旅(駐防保定、滄州,由梟龍——1型戰鬥機組成替換支援給國府的日系飛機,共有戰鬥機58架、猛龍——I型轟炸機32架,根據蘇聯圖波列夫設計局的“61””(TU-2s,TU-2)改進而來)主要負責南方方面軍作戰。空3旅(由平津轉場到唐山和秦皇島,由梟龍——1型戰鬥機和猛龍——II型轟炸機組成。II型轟炸機是一種遠程轟炸機,根據“62”(TU-2D)改進而來)和駐防張家口蘇聯志願航空隊一起主要負責北方方面軍作戰。陸航4旅、5旅(分別駐防前進基地和冀中2號基地,各有直升機42架。每個飛行旅分別抽出20架飛機作爲儲備。)主要負責在夜間配合作戰。

海軍方面:

戰列艦孫子號(金剛號),重巡洋艦“泰山號”(足柄重巡洋艦)、“衡山號”(妙高重巡洋艦),輕巡洋艦濟遠號(長良號)、來遠號(俘獲日軍修復艦隻)、致遠號(俘獲日軍修復艦隻),6艘驅逐艦、護衛艦,潛水部隊和魚雷快艇部隊組成攻擊艦隊,負責攻擊青島的日軍艦隊。

戰列艦吳起號(最上號),剛剛下水的“華山號”號重巡洋艦,經遠號(木曾)、靖遠號(QQ訂購的‘貨輪’),6艘驅逐艦、護衛艦,小型炮艇組成登陸艦隊,準備登陸作戰。一方面配合北方方面軍作戰,另一方面殲滅遼東半島的日僞軍。

“我們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渡過黃河,進攻濟南。”武定國笑了笑說到:“老辦法,圍點打援。雖說我們的方針是南守北攻,但是死守永遠不是我們的選項。我們要通過進攻打亂完全日軍的部署。與此同時,海軍攻擊艦隊要向青島日本艦隊發起進攻。空2旅和空3旅爲艦隊提供空中支持。”

在華僑軍隊緊鑼密鼓進行戰爭準備的時候,日軍也在做着相同的工作。

第三十七章攻防(二)

第257章 怒火(四)第165章 綢繆(十二)第100章 大戰(五)第287章 殺戮(五)第104章 大戰(九)第240章 遠征(四)第61章 絞殺(五)第40章 報復第221章 諸馬(七)第275章 孤城(十六)第321章 王霸第445章 刺痛(三)第423章 南方(四)第427章 南方(八)第187章 反攻(七)第107章 大戰(十二)第169章 衝突(二)第350章 鏖戰(三)第169章 衝突(二)第306章 殺戮(二十四)第216章 諸馬(二)第149章 天空(三)第294章 殺戮(十二)第222章 無奈(一)第389章 迴歸(九)第37章 爭鬥(二)第28章 東線(五)第9章 俘虜第356章 鏖戰(九)第212章 策對(二)第70章 呼吸(八)第6章 阻截(三)第151章 名聲(一)第210章 蓄銳第223章 無奈(二)第271章 孤城(十二)第327章 南進(三)第206章 攻防(十八)第248章 遠征(十二)第285章 殺戮(三)第150章 天空(四)第203章 攻防(十五)第47章 金蟬第411章 準備(二)第171章 衝突(四)第207章 攻防(十九)第431章 南方(十二)第172章 衝突(五)第403章 迴歸(二十三)第298章 殺戮(十六)第66章 呼吸(四)第277章 調整第19章 彼身(二)第390章 迴歸(十)第22章 思謀(一)第286章 殺戮(四)第161章 綢繆(八)第106章 大戰(十) (2)第281章 爆發(二)第402章 迴歸(二十二)第86章 收官(六)第151章 名聲(一)第385章 迴歸(五)第220章 諸馬(六)第243章 遠征(七)第43章 疲兵第398章 迴歸(十八)第246章 遠征(十)第322章 家園(一)第131章 大師(一)第260章 孤城(一)第102章 大戰(七)第445章 刺痛(三)第382章 迴歸(二)第180章 逢源(三)第263章 孤城(四)第368章 難題第284章 殺戮(二)第428章 南方(九)第87章 收官(七)第114章 華北(二)第80章 呼吸(十八)第199章 攻防(十一)第62章 絞殺(六)第260章 孤城(一)第60章 絞殺(四)第309章 殘敵(二)第290章 殺戮(八)第224章 無奈(三)第108章 大戰(十三)第321章 王霸第331章 南進(七)第118章 華北(六)第92章 風雲(一)第236章 謀劃(二)第345章 出兵(一)第316章 麻煩(二)第339章 南進(十五)第140章 長江(四) (2)第375章 謀定(一)
第257章 怒火(四)第165章 綢繆(十二)第100章 大戰(五)第287章 殺戮(五)第104章 大戰(九)第240章 遠征(四)第61章 絞殺(五)第40章 報復第221章 諸馬(七)第275章 孤城(十六)第321章 王霸第445章 刺痛(三)第423章 南方(四)第427章 南方(八)第187章 反攻(七)第107章 大戰(十二)第169章 衝突(二)第350章 鏖戰(三)第169章 衝突(二)第306章 殺戮(二十四)第216章 諸馬(二)第149章 天空(三)第294章 殺戮(十二)第222章 無奈(一)第389章 迴歸(九)第37章 爭鬥(二)第28章 東線(五)第9章 俘虜第356章 鏖戰(九)第212章 策對(二)第70章 呼吸(八)第6章 阻截(三)第151章 名聲(一)第210章 蓄銳第223章 無奈(二)第271章 孤城(十二)第327章 南進(三)第206章 攻防(十八)第248章 遠征(十二)第285章 殺戮(三)第150章 天空(四)第203章 攻防(十五)第47章 金蟬第411章 準備(二)第171章 衝突(四)第207章 攻防(十九)第431章 南方(十二)第172章 衝突(五)第403章 迴歸(二十三)第298章 殺戮(十六)第66章 呼吸(四)第277章 調整第19章 彼身(二)第390章 迴歸(十)第22章 思謀(一)第286章 殺戮(四)第161章 綢繆(八)第106章 大戰(十) (2)第281章 爆發(二)第402章 迴歸(二十二)第86章 收官(六)第151章 名聲(一)第385章 迴歸(五)第220章 諸馬(六)第243章 遠征(七)第43章 疲兵第398章 迴歸(十八)第246章 遠征(十)第322章 家園(一)第131章 大師(一)第260章 孤城(一)第102章 大戰(七)第445章 刺痛(三)第382章 迴歸(二)第180章 逢源(三)第263章 孤城(四)第368章 難題第284章 殺戮(二)第428章 南方(九)第87章 收官(七)第114章 華北(二)第80章 呼吸(十八)第199章 攻防(十一)第62章 絞殺(六)第260章 孤城(一)第60章 絞殺(四)第309章 殘敵(二)第290章 殺戮(八)第224章 無奈(三)第108章 大戰(十三)第321章 王霸第331章 南進(七)第118章 華北(六)第92章 風雲(一)第236章 謀劃(二)第345章 出兵(一)第316章 麻煩(二)第339章 南進(十五)第140章 長江(四) (2)第375章 謀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