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終結(十二)

遠東國防軍與蘇聯紅軍的精彩對決,在1948年7月25日,歷時55天終於在全世界的關注的目光中落下了帷幕。戰爭以遠東共和國的完勝告終。國防軍再次創造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以二百八十一萬兵力全殲蘇聯紅軍中央方面軍和東南方面軍三百五十萬人。其中俘虜八十一萬人,主要是在戰爭後期繳械投降。大獲全勝的遠東共和國國防軍,並沒有乘勝向歐洲推進,而是在烏拉爾山脈東麓、烏拉爾河和裡海東岸停止了前進的腳步。

善於抓住戰機的美國人和善於改變策略的英國人一道,在歐洲迫使蘇聯人不得不放棄既得利益。從紅色蘇聯的鐵幕下“解放”了大片土地。並在鐵幕邊緣集結了上百萬軍隊。意圖雖然不明確,但是對於蘇聯來說無疑是一個無比巨大的潛在威脅。偉大的紅色蘇聯不得不再次面對兩線作戰的恐怖境地之中。而這次,來自東方的現實壓力顯然要勝過西方。

相比較而言,美軍在太平洋戰場對日本的作戰以及狼之隊在東南亞和印度洋與英法等多國部隊的作戰,都顯得失色很多。美軍雖然對日本帝國進行了持續的戰略轟炸,並將日本海軍主力殲滅殆盡,然而,他們怎麼也想不通,在明顯的失敗面前,倔強的小日本兒就是不放棄抵抗投降。反而,越是抵近日本本土,其戰鬥就越慘烈。一個小小的硫磺島讓數萬美國年輕人魂斷於斯。令已經準備好勝利演說和慶祝活動的美國人非常惱火。在這個時候,任誰也不好意思讓與蘇聯人進行殊死搏鬥的遠東共和國再派兵支援。再加上,美國人看到遠東共和國國防軍表現出來的戰鬥力,不得讓美國人對這個桀驁不馴的小夥伴重新定位。隨着戰爭的進程,美國漸漸改變了對遠東共和國的戰略。他們艱難的做出了一個決定:開始尋求與遠東共和國建立平等的建設性的夥伴關係。與他們認真地討論未來在東亞乃至整個亞洲和西太平洋地區的合作事宜。美國人不僅是聰明的而且是務實的。他們相比英國人少了一份執拗和歷史的牽絆。也正因爲他們這種特質,才使得美國在列強林立的世界上建立自己的超級大國地位。

英國人並不像他們的美國大哥那樣灑脫。他們就像一名耄耋老者,把玩着掌握的一切珍寶而捨不得放下其中任何一件。可是他們忘記了一點,擁有這些珍寶需要一雙有力的大手。雖然他們組建了多國部隊,雖然他們成功的阻止了遠東共和國對狼之隊的有效援助,雖然他們成功的挑起了南亞、東南亞地區的****情緒,但是連續兩次世界大戰對他的消耗無疑是巨大的。大到連這個已經積累了幾百年的超級帝國也難以承受的地步。在遭到狼之隊接連的打擊之後,他的人民終於對戰爭厭倦了。戰時內閣在國內排山倒海的反戰浪潮中倒臺了。新的正常的內閣出籠之後,英國人開始考慮如何體面的結束這場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戰爭。

狼之隊同樣也累了。連續十一年的戰鬥對於任何人來說都絕對是一種煎熬。就連那些對戰功和勳章渴望到夜不能寐的新銳軍人,他們的豪情壯志也在殘酷漫長的戰鬥中消磨殆盡。既然雙方都不想打了,那剩下的事情就是換上西裝像模像樣地坐到談判桌兩端,展開另一場戰鬥。自從雙方六月底停戰以來,雙方美國人的撮合下,在談判桌上已經較量了將近兩個月。從地緣政治到經濟利益再到戰俘遣返等等等等。爲了儘快把國家轉入和平發展和經濟建設的軌道,狼之隊也做出了必要的讓步。他們放棄了要求泰國加入南方民主聯邦共和國的要求,但是他們必須在名義上臣服大清皇室。還放棄了將緬甸全境納入南方共和國的要求。此外,還放棄了對蘇門答臘島的領土要求,附加條件是蘇門答臘必須獲得獨立。有得就有失,有失就必須有得。得與失之間沒有絕對的界限,更體現一種智慧。

狼之隊放棄這三大塊利益之後,所提出的條件也非常苛刻。第一,要求英國、印度、巴基斯坦確認東印度地區的歸屬並承諾不干預喜馬拉雅山南麓三國自主選擇自己的國家定位。(至於克什米爾的問題,要有遠東共和國與相關國家談判)這一點英、印、巴三國算是勉強接受了。第二,要求英國與荷蘭分別確認,狼之隊對南安達曼、小安達曼島(英屬)以及尼科巴羣島(荷屬)歸南方共和國領土。作爲保留南方緬甸和蘇門答臘的交換。英國人在於荷蘭人進行艱難的磋商之後,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選擇了接受。第三、要求英國確認狼之隊對馬來半島以及連接北方緬甸的陸地走廊予以確認,作爲保證泰國獨立地位和南方緬甸的交換。這一點經過激烈的交鋒之後,在狼之隊向南方緬甸政府交割了曼德勒至仰光之間同等面積土地之後,雙方達成協議。第四,狼之隊要接手越南全境。因爲在多國部隊之中就數越南最爲上勁。

不僅驅逐南方華僑,並且勒索所有準備離境的華僑繳納一筆令他們傾家蕩產的出經費之後,才准許離開。他們用這種方式凝聚國內民衆力量並籌集軍費。再向狼之隊展開以游擊戰爲主的騷擾攻擊過程中,越南鬼子無所不用其極。幾乎把能夠想到的各種卑劣手段都用上了。他們讓婦女赤身進攻,發動老人小孩兒在狼之隊背後打黑槍。雖然並沒給游擊戰的老祖宗——狼之隊,造成什麼能夠拿得上臺面的損失,但是非常膈應人。因此,狼之隊在奪佔整個南越之後,理所當然沒有必要再離開。沒想到,一直沒什麼作爲的法國人火了。他們斷然拒絕狼之隊的要求。英國人也懶得管法國人的閒事兒,畢竟自己原本在那裡就沒什麼利益可談。他們更願意看到狼之隊與法國人之間發生衝突。或許自己能夠在其中獲得某些利益也說不定。法蘭西共和國爲了給第四共和國揚威立萬兒,擺出一副不惜決死一戰的架勢。這下把狼之隊惹火了,你要戰我便戰,來吧!

於是,狼之隊調集8個新版虎狼之師,在十天之內全殲越南南部和柬埔寨東北邊境地區法國遠征軍及其所謂的法國外籍軍團。收拾他們的是“狼牙”特戰大隊(旅級)、“狼爪”特戰大隊(旅級)和第106山地師一部。號稱精銳的法國外籍兵團在身經百戰的狼之隊面前,幾乎沒有還手的餘地。裝備現代化武器,被現代特種作戰思想武裝起來的狼牙、狼爪和山地部隊聯手將之消滅的一個不剩。

“連一條狗都沒留下!”

當李傑同志聽到狼牙的報告之後,流露了那種自得的笑容“我們就是要告訴那些傢伙,和我們作對是什麼結果!什麼狗屁外籍兵團不過是一幫訓練有素的烏合之衆罷了!”

“沒錯!”林楚男結果李傑的話頭“和我們爲敵就是一個字——死!”林楚男越來越喜歡這支部隊,他也在不經意之間習慣了狼之隊的語式和思維。

以一敗塗地的法國人深的是有多大臉現多大眼。在這場全軍覆滅的戰鬥之後,矛盾重重危機四伏的第四共和國頃刻間分崩離析。人民也終於想到了他們最不該忘記的二戰英雄——戴高樂將軍。戴高樂上臺之後立即決定停止在印度支那的作戰,與狼之隊展開談判。失敗者能夠獲得的發言權十分有限。不過狼之隊還是給了法蘭西共和國面子,將老撾色邦河以南的地方和柬埔寨交給了法國,以換取法國放棄越南並交換柬埔寨幫斯洛芬至個洛奇嗎湄公河以東的領土。法國能有更多的選擇嗎?他們現在要想維持其在柬埔寨等地的統治甚至還需要狼之隊的幫助。狼之隊之所以沒有把印支三國全部收入囊中,也是貫徹國防安全委員會“適可而止”的決策。

正如美國對中美洲國家所做的那樣。以美國的實力不要說中美洲,即便他想囊括整個南美恐怕也不是什麼太難的事情。但是他們沒有那麼做。即便波多黎各曾經通過全民公決希望加入美國,都被美國人斷然拒絕了。應爲一個國家的領土其實並非越大越好,還是那句話差不多就得。作爲一個強國只需要在你的後院維持足夠強大的影響力就可以。沒必要非要將之收納。因爲,狼之隊在南亞和東南亞的既定戰略已經超額完成了。基本解決了未來國家的邊界糾紛,南海問題也基本不成其爲問題了。有狼之隊在東南亞地區的強勢介入,其他國家,借給他們三個膽子相信也不敢對國內的華僑放肆。除非他們想試一試狼之隊爪牙是否還鋒利如初。所以,狼之隊沒必要給自己和以後的國家惹過多的麻煩。

談判結束之後,東南亞地區的戰火終於熄滅了。多國部隊雖然不甘雖然不服氣,但是他們被淘汰了。法國人在撤出越南迴到柬埔寨之前還有一件事需要他們做。那就是審判當地的抵抗力量領導者yg。有狼牙出手,yg企圖外逃或者進入深山試圖繼續抵抗的領導和骨幹分子,絕大部分都落網。在審判前,前輩們終於還是按捺不住。他們與狼之隊交涉,希望他們能夠放過huzhiming爲首的一批yg成員。狼之隊在前輩保證其不再中國本土實施抵抗狼之隊活動的能諾之後,將huzhiming交給了前輩。其他人員,狼之隊以法國人爲擋箭牌沒給前輩們這個面子。蘇聯東部戰役,給前輩們帶來的震驚並不難理解。一些奉蘇聯爲圭臬的人,在叫囂協助偉大的紅色蘇聯對抗遠東共和國法西斯匪徒的無果之後,甚至憤然選擇離開中國,要與他們的主子共存亡。一句“天要下雨娘要家人”,前輩並沒有難爲這些同志。

“一些人似乎永遠都喜歡對自己的敵人,進行聲色俱厲情緒化的潑婦罵街式的口誅筆伐。”當劉遠洋聽到來自前輩們的聲音之後無奈的搖搖頭,對身邊的王文文說道。

“這隻能充分暴露他們的虛弱。”王文文淡淡的說道“對與一個真正強大的力量,根本無需用這種方式發出自己的聲音。而且,絕大多數情況,當他們說這些話的時候,他們自認爲自己是安全的。他們需要用這種近乎無賴的所謂強硬,來維繫國內某些腦癱患者的人心士氣,他們叫囂的時候是希望留別人血。看看卡扎菲、薩達姆乃至咱們的小兄弟。可是,真到需要他們迎着敵人的子彈衝鋒的時候,都是一副什麼德行就明白了!無非是自取其辱罷了!”

法國人在狼之隊的恩威並施之下,開始扮演一個不太光彩的角色。他們在經過草草的審訊之後,按照狼之隊的意思,判處了那些做着大印度支那聯盟美夢者絞刑。在狼之隊強大實力的作用之下,喜馬拉雅山南麓三國,紛紛以十萬分的內疚慚愧和懊悔,向狼之隊表決心宣誓效忠。狼之隊依然讓他們宣誓效忠大清皇室,並不接納他們加入聯邦。如果他們願意改變國體,實行共和制,狼之隊可以考慮他們加入。三個小國的國君經過認真地考慮之後,決定還是做他們的“雞頭”身份,宣誓效忠大清王室。並仿克什米爾例,向大清王室遣使進“九白之貢”,接受冊封。

第32章 權衡(一)第44章 追兵第155章 綢繆(二)第33章 權衡(二)第12章 序幕(一)第304章 殺戮(二十二)第295章 殺戮(十三)第325章 南進(一)第457章 終結(九)第406章 迴歸(二十六)第146章 火併(三)第271章 孤城(十二)第254章 怒火(一)第77章 呼吸(十五)第345章 出兵(一)第409章 迴歸(二十九)第450章 終結(二)第281章 爆發(二)第341章 南進(十七)第14章 序幕(二) (2)第415章 準備(六)第21章 狸貓(二)第317章 麻煩(三)第184章 反攻(四)第291章 殺戮(九)第104章 大戰(九)第206章 攻防(十八)第414章 準備(五)第432章 南方(十三)第361章 鏖戰(十四)第164章 綢繆(十一)第454章 終結(六)第201章 攻防(十三)第319章 詭道(一)第29章 東線(六)第168章 衝突(一)第113章 華北(一)第144章 火併(一)第116章 華北(四)第63章 呼吸(一)第259章 登陸(二)第88章 改變(一)第74章 呼吸(十二)第103章 大戰(八)第269章 孤城(十)第288章 殺戮(六)第455章 終結(七)第391章 迴歸(十一)第401章 迴歸(二十一)第305章 殺戮(二十三)第130章 風波(二)第331章 南進(七)第299章 殺戮(十七)第291章 殺戮(九)第350章 鏖戰(三)第124章 建設第332章 南進(八)第435章 心事第128章 待客第427章 南方(八)第19章 彼身(二)第109章 大戰(十四)第234章 西進(七)第81章 收官(一)第257章 怒火(四)第439章 分治(四)第18章 彼身(一)第3章 圍追(三)第287章 殺戮(五)第416章 準備(七)第311章 交易第48章 脫殼第320章 詭道(二)第239章 遠征(三)第25章 東線(二)第9章 俘虜第212章 策對(二)第236章 謀劃(二)第13章 序幕(二) (1)第277章 調整第38章 奇兵(一)第315章 麻煩(一)第352章 鏖戰(五)第129章 風波(一)第433章 南方(十四)第393章 迴歸(十三)第378章 謀定(三) (2)第235章 謀劃(一)第369章 叛亂第188章 妥協第102章 大戰(七)第125章 迎客第324章 家園(三)第140章 長江(四) (2)第183章 反攻(三)第11章 煉獄(二)第139章 長江(四) (1)第7章 阻截(四)第3章 圍追(三)第211章 策對(一)
第32章 權衡(一)第44章 追兵第155章 綢繆(二)第33章 權衡(二)第12章 序幕(一)第304章 殺戮(二十二)第295章 殺戮(十三)第325章 南進(一)第457章 終結(九)第406章 迴歸(二十六)第146章 火併(三)第271章 孤城(十二)第254章 怒火(一)第77章 呼吸(十五)第345章 出兵(一)第409章 迴歸(二十九)第450章 終結(二)第281章 爆發(二)第341章 南進(十七)第14章 序幕(二) (2)第415章 準備(六)第21章 狸貓(二)第317章 麻煩(三)第184章 反攻(四)第291章 殺戮(九)第104章 大戰(九)第206章 攻防(十八)第414章 準備(五)第432章 南方(十三)第361章 鏖戰(十四)第164章 綢繆(十一)第454章 終結(六)第201章 攻防(十三)第319章 詭道(一)第29章 東線(六)第168章 衝突(一)第113章 華北(一)第144章 火併(一)第116章 華北(四)第63章 呼吸(一)第259章 登陸(二)第88章 改變(一)第74章 呼吸(十二)第103章 大戰(八)第269章 孤城(十)第288章 殺戮(六)第455章 終結(七)第391章 迴歸(十一)第401章 迴歸(二十一)第305章 殺戮(二十三)第130章 風波(二)第331章 南進(七)第299章 殺戮(十七)第291章 殺戮(九)第350章 鏖戰(三)第124章 建設第332章 南進(八)第435章 心事第128章 待客第427章 南方(八)第19章 彼身(二)第109章 大戰(十四)第234章 西進(七)第81章 收官(一)第257章 怒火(四)第439章 分治(四)第18章 彼身(一)第3章 圍追(三)第287章 殺戮(五)第416章 準備(七)第311章 交易第48章 脫殼第320章 詭道(二)第239章 遠征(三)第25章 東線(二)第9章 俘虜第212章 策對(二)第236章 謀劃(二)第13章 序幕(二) (1)第277章 調整第38章 奇兵(一)第315章 麻煩(一)第352章 鏖戰(五)第129章 風波(一)第433章 南方(十四)第393章 迴歸(十三)第378章 謀定(三) (2)第235章 謀劃(一)第369章 叛亂第188章 妥協第102章 大戰(七)第125章 迎客第324章 家園(三)第140章 長江(四) (2)第183章 反攻(三)第11章 煉獄(二)第139章 長江(四) (1)第7章 阻截(四)第3章 圍追(三)第211章 策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