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準備(四)

劉遠洋的招待晚宴氣氛熱烈,也頗爲詭異。Zhou、張將軍二人剛剛進行完國g之間的談判,現在又不約而同來到華僑軍的地頭。二人也稱得上是老朋友,尤其是在武漢、重慶期間雙方接觸非常多,相交甚厚。Zhou曾多次邀請張將軍共商國是,然而深受中國傳統思想影響的張將軍,依然堅持認爲應該完成自己的使命之後再說。結果兩人在這裡不期而遇。這一樣的場合基本上是禮節性的,各方不會在會議上談什麼實質性的問題。劉遠洋在法寶熱情洋溢的歡迎致辭之後,再次重申華僑軍方面的立場並倡議國g雙方能夠在立足實際的基礎上進行具有建設性的和談,以儘快結束國內的戰爭。同爲客人的zhou張二人,僅發表了禮節性的致辭,沒有在發言稿中涉及任何實質性的問題。像所有的事情一樣功夫永遠在事外。觥籌交錯間掩蓋不了國g雙方的緊張和不安。

來自北京的消息很快就傳回到了前輩那裡。他們與前方的同志一樣無比震撼,一開始根本不敢相信這不可思議的事情是真的。經過反覆解讀,最終還是認爲這件事的可信度以及華僑軍的真實意圖非常值得懷疑,於是發給前方的電報中心思想就是,進一步摸清華僑軍的真實意圖。

而委座那裡則是一片風雨飄搖的感覺。寄居廣東的國民政府,面對洶涌而來的解放軍,正在爲自己的未來而一籌莫展。委座接到前方的電文之後一股亡國之君的感慨油然而生。與幕僚經過一夜的的磋商之後,告訴張將軍以保全國府****爲宜。說白了就是仿照戴高樂在英國建立流亡政府的方式,存在於華僑軍的轄區。

第二天的會談,被王文文體貼的安排在下午15時,以便一夜未眠的的談判代表們能夠得到充分的休息。與前輩們的會談代表改爲王天浩。這一變化使前輩們有些意外。雖然沒怎麼接觸過這位負責華僑軍經濟的掌門人,但是其大名恐怕在中國政商兩界無人不知。

“實在對不起,王女士因爲身體原因,今天不能到場,受劉總司令指派,由我來和諸位就雙方經濟技術方面的合作進行磋商。”王天浩標誌性的笑容依舊,他的一番話卻令前輩們更加迷茫。這次談判雖然負責經濟的陳yun來了,但是他是應華僑軍的邀請前來協助zhou工作的,其實關於經濟方面的議題並非談判的主要目的。

“對不起,王先生”zhou對這種突然襲擊式的談判難以接受“我們更願意就貴方的路線圖計劃進行進一步深入的磋商。”

“zhou將軍,這並不矛盾!”王天浩示意zhou稍安勿躁。說句實話,王天浩在這位偉大的共和國締造者面前依然略顯侷促。他的童年和少年,幾乎是在父母對這位偉人的追憶、讚歎尊敬中成長。偉人的遺像曾經長久的掛在他家的客廳之中。父母那一代人對他的尊敬可見一斑。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想不對偉人尊敬都不可能。今天終於得以相見,其內心中的激動並不難想象。不過,工作還得做。

“我們下面要談的與我們制定的迴歸路線圖,具有非常密切的關聯,因此,達成一致。”

Zhou與隨行前輩們低聲商量了一下,表示願意聽一聽王天浩葫蘆裡到底買的什麼藥。

“正如昨天諸位得知的那樣,根據路線圖,我們將逐步撤離國內,將國土的保衛義務移交給貴方。那麼,隨之產生了一個問題,就是原先在我們控制區域內的各類企業的去留問題。相信諸位對這個問題應該非常感興趣!”

前輩們立即就明白了王天浩的意思,他們當然對此感興趣了。自從世界經濟進入大工業時代以來,企業就成爲創造社會財富最主要的一種經濟組織形式,成爲一個國家的經濟命脈所繫。古老的中國之所以收緊西方列強的凌辱,追根溯源,就是因爲中國缺少那些支撐國民經濟的現代企業。

“此前,我方已經和陳yun先生進行了一定接觸,進行了初步意向性的溝通,並未進行深入探討。現在,路線圖計劃,如果貴方沒有原則性的重大異議,即將步入實施階段。因此,企業的去留問題就顯得要極爲迫切。如諸位所知,在我們轄區內建有一些企業。”王天浩不無謙虛的說道:“這些企業幾乎涵蓋了各種所有制和不同的組成方式。從所有制上區分,既有公有制企業也有私有制企業,還有公私合營企業以及中外合資和中外合作企業。從企業組織形式上區分,既有獨資企業、合夥企業,還有公司企業。有有限責任公司、也有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在如此衆多的企業中,我們在此只討論國有企業或者按照你們習慣稱爲國家資本主義經濟或者國家資本主義經濟佔主導部分,爲了方便我們先簡稱其爲國有企業。因爲,私有企業的去留問題,需要由業主或者股東決定其去留,我們無權干涉。國有企業中按照不同的門類分爲重工、輕工、農業和服務業。其中,還有軍工國防類企業。我們的總原則是資源共享,合理分配,逐步轉移。具體方案如下:尖端軍工企業及其附屬機構,包括核工業、火箭、導彈、衛星等企業,以及相關的研究機構。在幫助國內完成相關建設和人才培養之後實施整體搬遷。”

“對不起,王先生剛纔您說什麼?”zhou和陳yun幾乎同時問道。對於非專業的前輩們來說這些新名詞中,他們只對火箭有所耳聞,其他的對於他們來說實在過於陌生。

在王天浩的示意下,房間內的暗了下來,在會議室的一端的幕簾拉開,重新拷貝成黑白電影膠片的視頻資料隨着電影放映機的輕微噪聲,展現在前輩們的面前。原子彈爆炸、導彈試射、衛星上天等視頻在解說員的配合下,逐一轉換畫面。爲了是前輩們對這些高科技玩意兒能夠儘快接受,視頻中專門配備了三地動畫。

電影放完了,室內的燈光亮了很久之後,前輩們都還沒從剛纔的震撼中緩過來。王天浩靜靜地等待前輩們。

“王先生,我只有一個問題?”很久zhou緩緩說道:“你們爲什麼撤離?”

“這個問題,隨後會由劉遠洋總司令回答,我的任務是與貴方就經濟方面的合作問題展開磋商。我們可以繼續嗎?”

“請!”

隨後,王天浩詳細闡明瞭華僑軍對於未來企業轉移方式、比例、時限等問題一一向前輩們進行了闡述。最後,王天浩心情複雜的說道:“我希望我們的努力和準備,能爲國內醫治戰爭創傷、恢復生產經濟建設,發揮一點作用。更希望諸位接收這些企業之後,能夠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實際的經濟發展道路。”

Zhou此時的心情和他的同事們一樣複雜。華僑軍所呈現出來的東西實在太令他們震驚。久經陣仗的前輩此時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他腦子裡被一個念頭縈繞着,他們爲什麼不留下?必須要爭取他們留下來。

在另一間會議室中,氣氛略顯沉悶。

徐鵬雄已經就華僑軍對國府的政策態度闡述清楚了:“歡迎國府和****進入華僑軍轄區,華僑軍將保障所有到來的人的生命財產安全。組建流亡政府不可能,政府官員可以加入未來華僑軍所組建的政府中任職。****則必須解散或者加入華僑軍。華僑軍承諾幫助所有不願留下的政府官員、軍官、士兵、普通百姓到他們想去的地方。”

這樣的條件對於一個已經頻臨崩潰的政權來說,其實應該算得上非常優越的了。但是,張將軍知道這樣的條件委座不論如何是不會同意的。在委座看來,自己還沒有完全失敗,自己還有東南和西南。自己比當年g軍佔有的資源要多得多,完全可以像gong軍那樣以游擊戰起家再奪回失去的政權。

“煩請文白先生轉告委座,不論何時何地,我們的大門都完全向國府上下以及****將士敞開。”最後,徐鵬雄起身說道。

“謝謝!文白謹記!”

晚上,北京城華燈初上。如果不是特意提醒,沒人相信這裡是戰亂中的中國故都。巍峨的城牆、宏大的紫禁城無不向人們訴說着他曾經的輝煌和莊嚴。華僑軍對北京城的改造,完全保留了古都的舊貌。爲了避免後世對北京城的破壞留下永世的遺憾,華僑軍在樑思成和林徽因賢伉儷的幫助下,對古城進行了大規模保護。並將城內所有的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全部遷出城外,在復興門外規劃了北京新城,並將前門(正陽門東西站)火車站、西直門火車站遷往新城,拆除城市內所有軌電車軌道,以恢復京城完整舊貌。將舊城區內所有的電線、管道全部埋入地下,併爲後世的天然氣、煤氣、電話線、電纜、光纖敷設之用預留了相應的空間。增加公共衛生設施,借鑑歐洲古城的排水設施,修建了現代化的排水設施,預防大雨造成的內澇。包括紫禁城在內的所有明清古建築全部被列爲國家一類文物保護單位,改建成爲博物館,對中國民衆免費開放。

g雙方代表到來之時,舊城維護和新城建設工作還未全部完成,但是都已經初具規模,相信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當局要相對北京進行破壞性開發的阻力要大得多。對於國g雙方的代表團成員來說,他們雖然對北京的“新貌”頗多感慨,但是巨大的心理壓力,使得他們無心觀賞。今夜也註定是一個不眠之夜。

劉遠洋、李華雄分別造訪的前輩和張將軍。

Zhou對劉遠洋的到來非常欣慰。終於能和這位名義上的華僑軍總司令、華僑軍控制區最高行政長官會面,相信很多問題都可以得到權威解釋。Zhou或許不知道,對於第一次與zhou近距離接觸的劉遠洋,其心情或許比他更加迫切。

“今天,確切的說從昨天開始,貴方一系列的行爲令我方非常震驚!”閱歷豐厚,經驗老道的zhou,此刻對於華僑軍的誠意並無懷疑,他更多的是想知道華僑軍未來的戰略走向。“劉總司令請恕我直言——”

“請講,您不必客氣!”

“您和您的同事戰友們爲什麼不選擇留下,我們攜手並肩一起來建設一個偉大的新中國,爲中華的復興和崛起而共同努力呢?”

“zhou將軍,”劉遠洋平靜了一下自己的心緒之後,沉聲說道:“這與我們不參加內戰的原因是一樣的。我們雖然世居海外,但是這裡同樣是我們的祖國。祖國有難了我們回國效力天經地義,國內外敵已除,我們選擇離開同樣也是天經地義的事請。臺灣和海南的日軍已經不足爲患,而且,我們也相信憑貴方的努力完全可以完成剩下來的任務。當然,如果貴方需要我們盡一份力,我們義不容辭。相對於國內的事務,我們其實更關注與國際環境。您也知道,現在整個二戰還未結束,西方列強都忙於相互的爭鬥,此時正是我國崛起的大好時機。再說,我們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已經成爲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我們撤離中國必須要有一塊暫時的安身之地,因此,我們選擇了在沙俄侵佔的領土。我們願意在祖國的周邊守望,爲祖國的崛起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在若干年之後,當祖國不再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自然會選擇將我們暫時安身的所有地區併入祖國。”

“您似乎並沒有解答我的疑惑。”zhou微微一笑。

第254章 怒火(一)第176章 衝突(九)第209章 攻防(二十一)第192章 攻防(四)第353章 鏖戰(六)第65章 呼吸(三)第250章 美援第66章 呼吸(四)第67章 呼吸(五)第314章 暗戰(三)第58章 絞殺(二)第17章 利刃(二)第46章 狡兔第105章 大戰(十) (1)第222章 無奈(一)第240章 遠征(四)第39章 奇兵(二)第139章 長江(四) (1)第339章 南進(十五)第335章 南進(十一)第94章 風雲(三)第302章 殺戮(二十)第439章 分治(四)第168章 衝突(一)第205章 攻防(十七)第193章 攻防(五)第23章 思謀(二)第319章 詭道(一)第225章 團軍,司令林楚男替代宋哲元,原第40軍參謀長葉謙第96章 大戰(一)第107章 大戰(十二)第5章 阻截(二)第230章 西進(三)第252章 戰端(一)第366章 拖延第440章 分治(五)第429章 南方(十)第411章 準備(二)第97章 大戰(二)第35章 算計(二)第396章 迴歸(十六)第308章 殘敵(一)第166章 綢繆(十三)第78章 呼吸(十六)第128章 待客第345章 出兵(一)第125章 迎客第258章 登陸(一)第265章 孤城(六)第302章 殺戮(二十)第190章 攻防(二)第405章 迴歸(二十五)第225章 團軍,司令林楚男替代宋哲元,原第40軍參謀長葉謙第163章 綢繆(十)第230章 西進(三)第108章 大戰(十三)第96章 大戰(一)第17章 利刃(二)第332章 南進(八)第362章 鏖戰(十五)第72章 呼吸(十)第217章 諸馬(三)第243章 遠征(七)第308章 殘敵(一)第209章 攻防(二十一)第216章 諸馬(二)第336章 南進(十二)第270章 孤城(十一)第419章 準備(十)第2章 圍追(二)第204章 攻防(十六)第196章 攻防(八)第93章 風雲(二)第22章 思謀(一)第303章 殺戮(二十一)第438章 分治(三)第213章 時局第459章 終結(十一)第71章 呼吸(九)第419章 準備(十)第304章 殺戮(二十二)第111章 大戰(十六)第387章 迴歸(七)第318章 驚蟄第397章 迴歸(十七)第285章 殺戮(三)第33章 權衡(二)第56章 斷尾(三)第305章 殺戮(二十三)第281章 爆發(二)第215章 諸馬(一)第60章 絞殺(四)第423章 南方(四)第277章 調整第144章 火併(一)第12章 序幕(一)第411章 準備(二)第139章 長江(四) (1)第23章 思謀(二)第193章 攻防(五)
第254章 怒火(一)第176章 衝突(九)第209章 攻防(二十一)第192章 攻防(四)第353章 鏖戰(六)第65章 呼吸(三)第250章 美援第66章 呼吸(四)第67章 呼吸(五)第314章 暗戰(三)第58章 絞殺(二)第17章 利刃(二)第46章 狡兔第105章 大戰(十) (1)第222章 無奈(一)第240章 遠征(四)第39章 奇兵(二)第139章 長江(四) (1)第339章 南進(十五)第335章 南進(十一)第94章 風雲(三)第302章 殺戮(二十)第439章 分治(四)第168章 衝突(一)第205章 攻防(十七)第193章 攻防(五)第23章 思謀(二)第319章 詭道(一)第225章 團軍,司令林楚男替代宋哲元,原第40軍參謀長葉謙第96章 大戰(一)第107章 大戰(十二)第5章 阻截(二)第230章 西進(三)第252章 戰端(一)第366章 拖延第440章 分治(五)第429章 南方(十)第411章 準備(二)第97章 大戰(二)第35章 算計(二)第396章 迴歸(十六)第308章 殘敵(一)第166章 綢繆(十三)第78章 呼吸(十六)第128章 待客第345章 出兵(一)第125章 迎客第258章 登陸(一)第265章 孤城(六)第302章 殺戮(二十)第190章 攻防(二)第405章 迴歸(二十五)第225章 團軍,司令林楚男替代宋哲元,原第40軍參謀長葉謙第163章 綢繆(十)第230章 西進(三)第108章 大戰(十三)第96章 大戰(一)第17章 利刃(二)第332章 南進(八)第362章 鏖戰(十五)第72章 呼吸(十)第217章 諸馬(三)第243章 遠征(七)第308章 殘敵(一)第209章 攻防(二十一)第216章 諸馬(二)第336章 南進(十二)第270章 孤城(十一)第419章 準備(十)第2章 圍追(二)第204章 攻防(十六)第196章 攻防(八)第93章 風雲(二)第22章 思謀(一)第303章 殺戮(二十一)第438章 分治(三)第213章 時局第459章 終結(十一)第71章 呼吸(九)第419章 準備(十)第304章 殺戮(二十二)第111章 大戰(十六)第387章 迴歸(七)第318章 驚蟄第397章 迴歸(十七)第285章 殺戮(三)第33章 權衡(二)第56章 斷尾(三)第305章 殺戮(二十三)第281章 爆發(二)第215章 諸馬(一)第60章 絞殺(四)第423章 南方(四)第277章 調整第144章 火併(一)第12章 序幕(一)第411章 準備(二)第139章 長江(四) (1)第23章 思謀(二)第193章 攻防(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