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妥協(一)

史迪威走了近一個星期,沒有任何迴音。郎朗也並不着急,反正現在自己兵精糧足,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並沒有後勤方面的壓力。不僅如此,在和飯田祥二郎的作戰中,狼之隊可謂收穫頗豐。槍支彈藥、火炮車馬、糧食燃油等等不一而足,俘虜日“僞”軍僅七萬人。除此之外,由於攻佔的密支那和曼德勒,繳獲了大量日軍掠奪囤積的來不及運走的金銀、寶石、鴉片、海洛因(這兩樣幾乎和黃金白銀一樣都是硬通貨)。幾乎一夜之間郎朗就由一個需要別人經常接濟的窮光蛋,搖身一變成了闊佬。打仗的確是個高風險高產出的買賣。

郎朗當然不會像一個守財奴一樣把這些東西埋起來,在戰後他一刻也未敢停息,馬不停蹄地進行整編和建設。首先他對被俘的泰緬僞軍進行分化瓦解。這是狼之隊的強項。經過一番甄別篩選,大約四萬僞軍願意投身狼之隊。對於其他不識時務的僞軍和鬼子,郎朗也沒有像以往那樣予以消滅,二是把他們組織起來,修路建機場挖礦,最大限度的壓榨他們的剩餘價值。路是需要修的,尤其是通往國內的滇緬公路需要加寬加固,另外通往金三角地區和老撾北部的道路也急需修築,這對強化狼之隊對這一地區的控制勢在必行。在曼德勒和密支那、臘戍分別各新建了一座機場,以增加人員貨物的吞吐量。其次,武裝被俘人員擴大軍隊規模。他將部分在老撾、越南北部的游擊隊和工作組發展的部隊,徵召加入正規部隊,與四萬僞軍兵員編爲4個步兵師,一水配備日系裝備,由狼之隊加派教導大隊進行高強度的正規化訓練,力爭在四個月內形成戰鬥力。這項工作即便在“叛亂”期間也從未停止。郎朗這麼做的目的一方面增加自己的籌碼,另一方面也爲今後的行動進一步積蓄力量。最後,擴大生產,重點加強翡翠寶石和包括冰毒在內的毒品生產。

“許他們殺人就許我們防火!”郎朗在迴應隊伍中關於對制販毒質疑的時候說道:“我想問大家一句,是誰把罌粟引進到中南半島?是誰讓毒品氾濫到全世界?是英國人、是荷蘭人、是法國人,就是這幫強盜。現在他們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摘下眼罩安條假腿穿上西裝就成了文明人了?扯淡!當年他們可以往我國輸送鴉片,那麼今天我們就可以向他們輸送鴉片。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還是那句話,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手裡有了錢,其他的事情就好辦了。即便沒有美國人的援助,以狼之隊當前的儲備和擁有的資源,自保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這也是爲什麼郎朗的底氣這麼足,最重要的原因。所以,郎朗並不着急,他在與各方周旋的同時,秣兵厲馬紮紮實實的夯實狼之隊的基礎。

郎朗不急,劉遠洋和徐鵬雄更不着急。在東北戰役結束之後,雖然有緬甸戰場的“拖累”,但是各項生產全部進入快車道。尤其是內戰大規模爆發以後,華僑軍控制的地區更是成爲世外桃源一般令人嚮往的地方。不論紅區還是白區的人們,在戰火的驅趕下,不顧各種嚴厲的禁令,紛紛冒死“越境”進入“僑統區”。特區以王天浩爲首的經貿團隊和以沈險峰爲首的科教團隊豈能輕易放過這個絕佳機會呢?他們採取“明暗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原則,充分利用正當渠道和隱蔽戰線兩個途徑,在美洪集團和情報系統的共同運作下,大肆吸納國內外的資金、技術和人才。

典型做法有兩類:一類是對於國內大的企業資本家,以投資美洪集團、歐洲財團(QQ支隊在歐洲整合後的財團)等在海外或明或暗控制的公司、企業的方式轉移資金。對於其本人則通過秘密途徑以收買、偷渡等方式逃避到海外或者特區。另一類對於科教人才,主要是通過秘密途徑將其安排到特區或者海外。對於一般的平民,特區採取的是多多益善的策略。現在對於中國來說人口是一個壓力,很多時候人們忽略了人口的另一個屬性,它稱得上是最大的戰略資源,尤其是在戰亂頻仍的時代,尤其是在廣袤的西部大地上。在河西走廊、在長城內外,在東海之濱以及特區與各個勢力的交界區域,特區廣設接待站,補給站,爲逃過來的難民提供最大的方便。爲了接應大批難民,特區不惜對各方以武力相威脅,甚至還發生過小規模的武裝衝突。如果你生逢這個亂世,在炮火硝煙生靈塗炭之時,面對這樣考慮周全、一門心思救你出苦海、爲你服務的政府,你會如何選擇呢?那麼,那些所謂的限制禁令能起多大作用呢?

所以,在特區的努力下,一批又一批特殊難民和普通難民源源不斷涌入,爲特區的建設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和智力、資金支持。特區安置這些難民並不吃力,以農民爲基礎的難民大軍基本上都被安置到寧夏、綏遠、甘肅和新疆。新疆安置最多,從1941年下半年開始,已經陸續安置了包括內地難民在內的移民四百餘萬,僅1944年就安置了一百五十餘萬移民。按照特區的計劃,在1945年再安置二百萬不成問題。移民新疆,開發新疆最大的困難有兩點,一點是交通,另一點就是糧食。交通問題因爲新絲路的建設已經不成問題。尤其是盤踞西安的胡宗南以及甘肅的馬步芳,並不敢和華僑軍直接發生對抗。

此外,華僑軍每從西安或蘭州發往新疆一名難民,都會給胡宗南或馬步芳相應的買路錢,這幾乎成爲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傻子纔不幹呢?糧食問題也基本得到解決。在華僑軍進入新疆之前,新疆的糧食基本無法實現自給。然而,先是以猶太人爲骨幹的先期開發者,已經對當地進行了長達三年的開發,先進的技術、科學的開發再加上優質的種子化肥的供應,使得新疆已經基本解決糧食自給。棉花尤其是長絨棉、糖、羊毛,還實現了“出口”(新疆人把嘉峪關以東地區成爲口內),又因爲包蘭鐵路和蘭新鐵路複線的開通,內地與邊疆的往來更加方便,因而徹底解決了制約大規模開發新疆的人力、糧食和交通問題。廣袤荒涼的西域立即迎來了有一個繁榮的時代。

爲了進一步鞏固邊疆的建設和國防,特區充分借鑑了後來的生產建設兵團的方式。建立了新建屯墾建設兵團,從內地調集了十萬即將退役的陸軍官兵,給予高額補助和充分的物質保障,攜家帶口(有家眷的),分批開赴新疆。又從難民中徵召了八萬青壯男女“火線”入伍,一面進行基本的軍事訓練,一面從事生產建設,還緩解了內地開赴邊疆將士的婚配壓力,爲建設兵團落地生根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在這一系列的動作中,特區的經濟發展穩步快速增長提高。

特區在進行大規模經濟建設的同時,並未放鬆軍事。特區與美國合作的軍事項目主要集中在海、空軍領域,尤以海軍爲重。爲了能讓特區海軍儘快形成“戰鬥力”,美國海軍不僅爲特區海軍提供艦載機,不遺餘力地幫助培訓艦載機飛行員以及航母、大型水面艦艇關鍵崗位人員、機師、勤務等後勤保障人員的培訓工作。美國人之所以如此不惜血本的幫助華僑軍,無非是爲了促使這支在他們眼中實力弱小的海軍,能夠在西太平洋發揮自己的作用,牽制日本海軍的行動,進一步分散他們的注意力。如果這支艦隊能夠倖存到****日本本土那一天,也可以成爲美國水面作戰力量的有益補充。

然而,在美國人忙活了半天之後,他們突然發現華僑軍整個就是一個“只聞腳步響不見人下來”。尤其是在空軍方面更是如此。湯姆大叔扔銀子,運飛機,培訓飛行員,折騰了一大通,就是爲了讓華僑軍的空軍能夠配合美國的戰略,空襲和騷擾日本本土。由於有上一次火燒東京的優良戰績,因此,湯姆大叔對遠東這支距離日本本土最近的空軍力量寄予厚望。然而,華僑軍先是以大戰剛剛結束爲由拒絕,繼而以全力支持狼之隊在緬甸作戰爲由搪塞,最後則以狼之隊叛亂,裹挾走空一師爲由拖延。更爲可惡的就是,新上任的徐鵬雄居然還恬不知恥的要求美國繼續提供空中援助。事情發展到這一步,美國人的忍耐終於到了極限。想想也是,就是個泥人也有三份土性,更何況是美利堅合衆國了。

“劉先生”美國國務卿沙利文不遠萬里,輾轉來到遙遠的瀋陽會晤華僑軍領袖,他要爲美利堅討個說法“我們非常想知道,偉大的華僑軍何時能夠發動對日本本土的進攻?”

面對氣勢洶洶興師問罪的沙利文,劉遠洋擺出一副苦大仇深的姿態,一一列數華僑軍的劣勢和迫不得已的理由。沙利文強打十二萬分的耐心聽完劉遠洋老調長談之後,用無可辯駁的事實反駁這個神秘狡猾的中國北方軍閥。

“劉先生”沙利文的臉色依然平靜,但是劉遠洋看得出他在強行剋制“您說的情況我們已經非常瞭解。在這裡我非常想提醒您注意,我們之間的合作是基於對抗共同的敵人日本,如果我們看不到貴方履行協議的誠意,那麼我們有理由認爲我們的合作失去必要的基礎。”

“請您理解我們的困難”劉遠洋耐性的等王文文翻譯完沙利文的威脅,淡淡的說道。其實以他的英文水平,根本無需翻譯,不過爲了體現對等,依然按照慣例行事,再者他也需要王文文這位外交專家的幫助和提醒。“我們雖然接手了東北的全部工業,控制了中國近五分之一的領土,並擁有一定的軍事實力,但是我們面臨的困難也是顯而易見。首先,日本的工業水平您應該有清晰的認識,他們在東北建立的工業規模下,產業鏈不完整,而我國的工業基礎更加薄弱,靠我們自己的力量並不能在短時間內恢復並擴大因戰火而停滯的工業生產。其次,我們雖然控制着中國近五分之一的國土,但是絕大多數是自然環境惡劣,生產力落後的地區。新疆地區佔我國國土面積近六分之一,然而境內絕大部分是戈壁和沙漠。沒有像樣的工業,連農業也非常落後。

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們能夠將日本人從我國國土上趕走本身就已經是一個奇蹟,要想進攻日本本土,不經過精心的必要的和長期的準備,貿然進攻必然是以卵擊石,需要蒙受我們難以承受的損失。最後,我們的確有一支在中國稱得上精銳的軍隊,可是您也知道我國正在進行內戰,我們能不設防嗎?面對我們控制的漫長的邊界線和更加漫長的邊境線,需要耗費多少兵力去防守?這些問題我們不得不考慮。在我們經濟及最爲發達的東北地區周邊,蘇聯紅軍陳兵百萬,這一態勢並未因爲關東軍的覆滅而有任何改變。您作爲美國的國務卿,不可能不瞭解俄國人對我國領土的覬覦之心從未泯滅。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對我國造成傷害最重的不是日本,而是俄國。他們並不會因爲意識形態的改變而放棄領土越大越安全的傳統國策。他們入侵芬蘭、吞併波羅的海沿岸三國、瓜分波蘭,偷窺我國新疆就是明證。我們根本無法對他們放心。在這樣的前提下,換做貴國又該當如何呢?”

第68章 呼吸(六)第360章 鏖戰(十三)第17章 利刃(二)第250章 美援第77章 呼吸(十五)第193章 攻防(五)第74章 呼吸(十二)第299章 殺戮(十七)第103章 大戰(八)第285章 殺戮(三)第405章 迴歸(二十五)第386章 迴歸(六)第362章 鏖戰(十五)第170章 衝突(三)第62章 絞殺(六)第389章 迴歸(九)第19章 彼身(二)第250章 美援第232章 西進(五)第339章 南進(十五)第52章 前輩(一)第258章 登陸(一)第445章 刺痛(三)第41章 老兵第211章 策對(一)第173章 衝突(五)第113章 華北(一)第26章 東線(三)第302章 殺戮(二十)第122章 圍獵(四)第174章 衝突(七)第337章 南進(十三)第132章 大師(二)第216章 諸馬(二)第218章 諸馬(四)第80章 呼吸(十八)第162章 綢繆(九)第396章 迴歸(十六)第193章 攻防(五)第305章 殺戮(二十三)第66章 呼吸(四)第163章 綢繆(十)第162章 綢繆(九)第207章 攻防(十九)第88章 改變(一)第111章 大戰(十六)第30章 意外(一)第230章 西進(三)第163章 綢繆(十)第221章 諸馬(七)第144章 火併(一)第140章 長江(四) (2)第120章 圍獵(二)第337章 南進(十三)第347章 出兵(三)第47章 金蟬第268章 孤城(九)第435章 心事第306章 殺戮(二十四)第288章 殺戮(六)第153章 名聲(三)第336章 南進(十二)第419章 準備(十)第177章 衝突(十)第424章 南方(五)第232章 西進(五)第8章 阻截(五)第285章 殺戮(三)第222章 無奈(一)第89章 改變(二)第237章 遠征(一)第342章 南進(十八)第360章 鏖戰(十三)第406章 迴歸(二十六)第19章 彼身(二)第54章 斷尾(一)第55章 斷尾(二)第130章 風波(二)第298章 殺戮(十六)第182章 反攻(二)第222章 無奈(一)第29章 東線(六)第177章 衝突(十)第182章 反攻(二)第395章 迴歸(十五)第305章 殺戮(二十三)第184章 反攻(四)第353章 鏖戰(六)第331章 南進(七)第285章 殺戮(三)第84章 收官(四)第459章 終結(十一)第378章 謀定(三) (2)第448章 刺痛(六)第51章 詭計第208章 攻防(二十)第123章 籌碼第233章 西進(六)第378章 謀定(三) (2)
第68章 呼吸(六)第360章 鏖戰(十三)第17章 利刃(二)第250章 美援第77章 呼吸(十五)第193章 攻防(五)第74章 呼吸(十二)第299章 殺戮(十七)第103章 大戰(八)第285章 殺戮(三)第405章 迴歸(二十五)第386章 迴歸(六)第362章 鏖戰(十五)第170章 衝突(三)第62章 絞殺(六)第389章 迴歸(九)第19章 彼身(二)第250章 美援第232章 西進(五)第339章 南進(十五)第52章 前輩(一)第258章 登陸(一)第445章 刺痛(三)第41章 老兵第211章 策對(一)第173章 衝突(五)第113章 華北(一)第26章 東線(三)第302章 殺戮(二十)第122章 圍獵(四)第174章 衝突(七)第337章 南進(十三)第132章 大師(二)第216章 諸馬(二)第218章 諸馬(四)第80章 呼吸(十八)第162章 綢繆(九)第396章 迴歸(十六)第193章 攻防(五)第305章 殺戮(二十三)第66章 呼吸(四)第163章 綢繆(十)第162章 綢繆(九)第207章 攻防(十九)第88章 改變(一)第111章 大戰(十六)第30章 意外(一)第230章 西進(三)第163章 綢繆(十)第221章 諸馬(七)第144章 火併(一)第140章 長江(四) (2)第120章 圍獵(二)第337章 南進(十三)第347章 出兵(三)第47章 金蟬第268章 孤城(九)第435章 心事第306章 殺戮(二十四)第288章 殺戮(六)第153章 名聲(三)第336章 南進(十二)第419章 準備(十)第177章 衝突(十)第424章 南方(五)第232章 西進(五)第8章 阻截(五)第285章 殺戮(三)第222章 無奈(一)第89章 改變(二)第237章 遠征(一)第342章 南進(十八)第360章 鏖戰(十三)第406章 迴歸(二十六)第19章 彼身(二)第54章 斷尾(一)第55章 斷尾(二)第130章 風波(二)第298章 殺戮(十六)第182章 反攻(二)第222章 無奈(一)第29章 東線(六)第177章 衝突(十)第182章 反攻(二)第395章 迴歸(十五)第305章 殺戮(二十三)第184章 反攻(四)第353章 鏖戰(六)第331章 南進(七)第285章 殺戮(三)第84章 收官(四)第459章 終結(十一)第378章 謀定(三) (2)第448章 刺痛(六)第51章 詭計第208章 攻防(二十)第123章 籌碼第233章 西進(六)第378章 謀定(三) (2)